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个言论,如果有人能预言5年后中国发展的各种指标,你会不会信?
大部分人是不信的,但是中国确实可以
那就是国家的五年计划
几乎都能达到
当然,不是百分百达到,但是95%以上是能走到当初制定的计划的。
所以想寻找机会应该去看国家的五年计划
说这个是为了说什么?
中国的国家意志是非常强大的。
整个教育界在去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中小学减负问题,不再是试点,而是全国推行
大学宽进严出问题也提上台面
大学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的话题
义务教育惩戒权细化的新闻
这些都在知乎有过相当多的讨论
其背后是有一套逻辑的
这个逻辑就是,未来的中国教育怎么走的问题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我们开始以追赶者姿态往前走,看到美国身影的时候
我们国家要怎么办?
建国前三十年,教育是为了国家国防安全和工业化开启服务,所以是扫盲和偏向国防事业培养人才
后三十年,教育为了在经济水平追赶发达国家服务,所以是大规模的扩大招生,标准化的教育学生,从而培养大批工程师,所以工科为王。
未来三十年要怎么走,那必须得出一批能够引领科技的人才,怎么走,所有的目的其实都在试探这条路。上面的一些列事情其实都是想在基础层面推动天才的出现。但是还不够明显
这次的强基计划简直就是直白的告诉所有人,未来中国会在基础学科进行大规模投入
如果你还停留在想象生化环材未来还是劝退专业,那就是对这么多年国家意志的蔑视
生化环材之前之所以成劝退专业,是因为我们在补课,在补前面两次工业化的课。
20年前,大型机械都造不好,设计的上限都达不到材料的上限,研究材料干什么?
生物?我们连仿制药都做不好,怎么去研究更前沿的生物医药?
环境?今天还有一堆人在喷环保太严了。放在十几二十年前研究环境有啥用?
化学?中国化学现在很屌好不好?自然指数排名里中国排名那么高,化学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未来呢?未来生物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可以想象么?我们在生物学摸到了一点前沿但是和美国差距太大了,大的所有人都以为未来还一直这样。
但是中国这个国家如果这么容易认命,这70年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
未来可以撂一句话,中国一定会有一个辉瑞级别的药企出现!
想一想20年前最火的专业是什么?
电力,电气,自动化!
为什么?因为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内容。我们在补那个课。今天呢?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就是信息时代,我们踉踉跄跄的跟上来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了一些优势。
未来呢?生物喊了这么多年是21世纪的科学,以为是白喊的?他本来就是,只不过中国要补的课太多,到了21世纪前十几年还没顾得上,但是未来一定会加大投入的。
中国的科研投入总额,仅次于美国,但是比例还是不够高,好像是2.19%左右,但是国家当年的规划是2020年达到GDP的2.5%。而中国2万多亿研发投入里,基础科学投入太少太少,具体数字记不住了,大概只有十几个百分点,而美国差不多应该是百分之四十左右,未来的增长一定是加大基础科学的投入。
所有人都知道生化环材其实非常重要,但是因为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导致在中国成了劝退专业
但是现在,这个强基计划只是一个开始,这一定是一个大战略的开启,未来国家一定会对这些方向有更大的投入。因为只要稍微了解一些,都知道,这些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