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直以来都是国产游戏中的热门题材。市面上的三国游戏可谓"遍地开花",质量也是良莠不齐。
从单机、RPG到养成、策略、动作,所有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游戏类型,几乎都被三国这个大IP囊括在内。
众多的国产三国类游戏中,《三国*》显得像个异类。
没有哪一款游戏能像《三国*》一样见证了我们的整个青春。这一*,就是十年。
提起《三国*》,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主忠内反、魏蜀吴群,更多的是与朋友们一起面*、"开黑"的那段珍贵回忆。
为什么《三国*》能一反游戏市场"昙花一现"的常态,足足陪伴了我们十年呢?
究其原因,伯言总结了以下三条。
首先,得益于"三国"这个大IP。四大名著的国民度之高,无需我来赘言。但与三国相比,其他都各自有先天不足。
西游记的流量可以说一半都在孙悟空身上。要开发西游记,则必然少不了原创的设定和新人物,这样就会缺乏一个共同的国民基础。
水浒虽然与三国都是群像式的人物,但水浒的格局要小了许多。一个是绿林好汉共襄义举,一个是三分天下群雄逐鹿,显然后者的境界更为开阔,更能满足人们的"英雄梦"。
有了一个先天独到的大IP,所以三国游戏才会井喷式出现。但也只有《三国*》,真正做到了"还原"。
从武将插画、卡牌设计到台词细节再到技能的联动,《三国*》的设计师堪称"细节狂魔"。只要你肯仔细去找,总能发现契合《三国演义》或者正史的隐藏彩蛋。
伯言自己就写了不少文章去挖掘这些彩蛋:(
)
这也是《三国*》能够*出重围的第二点原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三国*》的游戏模式新颖。
十年前,在我们都还不知桌游为何物的时候,《三国*》的横空出世瞬间拉开了中国桌游的帷幕。从此朋友同学聚会,一盒《三国*》成了必备物品。
就是这样小小的一盒卡牌,竟然蕴含了那么多三国文化。卡牌上生动的插画,熟悉的人物,有趣的技能和烧脑的"猜身份"环节,无一不吸引了热爱游戏的年轻人的目光。
后来陆续推出的ol和手*,又极大丰富了《三国*》的玩家群体。
在朋友见面时可以面*,人数凑不齐可以网*,甚至现在移动端的发展,能让你拿起手机就"随时随地*一盘"。
于是《三国*》成就了它的十年历程,也成就了我们无数段与朋友、*友共同在游戏中度过的欢愉时光。
你认为《三国*》风靡十年的原因还有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喜欢本文,记得关注点赞评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