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原先活动在东北大兴安岭的北段,后来逐渐向西迁徙,进入了蒙古大草原地区。蒙古族人善于骑射,蒙古族的青少年从小就练习“男儿三技”,即骑马、射箭、摔跤,长大后个个骁勇善战。蒙古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天苍苍,野茫茫”的游牧生活。
到了12 世纪时,在蒙古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的部落,部落之间相互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地发生战争,导致生灵涂炭。蒙古族的人们都盼望出现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统一草原,并且结束战争。
◆ 铁木真崛起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在漠北大草原的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一个男婴出生了,他就是后来威震亚欧大陆的铁木真。年幼时的铁木真,因父亲在部落的纷争中离世,经历了许多磨难。
铁木真18岁时,昔日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抢走了他最爱的妻子。铁木真于是向蔑儿乞部开战,打败了蔑儿乞人。公元1184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
铁木真称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昔日敌人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结合塔塔儿、泰赤兀等13部向铁木真发动了“十三翼之战”,最终铁木真失败。
铁木真称汗引发了“十三翼之战”
后来,铁木真重新收拢旧部,并且慢慢壮大。随着自己力量的不断强大,铁木真开始向*害父祖的敌人寻仇。击败主儿乞部,*其首领,残余部将木华黎父子等向铁木真投诚。后来木华黎成为了铁木真的第一名将,作战英勇,战功赫赫,被封太师国王。接着,铁木真率领大军猛烈进攻札木合率领的多部落联军,但是不到一天,札木合率领的联军就土崩瓦解,札木合也投降了。随后铁木真继续进攻塔塔儿部,其首领札邻不合服毒自*,塔塔儿部另一首领也客扯连也相继投降,铁木真又继续追击泰赤兀部。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众最终向铁木真投降。
泰赤兀部的覆灭,铲除了铁木真进一步统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碍,而其几员部将如神箭手哲别、纳牙阿等却成为了后来铁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
伴随着不断的征战,铁木真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的各部落统一起来,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蒙古族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起大蒙古国。凭此功劳,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
◆ 成吉思汗病逝
蒙古国大汗成吉思汗立国后,蒙古国势力益盛,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实行千户制,建立万人护卫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服战争。在1219年,成吉思汗以军事扩张和掳掠财物为目的,亲率大军约20万西征花剌子模。几年后,花剌子模灭亡,成吉思汗占领了花剌子模后,命长子术赤镇守领土,还向各地区普遍派遣了达鲁花赤(镇守官)。
随后,成吉思汗又将矛头对准了西夏和金朝,并采取“先弱后强”的策略,首先攻夏。自公元1205年三月起,成吉思汗就对西夏边境发动了第一次掠夺性进攻,攻破力吉里寨(今宁夏中卫)等城镇,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又经二十余年与西夏的战争,屡创西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
成吉思汗进攻西夏
公元1225年秋,经过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大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将木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坚持率领10万大军亲征西夏。途中成吉思汗围猎受伤,高烧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来成吉思汗大帐前求降。
到公元1227年秋,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盘山休养,留下了几条著名的遗嘱:其一就是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在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享年66岁。公元1227年末,西夏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灭亡。
经过了铁木真祖孙三代人的征战,大蒙古国变成横跨欧亚大陆、面积广阔的蒙古帝国,疆域辽阔,蒙古帝国最强盛时期疆域达到3300万平方千米。
◆ 蒙古国大汗的继承
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建国初期蒙古国的各项制度都不完善,尤其是继承人的选拔制度也没有制定出来。成吉思汗和他的正妻孛尔帖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术赤,二子察合台,第三子窝阔台和幼子拖雷。直到1219年,在西征花赖子模前夕,成吉思汗才把四个儿子和大臣们召集起来,商讨继承人的问题。
大蒙古国疆域
根据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大汗的长子在继承汗位上是有优先权的。于是,成吉思汗最先征求了长子术赤的意见。虽然长子术赤的血统有疑,但蒙古抢婚风俗盛行,并不太在意儿子是否亲生。成吉思汗也没有歧视术赤,没有把他当成庶子看待。但当时术赤还没开口,第二子察合台就抢先反对,说术赤是蔑儿乞人的儿子,不能继承汗位。也就是说,他察合台才是成吉思汗的真正长子,应该是继承汗位的最佳人选。长子术赤恼羞成怒,当场和察合台怒吼、撕扯起来。
成吉思汗见此,就大为恼火,心中想到:长子术赤血统存疑,即便自己不在乎,但其他儿子们和部将也有可能不服;二子察合台脾气暴躁,也不适合继承自己的汗位。于是,成吉思汗就把他俩都排除在了继承人的问题之外。
这样,蒙古国大汗继承人的问题就会在窝阔台和拖雷之间产生。而三子窝阔台沉稳老练,幼子拖雷则军事能力突出,又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最后,成吉思汗下定了决心,让窝阔台继承汗位,拖雷则继承了自己军队和绝大多数的财富。就这样,窝阔台就被立为蒙古国的汗储。后来,窝阔台又提出了以后蒙古国汗位的继承问题,成吉思汗明确表示汗位将永远留在窝阔台一系。
公元1227年秋,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时于六盘水病逝,而第二子窝阔台并没能马上即蒙古国大汗位,最终由幼子拖雷监国二年。为什么幼子拖雷会掌控蒙古国大权呢?
成吉思汗于六盘水病逝
这是因为当时窝阔台身在外地,窝阔台回来奔丧需要时间,并召开忽里台大会宣告继承蒙古国大汗之位也需要一些时间。窝阔台没能继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拖雷军事实力太强大了,又贪恋权位,不想交权,所以一直拖延忽里台大会的召开时间。
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确实没有多大的野心,也没有想继承蒙古国大汗的理想,但他是成吉思汗的长子,为了证明自己是铁木真优秀的儿子,他努力拼搏,南征北战。但长年累月的征战,又加上血脉问题还得经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所以术赤身体状况逐渐恶化,44岁的年纪就英年早逝了。由于术赤的早逝,拖雷在政治上势单力孤,加上他本人也不想内讧造成分裂,所以他没有诉诸于武力,而是暂时退让。这样忽里台大会经过四十天的讨论,蒙古诸王一致同意窝阔台继承汗位。
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
◆ 窝阔台继承蒙古帝国汗位
公元1229年,窝阔台终于成为大蒙古国的第二任大汗,是为元太宗。窝阔台登基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汗位的措施,并着力削弱拖雷的势力。后来,第四子拖雷在盛年喝巫酒直接死亡。
窝阔台执政以后,命人严守成吉思汗所制定的法令,当时蒙古国的礼仪典章都比较简率,后来窝阔台重用耶律楚材等人进一步健全了蒙古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窝阔台时期,颁布大札撒(法令),制定法律约束帝国贵族;定赋役,收天下之税。公元1231年秋天,窝阔台到西京(今大同)巡查,耶律楚材将征收到的银、币和米谷簿籍陈放在窝阔台面前,一共是银50万两,绢八万匹,粟40万石,窝阔台看到后非常高兴!
窝阔台执政后还置仓廪,分配均需民用物资;设驿传,信息互通有无,使命令上通下达;改进生产,接济平民,教授农民利用生产工具;改官制,将行政官僚体系剥离于内廷之外;建都和林,确定为大蒙古国的政治中心。
窝阔台成为大蒙古国的第二任大汗
成吉思汗的去世使攻灭金国的计划推迟了两年。在窝阔台即位之后,立即按照成吉思汗规划的灭金战略发动了对金朝的进攻。1231年秋,窝阔台亲统兵马围攻河中府城(今山西永济西),金兵拼命抵抗,两个月后将城攻破。接着蒙古军由白坡渡河,进屯郑州,而金卫州节度使弃城逃到汴京,黄河防线被彻底溃败。1233年的六月,金朝末帝金哀宗从归德逃奔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古将领塔察儿率部围攻,因军中缺粮,将士困惫,蒙古要求南宋联合攻蔡,宋廷感到向金复仇的机会来了,派出2万军队帮助蒙古攻打蔡蔡州。1234年春,宋军攻破蔡州南城,蒙古军攻破蔡州西城,金哀宗在幽兰轩自缢而死,金国灭亡。
攻灭金国后,窝阔台又发动了侵宋战争,使荆襄、四川、两淮的许多城镇、地方遭到蹂躏,但其主要目的在于掠夺金银财物以及物资,所以未能在所攻占的地区建立有效的统治。
窝阔台在位时期,对内进行了改革,对外蒙古大军继续开疆拓土,一路向西进攻,把蒙古国疆域版图扩充到了中亚、华北和东欧地区。蒙古大军打进了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伊朗、叙利亚、伊拉克、饮马底格里斯河上,又转向高加索,进攻阿美尼亚和小亚细亚,迫使阿美尼亚国王朝拜和林都城。窝阔台更是派出四大派系的长子带兵扫灭保加尔和钦察,全力击破俄罗斯,进而进攻中欧,莫斯科、匈牙利、波兰、加利西亚全部沦陷,德国也深受牵连。
蒙古大军继续开疆拓土
古骑兵的战争带来了创伤,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促进了世界格局的积极交融,有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这也是中华民族第一次走上世界之巅,所以蒙古帝国开疆拓土方面窝阔台功不可没。
◆ 贵由继承蒙古帝国汗位
公元1235年,窝阔台下令征讨钦察和俄罗斯,术赤次子拔都为帅,窝阔台长子贵由随军出征。在这次战争中,长子贵由在高加索山一带多次击败敌军,战绩显赫。
蒙古灭金之后,窝阔台指派朝中的大将率师征伐,继续西征。而窝阔台自己则不愿再受亲征之苦,他开始不断酗酒和亲近美姬,踏上了追求享乐和纵欲的道路。公元1240年,大汗窝阔台病情加重,当即下诏命让西征的大将贵由等人回师蒙古。
公元1241年的二月,窝阔台游猎归来,多饮了几杯,遂突发疾病。窝阔台急召太医诊治,报称脉绝。后来,窝阔台逐渐复苏醒过来。丞相耶律楚材奏言此后不宜田猎,于是窝阔台休整了几十天,身体渐渐好转。但隆冬降至,窝阔台闲来无事再次率众出猎,骑射五日之后来到了谔特古呼兰山。驻扎于谔特古呼兰山后,窝阔台在大汗行帐中观看歌舞,亲近歌姬,畅饮美酒,纵情豪饮至深夜才散。在第二天,左右侍臣入内探视,突然发现大汗窝阔台已中风不能言语。不久,窝阔台便死于行殿之中,时年56岁,共在位13年。
窝阔台在世之时,最属意的汗位继承人实际上是自己的第三子窝出。不过可惜的是,第三子窝出窝出在攻打宋朝之时战死。当窝出战死之后,窝阔台便想将汗位传给三子窝出的长子失烈门。但这个决定还没有正式颁发诏令,公元1241年春,窝阔台就去世了。
窝阔台去世后,贵由的母亲皇后乃马真与丞相耶律楚材立即商议汗位继承大事。乃马真认为,窝阔台在位时,曾有意让皇孙失烈门为嗣,继承汗位,但失烈门年幼,应由长子贵由继承汗位。但是丞相耶律楚材回答道:“既然先帝已有意向,就应立即让皇太孙即汗位。”
听了丞相耶律楚材的话后,乃马真很不高兴。但后来皇后乃马真的一位亲信建议说,既然皇孙年幼,长子未归,何不请皇后乃马真称制。于是,皇后乃马真临朝称制,实际上是一个缓兵之计,为的就是等贵由回来,一切便可尘埃落定。这时,丞相耶律楚材反对无效,最后只能无言的表示自己的不满,称病不朝。
在皇后乃马真临朝称制后的五年时间里,常常对蒙古诸宗室亲王和大臣大加赏赐,以钱财珠宝拉拢大臣,获取他们的支持。受到赏赐和贿赂的蒙古族宗室大臣,逐渐大多数都选择站在了乃马真和贵由这一边。
于是在公元1246年8月26日,举行大会忽里勒台大会,乃马真皇后遣使召集诸王、贵族到都城和林参加大会。早已经被乃马真钱财珠宝笼络了的蒙古宗室和贵族,在大会上推举贵由为大汗。就这样,贵由继承汗位,成为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时年四十一岁。
窝阔台的长子贵由继承汗位后,朝中大权还是在乃马真皇后手中。直到后来乃马真皇后病逝,贵由汗才亲政。他执政之后,不勤于朝政,滥法赏赐,终日沉浸在酒色之中,使得蒙古帝国衰败的局面愈演愈烈。
窝阔台在位时,派遣诸系长子西征。在西征中,统帅拔都声望最高而又与贵由不和,当时听说推举贵由为大汗之后,只是让自己的弟弟代自己参加,拔都则称病不去,以表示自己的不满。贵由继承汗位后不久,因为不满拔都对自己继承蒙古大汗位子的反对,决定发军西征拔都。然而没多久,贵由汗就在行军途中去世了,享年四十三岁,继位还不满两年。
贵由汗去世后,蒙古诸宗王在蒙古帝国汗位继承上又发生了大规模的争议。当时蒙古帝国汗位继承人选,必须经过忽里勒台大会推举决定。忽里勒台大会,实际上是蒙古诸王和贵族参加的大会,汗位继承人必须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才能顺理成章的继承汗位。这个规矩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生前规定好了的,所以谁也不能违背。
忽里勒台大会选出汗位继承人
◆ 蒙哥成为蒙古帝国第四位大汗
贵由汗去世后,术赤次子拔都以宗长身份首推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蒙哥,为大汗继承人。窝阔台系诸宗王拒绝承认。于是拔都派弟弟别儿哥率军保卫蒙哥东还,并定于来年在斡难河(蒙古鄂嫩河)和怯绿连河(蒙古克鲁伦河)会流处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窝阔台系诸宗王拒不赴会。拔都不顾他们的抵制,在公元1251年夏,在阔帖兀阿阑(今蒙古温都尔汗西南)举行大会,拥蒙哥即大汗位,随即将反叛的窝阔台系诸王一一处死。于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蒙哥成为了蒙古帝国第四代大汗。
蒙哥成为了蒙古帝国第四代大汗
蒙哥即位时已经43岁,他是继成吉思汗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蒙古大汗。蒙哥虽然继承大汗之位有点不合理也不合法,不过当时蒙哥手握重兵,有兵权在手,一路镇压下来也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蒙哥是一位头脑冷静、有理智的政治家,也是一名优秀的蒙古族战士。因此,他完全恢复了成吉思汗建立起来的强有力的战争机器——蒙古骑兵部队。他加强了行政管理机构,把蒙古帝国逐渐建设成为一个强盛的大帝国。
蒙哥即位后,颁布诏书命他的弟弟忽必烈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公元1252年六月,忽必烈南征大理国。公元1254年1月,忽必烈攻克了大理城,大理国王段兴智出城投降,大理国灭亡,从此云贵高原并入了大蒙古国版图。
忽必烈灭亡大理国
公元1253年六月,蒙哥汗命他的弟弟旭烈兀率大军十万再次西征。旭烈兀的军队从漠北草原出发,大军渡过阿姆河后所向披靡,先攻灭波斯南部的卢尔人,又攻灭了位于波斯西部的木剌夷国,于1258年灭亡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在公元1260年3月 ,又向西灭亡了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并派兵攻占了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旭烈兀的西征大军兵锋直达今天地中海东岸一带的巴勒斯坦地区,即将与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进行交战。
公元1258年,高丽崔氏政权垮台,高丽国王投降大蒙古国,双方达成和平协议,从此高丽成为大蒙古国藩属国。
高丽成为大蒙古国藩属国
公元1258年夏,蒙哥汗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在农历七月,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第二年初,蒙哥汗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城下攻势受阻,5个月不能攻克。公元1259年8月11日,蒙哥汗在交战中被南宋军队的矢石击中,后因伤重而死在合州钓鱼城下,享年五十岁。
蒙哥汗虽然并未亲自攻下全中国,但是他发动的征服战争,为后来元朝的建立和再次重新统一全国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 元帝国成为蒙古帝国最正统的继承者
公元1259年,蒙哥汗死亡,随即爆发了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最终导致蒙古帝国的正式分裂。蒙古帝国分裂后,大元帝国成为蒙古帝国最正统的继承者。
公元1251年,长兄蒙哥继大蒙古汗位,忽必烈被受封为王。公元1253年,蒙哥又分赏诸王,忽必烈得到京兆封地。在进攻南宋时,蒙哥汗在四川合州钓鱼城病逝。这一年的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异母弟末哥忽然派来使者告知了忽必烈这个消息,并请忽必烈北归继承蒙古帝国大汗位。忽必烈认为自己奉命南征,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呢? 于是忽必烈继续进攻南宋,并多次大获全胜。后来,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来密报,在蒙古帝国的首都和林,众大臣谋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继承蒙古帝国大汗位,而且阿里不哥已经派大将在燕京(今北京)附近调兵,准备进攻忽必烈。而此时,忽必烈的另外一个弟弟旭烈兀正在参加蒙古的第三次西征,正准备与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进行交战。在听说大哥身亡后,立刻中途返回,坚定地站在了忽必烈一边。
忽必烈的另外一个弟弟旭烈兀
公元1260年1月,忽必烈率大军抵达燕京地区,并且率军在燕京近郊驻扎,度过了整个冬天,并积极和诸王联络,准备在1260年春天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举行登基大典。
公元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同年的五月,阿里不哥也在部分留居漠北的蒙古诸王拥戴下,称大汗于和林。后来忽必烈以漠南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在四年后击败了阿里不哥,成为了蒙古帝国唯一的大汗。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于是,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的首任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间,注重选用人才,重用汉臣,如董文炳、张弘范等行汉法,又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马掌管国家财政,并发明了“钞”即纸币,把钞票引入流通领域,并使它成为财政的基础。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忽必烈还建立了各项政治制度,如大力推行行省制度,成为中国省制开端的标志。忽必烈在地方上建立行省,中央设中书省;又设立“司农司”、“劝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并以劝农成绩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并令人编辑《农桑辑要》一书,并颁行全国。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开辟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驿站,巩固了对全国各地的统治。
忽必烈还恢复了北宋之后被取消的国家控粮政策。在丰收之年,国家收购余粮,贮藏于国仓;当荒年谷价上涨时,国家开仓免费分发谷物。忽必烈还组织了公众救济,将稻米和玉米定期分发给急需的家庭。后来,又颁布法令法令要求地方长官对老学者、孤儿、病弱者提供救济。
忽必烈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能够重视和学习汉文化,并推崇儒术;虽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但却十分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元朝时期,疆域辽阔,远超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
元朝的疆域是历史上版图最大的
但是,蒙古帝国分封的四大汗国,即横跨欧亚大陆的伊利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以及四大汗国的后继者从血缘上和法理上也都是蒙古帝国的继承者。如果用这个标准来划分,那么元帝国及后续的北元、鞑靼也是蒙古帝国的继承者:察合台汗国及后续的东西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吐鲁番汗国也是蒙古帝国的继承者;包括俄罗斯的喀山、克里木、西伯利亚、阿斯特拉罕等地区同样也是是蒙古帝国的继承者。
不知道各位朋友们对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有怎样的看法呢 ?欢迎大家一起来留言讨论,感谢支持,请来一起关注点个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