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蜀汉的灭亡是人才的短缺,连上阵*敌的将领都没有了,那不亡国才怪。
那蜀汉后期真的没人才了吗?
先简单跟大家说说廖化是谁?
廖化也是关羽的主簿,219年孙吴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兵败遇害,廖化成了俘虏。但是廖化骨子里认为自己就是刘备的人,想着要逃往益州。于是廖化想了个办法——装死,人们信以为真就不管廖化了,当晚廖化就跑回家,带着老娘连夜西行奔赴蜀汉。
廖化重新归入刘备阵营后不久,就参加了夷陵之战担任别督。刘禅即位后廖化升任丞相参军,后来又为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我们将在下期的《郭淮传》里讲关于廖化、姜维和郭淮在重山的战役。
廖化的确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官至右车骑将军。当司马昭攻蜀时候,廖化作为支援部队去支援把守各关口的姜维、张翼、董厥部队。蜀汉投降后,一些蜀将迁往洛阳,廖化就是在迁移的途中得病去世的。
从诸葛亮开始到姜维,蜀汉就多次进行北伐战争,仗打得多了自然将领也就多了,经验也多了。连年打仗国力衰退是有的,打到将军没经验领兵是不可能!你想想看,打个游戏时间长了级别也就上去了,如果你坚持几年打同个游戏就算抽不到好卡,将魂什么的,但就这几年的培养的将,灭了后期加入的新手也是绰绰有余吧。
蜀汉也是如此,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怎么会没有将领呢,说蜀汉后期没将领只是大家不了解的多,今天就跟大家介绍几个,排名不分先后。
向宠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向后主刘禅推荐了向将军“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只是240年汉嘉地区蛮夷发生叛乱,向宠率军前往平定,在混战中身亡。
张翼
刘备定益州领益州牧后,就认命张翼为书佐(有一点像参军的性质)。张翼也随军参加了汉中之战,之后逐步提升。
张翼主要做的就是镇守南中,讨伐南夷少数民族叛乱,另外张翼也是不主张姜维北伐的人,但无奈中又是被姜维拖去打仗那种。
到243年张翼被拜为征西大将军,驻守蜀汉的北部边境。
马忠
马忠的主要事迹就是平定南中叛乱,治理南中
233年夷族豪帅刘胄叛乱,前文的张翼前去讨伐没有攻破然后被朝廷征回,但由于张翼的基础打得好,马忠接手后轻松搞定。再加上马忠有个好帮手张嶷,下文会讲到。
马良
说到马忠就带下马良吧,马良不是武将,只是很多发烧友想看马良的故事。
马良跟马忠只是同姓,他俩没有任何关系,倒是马良是马谡的哥哥。
马良做的有点像现在的外交官,比如出使东吴,促使两国发扬友好团结精神啦,还有就是在刘备打夷陵的时候,马良招纳安抚五溪蛮夷,给个部落首领发个奖,让他们继续支持刘备。马良最后也是在夷陵之战中遇害身亡。
张嶷
这个张嶷跟上文的张翼比较容易混淆,区分很简单这个张嶷是个寒门出身,年少的时候就是打山贼起来的,所以名字里有个山。
张嶷是标准实打型武将,马忠平定南夷叛乱中张嶷就是马忠的先锋。张嶷不仅打仗猛,做事也很有计谋。
越巂xī 郡一直都是蛮夷造反多发地,太守来一个就被*一个,张嶷做了越巂太守后却有本事让蛮夷都来归降而且是诚信拥戴。这里面的故事很多,这么说吧诸葛亮七擒孟获这事是有,但具体细节是没有历史记载的。但《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都能在张嶷治理越巂郡的事迹里找到相似的原型。
张嶷在越巂做的事有很多,我们以后有机会慢慢讲,总之他的功劳就是安抚南夷少数民族,开发西南地区。只是到后来张嶷大腿有疾,站都站不起,还自告奋勇地跟着姜维出征,结果战死沙场。越巂百姓知道后都为张嶷流泪并立庙祭祀。
王平
对!就是那个《三国演义》里马谡的副将,在演义中如临时演员般的存在,但历史里的王平确是蜀汉后期中流砥柱般的人物,统领无当飞军,镇守汉中,张郃都败在他手下,更别说曹爽了。
当时马忠在南中,防备南蛮;邓芝驻守永安,防备东吴;王平在汉中,防备曹魏;三人各守一方,蜀汉的平安三侯。
王平的具体事件我们也以后有时间再讲吧。
邓芝
说到邓芝,他是东汉名将邓禹之后。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候,邓芝为中监军和赵云一起佯攻郿城。诸葛亮病逝后,邓芝升任前将军封阳武亭侯,不久再督领江州,243年迁任车骑将军。邓芝经常出使东吴,跟孙权友好往来。
句扶
句扶是继向朗后蜀汉的左将军,功名爵位略低于蜀汉名将镇北大将军王平,后来张翼和廖化分任蜀汉的左右车骑将军,当时的人们就称:“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华阳国志》
霍弋
霍弋也属于是皇室近臣了,刘禅做太子的时候,霍弋是太子舍人。霍弋的父亲是刘备麾下名将,所以霍弋后来也上战场打仗,比如摆平永昌郡(现在的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扰事件,霍弋在任时,能“抚和异俗,为之立法施教,轻重允当,夷晋安之。”
只是后来刘禅投降后,霍弋觉得再死守着也没意义了,也投降了司马昭,被司马昭拜为南中都督仍委以旧任。后来又支援吕兴平定交阯受封列侯。
宗预
当年诸葛亮、赵云、张飞从荆州入川支援刘备取益州,宗预就是张飞这边的人,他随同张飞平定蜀中各郡,因为宗预有贤德后来被诸葛亮辟为主簿,然后又逐渐升任参军、右中郎将。
宗预后来打过什么仗已经没有记载了,留下的只是出使东吴的事迹,但人家是继张翼后的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内侯的人,在259年,又升任镇军大将军,那肯定打仗是杠杠的。
其他的还有董厥,与姜维一同保卫剑阁,抵御钟会。诸葛瞻,诸葛亮儿子,邓艾偷渡阴平后,诸葛瞻率儿子诸葛尚以及众将在绵竹奋力抵御,这里面还有黄权的儿子黄崇,李恢的侄子李球,最后他们是战死,为国捐躯。另外还有赵云儿子赵统、赵广他们也都跟着姜维打仗蹭经验。
最后总结下,“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只是句谚语,蜀汉是一直“江山代有人才出的”,翻翻《三国志》还是能罗列出以上人员名单,当然有遗漏的欢迎大家补充。
为什么会有蜀汉后期人才匮乏的错觉呢,原因有几个:
1,诸葛亮喜欢德才兼备的纯儒之臣,不像这样曹操是唯才是举、不问德行。
蜀汉相当部分的人才如杜微、杜琼、周群、五梁这些都是学问人品较好,但在政治经世事务上没有太多表现,所以传记里被一笔带过,一般看了之后没感觉。而相对擅长军政的如李严、廖立、彭羕、杨仪这些偏偏都是些不修德行最后身败的悖逆之人。那符合诸葛亮这种高标准的人才自然较少。
2,蜀汉史料的严重缺失,这里边有可能部分毁于战火,有部分应该是战后归魏国所有。仅从《三国志.蜀书》其他的人的列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重要人物没有列传,都散见于其他人列传中。比如吴班、吴懿兄弟。
3,《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对诸葛亮死后的历史和人物没有前期那样着重描写,才让蜀汉看起来后期没有人才。
至于蜀汉为何灭亡那是另外个大问题了,我们以后再详细分析。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