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点”的硬核知识,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点”的硬核知识,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首页战争策略街头角斗士2无限金币版更新时间:2024-06-20

知道点世界文学 第一辑 英伦三岛的文学世界

英国诗歌奠基人——乔叟

英国诗歌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英国也诞生了许多知名的诗人。在这些诗人中,乔叟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他将法国与意大利的诗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还将中古英语的东中部地方方言变成了英国的文学语言。正是因为这两点,英国诗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表达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1386年,乔叟写了知名的《贞洁妇女的传说》,在其中使用了十音节双韵诗体。这是十音节双韵诗体首次在英国出现,乔叟在接下来的十三年中运用该诗体创作了著名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可惜《坎特伯雷故事集》尚未完成,乔叟就病逝了。后来,十音节双韵诗体被不断改进,成为“英雄双韵体”,也成了新古典时期最被人们认可的诗体。

乔叟的一生十分坎坷,他出生在伦敦,父亲是一位酒商。十几岁的时候,乔叟就找到了一份皇宫里的差事。1359年,爱德华三世远征法国,乔叟也随爱德华三世前往法国,结果在战场上被法军俘虏了。被赎回以后,他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都跟宫廷事宜有关。从事外交工作的几年让他游历了欧洲的不少国家,大开眼界。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著名诗人都给了他不少启发,让他在文学创作上受益匪浅。后来,乔叟的庇护者失势,他被剥夺了官职和俸禄,一度过着贫穷的日子。即便如此,他仍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自创的“英雄双韵体”更是成了英国诗人最喜欢的诗体,他更是被称为“英国诗人之父”。

乔叟的身份虽是宫廷诗人,但从其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热爱生活,贴近生活,不喜欢曲高和寡。虽然他的诗歌中有很多讽刺的内容,喜欢用尖锐的语言去批评人们的缺点跟错误,但这并不是他的人生态度。他喜欢将自己听说的故事用更加幽默的方式传达给读者,更希望读者能够从他的诗歌当中有所收获,能够获得智力和道德上的提升。但是,直接说教绝对不是个好办法,有趣的故事显然能够让读者自己思考,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在乔叟众多的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最有讽刺精神、最能寓教于乐的,还是要数《坎特伯雷故事集》。

《坎特伯雷故事集》不仅拥有众多乔叟从各阶层、各地区搜集到的故事,更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价值。故事结构与《十日谈》《天方夜谭》颇有相似之处,讲述了在泰晤士河边的一家小旅店里,有一群人想要去七十里外的坎特伯雷城朝拜圣徒托马斯·阿·贝克特。这群人的身份、所处阶级各不相同,有代表贵族、充满骑士精神的骑士父子,有农夫身份的仆人,有来自教会的僧侣,有来自牛津大学的学生,有律师,有自由农民,有地主,有商人……既然人群来自不同阶级,那么他们对同样事情的看法自然是各不相同的。旅店主人提出要为他们担任免费向导,但是这些人必须在来去坎特伯雷的路上每人讲两个故事。旅店主人做裁判,故事讲得最好的人将赢得旅店老板提供的一餐盛宴。

乔叟画像

《故事集》登场人物极多,但最后却只收录了二十三个故事,乔叟就病逝了。在这二十三个故事当中,有两个还没有完成,也成了人们永远的遗憾。除此之外,这部尚未完成的作品还有很多连接处的缺陷和各种各样的不完美,但这并不影响这部著作的伟大。即便是故事没有被完成,人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乔叟的思想、人文关怀,以及乔叟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看法。

其中最能代表著作风格的故事是传教士讲述的《狡猾的狐狸》和《虚荣的公鸡》。传教士讲这两个故事的口吻十分正式,颇有一种卖弄见识与才学的意味。大量华丽的辞藻、不断地引经据典,最后讲述出来的却只是有关于动物的简单故事,不过是市井小民用来打发时间的故事。这种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了一种奇特的氛围,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充满了幽默感。故事的情节与传教士的行为十分类似,故事中的公鸡和母鸡不断想要展示自己的贵族风范,但又经常忍不住露出自己家禽的天性。故事里的狐狸一直在卖弄自己的小聪明,但却因为自己的小聪明而上当受骗。这些情节与传教士讲故事的方式相映成趣,让故事想要表达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乔叟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作为文艺复兴初期的作品,不难看出其作品中有浓厚的...

世界最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相当大的名气,不仅因为他留下了许多旷世名著,更因为他在人类心灵方面的认识和人类对文学创作的认识方面有着前无来者的突破。他的作品不仅有文学意义,还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4月,父亲是一个商人。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他离开家乡,做过剧场杂差、演员和编剧。莎士比亚在二十六岁就开始独立编写剧本了,《亨利六世》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后来,他到了伦敦,凭借自己的剧本获得了成功,不仅收获了名声,还取得了丰厚的收入。莎士比亚在1614年离开繁华与嘈杂的伦敦,回到了家乡,但短短两年以后,他便与世长辞了。

莎士比亚画像

在短短五十二年的人生里,莎士比亚取得的成就是后来人难以企及的。他的作品在西方国家堪称尽人皆知,每年销售出的莎士比亚作品集数量仅次于《圣经》。其作品当中的深刻内涵拥有让人不断回味的价值,更有不少大学设立了一门专业以研究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销售,每年仅在美国销售的莎士比亚作品就超过100万册。那么,究竟莎士比亚的作品有着怎样的魅力才能让它在几百年后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呢?

莎士比亚为后世留下的作品,其数量、质量都非常高,虽然长篇叙事诗只有两首,但十四行诗却有154首之多。莎士比亚被称为“戏剧之王”,一生创作了37部震撼人心的经典戏剧。仅仅是这些,就已经奠定了莎士比亚在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莎士比亚的戏剧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不仅有精巧细腻的情节,更是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内涵。他的戏剧不是空洞地讲述故事,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想法、情感、观念以及道德准则融入了戏剧。这些内容在戏剧当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改变了当时不少人的思想。特别是传统守旧的封建思想,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宗教,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毫无保留地向其宣战,并且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莎士比亚戏剧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人物的刻画,37部戏剧当中对剧情有着重要作用的角色多达700余人,其中罗密欧、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等,几乎被人们当成真实存在的角色,屡屡在后世的作品中被致敬和引用。莎士比亚描写人物的手法在当时可谓是独树一帜,大量的人物行为和内心独白相结合,几乎无死角地将整个角色展现在人们面前。他的剧本也一反传统的剧本模式,通过复杂的线索、多层次的描述、剧情的反转来让整部戏剧更加富有趣味性。虽然莎士比亚的剧本不落俗套,但是他对剧本的结构要求却很严格,几乎每个剧本都离不开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和结局这五个部分。

人物塑造和剧本创作是人们喜欢莎士比亚的重要原因,人们孜孜不倦地研究莎士比亚的作品,更主要还是因为莎士比亚剧本中语言的使用艺术。简单形容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那就是雅俗共赏。在保持语言优美、比喻精巧的情况下,又能让其口语化,接地气。即便是剧中人物在痛斥他人的时候,这种优雅、优美也始终存在。甚至有人整合了莎士比亚作品中人物骂人的桥段,表示莎士比亚连骂人居然都如此有品位。莎士比亚的词汇量十分惊人,在他的作品当中使用了29066个词,这个数量是《圣经》的四倍多。

莎士比亚的作品部部经典,但要说最广为人知的,要数《罗密欧与朱丽叶》《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这七部作品了。其中后四部更是被后人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而在“四大悲剧”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了,不仅被翻译成了各种语言以各种形式不断翻拍,还根据不少国家地区自身的文化情况被多次改编。

《哈姆雷特》是根据真实的丹麦历史改编的,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被叔父害死,母亲被叔父霸占,经过痛苦的挣扎,他最终*死叔父,进行了悲哀的复仇。而王子本人也因叔父的暗算,最终中毒身亡。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宫廷中,但却不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宫廷悲剧。在哈姆雷特的故事当中,我们能看到家庭悲剧的缩影,也能从中看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人们对他的看法多种多样,以至于人们在形容对一件事物不同的观点时,常常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有些大人眼中,哈姆雷特是十分懦弱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都让他心生不满但又不知所措。而在他下定决心要为父亲复仇的时候,又明白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事情,更牵涉到整个国家。事情的结果不仅关系到他能否为父亲复仇,还意味着正义是否得到了伸张,邪恶是否被惩戒。强烈的矛盾在他身上得到了极好的展现,人之所以是人,正是因为人会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情绪波动。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成功的作品,他将自己的才华和思想,全部融入其中。故事主线之外不同层次、线索的衬托,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其中对于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描写,更是让整个故事在正确的时间有正确的氛围。保证观众的情绪始终跟随戏剧本身,不管是哭是笑,都被故事情节牢牢地吸引。

英国文学史上六位伟大的诗人之一——弥尔顿

《圣经》一直高居西方各国图书销量之首,仁爱的上帝与诱人堕落的魔鬼撒旦一直是人们心中坚定的印象。但是,在17世纪,诗人约翰·弥尔顿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在诗歌当中歌颂了撒旦这个反抗上帝的邪恶代表。这并不代表弥尔顿本人是邪恶的信徒,他不过是借用诗歌当中的宗教故事来描述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本人的思想。

弥尔顿生于1608年,他的家族是坚定的清教徒,家境十分富裕。因此,弥尔顿从小就接受了清教徒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教育。但又因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弥尔顿的思想是非常矛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弥尔顿开始不满足于家中的安稳生活,于是开始在欧洲各地四处旅行。来到意大利后,他喜欢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就留了下来。几年以后,远在意大利的他听说英国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人民与王室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于是他放下了手头所有的计划,回到了英国。

弥尔顿画像

在了解了情况以后,弥尔顿坚定地站在了人民的一方,站在了革命的一方,成了克伦威尔政府的秘书之一,主要负责翻译拉丁文的书信。由于工作太过繁重,他患上了眼疾。但他却没有因此放下手头的工作,仍然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中。到了1652年,他的双眼完全失明了。即便是失明,也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他一边供职于克伦威尔政府,一边发表反对君主专制的政治文章。可惜克伦威尔政府没能长久,斯图亚特王朝于1660年复辟,清教徒遭到了残酷的迫害。作为民主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弥尔顿自然是斯图亚特王朝迫害的对象之一。

弥尔顿过去的战友,或是被利诱,或是被胁迫,纷纷变节。而双目失明的弥尔顿却异常坚定,不管遭受怎样的迫害,都不曾改变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过着贫困、艰苦的隐居生活。

在隐居期间,由弥尔顿口述,弥尔顿的女儿和外甥整理,创作出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三部长诗,其中《失乐园》是最经典的一部。

《失乐园》有12卷,改编了《圣经》中的故事。大天使撒旦觉得自己比上帝更加强大,于是纠集了一批天使,开始了与上帝的战争。兵败以后,撒旦被打落地狱,遭受永远的苦难。虽然无力反抗上帝、反攻天堂,他却从人类身上看到了复仇的希望。上帝创造了人类,喜欢人类,那么毁灭了人类,就能尝到一些复仇的快感。上帝识破了撒旦的阴谋,但为了考验人类的信仰是否坚定,就冷眼旁观。于是,撒旦化身为蛇,来到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居住的伊甸园中。虽然亚当和夏娃从上帝派遣的天使口中得知了自身和世界是如何产生的,但还是没有禁受住撒旦的引诱,吃了禁果。震怒的上帝决定惩罚人类,于是将亚当与夏娃逐出了伊甸园,并且告知他们离开了上帝的乐园将会面对怎样的苦难。

弥尔顿在《失乐园》中一直在说撒旦是个野心家,非常傲慢,但却鲜少有实质上的批判,甚至经常有同情的话语。虽然人类被撒旦引诱,离开了乐园,过上了苦难的生活,但是摆脱了传统的限制,开始新的生活,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亚当与夏娃的堕落映射了当时资产阶级当中出现的问题,亚当对于妻子的溺爱、夏娃的狂妄无知,是他们被赶出乐园的根本原因,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理性不强,容易受到引诱,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需要克服的弱点。在17世纪,科技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宗教和传统思想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弥尔顿认为科学能够给人类带来更好的生活,但同样认为,科学必须有好的想法做引导,以用在正确的地方,否则便不能带来幸福,只能带来灾难。

在《失乐园》中,人类的经历并不是主要描写的部分,撒旦的经历才是故事的主题。撒旦的形象就是被迫害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他意志顽强,屡败屡战,充满决心,不可撼动。他愿意用尽所有的时间与力量去战斗,绝不投降,绝不妥协。而诗中的上帝显然是保皇派,受复辟者的影响,他们冷酷无情,传统守旧。

弥尔顿通过《失乐园》向人们展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自身的感受。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让弥尔顿十分厌恶,撒旦本人的形象是无数资产阶级革命者的缩影,同样也是弥尔顿本人的缩影。他不畏权势,不怕苦难,也不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压迫而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志向。不管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结果如何,弥尔顿会一直战斗到底,绝不妥协。

虽然《失乐园》改编自《圣经》,但其中的人物形象却与《圣经》当中大相径庭。因此,故事当中的角色塑造更加传神,更加鲜明,更加立体。天使与恶魔之间的交战,就是光明与黑暗的交战。而弥尔顿深处黑暗的地狱,却始终向往着充满光明的天堂。

《失乐园》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深刻的思想,更是因为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虽然脱胎于宗教故事,但与宗教故事死板的描述方式不同,弥尔顿的思想显然更加生动,对于宗教教义也有悖于传统的独特理解。他的做法不仅使宗教故事及其衍生作品有了全新的描写方式,更是为其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失乐园》中含有大量的比喻,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地狱、天堂和人间的氛围。其中人类、天使和恶魔的形象都塑造得非常雄伟,显露出弥尔顿本人强大的想象力。《失乐园》作为诗歌,在韵律方面也是非常出色的。作为克伦威尔政府的拉丁文秘书,弥尔顿将大量拉丁文的语法、音调运用到诗歌之中,使之变得更加雄浑高亢。

欧洲小说之父——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冒险小说,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而《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更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在欧洲文学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如果这本书单单是一部冒险小说,也不会让笛福有着如此高的声誉。鲁滨孙的故事非常引人深思,人类社会的意义、孤独与群体的意义、人自身存在的意义,都在书中有着一定的描写。鲁滨孙在孤岛独自生活,而其他人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处于孤独的生活之中,可能在城市,可能在乡村,甚至可能在人声鼎沸的闹市。

《鲁滨孙漂流记》刚刚面世就一炮而红,大开拓时代与资产阶级的上升给了这部小说极好的生存土壤。鲁滨孙有毅力,有冒险精神,虽然出身不好,但却白手起家成了海岛的主人,并且为自己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因为鲁滨孙的种种特点与无数怀抱资产阶级思想、充满冒险精神、本身却缺少资本的年轻人不谋而合,因而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鲁滨孙的成就就是他们的理想。那么,成为当时年轻人偶像的鲁滨孙,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鲁滨孙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层资产阶级形象,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能力。他不希望鲁滨孙继承家业,而是期望鲁滨孙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安稳的生活。鲁滨孙对于父亲的期望只满足了前一半,从小鲁滨孙就热衷于冒险,甚至立志长大以后要四方游历。成年之后,鲁滨孙很快就购置了一批廉价货物,在伦敦搭上了一艘前往非洲的船只。首次出行十分顺利,不仅满足了他四处游历的梦想,更是通过用廉价商品跟非洲的土人交易金沙和象牙发了一笔小财。这次经历大大地鼓舞了鲁滨孙,他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次出行。

笛福画像

然而,第二次却没有那么顺利,鲁滨孙在前往非洲的途中遇见了海盗,他和其他人一样成了海盗的奴隶。幸好他口齿伶俐,善解人意,很快就赢得了海盗的信任。没多久,就找到了一个海盗对他松懈看管的机会,带着一个小黑奴一起逃走了。两人在海上漂流了十天,被一艘开往巴西的船遇见了,逃出生天。在巴西,他卖掉了小黑奴,购置了一个小小的庄园,成了富裕的庄园主。

就如同《天方夜谭》中七次出海的辛巴达一样,富裕的生活并不能停止鲁滨孙冒险的脚步,特别是贩卖小黑奴的经历让他觉得黑奴贸易是有利可图的,于是他再次踏上冒险的旅途,前往非洲。这一次比上一次还要不幸,船触礁了,鲁滨孙独自一人漂流到了一座无人的小岛上。糟糕的是,小岛上荒无人烟,但幸好岛上也没有什么凶猛的野兽。就在这座岛上,鲁滨孙独自生活了28年。他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靠着从船上抢救下来的一些物资,将整座小岛变成了属于自己的王国。他一点点实验,一点点摸索,用为数不多的种子发展出了足够养活自己的农业。在岛上驯化野山羊,逐渐有了制作衣服和奶制品的原材料。就这样,他的生活变得安定而富足了起来。

他自命为小岛的主人,经常在小岛范围内乘船巡视。结果在几年后的一天,他发现一群有着吃人恶癖的野人将一名俘虏带到了岛上,打算吃掉。鲁滨孙将其救了下来,并为他取了“星期五”这个名字。星期五在鲁滨孙的教化之下,很快就成了他最忠诚的仆人和朋友。随后,鲁滨孙又救下了不少被俘虏的野人和一些不幸遇难落入野人之手的白人。岛上的居民越来越多,农业和畜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那些落难的白人让鲁滨孙看到了回归英国的希望,有了充足的人手,就有可能制作一艘大船,前往巴西。结果船还没有做好,一艘英国商船就来到了鲁滨孙的岛上。这艘英国商船上发生了暴动,暴徒们打算将船长和大副丢到鲁滨孙的岛上,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不料,这座岛屿并非荒岛,而是有主人的。鲁滨孙和星期五击溃了暴徒,成功营救了船长和大副,并且夺回了船。鲁滨孙和星期五乘坐这艘商船回到了英国。临走之前,鲁滨孙将经营岛屿的方法教给了被他俘虏的暴徒们,并叮嘱他们和岛上其他的白人将小岛经营好。

在外漂泊了35年,鲁滨孙终于回到了家乡。可惜,家乡早已物是人非,他的父母已经过世很久了,只有两个妹妹和两个侄子在家里。他在巴西的种植园由他忠诚的合作伙伴帮忙打理,这些年积攒的分成一分不少地交到了他的手中。35年的时间,庄园为鲁滨孙积累起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鲁滨孙和他忠诚的仆人星期五回到了英国,成家立业。几年以后,鲁滨孙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他深爱的妻子去世了。孤独而无聊的生活再次唤起鲁滨孙外出冒险的*,于是他组建一支船队,由他的侄子担任船长,向东朝着印度与中国的方向出发了。途中路过鲁滨孙待了28年的岛屿时,他还去查看了一下。那里已经有很多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安居乐业了,岛上的一切都欣欣向荣,于是鲁滨孙放心地离开了小岛。

在去往巴西的路上,鲁滨孙失去了他最忠实的朋友星期五。抵达了中国以后,他发现船上的水手在港口参加了一场屠*。正义感极强的鲁滨孙试图阻止水手的行为,并且严厉地斥责了他们,由此引起了水手们的不满。无奈之下,鲁滨孙的侄子只好将他送到了中国海岸。在中国,鲁滨孙加入了另一支商队,从西伯利亚绕回了英国。回到英国以后,鲁滨孙不安于平稳的性格让他开始计划下一次冒险,不过这次冒险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冒险,他可能再也不会回到英国了。

鲁滨孙的冒险经历堪称传奇,并且让读者感受到了极强的真实感。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不少读者将《鲁滨孙漂流记》当作真实的故事来看。小说之所以如此真实,与作者本人的能力与经历是分不开的。笛福本人的经历也非常复杂,他曾担任过英国情报员,并且是顶尖的那一批。在创作《鲁滨孙漂流记》的时候,笛福使用了第一人称,并且用回忆录和日记穿插在故事当中。不管是人物的内心独白,还是对处境、事物的思考,都显得非常生动。他在小说当中使用的语言通俗易懂,不卖弄技巧,更不强装优雅,这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内容,更有亲切感。正是因为笛福的创作有着上述种种优点,才能够广受好评。

隐匿的女性作家——简·奥斯汀

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18世纪的英国充满了对女性的偏见,许多女性作者只能隐姓埋名地进行写作。即便她们的条件非常艰苦,仍然有许多不朽的名著诞生,例如伟大的《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生于1775年,她的父亲是乡村牧师,思想非常保守。因此,她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幸好简·奥斯汀的家中有许多书籍,这些书籍为年轻的简·奥斯汀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十七岁那年,简·奥斯汀就开始创作了,其作品特点鲜明,擅长通过女性视角刻画细腻的情感。她的第一部作品是《理智与情感》,其实在《理智与情感》之前,简·奥斯汀已经写了不少文章了,但出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得到发表的机会。《理智与情感》也是匿名才得以问世。没有人知道她在写作,而且以写作为生。为了写作,她不得不避开所有人的目光,不得不终身不嫁,不得不在有任何异响的时候立即藏起文稿,假装是在做家务。

艰难的环境并没有妨碍她的伟大,《傲慢与偏见》就诞生于这种艰苦的环境。或者说,正是她生活的时代与环境,为她的写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和源源不绝的灵感。

简·奥斯汀画像

表面上来看,《傲慢与偏见》是一个爱情故事。班奈特太太家中有五个女儿,如何将这五个女儿嫁给合适的男人,一直是班奈特太太最大的难题。她每天东奔西跑,组织各种活动,留意年轻的男子,但始终没有合适的人选。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位来自英格兰北部的优雅男士进入了她的眼帘。这位男士幽默风趣,相貌英俊,还出手大方,简直是做女婿的不二人选。这位男士名叫宾利,在班奈特太太的努力下,宾利很快就与班奈特家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了。在他们约会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带上一些朋友。宾利的朋友达西和班奈特家最受宠的女儿伊丽莎白发生了冲突,达西拒绝了伊丽莎白邀舞。

要说这世界上最难说的东西,绝对是人类的情感。达西拒绝了伊丽莎白,给伊丽莎白留下了冷漠傲慢的印象,但他却被伊丽莎白的聪明伶俐、活泼个性深深打动了,他开始追求伊丽莎白。而宾利的妹妹早已喜欢上相貌英俊的达西,为了阻止达西与伊丽莎白在一起,她做出了种种破坏两人感情的事情。达西很快就知道了她做的事情,开始对她心生反感。

伊丽莎白虽然有些特立独行,但因其出众的相貌,身边也不乏追求者。一个名叫柯林斯的牧师始终想要成为伊丽莎白的丈夫,柯林斯是伊丽莎白的远亲,由于班奈特家中只有五个女儿,所以将来班奈特先生的财产也要由他来继承。伊丽莎白拒绝了柯林斯的求爱,柯林斯马上转头去追求伊丽莎白的朋友夏洛特,两人一拍即合,成了一对恩爱夫妻。

达西对伊丽莎白萌生了爱意,但伊丽莎白却对他没有感觉。伊丽莎白迷上了附近军营的一位名叫韦翰的年轻军官。这位军官相貌出众、手腕高超,很快就将伊丽莎白迷得神魂颠倒。在两人的交流中,韦翰告诉伊丽莎白,他的父亲是达西家里的管家。达西的父亲在去世时,曾表示要留一份财产给韦翰的父亲,但是这份财产却被达西抢走了。原本伊丽莎白就觉得达西是个冷漠、无情又傲慢的人,听到这件事之后,她对达西的印象就更糟糕了。

宾利与简的感情发展十分顺利,但就在两人谈婚论嫁的时候,宾利突然回了伦敦。伊丽莎白觉得一定是达西的报复和宾利妹妹的从中作梗。柯林斯夫妇作为伊丽莎白的熟人,在婚后邀请伊丽莎白做客。同为客人的还有柯林斯的保护人凯萨琳夫人,也就是达西的姑妈。凯萨琳夫人因为其财势,展现出了过人的傲气,到场的客人对她十分敬畏,除了伊丽莎白。伊丽莎白觉得凯萨琳夫人的举止粗鲁不堪、态度傲慢,和达西一样。达西得知伊丽莎白在柯林斯家做客,就借着看望凯萨琳夫人的由头,到了柯林斯家,并且与伊丽莎白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对话。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达西举止怪异,并且在辩论的最后直接向伊丽莎白求婚。达西求婚的态度充满了自信,有一种伊丽莎白非他不嫁的气势。伊丽莎白愤然拒绝,并且表示达西是个道德败坏的小人,不仅夺走了韦翰父亲的财产,还破坏了宾利与简的婚姻。达西在羞怒之下,愤然离开。

第二天,一封达西的信送到了伊丽莎白手上,信中解答了伊丽莎白前一天晚上对达西的种种问责。达西之所以拆散宾利与简的婚姻,是因为他看出来宾利对简用情至深,而简却只觉得宾利是合适的丈夫,并没有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爱情。并且,他觉得班奈特家族中的五个女儿,除了简和伊丽莎白之外,都是粗鄙、功利之人。与其让宾利和简匆匆成婚,不如给双方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如果他们想通了,仍然要结婚,这个时候的婚姻才会更加稳固。而韦翰这个人,根本就不像他表现的那样是一位样貌英俊的谦谦君子。他道德败坏,擅长引诱女人,喜欢挥霍钱财。他挥霍光了自己的财产,还妄图引诱达西的妹妹与其私奔。正因如此,韦翰才会不遗余力地抹黑达西。如果伊丽莎白不相信达西,可以去问达西父亲遗嘱的执行人,威廉上校。

看了达西的信,伊丽莎白才知道自己的偏见让自己做出了后悔的决定,她自觉没有颜面再见达西,就独自回家了。

第二年,伊丽莎白的舅舅邀请她外出游玩,一行人来到了达西的庄园欣赏美景。在庄园里,伊丽莎白再次见到了达西。此时达西已经放下了傲慢,伊丽莎白心中也没了偏见,两人的交往十分愉快。

就在两人即将擦出爱的火花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简寄来了一封信,表示班奈特家最小的女儿莉迪亚受到韦翰的引诱,私奔了。伊丽莎白顾不上自己的事情,赶紧回到家,参与寻找妹妹。几天以后,莉迪亚和韦翰被找到了,但是他们已经结了婚。不过,他们二人的婚约是建立在达西给了韦翰一大笔钱,帮他付清赌债的基础之上。伊丽莎白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又想起自己过去对达西的恶行恶状,越发惭愧。同时,也发现自己已经萌生了对达西的爱意。

简和宾利两人在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后,订下了婚约,这件事情让班奈特家族添上了一层喜气,而达西与伊丽莎白即将订婚的消息则更是喜上加喜。凯萨琳夫人一心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达西,于是找上门来,蛮横地要求伊丽莎白不许接受达西的求婚。特立独行又充满勇气的伊丽莎白怎么会向凯萨琳夫人妥协,她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凯萨琳夫人的要求。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她察觉到自己不能没有达西,于是决定毫无保留地向达西坦承自己的感情。

两人再次见面的时候,抑制不住感情的不止伊丽莎白一人,达西也将自己深深的爱意传达给了伊丽莎白,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宾利和简、伊丽莎白和达西,两对新人一起举办了婚礼。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文学成就的巅峰,也是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她为这部作品付出的努力实在太多太多,也视这部作品为自己的珍宝。《傲慢与偏见》不仅是一部讲述男女感情的作品,更是描述了当时中产阶级的生活。其中有很多生活方面的思考,值得读者反复品味。简·奥斯汀在书中有很多讽刺式的描写,营造了喜剧氛围,但书中要传递的思想却是十分严肃的。男女之间的结合,究竟是因为什么?是金钱吗?是家庭吗?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归根结底还是情感。正是这种突破时代限制的思想让《傲慢与偏见》格外璀璨,成就远超同时代的同类作品。

《傲慢与偏见》的成就不只是在思想上,文笔上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简·奥斯汀笔触细腻,对书中描写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雕琢。并且她的讽刺手法十分娴熟,为《傲慢与偏见》增添了许多趣味性。这些创作手法与同时代的爱情作品大相径庭,她本人也表示自己不可能去写一部传统的、和同时代人一样的作品。如果她不得不这样去创作,那么为了不让自己看不起自己,她会在创作第一章之前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不管结果如何,使用自己喜欢的风格去创作作品才是最重要的。简·奥斯汀对人物的刻画也是非常独到的,婉转、优美,面面俱到,让她作品当中的每个角色都立体、丰满。

简·奥斯汀独特的创作手法、写作方式,让她描写平凡生活的作品变得很不平凡。也正是因为简·奥斯汀的出现,《傲慢与偏见》的出现,才让当时英国不少女孩的爱情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两句诗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而这两句诗就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名作《西风颂》。雪莱全名珀西·比希·雪莱,出身于贵族家庭。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在思想上却过度早熟,显得和同龄人格格不入。他经常因为自己的想法而有被束缚的感觉,也经常为此感到苦闷。

十二岁的时候,雪莱就已经成为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预备生了。进入学校并没有让他感受到快乐,学校的体罚制度和关于宗教的死板教育让他更加压抑。于是,在进入学校不久他就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反抗,被校方冠上了“违法者”的名头。在学校期间,他迷上了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葛德文的著作,特别是其中无神论和自由思想的内容让他产生了共鸣。

雪莱最终没有成为剑桥大学的学生。1810年,雪莱十八岁,他成了牛津大学的一名学生。成为大学生的雪莱一如既往地勤学苦读,并且在读书之后进行思考,把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思想结合到一起,得出属于自己的思想结论。正是在这段时间,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卢梭与葛德文就是他的偶像,是他想要成为的样子。

按照贵族家庭的传统,雪莱应该以长子的身份继承家庭的财产和爵位。但是向往自由的雪莱并不想再被传统思想所束缚,于是他放弃了继承大笔遗产、成为贵族老爷的机会,决定去追求自己的自由。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不与自私者为伍、不与权贵为伍、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对美的崇拜。

进入牛津大学一年后,雪莱就创作了一部名为《无神论的必然性》的小册子。从册子的名字就能看出,这与当时传统学术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正是因为他离经叛道的创作,牛津大学将其除名了。

雪莱画像

被学校除名,对于一个贵族家庭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他的父亲当时已经是国会议员了,在反复确认雪莱坚持无神论的思想以后,将其逐出家门。雪莱当时已与门当户对的表妹有了婚姻,因为他被贵族家庭所抛弃,所以婚姻也遭到了解除。短短一年,雪莱就从一位贵族青年成了远离上层社会的普通人。他的遭遇并没有使其改变信念,反而让他对自由的追求,对无神论的肯定变得更加坚决。

就在雪莱跌入深渊的时候,雪莱妹妹的同学哈丽特走进了他的生活。他向哈丽特传播了无神论思想,而这种有悖于“常识”的说法让哈丽特很感兴趣。随着哈丽特对雪莱了解的深入,就越发被其才华所打动。最后,哈丽特陷入情网,与雪莱结成夫妇。两人刚刚结婚不久,爱尔兰就爆发了反英运动。为了支持爱尔兰人民争取自身的权益和自由,雪莱夫妇来到了爱尔兰,并且每天都上街发放传单。雪莱的行为引起了英国政府的不满,面对英国官员的威胁,雪莱毫不退缩。

雪莱与哈丽特的感情并没有长久地维持下去。哈丽特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热衷于享受;而雪莱为了追求理想,过着身无分文、居无定所的生活。经济观念的差异导致哈丽特和雪莱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最终以哈丽特离家出走收场。从那以后,雪莱就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

命运对雪莱还是有所眷顾的,他在伦敦遇到了他的偶像——他心目中的英雄葛德文。葛德文虽然十分欣赏雪莱的才华与思想,但他并不同意自己的女儿与雪莱交往,后来,两人私奔并结婚。雪莱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主体都是抨击英国资产阶级的贪婪与残酷,以及封建制度与思想对人们的禁锢。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长诗《麦布女王》,马克思称《麦布女王》为英国宪章主义者的“圣经”。

雪莱尖锐的思想和优美的笔触让英国统治阶级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于是统治阶级对雪莱的迫害不可避免地开始了。1817年,伦敦法院以无神论、道德败坏、不尊重婚姻等罪名剥夺了雪莱与哈丽特所生子女的抚养权。无权无势的雪莱悲愤交加,但却只能用纸笔进行反击。因为这件事情,他写出了《给威廉·雪莱》和《致大法官》等诗。坚定反抗信念的雪莱还写了长诗《伊斯兰的反叛》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伊斯兰的反叛》歌颂了东方人民不屈不挠反抗西方侵略者暴行的精神,痛斥了欧洲封建势力的无耻。

虽然雪莱不怕英国政府的迫害,但为了孩子着想,他还是决定在1818年离开英国,举家迁往意大利。在意大利,雪莱度过了离开贵族家庭后最安稳的四年。在这四年里,雪莱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创作出了大量不朽的诗歌。《云雀颂》《西风颂》《云》《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等都是在此期间创作完成的。

论文字优美,还要以《西风颂》为首;但是论思想的深刻性,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可就当仁不让了。他修改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原有的结局,将普罗米修斯彻底变成了一个敢于反抗神明、反抗不公命运、反抗社会压迫的斗士。即便普罗米修斯被捆绑在悬崖上,承受着看不到终结的酷刑,但他仍然坚定着自己的意志,绝不投降。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承受了巨大的苦难,但受他恩惠的人类却被封建宗教、封建君主残酷地奴役着。普罗米修斯感到痛苦与失望,幸好有精灵来告诉普罗米修斯,人类是有希望的。人类并不缺少毅力,也不缺少反抗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只要哲学家们运用智慧打开思想的大门,诗人们将自由的理想传播出去,人类终有一日能够获得自由。精灵还告诉普罗米修斯,爱与痛苦就如同事物的两面,痛苦就是爱的阴影,这让普罗米修斯渴望爱,渴望见到自己的妻子——美丽的亚细亚。

亚细亚在普罗米修斯受刑以后也被流放,她的妹妹潘西亚因为想念姐姐,飞到了亚细亚的身边。姐妹二人商谈以后,决定去寻求冥王的帮助。在冥王面前,亚细亚痛陈了朱庇特的暴行,请求冥王出手相助。冥王得知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后,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他驾着马车前往奥林匹斯山,决定将朱庇特拉下王座。朱庇特此时正在召开盛大的宴会,庆贺自己生下了一个力量绝伦的儿子,而这个儿子现在正管理着冥界,将来还会统治整个世界。而冥王很快就来到了朱庇特的面前,因其暴行而与他进行了决斗。就如同朱庇特推翻自己父亲的统治一样,冥王也推翻了朱庇特的统治。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解开了普罗米修斯的锁链,普罗米修斯被解放,和爱人亚细亚团聚了。

故事的结尾,时间的精灵吹奏了海仙送给普罗米修斯的海螺,人间没有了神明的压迫,充满了美妙的音乐。世界上没有了皇帝,没有了阶级,没有了猜忌与伤害,也没有了低俗和下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个人脸上都不再出现恐惧。爱和希望遍布人间,人人心里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人间变成了极乐的王国。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创作于欧洲解放运动如火如荼发展的时期,但不管是英国国内还是欧洲其他国家,情况都不乐观。革命者受到压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解放运动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即便如此,雪莱仍然觉得人类是有希望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必将能够获得胜利。骑在人民头上的君主与神权必将被赶下宝座,被爱、希望、道德等美好的东西封印在冥界之中。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不仅拥有巨大的革命意义,还有伟大的文学价值。以古罗马时期的戏剧与神话为基础,雪莱进行了多重的改编与创造。不仅核心人物普罗米修斯的思想和做法有了明确的变化,他还创造出了众多代表宇宙中不同力量的精灵。这些力量虽然很难抓住、很难获得,但却是强大的,并且能够成为变革的主宰。

天妒英才,虽然雪莱为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欧洲文学界增添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但其本人却于1822年在海上遭遇风暴,不幸去世了。虽然雪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与意志却流传了下来,他也成为文学世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恶魔诗人——拜伦

恶魔诗派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给那些诗歌内容充满激情、充满反抗精神、向往民主自由的诗人的称呼。恶魔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就是雪莱和拜伦了。两者不仅在精神上、思想上有颇多的相似之处,在经历上也十分类似。

雪莱出身于贵族家庭,拜伦同样如此。雪莱的家境殷实,父亲是议员,与雪莱不同的是,拜伦的家庭是破落贵族,家境并不好。拜伦的父亲是个地道的纨绔子弟,败光家产就是他一生做出的最大的事情。在拜伦还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生活的压力,加之拜伦的跛脚,让拜伦的母亲变成了一个性格偏激、暴戾、喜怒无常的女人,拜伦就是她的出气筒。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拜伦的性格变得敏感、忧郁,喜欢独处。

拜伦画像

十岁那年,拜伦继承了家族的爵位和产业,这使得他跟身边的人身份有了不小的差异。见风使舵的势利眼们看见拜伦和过去不同了,也就收起了过去的嘴脸,开始对十岁的拜伦毕恭毕敬起来,甚至学校的老师、同学也不能免俗。如此巨大的差异让拜伦感到极大不适,也让他开始思考社会、阶级等严肃问题。

拜伦十三岁的时候成了哈罗公学的学生,这所名校思想保守,对学生有着许多的束缚,这都让拜伦感到窒息。十七岁的时候,拜伦成了剑桥大学的学生,研读历史和文学。他对历史并不感兴趣,而偏重于阅读英国和欧洲的文学、哲学作品。大学毕业以后,身为贵族的一员,他进入了贵族议院。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他对自由民主的思想十分向往,所以在为数不多的议院发言中,都是有关于自由民主内容的。他的思想在当时显然是离经叛道的,所以英国统治阶级对他的观感并不好。

仅仅从书上获得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拜伦了,于是他决定外出游历。他到过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家。在旅行的过程中见到的人和事给了他许多灵感,凭着这些灵感,他创作出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前两章。这部长诗让他成为伦敦贵族圈子里谈论的话题,但拜伦喜欢独处,又厌倦贵族之间的来往,所以他并没有因此成为上流社会中的明星。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彻底摆脱上流社会对他的影响,他向一位贵族小姐求了婚。

婚后,拜伦的生活并不幸福,他的妻子是个标准的旧贵族,对于拜伦的思想和事业都无法理解。于是在他们的女儿出生一个月的时候,妻子就带着女儿离开了拜伦。英国统治阶级早就因为拜伦诗歌中的思想对他不满了,于是借着拜伦的婚姻大做文章,将他赶出了英国。

1816年,拜伦离开了英国,前往瑞士。在瑞士,他遇到了雪莱。两人在思想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个性上却截然相反。虽然雪莱的人生十分坎坷,但却始终抱着乐观的想法,这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有极好的体现。拜伦和雪莱相处的时候也被这种乐观感染了,因此写出了许多反映当时革命状况的诗歌,如《普罗米修斯》《西庸的囚徒》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三章。离开瑞士以后,拜伦来到了意大利,在意大利完成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四章。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反抗精神的体现,在这部长诗中,拜伦记录了他之前游历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地的经历和革命事件,也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对腐朽旧阶级的批判融入了进去。他同情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并且还参与其中,成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之一。在长诗中,哈洛尔德的形象就是他本人的投影,虽然富有反抗精神,但也能看出拜伦的思想是非常消极的。并且他喜欢孤独,不喜欢融入人群。所以,哈洛尔德经常以忧郁的孤胆英雄形象出现。

长诗的第一章就是他本人经历的写照。主人公哈洛尔德厌倦了平凡的生活,为了摆脱孤独,他开始在欧洲大陆上流浪。流浪的第一站是葡萄牙,葡萄牙优美的自然风光让他心旷神怡,但是葡萄牙人民却遭受着统治阶级的压迫。然而西班牙的情况丝毫没有比葡萄牙好,西班牙当时正在遭受敌国的入侵,原本手无寸铁的人民成了抵抗外敌最主要的力量。诗中描写了许多游击队的成员,其中一位女英雄令人印象深刻。这位姑娘在爱人死后仍强忍悲痛,带领游击队追击敌军。在整个过程中,这位姑娘不仅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敢,还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除了游击队外,拜伦还描述了贵族生活是怎样的。就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卡狄兹城的贵族仍在享乐,与英勇奋战的人民形成了强烈对比。

哈洛尔德在第二章的故事里,来到了希腊和阿尔巴尼亚。古希腊有着令人震惊的辉煌文化,但是,希腊神庙当中的许多珍贵石刻被埃尔金公爵盗取,并运到了英国。拜伦痛斥了这种行为,并且希望希腊人民能够靠着自己的力量让希腊强大起来。如果希腊为了击败敌人,一直借助法国、俄国等其他国家的力量,那么即便希腊没有了外敌,希腊人民仍然会被其他国家控制。

哈洛尔德来到阿尔巴尼亚的时候,阿尔巴尼亚人民正在进行反抗土耳其统治的独立抗争。哈洛尔德和反抗军的领袖阿里·帕夏见面了,因此诗中有大量关于普通阿尔巴尼亚人民和阿尔巴尼亚战士的记载。诗中不仅记录了战士们英勇善战的一面,还记录了他们日常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娱乐活动:歌舞和文化。这部分内容是欧洲许多强国人民不知道,也不曾想象过的,由此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哈洛尔德的故事写到第三章的时候,拜伦的心态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了,欧洲的神圣同盟组建了起来,封建君主们结成的同盟是对民族解放运动极大的压迫。在拜伦心目中,这些战争都是不道德的。战争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自由,应该是为了思想的解放。卢梭、伏尔泰,他们的启蒙思想是应该传递到世界上每个角落的。全世界人民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封建君主制度,反对旧思想对人们的束缚。

在第四章中,拜伦用大量的篇幅歌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诗人、建筑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他们共同铸造了文艺复兴时期辉煌的文化。他对意大利充满了好感,认为罗马才是意大利最为辉煌的时期。他在诗歌当中歌颂了罗马时期的名人和领袖,并且详细地描述了古罗马留下的遗迹。当时意大利已经是在奥地利的统治之下了,想要恢复过去的荣光,首先要获得独立与自由。在这一篇章中,拜伦使用了大量对比的手法,美丽的自由和丑恶的束缚,这样的对比显得格外鲜明。

拜伦在长诗中表现了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崇,以及对世界上各民族都能独立自由的渴望。但是,他本人的悲观思想也贯穿全文。甚至有些时候,他干脆跳出人物,以自己的身份来发表看法和意见。总之,拜伦的长诗在欧洲文学界是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的。

英国小说之王——狄更斯

1812年,查尔斯·狄更斯出生在英国的朴次茅斯市,父亲是海军职员。狄更斯从小就过着贫困的生活,曾随家人住进负债者的监狱。后来,为了生活,他开始肩负家庭的重担,成了一家鞋油店的学徒。狄更斯从小就心灵手巧,他曾随父亲到酒店表演节目,成为鞋油店学徒之后,更是因为他的一双巧手得到了雇主的注意。不过,这种注意不是青睐,雇主压根儿没有把这个聪慧的孩子当人看待,他让狄更斯每天在橱窗里表演如何包装鞋油,以博路人的眼球。这段被当成动物展览的经历让狄更斯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这也是他一直关注儿童生活和贫困人群的原因。

狄更斯画像

狄更斯最为著名的作品要数《大卫·科波菲尔》了,在这部作品中,有着自己童年贫困生活的投影,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半自传的作品。科波菲尔是个孤儿,在出生之前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打算再婚,而再婚的对象莫德斯通并不喜欢科波菲尔,觉得他是个累赘,在结婚之前将科波菲尔送到了海边一位渔民的家里。这个渔民是个善良正直的好人,除了科波菲尔之外,还收养了自己妹妹的女儿和弟弟的儿子。算上科波菲尔,家里四口人相依为命,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日子虽然艰难,科波菲尔过得却还算顺心。可惜,科波菲尔总是要回到家里去的。

回到家里的科波菲尔仍然是继父的眼中钉。继父不仅经常打骂他,还禁止他的母亲关怀他。没多久,科波菲尔的母亲去世了,继父就干脆将年纪还不到十岁的科波菲尔送去当童工。年幼的科波菲尔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悲惨生活,幸好他遇见了姨妈贝西。

贝西女士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是说话做事却经常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古怪。她收留了科波菲尔,并且给了他上学的机会。科波菲尔上学的时候就寄住在贝西阿姨的律师家里,这位律师家中有一个名叫安妮斯的女儿,她与科波菲尔成了朋友。

科波菲尔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在他中学毕业的时候遇到了儿时的玩伴,一时之间无数回忆涌上心头,科波菲尔发现自己童年最快乐的记忆居然是在渔民辟果提家中过苦日子的时候。于是,科波菲尔决定和朋友一起去拜访辟果提。到了辟果提家中,得知辟果提的养女艾米莉不顾和辟果提养子海穆的婚约,和纨绔子弟斯提福兹一起私奔去了国外。辟果提放不下这个女儿,决定不论发生什么,都一定要找回女儿。

科波菲尔回到伦敦以后,成了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生。童年时候的朋友安妮斯告诉他,安妮斯的父亲威克菲尔律师因为其*员西普陷入了危险的境地,生活上遭遇了危机。科波菲尔的生活也不好过,他与老板的女儿朵拉结婚了。但是,婚后才发现,朵拉并非他想象中的样子。朵拉有着非常美丽的容貌,但头脑却非常简单。更多的不幸降临到了科波菲尔头上,善良的贝西女士经济上也出现了问题,处在*的边缘。

天无绝人之路,科波菲尔当童工时的房东此时成了西普的秘书。在科波菲尔的好言相劝以及良心的谴责下,这位房东表示愿意揭发西普犯下的恶行。这一决定拯救了威克菲尔律师和贝西女士,西普也因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被判处了终身监禁。

辟果提终于在伦敦找到了艾米莉,那位花花公子早就抛弃了她。辟果提将其带到了澳大利亚,决定一家人重新开始生活。就在辟果提一家即将前往澳大利亚的时候,一艘从西班牙而来的轮船在海边遇险了。善良勇敢的海穆为了拯救一位遇难乘客被海浪卷走了,人们找到海穆的尸体时,发现那个遇难的乘客正是抛弃艾米莉的花花公子。艾米莉最后还是去了澳大利亚,不过两次失败的感情让她终身未嫁。

科波菲尔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他没有成为一名律师,而是成了一名作家。就在这个时候,不幸再次降临,朵拉得了重病,在辟果提动身前往澳大利亚之前就撒手人寰了。即便朵拉不是科波菲尔喜欢的样子,但他还是感到深深的悲痛。为了忘掉痛苦,他离开了英国,四处旅行。始终和他保持联系的,就是他童年的挚友安妮斯。三年以后,科波菲尔回到英国,发现他心中始终爱着的就是对他不离不弃的安妮斯,于是他跟安妮斯结婚了。婚后,科波菲尔夫妇与贝西姨妈以及辟果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童年的经历对狄更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一情况在写作当中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在《大卫·科波菲尔》的故事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每个家庭都不是那么幸福,更别说在书中有着数量众多的孤儿和单亲子女。这些家庭不完整的人比普通人更加需要关怀,需要他人的爱,需要安全感。而给予他们这些的并不是家庭,并不是父母,而是与之无关的人。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是善良的,总有人愿意帮助那些可怜的人,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一个容身之所,让他们得到爱和安全感。

狄更斯在创作《大卫·科波菲尔》的时候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使得这一作品与同一时期狄更斯的其他作品大不相同。对于人物的描写、场景的描写,以及人物言谈、性格的描写都更加细腻。特别是主角大卫·科波菲尔,几乎无死角地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他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都是那么清楚。因此,《大卫·科波菲尔》当中的故事更多的是家长里短,更多的是人情冷暖,更多的是时代变迁。即便如此,读者仍然可以通过当中细腻的描写来领略当时的英国,认识科波菲尔、安妮斯、辟果提等立体的人物。

科波菲尔使用的写作方式十分巧妙,他描写得十分细腻,但却简单易懂,甚至有不少部分是用孩子的视角来写的。这是一本送给孩子的书,也是一本送给成年人的书。不同年龄的人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从中获得的感受也是大不一样的。这部倾注了狄更斯所有情感的作品堪称他写作生涯的巅峰,也是他对自己前半段人生的总结。

女性世界的文学奇葩——夏洛蒂·勃朗特

“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这句话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也不该受到区别对待。人与人,不论美丑,不论贫富,其灵魂都是同样高贵的。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出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而夏洛蒂·勃朗特也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出色、成就最高的一个。

“勃朗特三姐妹”出自同一个家庭,分别是夏洛蒂、艾米莉和安妮。这三位都是伟大的女性作家,并且她们的代表作是在三个月内接连发表的。这一情况震惊了当时的英国,在文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如此,夏洛蒂·勃朗特仍然远远不如她笔下的简·爱有名,不过不要紧,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一部半自传性质的作品,了解了简·爱,也就了解了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出身于牧师家庭,她的母亲在她幼年时就已经去世了。她的父亲无法用自己做牧师的微薄工资养育六个子女,于是,女孩们就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因为那里收费低廉,带有半救济的性质。夏洛蒂从学校毕业以后,留任了三年,随后离开学校做家庭教师,这段经历与简·爱的经历是相同的。她从小就热爱法国浪漫文学,因此她的作品中也是以描写女性情感的浪漫主义文学居多。

虽然简·爱的感情经历波澜壮阔,但夏洛蒂的感情故事却是非常简单的。她直到三十八岁才结婚,婚后一年就去世了。

简·爱这个形象之所以广受喜爱,不是因为其外貌,也不是她身上发生了多少令人注目的故事,而是因为她在当时特立独行的个性。简·爱相貌平平,但从不妄自菲薄。她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爱,并且坚强独立。简·爱在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被舅母收养。舅母对简·爱是非常刻薄的,或许正是舅母的刻薄塑造了简·爱敢于反抗一切不公平的个性。八年的教会学校生活,让简·爱感到非常压抑,但这份压抑并没有熄灭她心中追求自由的火焰。

毕业以后,简·爱成了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虽然她没有美丽的外表,但她的独立、坚强、聪明、善良都深深地吸引了男主人罗切斯特。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她却不知道罗切斯特已经是有妇之夫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个消息还是如同一个晴天霹雳一般炸响在简·爱的头上。情绪崩溃的简·爱仓皇逃出了桑菲尔德庄园,漫无目的地狂奔,最终昏倒在了路上。

昏倒的简·爱被牧师圣·约翰一家所救,圣·约翰是个狂热的信徒,他认为简·爱身上拥有的美好品质,都应该献给宗教,是最适合成为一名传教士妻子的人。他不断利用宗教向简·爱施压,但简·爱却始终没有屈服。最终,简·爱决定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她要回到桑菲尔德庄园去找罗切斯特。不料,当简·爱抵达桑菲尔德庄园的时候只看到了一片被大火烧尽的废墟,原来罗切斯特的妻子放了一把大火,烧死了自己,烧毁了桑菲尔德庄园。罗切斯特也在火灾中受伤,失去了一只手臂和视力。就在罗切斯特认为自己的下半生都要在黑暗中度过的时候,简·爱的归来显然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终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简·爱》无疑是当时浪漫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除了细腻的爱情描绘外,书中很多有关现实的内容也值得人们深思。简·爱因为其平凡的外表和孤儿的身世,在社会上饱受歧视。她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但却因为这些歧视始终无法接近自己想要的东西。幸好,通过坚强与努力,她得到了想要的爱情。简·爱的奋斗是不平凡的,夏洛蒂也通过简·爱的奋斗将许多美好的东西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正是这种细腻的叙述方式,让整个故事变得趣味盎然,也让读者手不释卷。

《简·爱》的写作风格受到了哥特文学的影响,营造出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女主角的塑造也一反常态,并不是那些身材高挑、容貌秀丽的女性。正是因为简·爱的苍白、瘦小、相貌平平,才让她的个性更加鲜明。她时而像个善良的智者,时而像个勇猛的斗士,并且不顾一切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这让角色形象变得更加不平凡,更加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在她面对爱情与道德的抉择时,也曾有过动摇。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向世俗挑战,向旧社会的秩序挑战,向不公正的命运挑战。即便她内心有过矛盾,但最终还是坚定地走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身上也存在着重重的矛盾,他有强悍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他有专断独行的一面,也有通情达理的一面。但不管什么时候,他都在寻找与简·爱达成共识,水乳交融的机会。罗切斯特就是简·爱最理想的对象,而简·爱吸引罗切斯特时所依靠的是自己的智慧与善良,并不是外表。这种摒弃外表,从人的本质出发,告诉读者人人平等的作品,怎么能不成为一代经典呢?

英国天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

比起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也毫不逊色。但是,姐妹同时发表自己的作品时,《简·爱》被大众所追捧,《呼啸山庄》却遭到了冷遇。《简·爱》让人沉湎于女主角与男主角的浪漫爱情之中,有甜蜜也有痛苦;而《呼啸山庄》则更加残酷,令人更加痛苦,但却比《简·爱》更有力量,更充满激情。在故事当中,不管是爱还是恨,都是极端的,都如同惊涛骇浪、狂风暴雨一样。由此可见,艾米莉有着惊人的想象力和出众的描写能力。单单从字里行间的艺术感来说,《呼啸山庄》已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艾米莉·勃朗特的生活一直很艰辛,但她从没有离开过故乡,支持她写作的只有坚定的信念,而得到的灵感也只有幻想和一腔不肯放弃的激情。艾米莉不像姐姐那样不在意自己的外在,敢于挑战世界上的不公,她从小就是个内向的孩子。她沉默寡言,性格坚毅,甚至可以说是性格有些中性化。

在小的时候,善恶观念就困扰着艾米莉。成人以后,善恶的问题不仅没有一个答案,反而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总是美好的事物与丑恶的事物纠缠在一起,《呼啸山庄》也是她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给世人的一个途径。

《呼啸山庄》的故事发生在英格兰北部,从山庄的主人恩萧收养了一名叫希刺克厉夫的孤儿开始。希刺克厉夫从小就与恩萧的儿子辛德雷、女儿凯瑟琳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希刺克厉夫就对凯瑟琳产生了爱慕之情。辛德雷并不喜欢希刺克厉夫,因此,在恩萧去世、辛德雷成为山庄主人以后,就对希刺克厉夫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他不许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见面,虐待和羞辱更是家常便饭。种种的磨难并没有打垮希刺克厉夫,反而让他对辛德雷的仇恨更深,对凯瑟琳的爱更加疯狂。

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经常私会,在一次私会中,两人遇见了呼啸山庄的邻居,画眉田庄的主人埃德加·林顿。林顿年纪很轻,与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相仿。第一眼看见美丽的凯瑟琳时,林顿就被俘虏了。于是,林顿对凯瑟琳展开了追求。凯瑟琳思想还不成熟,她认为辛德雷对希刺克厉夫进行迫害,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只要她嫁给了同样有钱的林顿,就能帮助希刺克厉夫摆脱窘境。在得知凯瑟琳要嫁给林顿的消息后,痛不欲生的希刺克厉夫离开了呼啸山庄,远走他乡。

几年以后,希刺克厉夫再次回到了画眉田庄,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当时那个被迫害的穷小子了。他衣冠楚楚,腰缠万贯,举手投足无一不彰显出其优雅和威严。他在外多年,已然成了人上人,此次回到山庄,是为了向当年夺走他爱人的林顿复仇。

希刺克厉夫的复仇对象不仅有林顿,还有辛德雷。不过辛德雷早就因为大手大脚的生活,挥霍光了所有的财产。希刺克厉夫的归来不仅没有让他害怕,反而让他产生了希望,毕竟希刺克厉夫已经是个有钱人了。于是,希刺克厉夫买下了辛德雷的呼啸山庄,成了山庄的新主人。希刺克厉夫经常出入画眉田庄,他的风度、他的阔绰、他的威严,他传奇一样的经历让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对他崇拜不已。希刺克厉夫怀着复仇的心思,带着一心憧憬着英雄和爱情的伊莎贝拉私奔了。

希刺克厉夫将伊莎贝拉带到了呼啸山庄,展开了自己的报复。他不分昼夜地折磨伊莎贝拉,将对林顿的怒火都发泄在了她身上。受希刺克厉夫回归影响最大的不是辛德雷,不是林顿,而是凯瑟琳。由于希刺克厉夫的再次出现,过去的情感开始不停地折磨凯瑟琳。不久,凯瑟琳生下了林顿的女儿凯蒂,随后就去世了。伊莎贝拉也想办法逃离了希刺克厉夫,逃出了呼啸山庄,之后她就生下了希刺克厉夫的儿子,取名为林顿·希刺克厉夫。辛德雷大手大脚的习惯并没有因为失去了山庄而发生改变,他终日醉生梦死,最终死于酗酒,而他的儿子哈里顿就成了希刺克厉夫的下一个报复对象。

希刺克厉夫为哈里顿安排的生活就是他小时候经历过的一切,被羞辱、被迫害。希刺克厉夫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手段将哈里顿培养成一个野蛮的人,没想到哈里顿却成了一个风度翩翩、善良勇敢的好人。而伊莎贝拉去世以后,希刺克厉夫接回了自己的孩子,发现这个在林顿身边长大的孩子在性格上与林顿如出一辙。希刺克厉夫讨厌林顿,自然也讨厌这个和他有着一样名字的孩子。

几年以后,希刺克厉夫偶遇了凯蒂。在凯蒂的脸上,他看到了凯瑟琳的影子。这是凯瑟琳与林顿的女儿,几乎在一瞬间他就确定了这件事情。于是,他安排凯蒂与他的儿子结婚,然后名正言顺地成了画眉田庄的主人。

等到哈里顿二十三岁的时候,希刺克厉夫被迫将目光放到了这个他厌恶的年轻人身上。因为哈里顿与年轻时候的希刺克厉夫如出一辙,这或许就是他安排的报复造成的结果。哈里顿是个优秀的青年,凯蒂不可抑制地爱上了他。就当希刺克厉夫决定拆散这对小情侣的时候,他恍然发现,酷似自己的哈里顿、酷似凯瑟琳的凯蒂,他们两个身上发生的故事不正是过去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吗?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仍然和过去一样爱着凯瑟琳。他放弃了报复的想法,于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再也没有回来。

《呼啸山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悲剧,希刺克厉夫原本是个善良的人,但在畸形发展的社会影响下,他原本善良的本性也被扭曲了。他的心中先是充满了对凯瑟琳的爱,又充满了对林顿的恨,随后展开了漫长的复仇,复仇对象包括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的每一个主人。最后,在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时,他才恍然明白,人性之中最美好的既不是复仇,也不是恨,始终是爱。希刺克厉夫的情感变化就是本书的主线,但在写作的时候场景变换却非常频繁。故事并不完全发生在两座庄园当中,特别是一些阴森灰暗的场景,为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希刺克厉夫身上发生的悲剧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金钱、阶级、身份地位,这些都成了人们追求自由生活的阻碍。在这个腐朽的社会中,个人的爱恨变得不再属于自己。正是因为希刺克厉夫看穿了这一切,才将自己对凯瑟琳的满腔热爱转化成了复仇的火焰。但他在最后时刻幡然醒悟,又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正是爱与恨反复交织,剧烈冲突,才让人性显得更加真实。

《呼啸山庄》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了一次赤裸裸的探索,人性当中有恶的一面,但同样有善的一面。人在受到伤害的时候,可能会堕落,可能会展开无休止的复仇,但善是不会消失的。总会有些时候,善最终会取代那些恶的东西,回归人性的顶峰。

英国小说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哈代

乡土小说一直是文学当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描写田园风光和在田园当中发生的一系列喜怒哀乐来引起读者的深思。在英国文学历史上,同样有类似的作品,那就是“威塞克斯小说”。其作者托马斯·哈代,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批判现实小说家和诗人,他一生很少离开故乡多赛特郡。年轻时,哈代的作品主要描述了英国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人民的纯朴。不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哈代的作品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主要源于他自己的设想,甚至是幻想,《绿荫下》就是哈代年轻时期的代表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代逐渐成熟,对社会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他开始看清世外桃源一样的淳朴生活是不可能出现在当时的社会里的,所以他那一时期的作品《远离尘嚣》就充满了悲情。越是创作后期,哈代的作品越是贴近现实,作品中的故事也越是残酷。这说明哈代已经彻底放弃了幻想中的田园生活,认为当时的社会已经是腐朽、堕落的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在这两部作品之后,哈代迎来了创作的巅峰期,他最知名的两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两部作品真正将他对现实、对社会的批判展现了出来,是他最知名的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农家女孩苔丝出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家去攀亲戚。不料,地主家的少爷亚雷·德伯看上了苔丝,强行侮辱了她,苔丝还怀上了亚雷的孩子。在当时,作为一个单身母亲是会受到道德谴责的,她因此受了不少白眼。

苔丝本以为凭着自己的努力,辛辛苦苦地将孩子拉扯大还是能够获得幸福生活的。不料,苔丝的孩子病死了。她为了生计,又成了一家牛奶场的女工,在那里她与牧师的儿子、大学生克莱相爱了。苔丝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过去,直到与克莱相爱以后,在新婚之夜,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过去告诉了克莱。不料,克莱却因此对苔丝生出了鄙视之情,抛弃了她。苔丝没办法在牛奶场待下去了,于是就去了另一座农场当工人。农场的工作远比牛奶场更加辛苦,随着苔丝父亲的死去,家中连基本的生计都无法维持,最终甚至到了露宿街头的地步。

屋漏偏逢连夜雨,已经无处可去的苔丝又遇到了过去带给她最大痛苦的亚雷,苔丝的茫然和无力让她再次接受了亚雷。抛弃了苔丝的克莱前往巴西做生意,不料,生意遭遇了失败。在克莱回来以后,苔丝对自己委身于亚雷悔恨交加。她做出了自己一生当中最大的一次反抗,*死亚雷。随后,苔丝与克莱逃到了森林中,度过了人生之中最快乐的五天。五天以后,苔丝就因为谋*被捕,被判处了死刑。

苔丝的经历令人心痛,造成苔丝悲惨经历的不是无耻的亚雷,也不是薄情的克莱,更不是她贫困的家庭。一个想要靠着自己的双手获得幸福的女人,却因为资本主义对传统行业的巨大冲击而找不到谋生的方式。为了能生存下来,她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要被纨绔子弟侮辱,要因为不是自己的过错而被当时的社会道德所指责,要忍受其他人的偏见。这些无一不让她活在压抑之中,无一不是她悲惨生活的重要原因。

《德伯家的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是小说的完整标题,在哈代的心中,苔丝虽然被亚雷侮辱过,但她仍然是纯洁的。她善良、勇敢、坚韧、独立。她没有想过依靠别人,渴望靠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她的祖先是贵族,但这没有为她带来过一点点的好处,她也没有因此有过一点点骄傲的情绪。她对克莱的爱是非常纯粹的,不是因为克莱的财产,只是想要与克莱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虽然如此,她的思想仍然没有跨越旧时代的束缚,她仍然是旧社会的一分子,遵守着旧社会的道德观念。她虽然想要自力更生,却又认为自己身上所遭遇的不幸是躲不开的命运,也经常因此自怨自艾。

《无名的裘德》与《德伯家的苔丝》有许多相似之处,裘德是个聪明的年轻人,虽然他父母双亡,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学校当中学业最出色的那个人。他一心想要考入大学,将来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可惜的是,因为他的出身和资本主义道德观,使他无法进入大学这种高等学府。一位大好青年为了养家糊口,只能选择成为一名石匠。他喜欢上了自己的表妹,但是这仍然被资本主义道德和传统宗教道德不允许。没办法容身于社会的裘德一家最终四分五裂了,裘德的妻子离开了他,他的孩子也死掉了。裘德是社会当中寂寂无名的一员,是一位真正的无名氏,他最终孤独地死去了。裘德的遭遇很悲惨,他本来是有着大好前途的,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思想束缚,他的理想被扼*,家庭被拆散。可见,资本主义思想对于人们在精神上的束缚是多么强大。

哈代的小说根据他本人的所见所闻一直在变化,不论是苔丝还是裘德,身上都有着闪光的人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但是他们聪明、善良,拥有许多美好的品质。可惜,这样的好人在腐朽的社会当中并没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没有幸福的生活,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哈代最经典的两部作品都带有浓浓的悲观主义色彩,甚至颇有一些听天由命的意味。人的努力是无法胜过命运的,所以苔丝与裘德所遭遇的不幸都是命运的安排,无法逃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