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建北伐,淮南之地得而复失,丧师失地的南陈失去抗衡北周的能力

太建北伐,淮南之地得而复失,丧师失地的南陈失去抗衡北周的能力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杀移动版4.1.0更新时间:2024-06-17

南陈是南北朝时期南方最后的一个政权,也是疆域最小,国力最弱的朝代,陈霸先虽然成为了南梁侯景之乱已发的乱局最终胜利者,但是在南梁废墟之上建立的南陈,已经失去了和北方王朝抗衡的实力,不过即便如此,在南陈宣帝时期,南陈最后的辉煌,也就是太建北伐,陈军先后与北齐北周交战,南陈先胜后败,淮南之地得而复失,最重要的是,南陈精锐部队被北周所歼灭,南陈就彻底无力抵抗北方了。

说到太建北伐,就必须提一下南陈和前朝的不同,可以说侯景这个人,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南北朝对峙的局势,南北朝最大的变局就是侯景这个叛臣引起的,侯景之乱令早已有隐患,只剩下表面上强悍的南梁土崩瓦解,原本富庶的江南之地,经历了动乱后,“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同时在动乱时期,南朝还发生了大规模饥荒,“时江南大饥,江、扬弥甚,旱蝗相系,年谷不登,百姓流亡,死者涂地”,南梁积攒多年的国力几乎毁于一旦,人口流失严重,这造成了南陈国力的衰弱,侯景之乱距离太建北伐大约20年的时间,可是即便南陈经历了前几任帝王的休养国策,已然无力恢复国力,正是侯景之乱透支了南朝的国力,为北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南朝在疆域上也是大幅缩水,和南梁相比,失去了川蜀汉中之地以及淮南之地,大体上和三国时期的吴国差不多,可以说南方政权赖以生存的两大关键防区都不在自己手里,北周抢占了川蜀和汉中,北齐抢占了淮南之地,南陈的国都建康与北齐疆域几乎是由一条长江划分,可以说,如果北周和北齐联合的话,灭陈毫无悬念。

侯景之乱除了造成南陈国力的衰弱之外,另一大问题就是,改变了传统的权力结构,当初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成为支撑南朝朝局的核心势力集团,南方本土士族以及各方豪强一直是被打压的,可是侯景是个狠人。

《南史.贼臣.侯景传》梁末之灾沴,群凶竞起,郡邑岩穴之长,村屯邬壁之豪,资剽掠以致强,恣陵侮而为大。

侯景攻入建康后,屠戮了满朝文武,几乎*尽了南方由北方南迁而来的士族集团,这直接导致了,南方本土士族和豪强的崛起,在南陈立国后,就存在着利益分配的问题,在这个局面下,南陈的革新之政,想要休养民力也就没那么容易,毕竟南陈朝廷需要重新梳理和新崛起的士族豪强分配权力利益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北方的北齐和北周要比南陈更加具备统一的实力,但是南陈在武帝、文帝、宣帝三代都在执行轻徭薄赋,休养民力的国策,这里提一下,宣帝上位方式是废掉了自己的侄子陈伯宗,也就是文帝的儿子,之后自己上位,但对于南陈来说,他还算是一个有位的君主。

太建北伐也正是发生在宣帝一朝的,其军事目标在于淮南淮北之地,太建五年,也就是公元573年,陈宣帝抓住了北齐国力衰微之际,命吴明彻率10万陈军北上,夺得了淮南之地,也就是今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安徽江苏区域,当时的北齐在位的是好色昏庸之主高纬,要知道第一次太建北伐的4年后,也就是577年,北齐就被灭了。

《北齐书.后主本纪》(武平二年)陈遣使连和,谋伐周,朝议弗许。

其实在南陈北伐前两年,也就是北齐武平二年,即571年,南陈本来是打算联合北齐攻打北周的,毕竟相对来说,立足关中有掌握川蜀之地的北周实力最强,北周掌握了秦朝统一前掌握的核心区域,按理说,北齐应该接受,但是结果竟然是被拒绝了。

可以说如果两国联军,灭北周可能太过夸张,但是遏制北周的发展还是能做到的,若是局势对两国有利,让南陈拿下了川蜀或者北齐攻入关中,都可以改变三国割据的格局,但北齐没有接受南陈的建议,只能说乱世中,各国之间都在猜忌吧,毕竟要是南陈假意联合北齐,挑起北齐和北周的战端,之后坐山观虎斗,或者趁机攻略淮南之地怎么办?这份顾虑难以被化解,应该是北齐拒绝南陈的主要原因,但不管怎么说,两国联手对付北周的确是唯一活路,只是难以实现。

既然无法联手,那么南陈就必须要做出决断了,南陈想要又足够的军事保障,就一定要夺回川蜀和淮南之地,不然三国时期吴国是怎么灭的就不用多说了,晋军水路两军配合,吴国毫无抵抗之力,南陈也面临这个局面,尤其是国都建康可以说就是在前线了,一道长江给予不了足够的防护,所以说夺取淮南之地成为了南陈的首要战略目标。

《北齐书.斛律光传》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今已伏法,其余家口并不须问。寻而发诏,尽灭其族......自结发从戎,未尝失律,深为邻敌所慑惮。罪既不彰,一旦屠灭,朝野痛惜之。

同时,在第一次太建北伐前一年,也就是572年,北齐名将斛律光被高纬所忌惮,曾经令北周闻风丧当的斛律光被高纬所诱*,并且被灭了族,一时间朝野震动,可以说高纬此举伤痛了北齐文武的心,尤其是武将的心,是个聪明人就明白了,自己再怎么忠心,打再多的胜仗也难逃和斛律光类似的命运,这必然极大的打击北齐将士的作战能力。

在北齐被灭后,北周武帝灭齐后,就说过一句话,“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这也是对斛律光的最高评价了,所以可以说高纬自断一臂,帮了南陈的忙,不然南陈名将吴明彻未必是斛律光的对手。

再者在南陈太建五年的四月至十月间,南陈大规模北伐时期,不理朝政的高纬在诛*斛律光后,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削弱了北齐军队的战力,而且在吴明彻北伐时期,高纬的反应也堪称是妥妥的亡国之君啊。

《北齐书.后主本纪》六月,明彻进军围寿阳。壬子,幸南苑,从官暍死者六十人......丙辰,诏开府王师罗使于周。九月,校猎于邺东。冬十月,陈将吴明彻陷寿阳。

看到这位君王的奇葩操作了吗?南方战事正浓,这位帝王还有心情溜达,跟从的人因中暑死了60人,“”就是中暑意思(我第一次看到时,还以为是喝酒喝死的意思,尴尬了),在九月,正是陈军围攻重镇寿阳的阶段,但是人家有心情打猎,似乎对于正在发生的战事毫不关心,就像是南陈在和北周打一样。

北齐整体反应的迟缓更加有利于陈军的北上,而北齐朝廷因为一个奇葩帝王的拖累,能够给予南线战事的帮助不多,也让吴明彻得以打了一场巅峰之战。

《陈书.吴明彻传》进逼寿阳,齐遣王琳将兵拒守......明彻令军中益修治攻具,又迮肥水以灌城。城中苦湿,多腹疾,手足皆肿,死者十六七。会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春三十里,顿军不进......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生禽王琳、王贵显、扶风王可硃浑孝裕、尚书庐潜、左丞李騊駼,送京师。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

寿阳即今安徽寿县,吴明彻率大军围攻寿阳,王琳被屡次击败,只能困守城池,而来援的皮景和有迟迟不敢与陈军交战,吴明彻抓住战机,拿下寿阳城,皮景和率部仓皇而逃,丢弃了大量辎重。

与吴明彻同期北伐的还有黄法氍、萧摩诃等人,第一次太建北伐也是基本上让南陈拿下了淮南之地,可以说让南陈达到了暂时的鼎盛时期,在东线,南陈也拥有了相对足够的防御纵深,但是接下来的几年间,南陈的攻势就减弱了,有人说南陈是小富即安的心态,得到淮南之地就满足了,个人认为,南陈是已经到达扩张的极限了。

《陈书.宣帝本纪》(太建七年)三月辛未,诏豫、二兗、谯、徐、合、霍、南司、定九州及南豫、江、郢所部在江北诸郡置云旗义士,往大军及诸镇备防......闰九月壬辰,都督吴明彻大破齐军于吕梁。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一次太建北伐后,陈宣帝在策略上就开始了守成策略,这个没有错的,打下淮南之地不代表这块地就是你的了,你需要调集兵力驻防,也需要调配资源经营淮南,这都需要时间,不能因为战事顺力就以为可以一举灭了北齐,所以在夺下淮南之地后,南陈的首要任务是守护着这块地盘,同时吴明彻也是率部攻入了淮北之地,兵锋一度直至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徐州东南方向有吕梁山区,吴明彻曾在此击败了齐军,但显然陈军没能在此立足,不然在后来和北周的对峙中,吴明彻应该是守吕梁而是打吕梁。

南陈因为国力限制,加上陈军大多为步兵,缺乏骑兵,在平原地带和北方骑兵相遇必然处于下风,所以在取得第一阶段胜利后,没有继续北上也是合理的,要是真的大举北伐,想要没了北齐,那才是傻子呢?且不说你能不能没了北齐,西边的北周一定乐观其成,等待时机一举灭两国了。

局势到了南陈太建九年,也就是577年再度发生变化,北周灭北齐,这让南陈必须搏一把了,毕竟之前北周北齐并立,南陈还有存活的空间,北周若实现北方统一,那么灭南陈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南陈没有前几个南朝的国力和疆土,就无法抗衡北方政权,所以陈宣帝只能趁机北伐。

要注意的是,第二次太建北伐和第一次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第二次有点临时起意的意思,之前我说了,南陈需要时间经营淮南,也没想到北齐会那么容易就被北周灭了,南陈缺乏大规模北上的准备,但是既然北齐已忘,那么南陈也就没有选择了,只能继续向淮北扩展,以获取足够的战略纵深,来拱卫建康,也可以避免北周在东西两线都实现对南陈的挤压。

但问题是南陈对北齐取得胜利是在于北齐国力衰弱,加上一个乱搞的高纬,但是北周正处于国力上升期,不是南陈可以独自面对的,尤其是南陈主要是步兵,缺乏骑兵,如此情况下,缺乏准备的陈军北伐,结果可想而知,在吕梁,陈军击败周将梁士彦又能如何,依然没能前进一步。

《陈书.吴明彻传》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明彻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轨轻行自清水入淮口,横流竖木,以铁锁贯车轮,遏断船路。

其实吴明彻这个南陈名将的称号,在他的个人履历中也打过几次败仗,最主要的是,他善用水势,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偏“水属性”的将领,攻城战也是让他打成了水战,曾经打寿阳的时候,不也是引水灌城吗?可是到了吕梁,吴明彻没能成功,而且周将王轨率军来援救,而且王轨很有战略眼光,直接偷袭了陈军后方,阻断了陈军从水上撤军的归路。

清水也就是泗水,泗水至睢陵县 (今江苏盱眙县西北)南入淮,也就说王轨在陈军南撤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了障碍,阻断陈军顺利南撤的路线,而当吴明彻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没有良策以对了。

《陈书.吴明彻传》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马主裴子烈议曰:若决堰下船,船必倾倒,岂可得乎?不如前遣马出,于事为允。」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萧摩诃帅马军数千前还。

《南史.萧摩诃传》摩诃谓明彻曰:「闻轨始锁下流,其两头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彼城若立,则吾属虏矣。」明彻奋髯曰:「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摩诃失色而退。

历史中关于这段的记载是不同的,一个是说吴明彻身患重疾无力处理局势,只能听从手下几个人商议出的决策,一个是说吴明彻在关键时刻否决了悍将萧摩诃的建议,没有趁王轨立足未稳之机突袭,以此打开被围困的局面。

个人觉得两种情况可能都有,吴明彻在此战被俘获后不久就死在长安了,再者他当时已经是年近70岁的人了,的确存在身体状况难以支持其指挥作战的能力,而且当时他指挥的是南陈的精锐部队,不排除他想像寿阳之战时那样,趁敌军尚未对自己形成合围,集中全力拿下吕梁,那样的话也可以摆脱被围困的局面,只是结果不尽如人意,陈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局面。

所以吴明彻最终做出了骑兵先行的命令,为的是给南陈保留本就不足的骑兵部队,而他自己作为主帅,带着步兵踏上战船,掘开了拦河坝,想要趁着水势南撤,可是结果到了清口,水势弱了,南陈的战船被王轨事先准备的陷阱所困,数万陈军被周军围困,全军覆没,吴明彻也被擒了。

《隋书.梁士彦传》与乌丸轨擒陈将吴明彻、裴忌于吕梁,别破黄陵,略定淮南地。

《周书.王轨传》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陈之锐卒,于是歼焉。

此战对南陈打击极大,不仅失去了想要用心经营的淮南之地,同时被吴明彻带去的精锐步卒也被北周歼灭,丧师失地的南陈彻底失去了和北周抗衡的能力。

总的来说,太建北伐失去,南陈对北齐战事的胜利,是建立在南陈在国力恢复期,而北齐处于内乱期,高纬作死般秀操作,诛*大将,自己又贪图享乐,不关心前线战事,陈军在名将吴明彻的带领下攻占淮南之地,南陈疆域达到了鼎盛,而在几年后,想要趁北周灭北齐,夺取淮北之地的南陈,国力上无法和北周相抗,而且战前准备不足,吴明彻还是善于打水战,在平原地带打攻城战并不擅长,最终被北周击败,南陈因此丢了南淮,折损了精锐将士,多年来的努力都变成徒劳了。

参考资料《陈书.宣帝本纪》《陈书.吴明彻传》《周书.王轨传》《北齐书.后主本纪》《北齐书.斛律光传》《南史.萧摩诃传》《南史.贼臣.侯景传》《隋书.梁士彦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