三国时期的粮食危机

三国时期的粮食危机

首页战争策略飓风三国更新时间:2024-05-14

央视网(新闻联播)报道:眼下,我国9个早稻主产省份均已陆续开镰,早稻大面积收获全面展开。

在斯里兰卡因为*,甚至粮食都需要中国援助的时候,国内的农业情况却是稳步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但是三国时期的中国(中原)可没有这样子的国泰民安。

三国时期的农作物,虽然已经在汉朝被张骞这个海外导购员经历了一波扩充填装,但是百姓们能吃的主食还是逃不开“粟、麦、稻、菽、黍”这五谷。

在东汉末年,三国集团还未分权之前,百姓的生活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史书《汉书》、《后汉书》中就记载了不少“人相食,死者过半”、“民饥饿,相食”、“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的记载。可谓是触目惊心。

三国格局出现之后,虽然战乱仍旧不断,但是有了区域的*,局部地区趋向于稳定。并且,粮食安全与兵力和自己内部的稳定直接挂钩,因此三国的*都在农业上下足了苦功夫。

由于连年战事,北方的农田大多都荒坏,人口也大量地南移。曹操早击败袁绍之后到手的也是一副烂摊子。

将一手烂牌,打出绝*的气势,这才是我们魏武帝。他以许昌为中心,积极推行屯田政策,兴修水利。在短期内,魏国就征集了百万斛的谷子。之后中央在管辖的州郡都设立了一个田官,掌管农业和征粮,并且在有战事发生的时候从最近的粮仓调配粮食,减少运输损耗。

蜀国,当时疆域小,并且大多是山地。但是经过诸葛亮“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经营,重视农田水利,在汉中一带开垦屯田,以求增加粮食产量。在汉南养殖牛马,做到了基本的自给自足。

吴国当时坐拥了北边战乱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再加上东吴水脉丰富,在孙权掌舵的时期,大兴水利,将人口迁移至远离黄河长江等洪灾多发地区的江南平原,满足了百姓自身的农业发展需求。

吴国当时也学习曹魏进行屯田制,将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种,采用军中编制设置各类军中官职掌管屯田事务,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种田,免除服役。

三国初期的时候,各路诸侯为了瓜分利益,不管不顾百姓的死活,造成了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惨状。等待三国局势稳定下来,鼎立格局确定,各国为了自身实力的增长,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期间也发明了许多的农用器械。

其中就有广为人知的“木牛流马”。原本的木牛流马是用于战场上运输粮草辎重的,但后来百姓发现这器械在农业生产上也十分地好用。

到了现代,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上的教训告诉我们,农业是人民立命,国家立身的根本。因此每年的夏收都会引起国家的重视,保证粮食安全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