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两山之战,是发生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复杂地形中的长期阵地攻防战。战区自然环境恶劣,双方态势犬牙交错,斗志坚韧顽强,互有攻守,你来我往,轮番上阵,长期纠缠,书写了战争史上颇为独特精彩的一幕。在此梳理一下双方军队的战术运用及作战特点,不仅可以体会到两国军人在疆场上的斗智斗勇,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当年的那场战争,而且对于经历长期和平后如何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现实问题,也是很有意义的历史反思。
先说越军
对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来说,越军可谓是行家里手,历经长达40年的作战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战术方针和具体应对。
两山作战的战场(越方称为河江战场)主要围绕着边境骑线点一线,地域狭小,纵深较浅,双方紧密接触,稍有后退即动摇全局。因此,越军的基本战略是依托既设阵地实施严密防守,立足于边境歼敌,寸土必争。一旦阵地丢失,则不断将力量投入战场,坚持反击,紧贴纠缠,长期胶着。针对中国军队采取的对越牵制、保持压力战略,越军则变坚守防御为反牵制战略,粘住中国军队不放,长期对峙,这是两山作战绵延达5年多的根本性原因。在战术上,越军在防御和进攻中都采用了多种手段,攻防转换迅速,可谓使尽花样。
在防御上,越军依托两山地区的重要地形地物组织防御阵地和配置兵力、火力,以坚固支撑点为核心,多设阵地,形成点线连结,相互依托,互为应援的绵亘防御正面。必要时,根据地形与作战形势,将防线收缩与靠前紧逼灵活转换,化不利为有利,坚持争夺战场主动权。
在兵力配置上,越军分为主要防御和次要防御两个方向。主要防御方向上的部队,如以步兵师为单位,通常配置1个步兵团或1个加强步兵团。如以步兵团为单位,通常配置1个步兵营或1个加强步兵营。次要防御方向上的部队,如以步兵师为单位,通常配置1个步兵营至1个步兵团。如以步兵团为单位,通常配置1个步兵连至1个步兵营。配置在次要防御方向和翼侧的阻击阵地上。两山作战发起时,越军以老山为主要防御方向,以八里河东山和者阴山为次要防御方向。
在老山方向,配置了313师122团;在八里河东山方向,配置了313师266团5营7连和4营1连1个排;在者阴山方向,配置了河宣省地方部队和公安、特工一部。在主要防御方向和次要防御方向上,防守部队的主要任务都是在其他部队协同下,积极消耗、消灭敌方的进攻力量,挫败其在此方向上的进攻,守住阵地,并随时准备机动支援其他部队战斗。在各防御方向上,越军通常以步兵连为单位组织防御,选择利于扼守的地形上构筑阵地,组成3个阵地以上的连、排支撑点,成鼎足之势,能够相互支援和策应。
在主要防御方向和次要防御方向上,通常都会设置阵外活动分队。以步兵师为单位,一般会由1个步兵营或步兵连组成;以步兵团为单位,一般会由1个步兵连或步兵排,以及加强的火力分队(配置小口径火炮、无坐力炮和反坦克导弹等)组成。通常预先配置在阵地外,有时也可配置在阵地内,需要时再前出到阵地外活动。二者均可得到特工队、地方部队和武装民军的配合,执行袭扰敌方的任务,消耗和消灭敌方的进攻力量,破坏其战斗队形,迟滞其进攻速度,必要时可得到上级加强的*炮兵火力支援。
如两山拔点作战时,14军40师119团2营4、5连向662.6高地侧后穿插,11军31师93团2营向者阴山侧后柴山堡穿插,途中都被越军的阵外警戒分队发现,遭到其火力拦阻。
在阵地构成上,越军在两山地区的主要制高点上根据地形大修工事,苦心经营多年。在土质高地上,越军通常在山顶或靠近山顶的地方、山腰和山麓的有利地形上,构筑有钢筋混凝土地堡、坑道、短洞、掩蔽部为骨*坚固工事,并辅以部分A型工事、T型壕、Y型工事、盖沟、单人掩体等土木质*工事。越军的工事一般不露出地面,有的分地面、地下两层,当表面工事被摧毁之后,地下工事还可以继续利用,甚至可以用来埋伏兵力偷袭敌方。
在主阵地上通常筑有3-4道环形或半环形、连续或断续堑壕,通过交通壕与各种工事相连接,从山顶到山脚,这样的阵地要设置2-4层,有的多达6层,从而将整个阵地组合成纵横交错的环形防御体系,具备能打、能藏、能生活的多种功能,便于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在岩溶石山上,越军通常利用和改造众多的天然洞穴、石缝,构筑成掩蔽部和火力点、屯兵洞,并建有连接各火力点的交通线,形成能够相互支援的支撑点式环形防御。
越军善于利用地形和植被严密伪装工事,并构筑有假工事和假火力点。越军在步兵连的防御地域内,除连、排支撑点外,还会选择有利地形构筑有班和小组的防御阵地。在步兵连防御阵地的前方和翼侧,通常设置有警戒阵地。为了迷惑敌人,越军习惯于在其前沿和阵地内设置假阵地,诱使敌方过早展开和分散兵力。
在障碍设置上,越军在各阵地前沿和翼侧多设有铁丝网,构筑有削壁、弧形防步兵壕,在易于接近的地段上挖有陷阱并埋设了竹签、铁钉、铁蒺藜、鹿砦,阵地内外及间隙地、接合部、死角还敷设有不规则的防步兵雷场。这些障碍区充分利用地形,常常混合设置,纵深小的有几十米,大的有几百米,配合主阵地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越军埋设的防步兵地雷种类多,有压发雷、绊发雷、松发雷、双引信雷、跳雷、定向雷等,辅以各种诡计设置,混合搭配,伪装巧妙。同时,由多个雷群梯次配置构成雷场,一般雷群间隔多为4-5米,正面每平方米布有1.5-3枚地雷,密度大时会增加到10枚以上。有的雷场里还同时设有陷阱、竹签、铁钉等,障碍重重,威胁很大。越军使用的竹签常常以多年生的老竹削成,长而尖利,放到人粪尿中煮过后再暴晒,然后布设,人被刺中后伤口往往会感染、溃烂。而当敌方士兵拔除竹签时,又可能会带动下面及周围埋设的地雷,造成多重*伤。
在火力配系上,越军依托各连、排支撑点的工事,分别在山脚、山腰、鞍部和山脊上分层设置火力,以冲锋枪、步枪、轻重机枪、高射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手榴弹、手雷等步兵火器,以及无坐力炮、迫击炮等伴随火炮为骨干,形成曲直、远近、轻重、明暗、侧射、倒打相结合的上中下三层交叉的密集火力配系,要求不仅能射击来自各个方向的敌人,还强调要重点控制便于敌方进攻时接近的地形和道路。各支撑点之间,又能从多个方向形成交叉射击,控制便于敌方接近的地段和路线,组织正面、侧面、倒打火力,使其腹背受敌。通常情况下,连、排支撑点能够得到附近和纵深*炮兵的直接火力支援。
在炮兵使用上,越军通常以师、团炮兵和上级加强的炮兵部队编成*炮兵群,105毫米以上身管火炮设置在前沿阵地后方3-10公里的纵深地域内,主要以小青山为屏障隐蔽布局,85加农炮和37、57高炮等直射火炮配置在瞰制前沿的主要制高点和一线阵地内外及侧后,依托有利地形实施固定阵地作战和游动作战,以大小炮并用、曲直结合的火力支援一线部队战斗。靠前配置的直射火炮通常藏在山顶高处伪装严密的山洞里,敌方的普通炮火覆盖对其无济于事。参加战斗时,直射火炮只从山洞中推出一个炮口,打完几炮后又会立即拖回去,以防止敌方火力反击。如此多炮间歇交替作战,大大降低了被敌方发现的危险。
如越军在小青山上隐藏的直射火炮,在两山作战期间常常居高临下射击中国军队阵地和步兵队形,很难发现,威胁极大。67军部队初次反击211高地时,就是因为炮火无法压制小青山的越军直瞄炮兵阵地,导致久攻不下,作战失利。
越军的团、营属迫击炮多配置在靠近山顶的反斜面上,根据战前测定的射击诸元和观察哨提供的坐标实施火力支援。其迫击炮多射阵地,游动迅速,敢于靠前狙击,以单炮冷射和众炮齐发相结合,形成交叉火力,打得很准。两山作战期间,中国军队相当一部分伤亡是由越军迫击炮造成的,在其火力威胁下,部队很难在阵地上自由行动。越军甚至屡屡使用无坐力炮和40火箭筒打中国军队单兵,其造成的人体创伤和精神震撼力可想而知,这是两山战场及其特殊的残酷一面。
越军在战前对两山战场地域进行了精密测量,将从中国境内到两山各制高点间的主要目标、道路、接近地段、穿插路线都准备了炮兵射击诸元。在发起老山拔点作战时,14军40师118团1营秘密向老山侧后的1072高地穿插,途中就遭到了越军标定炮火的准确覆盖,伤亡惨重,严重影响了战斗任务的完成。
越军的前沿观察哨非常精干,善于利用地形潜伏,严密伪装,居高临下,交叉观察,及时为炮兵和步兵指示目标。在两山作战期间,中国军队前沿人员在阵地内外运动时常遭到越军火力狙击,损失很大。甚至哪里的竹林树梢出现异样晃动,越军的观察哨都会打曳光弹指示目标,很快其炮兵和高射机枪火力就会凶猛地砸过来。
就是这样,在两山作战期间,越军炮兵以纵深梯次和前沿分散相结合配置,大小炮合理使用,阵地靠前隐蔽,形成远近交叉炮火,灵活运用炮兵战术,顽强地与中国军队周旋。越军炮兵很善于集中火力于主要方向和重要目标,在相对于中国军队的整体火力劣势下,常常能够造成局部地区的火力优势。甚至越军炮兵还屡屡与中国军队打炮火对战,表现出了非常凶猛强悍的战斗精神。
不过越军炮兵也有致命弱点,就是大口径炮弹自己制造不了,储备不足,依赖外援。两山作战前期还能吃点库存,和中国军队打打炮火对战。到了后期,炮弹严重不足,只好限制大口径火炮射击,据说动用3发炮弹以上就需要团级批准。这样一来,中国炮兵可以敞开打,越军炮兵则捉襟见肘,结果可想而知。往往越军打一炮,就要招来中国炮兵的几十上百炮,最后只好收敛了炮火*扰,光挨炮不还手,闷头死扛了。
-------- 全文完 --------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