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行业乱世的时代,唯有“剩”者,才能成王

IVD行业乱世的时代,唯有“剩”者,才能成王

首页战争策略乱世时代更新时间:2024-04-26
当下时代:“剩者”=胜者,留在场上,远比想要赚的更多更重要。

行业如何,并不是说开一场会大家都能感受到的,或许亲自下场才可以感受一下,永远是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就如同我自己所说,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客观的自媒体人一样,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行业是是非非。

没有人不希望行业过得不好,因为我们都要在这里混,去年已经有一些粉丝朋友转行了,说不卷了,换一个赛道玩了,当然我没有过问他现在过得好不好,至少IVD目前这个赛道,在走加速淘汰的道路。

卷的本质是竞争,躺的本质是休息。

我们经历了从手工到自动化的进程,经历了行业上市第一股从上市到消息的故事,经历了从复制黏贴到自主创新的过程,还经历了最辉煌的几年,还从不可能集采到现在绝大多数都要集采的不可思议,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行业寒冬,并不是行业寒了,而是正常了而已,总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难,外企也从花钱大手大脚,到现在出差管控,住宿管控,甚至有的还倒查报销,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样的落差,所以才会觉得行业在渡劫,不仅仅是企业,还有个人。

河西幕的那篇文章,从个人选择,到马太效应,总有人升职加薪,也有人落寞退场,从大多数的胜者,到现在的“剩者”,或许只有这些“剩者”才有资格看后面的几十年发展。

-01- 小家电的发展对IVD行业的启示有哪些?

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也是有迹可循。

四十年前,中国的小家电市场可谓是一片荒芜,几乎没有任何自主研发的产品,国内市场充斥着来自日本、欧美等国的品牌,国内消费者对于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小家电的认识几乎全部来自于这些进口产品。那时的中国市场,几乎可以说是被进口品牌所垄断,国内的小家电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小家电产业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小家电企业不断引进技术、研发新品,积极向国际市场拓展,努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如今,国内的小家电企业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仰望进口品牌的弱者,而是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与四十年前的小家电市场相比,现在的IVD行业也曾经经历过相似的历程。二十年前,IVD行业也是被日本、美国等国的品牌所垄断,国内企业几乎无法立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IVD企业逐渐崛起,通过引进技术、加强研发、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如今,国内IVD企业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甚至有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可以说,中国的小家电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典型的从跟跑到领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企业不断引进技术、加强研发、拓展市场,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国内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质量更好的产品。

从蹒跚学步到大国品牌,从世界工厂到主导发展,让我们看看国产家电逆袭的40年。

萌芽期:1984-1991年

供不应求,高档消费品,在这一时期,我国家电市场主要由外资品牌占据,国产品牌在供应链上以进口、组装和技术引进为主,基本属于“拿来主义”。随着时间进入90年代,国内家电行业也迈上了新的台阶。(这点对应着我们行业IVD的前10年)

迅速扩张期:1992-2000年

所谓的迅速,主要体现在供应端和品牌数量,在供应端领域,家电从进口、组装、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和规模化生产,产业链模型逐渐成型;从品牌数量上,品牌数量急剧膨胀。1995年达到高峰,仅空调业注册的品牌就达到了400多个;冰箱、洗衣机也不例外,红火时曾经都有过数百家企业同台竞争局面。(对应当下的十年)

至此,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状态。而这种爆发式的发展形态,在助推产业不断升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行业的全面洗牌。

全面洗牌期:2000-2010年

这里的“洗牌”,一是洗掉行业里的小品牌,二是洗掉国外品牌。(对应未来的十年)

价格战是永远避免不了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的三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让消费者对于家电的需求达到空前高涨,2000年,美的、格力、海尔、美菱、小天鹅这些国产家电品牌开始价格战,期望通过这一新型营销方式抢占市场。同时,松下、三星、东芝、日立等外资品牌开始强势入侵中国市场。

2003年,非典时间爆发,原材料的成本上涨,让一些打价格战的小企业开始撑不住,于是行业开始了整合之路,小品牌在此次事件中,逐渐被并购,也引发了家电行业的并购浪潮(IVD接下来的五年)。

五年时间,通过收并购的方式,让小企业逐渐退出竞争舞台,同时国内这些品牌也收获了口碑,规模成本等,也阻止了一些新品牌的进入,行业从野蛮生长的无序竞争慢慢转变为有门槛的有序竞争

接下来的五年是和国外品牌的PK。

政策是最好的方式,从品牌竞争力方面,国内品牌干不过进口品牌,永远有很多忠实的进口品牌人群,受“家电节能补贴”、“新家电”、“家电下乡”、房地产发展和产品升级需求的推动(虽然他们在国内开始建厂),让进口品牌逐渐在政策的扶持之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于此之下,5年时间,进口品牌逐渐退出中国市场,自此基本家电竞争格局形成。

这部分内容说的比较多,因为和我们当下面临的局势非常的像,前五年收并购,淘汰小企业,后五年集中力量对抗进口品牌,或许也是行业接下来十年的必经之路。

我们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家电的行业集中度已经非常高了,CR5有的甚至超过了85%,这个相信20年后的IVD,估计也是类似情况。

-02- 继续“卷”,还是选择躺平

我们还没有达到家电行业的那个阶段,当下的IVD行业,继续卷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我们目前还在全面洗牌期的第一步,先淘汰小的,再来PK大的。

再去追溯家电行业的洗牌期的初期,有规模的企业已经有了成本、渠道、上游资源的优势,其实对于价格是完全可以打的,所以在初期考验的是企业的什么能力?上游能力,降本能力,谁能最大程度的在接下来的价格战里占据成本优势,包括仪器、试剂等,谁才有资格有能力一战。

有资格剩下,成为洗牌下的“剩者”,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和进口的PK环节中。

怎么卷?如何卷?

去年疫情期间赚钱的那波企业,大家各自都在干嘛呢?有的躬身入局,全面布局生化发光,有的佛系躺平,账上吃利息,鲜有有魄力者,收并购也并不是很顺利,2024年再来回首看结果呢,某新冠赚了一大波的企业,内部已经开始很动荡了,生化发光线可能又要重新砍掉了,砸了那么些钱,最后得到的结论是“重新回归,聚焦主业”,也有企业新冠赚钱,开厂建楼,一时兴起,心血来潮 ,啥都想搞,导致企业账上的资金都快发不起工资了,何也呢?

我和很多企业和资本方的聊过天,国内老板的思维或者上市企业的这些老板思维是:情怀,我都要,全都要,还全都要自己做,对于代工还有CDMO这种事情非常排斥,尤其是上市企业,总认为研发才是我的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可以避税是可以理解的,造出来能不能卖是两码事,重心回归,聚焦优势,不碰壁,是不知道这八个字的含金量。

上市企业认为如果CDMO或者代工,我在外面就不好讲故事了,大的如罗氏这些,国内如透景这些,都是CDMO的,投资者看的是你的毛利率,可不管是不是你造的一个个铁疙瘩,能产水的设备就是好设备,管他谁家的。

又想起了CACLP某些企业躬身入局,问了一句,你们的策略是什么?

全部自研吗?全部自研,花了多少,花了好几个亿,如何认为你们可以成功?有什么优势?还是打价格战吗?这几个亿当下都集采了你认为啥时候可以回本?老板是有魄力,但是只是方式错了。

回答题目的问题,应该如何卷?

上述的表中可以看到,和进口企业的差距还是有的,差距的本身不是来自于政策,也不是来自于价格,而是来自于质量,而且是试剂的质量,而不是仪器,某CDMO企业给到的说法是一个600-900速的发光,3-6个月就可以开发好了,而且可以快速转产,所以仪器的差距大家不会再有太大了,反而是试剂的质量,才是目前我们和进口品牌的最大鸿沟,所以IVD企业的重心,应该是全部放在试剂优化,这里是优化,而不是研发。

第二、卷收并购,谁能在接下来收购一些好的标的,缺什么,收购什么,缺试剂质量,收购上游;缺仪器,收购CDMO企业或者研发生产型公司;缺质控品,收购质控品等,快速的补齐自己的短板,让木桶效应不要发生,大雨来的时候,才能接到更多的雨水。

国泰君安的这篇报告名字起的非常的好,平台化,国际化,并购整合,是行业龙头的必经之路。

-03- 要做胜者,先做“剩者”

不知道从何时,我也变得焦虑,这个焦虑一定是真心期望行业好,思考的太多,发现无太多可解之法,由心里发出的,行业还有很多的自媒体都是一样,真的是为行业发展忧虑。

如同棋牌游戏一样,梭哈一把,或许可以成功,但是有足够的弹药,继续留在场上,才有可能成为赢家,胜者永远是在剩下的人里面选。

补短板、锻长板,这是给企业和个人的一些建议,都想做事情,先看你有什么,才只能你能做什么。

有时,活着就是一种胜利。

有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来了,你却不在了。

来源:老刘话IVD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