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笔者曾反复思考过一个问题:决定做事成败的最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思考过,这个最朴素的问题伴随着人们对成功的渴望,引来了无数的诠释和解答,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成功学理论。
虽然已经有太多的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读,但大部分答案更像是鸡汤,逻辑严谨的并不多。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更像是在描述成功所需的外部条件,但毕竟“外因”需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究其根本,仍需回答成功的内在驱动因素。
最终,经过分析思考,笔者整理出一个简单而又相对逻辑完整的成功方程式:
成就(成功度) = 认知 X 能力 X 意愿
即:“认知”、“能力”、“意愿”,这三个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就是获得成功的底层逻辑。这里,以“成就”一词来近似代表“成功的程度”(成功度)——毕竟我们很少说“成功”有多少,但可以说“成就”有多大。
本文将首先对三要素的关系做简要说明,然后再从组织管理的维度出发,以“认知—能力—意愿”作为底层驱动逻辑,对组织成功的要素逐一进行解码。
02 浅论成功三要素“认知”、“能力”、“意愿”作为成功三要素,适用的范围很广: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组织;不仅适用于具体事项,也可适用于整个人生;不仅适用于小团队,也适用于大集团。
简单来说,无论是个人、团队还是组织,若想要取得成功,首先要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即:具备相应的“认知”),其次要具备条件“能够做”(即:具备相应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动机“愿意做”(即:具备相应的“意愿”)。
“认知”、“能力”、“意愿”,这三个要素是相乘交互的关系,如果把成就比作终端水流的大小,三个因素就像供水管道上串联的三个水阀,关闭任何一个水阀都会导致水流受阻,要想成功必须依赖三个要素齐头并进、交叉作用,共同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其中,“认知”是最重要的基础要素,就像是入户的总水阀,所有的成功都只能是在认知范围内的成功,因此它决定了格局的大小、事业的高度;而“能力”和“意愿”则是实现成功的主要支撑手段,“能力”为成功提供了操作工具和方法,“意愿”则是使用这些能力的动力来源。
拿三国人物举个例子。只具备“认知”的,就如同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只具备“能力”的,就如同卖枣的关羽和*猪的张飞;只具备“意愿”的,就如同编着草鞋却志向高远的刘备刘玄德。直等到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完成三要素合体并不断深化,众人才最终共同成就了一番蜀汉大业。
如果把事业当做一段征途,那么“认知”就是驾驶员的头脑,代表着方向和路径;“意愿”就是汽车的燃料和驾驶员的激情,代表着动力源泉;而“能力”就是汽车本身,代表着实现目标的手段。
如果把组织比喻成人,那么“认知”是组织的“灵魂”,“能力”是组织的“躯体”,“意愿”是组织的“精神”。
总结一下:“认知、能力、意愿”共同构成了成功方程式中的关键三要素,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缺一不可。其中,“认知”是要确保“做对的事情”,它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成功的高度和格局;而“能力”和“意愿”是要确保“把事情做对”,它们共同决定了在认知的格局内成功的程度;其中,“能力”是确保有能力“把事情做对”;“意愿”是要确保有动力“把事情做对”。
03 组织维度的“认知”解码从组织维度来看,“认知”代表了组织的价值观体系和知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明确组织“应该做”什么,确保组织“做对的事情”。
具体来说,组织可考虑开展以下三点工作,来提升“认知”水平:
1.明是非(思想协同)。需要组织具有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明确判断是非的标准和做事的基本原则,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需要组织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充分理解组织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环境,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和可获取的资源,掌握行业的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很好把握做事的时机。总之,需要组织内部统一思想认识,减少认知差距,做到“思想协同”;需要组织增强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取舍,坚持做“对的事情”。
2.定目标(目标协同)。需要组织审时度势,结合市场实际做好自身定位,确定组织发展方向,明确组织的发展愿景和具体奋斗目标。最终,应在组织内部广泛凝聚共识,做到“明确方向”、“目标协同”。
3.绘蓝图(步调协同)。需要组织根据愿景和目标,以企业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指引,结合企业内外部条件,分阶段制定组织的战略规划,绘制事业蓝图,并将战略任务按层级和阶段分解细化,形成清晰的战略路径。这一阶段同样需要凝聚战略共识,“明确步骤”,使各级组织能够做到“步调协同”。
“认知”要点:
1.重视“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组织能做多大,能走多远,边界在于认知的范围。而一个企业的认知拓展能力,更多取决于组织带头人或领导团队的认知高度。要当头雁,不要当俄罗斯套娃。
2.重视“认知”的积累和更新。社会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任何认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吐故纳新。组织的“认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的积累、整理和运用,才能逐步释放价值。组织的战略目标和路径,也需要定期审视修订,才能保持组织活性。
3.重视“认知”的规范和对齐。组织管理中大部分矛盾的根源都在于“认知偏差”,不同的认知层次会导致沟通不畅、执行不力。因此组织应想方设法保证“认知协同”。例如,可将成熟的认知进行适当固化(规范化、统一化、制度化、流程化),重视宣贯和培训,确保形成组织共识。只有上下一心才能齐心协力,确保组织目标达成。
04 组织维度的“能力”解码:从组织维度来看,“能力”代表了组织各层级的运转机制,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做”,即确保组织各层级有能力“把事情做对”。
具体来说,组织可考虑从以下三个层面提升“能力”水平:
1.岗位能力(基层能力)。岗位是组织中最小的业务单元,看重的是岗位人员的个人能力,以及人岗匹配程度。为了确保每个岗位都能充分发挥价值,需要明确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在对外招录和对内选拔调用时才能有明确的衡量依据;同时也要注重岗位培训,提升岗位技能水平,提高岗位工作效率。
2.团队能力(中层能力)。团队无论大小,通常都至少包含若干岗位,团队内部既要各司其职,也要分工协作。作为团队管理者,需具备计划、管理、协调等能力,保证分工协作的流畅性,保证团队运转效率,实现1 1>2的工作效果。对中层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应更侧重于团队管理能力而不是个人岗位能力,管理层级越高,对团队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应越高。
3.统筹能力(高层能力)。组织是一个复杂系统,保证各业务单元的正常运转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若想最终达成组织目标,需要做全局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资源调配和指挥调度,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的高效运转和协作配合。这个层级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和统筹能力,需要的是把握全局、运筹帷幄的领导者。
“能力”说明:
1.“能力”的涵盖范围广泛、体系繁杂,本文仅是从其中的某个管理维度进行分析,实际运用时还需尝试更多角度分析,运用更多指标进行体检,才能更好地建设组织的能力体系。
2.“认知”是“灵魂”,“意愿”是“精神”,“能力”是“躯体”。“认知”和“意愿”,最终都需作用于“能力”这个躯体才能在组织中真正发挥作用。
05 组织维度的“意愿”解码:从组织维度来看,“意愿”代表了组织的精神面貌,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组织士气,使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愿意做”,即确保组织各层级有足够的动力“把事情做对”。
具体来说,组织可考虑从以下三个层面提升“意愿”水平:
1.文化层面(价值驱动)。永远不要低估企业文化的价值,任何伟大的组织都有其强大的内在文化做支撑。一幅令人信服、让人神往的企业愿景,一个高尚而有意义的使命,可以更好地凝聚起有相同价值观的成员,激发其内心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增强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价值驱动的“意愿”源自文化“感召力”,层次最高。
2.组织层面(责任驱动)。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完善权责分配体系,明确责权边界,为奋斗者提供一方可充分施展才华的小天地,也可激发参与者的责任心和成就感。这种责任驱动的“意愿”源自奋斗者的“自驱力”,在适用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但也是一种值得优先考虑的“意愿”模式。
3.制度层面(利益驱动)。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编写岗位说明书、设定KPI或OKR考核指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明确组织内部的行为准则,做到奖优罚劣。如果说价值驱动属于“心甘情愿”、责任驱动属于“责无旁贷”,那么这种利益驱动的“意愿”则源自“赏罚力”,属于“威逼利诱”。虽然层次不高,但最契合人性,适用面最广,也是被广泛采用的保底型“意愿”模式。
06 总结1.“认知”是要确保“做对的事情”;“能力”是确保有能力“把事情做对”;“意愿”是要确保有动力“把事情做对”。
2.如果把组织比喻成人,那么“认知”是组织的“灵魂”,“能力”是组织的“躯体”,“意愿”是组织的“精神”。“认知”和“意愿”通过“能力”最终发挥作用。
3.组织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都可自成体系单独分析。但不同组织层级之间也存在要素转化,尤其“认知”和“意愿”在某些观察维度上也可具化为组织的“能力”,分析时应灵活对待。例如,激发下属团队成员的“意愿”,也是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对“认知”的分析运用,可以是更高组织层级“能力”的体现。
4.对组织三要素的分解,本文展示的仅是基于某些特定维度的分析,应该还可以从其它管理维度来思考。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进一步得到补充完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