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来陈平的六出奇计就学他的豁达处世:让理想与现实世界和解

学不来陈平的六出奇计就学他的豁达处世:让理想与现实世界和解

首页战争策略权策天下更新时间:2024-05-09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起品读历史、感受思辨。

所谓大智慧,就是那种经纬天地、通变古今的格局智识。

而所谓小智谋,则是那种练达人情、谙于世故的博弈算计。

有的人,既有大智慧又有小智谋,比如张良、诸葛亮。

有的人,仅以大智慧而未见小智谋,如贾谊、晁错。

还有的人,则是仅以小智谋便可与天下英雄论雄长。

今天要说的陈平,就是这种小智谋的大英雄。

陈平画像

陈平未必就没有大智慧,但其一生诡计,可能也就没有为施展大智慧留出余地。

也可能,张良、萧何之属的筹谋权策,足以定鼎格局、算尽天下,未给陈平施展才华的空间。

不事生产的大龄剩男

家贫、好读书,陈平一出场便自带励志青年的典型特征。

是不是好读书,不得而知,但家贫肯定是人尽皆知了。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腹有诗书,未必就气自华;即便气自华,乡党小人也未必感知得到。但是,家贫就不一样了,这个不用宣扬,大家一看便知。即便看不到,问一句“小区停车费是多少”,未来丈母娘们也就全知道了。

陈平书生剧照

陈平家有多贫?

居于负郭穷巷,而以破席为门。

直白点说,就是在阳武县户牖乡这个好几线以外的小城里,陈平落魄地只能居住在外城贫民窟,家门前连一般的柴门都没有,而是仅以一张破席了作门面。

不仅家贫,而且陈平与刘邦一样,同样不事生产。然而,刘邦不事生产,但还有个泗水亭长的差事。而陈平这个不事生产,就当真是啥也不干。

少时,寄居在兄长陈伯家,陈伯下地干活,陈平游学读书。

为这事,陈平的嫂子、陈伯的妻子不干了,说了句“有叔如此,不如无有”,然后就被陈平的好哥哥给赶跑了。

及至壮年,陈平仍旧不事生产。

“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这就是陈平的老岳父对他的评价。

一天到晚不干正经事,既不务农也不经商,不仅全县皆知,而且已经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笑话。

尽管自己家贫如洗、尽管自己不事生产,但是陈平还非要“嫁个有钱人”。

待得可婚之时,有钱人不愿意把女儿嫁给陈平,嫌他贫而不事生产;而一般贫困之家的女儿,陈平还瞧不上,“耻之”与贫家女联姻。

所以,陈平应该是把自己耽误成了“大龄剩男”。

善与长者交的好美少年

有两种励志青年,他们都值得敬佩。

一种是保尔•柯察金,让理想主义放任驰骋,与不公正的旧体制彻底决裂,在革命的道路上书写人生精彩。

一种是于连•索黑尔,让理想主义去见鬼,与不喜欢的现实规则同流合污,在世俗的道路上洞穿阶层。

于连剧照

保尔和于连,都给自己所处的世界做了一个悲观的假设:世界是黑暗的,至少也是灰暗的,而自己的理想是光鲜亮丽的,而且饱含着一切真善美。所以,要么革命到底要么同流合污,人生就是自己与整个世界的战争。

而陈平属于第三种,他是一个未给世界先行定义的人。这个世界黑暗也好、灰暗也罢、或者阳光更好,但我就把它看成是阳光的。所以,人生就是要在阳光中优哉游哉地找一个可以安放身心的位置。

好与长者交,保尔做不到,因为长者是他所仇恨的资产阶级。于连也做不到,因为长者都是他所讨厌的神父贵族。他们身上自带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气质。但是,陈平却能做到,而他与一般励志青年所不同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与长者交。

保尔

“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这是户牖富人张负的对陈平的断语。但这个断语有一个充分前提,那就是:这个好美的翩翩少年的“门外多有长者车辙”。

这是一个充分假言命题加一个三段论的逻辑推理:

因为善于、常与长者交,所以陈平必得好美、必得注意仪表。

凡是善于、常与长者交的,都不会贫困。

陈平就是善于、常与长者交的人。

所以,好美的陈平必不会长于贫贱。

富人就是富人,有钱人能够成为有钱人,是有原因的。或是勤于劳动、或是精于算计,而更为厉害的是眼光。

当一县之人都把陈平当成一个笑话的时候,户牖富人张负却把陈平当成了一个宝贝。

于是,赔钱嫁孙女,“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没聘礼提亲,我们借给你;没酒肉摆宴席,我们送给你,你陈平要做的就是娶我孙女。

大龄未婚男青年陈平,终于算是“嫁入豪门”、“嫁得有钱人”了。就婚姻一事来说,陈平娶张氏要比刘邦娶吕后更为传奇。

宰天下之志的里中祝宰

古代的读书人,如果不能出仕为官,他们会做什么?

科举之后,主要有这样两条出路,一是私塾先生,教人读书;二是杏林中人,给人看病。此外,还可以给人算命、帮人算账,凡是与文字打交道的事情,都是出路。甚至,宋代的话,还可以像柳永那样为歌姬填词。

而秦汉之际,读书人还可以、甚至主要是与祭祀礼仪打交道。

古代祭祀

婚丧嫁娶、社中祭祀,等等这些都是有一套礼乐规则的。即便礼不下庶人,但庶人也得有庶人的“礼乐”。因为我们这个以祖先为神灵图腾和精神崇拜的民族,祭祀是大事、礼乐是大事。而能弄懂这些的,读书人就当仁不让了。

所以,陈平这个读书人虽然整天无所事事,但不会饿死。因为他有一份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为人主持婚丧嫁娶和礼乐祭祀。

善与长者交、常与长者交,但前提条件是得有接触长者的机会。

婚丧嫁娶和礼乐祭祀,就是长者群聚的时节。而作为活动的主持和司仪,陈平也就有了与长者交的机会。

不说其他,陈平之所以能够结识富人张负,就是因为一次丧礼。

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

所谓“以先往后罢为助”,就是按照亲疏远近排定祭拜次序,谁先拜、谁后拜,实际上就是丧礼上的司仪主持。而富人张负此时恰好见到了陈平这个翩翩少年,而以陈平为“伟”,也就是认为陈平伟岸魁梧、当是人杰。这才了有后来的赔钱嫁孙女。

读书是一项技能。礼仪祭祀是一个平台。

有了读书的技能,所以家贫如陈平者,便可进入到这个平台。

而进入到这个平台,陈平也就有了与长者交的机会。

而与长者交,陈平也就获得了一般年轻人所没有的经历、见识和机会。而这些都是成就陈平的宝贵财富。

竹简

非要为陈平这个家贫少年的成功,找寻一种解释框架的话:好读书、礼乐祭祀、与长者交,这三个就有足够的说服力。

除了成功的能力,陈平这个贫贱少年也在里中祭祀中找到了一种叫作野心的东西,或者说坦露了他的恢弘志向。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今天,我陈平是里中祝宰,宰分的是社中祭肉,让人人都能均分一份。将来,我陈平也可以成为天下的祝宰,要宰理天下,也能如今日一样的均平,让天下黔首如今天一样的满意。

小试身手:与沛丰将领争宠于刘邦

公元前205年,陈平挂印封金、去楚归汉。

事后观之,陈平去楚归汉实属英明,因为楚败而汉胜。但是,去楚归汉不是陈平的谋算结果而是保身之举。

一件事、两个人,使陈平做出了改投刘邦的决策。

一件事是殷王叛楚归汉。

刘邦还定三秦之时,殷王司马卬则借机叛楚、自立门户。故项羽派陈平为将,率魏王之客将司马卬击降,也就是平定殷叛,司马卬再次归附项羽。于是,陈平拜为都尉、赐金二十镒。

楚汉战争

但是,刘邦大军*到河内时,殷王司马卬再次叛楚,投降了刘邦。于是,项羽便要追究平定殷王叛乱的一众将吏。而陈平是平殷主将,所以罪责难逃。

两个人,一个是项羽,一个是魏无知。

项羽为人“喑恶叱咤,千人皆废”。主公就是这样一个*伐果断的狠角色。有罪在身的陈平,便不敢奢望什么宽恕了,于是赶紧挂印封金。我不当你楚国的官、也不要你项羽的金,只求跑路保命。

项羽剧照

魏无知是魏信陵君的孙子,而陈平先投魏并官至太仆,而后再投项羽拜为卿爵。所以,他与魏无知在履历上是有交集的。有交集,就会有关系。而此时魏无知已在刘邦帐下效力,所以陈平便借助魏无知的关系改投刘邦了。

所以,叛楚是明哲保身,归汉是因为汉中有人。

当时,与陈平一起投靠觐见刘邦的总共有七个人,陈平仅是其中之一。

正是用人之际,刘邦自会照单全收,所以礼节性地招待一下,大家一起吃了个便饭。但陈平却抓住了这次得见刘邦的契机,强要了一次与刘邦单独交谈的机会。

《史记》记载是“汉王与语而说之”。于是,在楚为都尉的陈平,改投刘邦后仍被拜为都尉。这是极为不简单的。

刘邦剧照

世事的过程大体总是开端、发展、高潮而结局的顺序推进。

其中,有两个节点是最难的。一个是开端,你有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和能力。在这里机会和能力同样重要,甚至机会更重要。另一个便是高潮,能不能登顶,当真是行百里半九十。

所以,基层干部最难当,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晋身机会的问题。

但是,陈平就抓住了机会,实现了开端到发展甚至高潮的跨越。

至于这次交谈,陈平向刘邦说了什么,史书都没有记载,可能在历史上这事太小,但在陈平身上这事非常之大。因为此次面试之后,陈平便脱颖而出。

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这是一个与刘邦朝夕相处的好平台,也是一个监督部将诸军的好位置。

要前途有前途,因为跟着领导混;要面子有面子,因为是管人的事情。

沛丰集团的一众将领是前线打仗卖命,而陈平则是代表刘邦挑他们毛病的。

一旦脱颖而出,以后的路就好走多了,陈平先拜都尉后为亚将,再拜护军中尉,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年都没走完的路。

以周勃和灌婴为代表的沛丰将领们,当然不满意。

周勃剧照

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羡慕嫉妒恨的结果就是进谗告状,所以陈平也就有了为人不忠、盗嫂受金的污名。而刘邦自然就要对陈平的有所怀疑。

陈平这个初来乍到的新人,第一场较量便是与这些久经沙场且与刘邦称兄道弟的心腹将领论雄长。

对于刘邦的质疑,陈平是怎么答复的呢?

强要一次面试是,谋略;对答主上的责难,也是谋略。陈平的答复有三点

一是魏王刚愎自用而不用其谋、项羽不能信人而专用诸项及昆弟姻亲,但是刘邦却能用人,所以投奔刘邦。所以,我陈平不是为人不忠,而是改投明主。

二是我陈平孑然一身而至,不收人贿赂便不能立身效命。所以,受人钱财是事实,因为我要生活。

陈平剧照

此外,还有魏无知为陈平做的辩白。那就是乱世之中的刘邦,要的是能出诡计、能定局势的奇谋之士。而那些信如尾生、忠如祖己的人,无益于争霸胜负,是不能用的。

其实,这三点中,第一点是最有力量的。

陈平必须要向刘邦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屡换其主、为人不忠。

刘邦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以,至于是否受金、是否盗嫂,他不在意。但他在意陈平是否忠诚。尤其是战事胶着之时,能力很重要,但忠诚更重要。

陈平点评魏王、项羽以及刘邦的为人,意在表明自己会对刘邦忠诚。有了这句话,刘邦的疑虑才会消减。

刘邦与项羽

而第二点,所谓的“不受金无以为资”故而受贿,实际上是一种暗示。

陈平在向刘邦暗示自己没有退路,只能尽心效力于刘邦。

我陈平是裸身而来,在你这里没有关系、在别处也没有退路。这种境况下,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刘邦忠诚。

道德上,我陈平会对刘邦忠诚;处境上,我陈平也只能对你刘邦忠诚。有这两点就够了,其他的就不用说了。就刘邦而言,只能更加重用陈平,于是:

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与天下英雄论雄长:六出奇计的小考证

六出奇计的说法不一。这里先暂停故事,做一个小考据。

明代李贽认为是捐金行反间、以恶草具进楚使、出女子解荥阳之围、蹑足请封齐王信、请伪游云梦缚信、近解白登之围。

李贽

清人钱大昭则认为是离间楚君臣、夜出女子、 蹑汉王立信为齐王、伪游云梦缚信 、解围平城,以及从击臧荼、陈旆、黥布。

两种说法的分歧,聚焦于两点:

一个是离间楚君臣、以恶草具进楚使,到底是两计还是一计。

一个是史书上记载不多的从击臧荼、陈豨、黥布,到底算不算一计。

中国语言的模糊性,以及《史记》的散文式记述,给理解造成了很大障碍,所以有分歧很正常。

散文式记述是一种古典风格地讲故事,让人读起来很惬意。但因为缺乏元话语作路标,自然也就不够精确。

然而,现代学术论文式的记述,动不动就是一二三,精确是精确,但破坏了故事的美感。

史记

就这两种说法而言,这里采信清人钱大昭的理解。

李贽属于潇洒个性派,这种人原创可以,但坐冷板凳地考据往往不行。

因为文字狱的压制,清朝人干考据这行,秒*前朝历代。

另外,通读《陈丞相世家》,也能看出从攻陈豨及黥布,陈平应该确有奇计,只不过司马迁没写。

其后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豨及黥布。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再者,以恶草具进楚使,当属离间楚君臣的重要内容,就是直接离间项羽和亚父的关系。所以,这一点不能单独成为一计。

六出奇计,就不一一分析了。主要是看陈平都与哪些英雄较量斗法了。

与天下英雄论雄长:斗法项氏君臣

之前说刘邦打仗确实不行,但这一点确实有所偏激。刘邦打仗不如韩信,是确实的,他自己也承认。但是,刘邦在打仗上还是很有头脑的。

而其之所以一直打败仗,有两点因素需要加进来,一个是草草创业的刘邦,手下缺乏能征惯战的士卒,基本上都是一群农民流寇军,能生存下来就很不容易了。另一个就是形成势力后的刘邦一直在跟战神项羽正面刚,打败仗也就难免了。

刘邦剧照

楚汉成皋之战当真是一场极为惨烈的胶着站。刘邦和项羽比得不是兵法战术,比得是毅力和耐心。不犯错、能抗住,坚持到最后,就能赢。

此时的刘邦被困荥阳,实在是坚持不住了。

于是,向项羽请和,咱们画好线,你管你那边、我管我这边,不打了。但是项羽不同意。

刘邦又产生了放弃荥阳和成皋战线的想法,但是谋士郦食其不同意,劝住了刘邦,让刘邦继续跟项羽硬刚。

硬刚、拼消耗,是一面。但还有另一面,那就是谋胜。

有两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是郦食其游说齐国,加速了韩信军团的北方攻势;另一个就是陈平,主要是离间楚国君臣。

离间计谁都能想到,但可能很少有人能够防得住。尤其是项羽这种性格的人,很容易吃离间这一套。

离间楚国君臣的重点目标就是亚父范增和大将钟离眜。

亚父范增剧照

亚父就不用多说了。人老则精,可以说,他就是楚汉时期的姜太公,70岁才出山反秦,当真是暮年英雄不让少年壮士。

亚父能看出刘邦不是善类,也能帮着项羽断定大势,还能帮助项羽聚拢臣僚部将,但是亚父没有算到项羽的性格弱点。

所以,陈平以重金致谣言便改变了项羽对亚父的态度。再以恶草具进项羽使者,便让他们君臣生出了嫌隙。

项羽使者至刘邦军中,陈平款之以太牢具,就是猪牛羊三牲之肉上全、铜鼎银筷备用,这宴席、这排场也是足够敞亮了。但交谈中,佯知此为项羽使,陈平则立即更之以粗劣的草具饮食,回头还要有意无意地说一句:刚才以为是亚父使。

秦汉丈夫,可*之但不可辱之。项羽使者自是吃了一肚子气,感觉受了奇耻大辱,所以必要如实向霸王汇报自己的受辱窘境。于是,项羽和亚父的关系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亚父也是此类人物。看到项羽已经不能信己,自是不能委屈折辱,于是便请辞回家而途中抑郁而死。

项羽手下大将,最能*是九江王英布。但因为太能干,所以被封王而自立山头了。

第二能*就是大将钟离眜。不用说别的,能让刘邦这等人物恨得牙根都痒痒的,肯定是人中龙凤。就是在战场上,钟离眜没少收拾刘邦,让汉军吃尽了苦头。

九江王英布剧照

但因为项羽的怀疑,钟离眜自是难以在楚汉争霸中尽显武功。在最后的垓下之战,钟离眜逃离楚国军营。失此膀臂,项羽之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离间是缓计,需要谋划、设计以及实施。但战场上,也会有很多临时的急变。这个急变就是公元前204年5月刘邦被困荥阳。

此时,刘邦需要出去,一是统帅不能置于险境;二是韩信军团以及关中后方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刘邦拿主意。所以,被困荥阳就很危险。

于是,就有了纪信假冒刘邦诳楚、陈平夜出女子借路。

陈平看透了楚国士卒的军纪散漫,但有利益,不管是金钱还是美女,都会争先恐后。所以,扰乱其阵脚,自可制其薄弱而寻得一条出路。

成皋之战要图

纪信称王车、左纛而出东门,楚国士卒必会争先恐后地擒王争功。而夜出东门两千女子,楚国士卒必会争先恐后地四处抢掠。东门有刘邦,抓住了就可以立功封侯,楚国将军谁不争先。东门还有美女,楚国士卒也自是不愿落后。于是,刘邦与陈平等人从荥阳西门快马而逃。

夜出女子的奇计,很奏效。但让两千女子任凭楚军抢掠,抢掠之后的事就只能脑补了,此计也是毒辣阴损。所以,正如魏无知所言,陈平之属能以奇计决胜负,但不是尾生、祖己类的道德君子。

与天下英雄论雄长:谋算韩信

就道德而言,韩信不算坏人。

韩信贫贱之时,寄食南昌亭长家数月。亭长之妻,也算为人本分,不愿再为韩信准备饭食了。于是,韩信就只能再去寄食漂母。

韩信剧照

待得韩信封为楚王,便斥责亭长是小人而为德不终,只赏了亭长100钱,而赏了漂母千金。

对于亭长,韩信确实是刻薄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韩信在为人友上,其价值标准是很高的。那就是自己有饭吃也要让朋友有饭吃,而不能本分地不管不顾。

对于漂母,自是绝对够意思,韩信懂得知恩图报。

对于曾经辱己胯下的淮阴少年,韩信非但没有得势猖狂而快意恩仇,反倒封其为中尉。

而霸陵尉仅是严于职守,故不让晚归的李广进城,一句故将军和今将军的冷言,就惹怒了李广。待得李广再次拜将出兵,便非要霸凌尉从军。而霸凌尉一到营中便直接给斩了。

就这一点来说,韩信要比李广更豁达。

李广剧照

但是,在竞争激烈的时候,好人往往都是吃亏的。

韩信拥兵自重,讨封齐王。刘邦要*韩信的心都有了。但还好,此时的刘邦左有张良右有陈平。陈平的偷偷一踩脚,刘邦这个聪明人也就明白了什么意思。刚要破口大骂韩信不忠,立即改口,骂韩信还是骂韩信,但已经不是骂韩信不忠了,而是骂韩信小家子气,当什么代理齐王,要当就当一个真齐王。

而有人上报韩信谋反,诸将群情激愤而要讨伐韩信。此时,陈平则看透了刘邦疑虑。那就是刘邦之兵不如韩信之兵精,刘邦用兵也不如韩信用兵。所以,陈平便献上了一出伪游云梦而智擒韩信的计策。

好人都有太多的道德感,所以做起事来难免优柔寡断。而那些没有太多道德负累的人,往往就能占得先机。

因为他们不仅敢想而且敢做,所以要么懂得隐忍、要么就先下手为强。

所以,兵仙韩信纵有指挥千军万的伟略,但却抵不过陈平小智谋。

与天下英雄论雄长:与冒顿单于的较量

秦汉之际,英雄辈出。非独华夏大地有楚霸王和汉高祖,北方草原还出了一个冒顿单于。这个人也同样是个极为厉害的狠角色。

冒顿单于

他刚一上场,就来了一出鸣镝弑父的军事政变。

冒顿亲自训练了一只近卫骑兵,要求自己响箭射向那里,骑兵们的弓箭就射向那里。

先射鸟兽,有人射不准,*掉;再射自己的爱马,有人不敢射,*掉;再射自己的媳妇,有人不敢射,接着*掉。

于是,当冒顿的响箭射向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的时候,这支嗜了血的近卫骑兵就毫不犹豫地把箭矢倾泻到了头曼单于的身上。

做了单于的冒顿,又办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统一草原。

草原上的另一部落东胡逐渐做大做强了。于是,借着冒顿弑父的由头,就想搞点事情。

所以,东胡先是向冒顿要已故头曼单于的千里马,这就是在挑衅。但是,冒顿的回答是给他。

接着,东胡部落又提出要单于的一个阏氏,东胡当真是讲礼貌,要人媳妇都不用抢的,直接派使者过来商量。冒顿的回答是给他。

看到匈奴软弱可欺,东胡便来索要土地。而这次冒顿单于就拿出了单于该有的样子:爱马可以给,媳妇也可以给,但土地是国家根本,这个不能给。

于是,冒顿单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灭了东胡,正式统一了北方草原。

匈奴与东胡

统一了草原的冒顿单于、统一了华夏的高祖刘邦,这两位大英雄似乎都想在丹青史书上留下一笔浓墨重彩。

一方是被华夏鄙视了很多年,而且还被秦始皇揍了好多年的草原戎狄,今天终于统一了,不搞点事情简直对不起写《史记》的司马迁。

一方是灭了强大秦国、逼死了霸王项羽的平民皇帝,今天终于统一华夏,作为始皇帝的粉丝,不去效仿一下他当年“北却匈奴七百余里”的武功,简直是对不起自己的盖世英才。

秦始皇

于是,汉匈平成之战爆发了。结果就是华夏英雄刘邦被草原英雄冒顿收拾得很惨。亲率先头部队的刘邦应该是轻敌冒进了,你再厉害也不能自领先锋,于是被围白登山。

陈平盗没盗嫂不知道,但陈平对付女人还是很有一手的。

他的六条奇计中,第六条史书不载,但其余五条中有两条都与女人有关。一条是荥阳脱围,夜出女子两千;另一条就是白登之围,贿赂加游说冒顿单于的阏氏。

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大智慧用之于天下,而小智谋则可用之于女人。陈平具体是怎么游说的,司马迁不写,也就不作过多猜想了。但陈平能在重围之下、亲赴敌营,而为刘邦寻得一条逃生之路,足可以说陈孺子不是简单人物了。

总结:让自己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世界和解

智擒灌婴、伪侍吕后以及平诸吕、复汉室,还有独任丞相,等等此中故事,陈平兵没有施展经纬天地的大智慧,而多是对人情把握的小智谋。

离间项羽君臣,是对人情的把握,项羽优柔、亚父和钟离眜刚烈,自可离间用之。

解围荥阳,也是对人情的把握。楚将贪功、楚军贪色、将帅无纪,自可利益诱惑。

智谋韩信,也是对人情的把握。韩信是个好人,所以会在反与不反之间犹豫不定。因此,抚之则必以足够的好处,封其为齐王,便可使其不疑。动之则必先下手为强,抓了再说,使其有心造反也无力造反。

较量单于,大英雄与大英雄的较量,那得兵法上见分晓,而陈平偏偏出天下英雄的意料,去找英雄的媳妇、找冒顿单于的阏氏。英雄们玩兵法,而陈平玩的是人情。

智擒灌婴、不*灌婴,陈平玩得仍然是人情。刘邦已死,吕后当政,听旨刘邦*了吕后的妹夫,这等于是自掘坟墓。

吕后剧照

而王陵以坚定的忠诚,严词拒绝吕氏封王封侯。但是陈平却毫无原则,吕后说封侯就封侯,吕后说封王就封王,对于非刘氏不封王的白马之誓,陈平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陈平,曾经是那个里中书生,虽然贫贱,却有宰天下之志。

奇计一生而登顶宰天下的丞相之位,此情此景的陈平,还是那个曾经的有志少年吗?

局限于善恶正邪的共识中,我们该怎样评价陈平呢?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保尔•柯察金是好人。他不仅主观上是好人,而且行动上是革命风采,他也做了好事。

于连•索黑尔也应该是好人,因为他有着洁白的理想。但是,在行动上,他可能不算做了好事。

宰肉甚平,且有宰天下之志,陈平也应该有着洁白的理想。

但是,身处乱世,最需要考虑的是怎样与这个世界相处,你才能活下去。

保尔是革命斗争,于连是屈就现实,而陈平则是与世界和解。

所以,陈平不用格局之智、不怒世间不公、不叹人间不平,而仅是窥探着人情、把握着人情、利用着人情,第一是让自己活下去;第二是让自己能晋身;第三是成就自己的宰天下之志。

身处乱世的陈平,做了很多不仗义的事。夜出女子两千,这手段着实很阴损;离间项羽君臣,这手段也为大英雄所不齿;智谋韩信,这手段明显是在欺负好人。而伪侍吕后呢?到底是真是假,也难以说清楚,但可以肯定:陈平是真想当丞相的。

刘邦认为陈平是“智有余,然难独任”。太灵活,道德感不强、原则性几乎没有,所以难以独任丞相之位。

但是,乱世之中,正义的尺度应该放得大一点,或者说得从结果来评价。

从结果来说,陈平加速了楚汉战争的早日结束,快速地平息了汉初异姓诸侯王战争,有效地维护了吕刘更迭的政局稳定。

司马公自是正气满满。所以,用他的评价还是较为中肯的:

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陈平奇计,凡人可能学不来。奇计的毒辣阴损,非是乱世的当下也应该束之高阁。但陈平处理自己与世界的态度,或许值得借鉴一番。

大家都有洁白的理想,或者自以为很洁白的理想,但理想与现实世界或许总是不相容的。

而陈平选择与世界和解,融入其中,而善与长者交、探人情之忽微,应该是很好的处世态度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