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热爱文学,却遭到老师李国华的侵犯。当她因此陷入震惊、痛苦和不解时,李国华又用文学安抚思琪,并使她相信这就是老师对她的爱。房思琪没有被文学欺骗,而是被打着文学幌子的老师欺骗了。
林奕含在生前的采访中表示她想要在小说中探讨这个问题:艺术可不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或者说,艺术会不会,从来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
文学不实用、没有钱途,不好找工作、自学也能行,还被诟病“巧言令色”……我们也确实看到,曾经文学被用来阿谀、掩饰、欺骗、造谣等等,甚至我们也目睹了许多文学家的人格*……
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长期致力于人文学通识教育,他在北大博雅讲坛515期活动中为文学“正名”:
巧言令色的文学的确存在,但文学本身不是阿谀、掩饰、欺骗、造谣的工具。把文学作为工具来满足个人私欲的作家不乏其人,作家没有操守就会人格破灭,但读者要有自己的操守。
陈永国教授在直播活动现场。
其实,文学只是人文学的一个分支,文学面临的质疑反映的是整个人文学的尴尬境遇。技术可以改变世界,而人文学有什么用?可以让我们用上更好的智能手机吗?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只会追求短平快、没有营养的休闲方式,人文学怎么能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充分结合?
在信息轰炸时代,包围我们的信息、知识、研究文献、各种各样的传媒遮蔽了人文学,把我们引领到理解人文学的歧路上。以至于,一旦时代出现精神危机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要去哪里寻求各种疑问的答案与心灵的寄托。
在陈永国教授看来,人文学具有广泛的含义。人文阅读除了书本之外,还有艺术、音乐、戏剧表演等等,包括对大自然的领略、对人类社会的经验。在街上碰到一个人,你可以从他的面部表情看出他今天是高兴还是悲伤,可以从他说的一句话中领略这句话对自己的启示意义,这都是阅读。
人文阅读带给我们的喜悦能够满足我们在精神追求方面不断提高的需求。我们将在过去的、现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感受力中找到心灵的静寂。
让我们跟随陈永国老师一起,在阅读的历史中,更好地了解自身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感受人文阅读何以使人成为人。
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等级制,
作者与读者在人文阅读中是平等的
人文学和“Human science”与我们一般常讲的“humanity”不太一样。
世界上有两种人真正地有意义地在大地上生存,在辛勤耕种语言和艺术的土壤,一种人是作家、艺术家,他们是建造者,他们建造自己的房屋,是自己庭园的园丁,更是大地的守护者。另一种人就是读者,他们在作家、艺术家建造的房屋庭园里逗留穿行,是不定居的旅行者,是新大陆的发现者。创作不只是建造,而且通过生产和再生产,不断积蓄力量、延续生命,最终使时间成为永恒。读者要允许时间在自己的旅行当中肆意挥霍,浪迹于良辰美景之中,满心诚悦地重返失去的乐园,直到自己在纷扰世事中找到哲学慰藉,体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如果说前一种人在茫茫人海中寥寥无几,是世界上少有的用语言和形象创造精神财富的人,那么后一种人就是继承和享受这笔财富的人,他们是每一个人民大众。无论作家还是读者,都需要经过阅读累积知识、增进才智,最终实现灵魂升华,成为真正的人。尽管他们有些人会在“众人之上翱翔,超越道德而成为大智者,令俗众望而却步”;而另一些人却在通才、通人、全人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怀百家言,知古今事,最终实现“道德情操则将我作成诗”(爱默生)的人文理想。
所以作家和读者是平等的,至少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等级制。作家并不由于他创造了文本中的世界,为读者提供了愉悦和教育而高于读者;读者也不由于自己作为消费者而低作家一等。没有读者便没有作家的存在,没有阅读便没有文本的存在。所以从根本上说,作家不为读者而写,读者也不为作家而读,尽管在后现代消费市场的意义上,作家要靠读者维持生存,除非你想要成为像波德莱尔一样口袋里装着贫穷的艺术家。
所以单纯就“写”和“读”的关系来说,我们讨论的人文学的界定,不仅是哲学、文学、历史这些我们在中国大学教科书上规定的传统“老三样”,不仅仅是书面意义上的文本写作和文本阅读,也包括以其他材料或者非语言材料为媒介的在线形式。读者也不仅仅要埋头于书案,心无旁骛地拆解词和物,除了书本之外,还有艺术、音乐、戏剧表演等等,还包括对大自然的领略、对人类社会的经验,你和人的接触、与社会的接触、与动物的接触,都是在阅读。
那么,按照《艺术:让人成为人》的界定,人文学科包括什么呢?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音乐舞台剧、电影和电视,而其中的艺术类又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和数字艺术,这是从门类上进行的总体分类。这些学科涉及的主题包括宗教、道德、幸福、爱、生命、自然、自由。这些分类和主题在仍然是分类学意义上的学科分类和主题归纳,而不完全是人文学的真正定义。
毕加索:“艺术并不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一种魔法,是联系这个满怀敌意的世界和我们之间的媒介;通过赋予我们的恐惧和*以形体,艺术是掌握这种魔法的途径。”(毕加索《格尔尼卡》)
真正的人文学不是巧言令色,
而是对现实世界和人自身的发现
那么,人文学的真正定义是什么?
真正的人文学定义源自欧洲的文艺复兴,“复兴”不是向过去的非差异性回归,而是“再生”,是“reborn”,是艺术家和思想家应用古希腊罗马学问和价值标准的一次历史性的划时代尝试。作为一场文化运动,它诞生于意大利北部城邦,后来遍及整个欧洲。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它开始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结束,开始于但丁和彼特拉克,而最终以弥尔顿结束。
[匈牙利]米哈利·蒙卡奇:《文艺复兴时期的神化》,1888年。
除了对古代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再生外,复兴的终极体现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提倡和传播。它首先要摆脱中世纪神学和经验哲学对人自身的桎梏,对从神的专注,转向对世界和人自身的专注,对世界和人自身的发现。
文学领域,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他们一起开启了文艺复兴运动,坚持认为教育不仅包括学问和认识事物,也包括学会如何交流、如何将知识用于公共福利。因此,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修辞和道德哲学、智慧和雄辩说服力的结合。受过这种教育的人,能够惩恶扬善、美化国家、造福全人类,这样的人才是称职的统治者。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艺术领域,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是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他们运用复杂的哲学和宗教主题,以新柏拉图主义关于光明和黑暗的象征,通过讲述创世、堕落和诺亚的故事,表达基督教思想与古典思想的和解,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智慧。
米开朗基罗
达芬奇
哲学领域,以马基雅维利的《君论》和卡斯蒂利奥内的《臣论》为代表。前者强调君主要政治,要有雄辩的口才,并为了政治而老谋深算。后者要把文艺复兴的理想定义为普遍的人,他应该擅长艺术和科学,他应该熟悉军旅生活和骑马,他应该健康、英俊、能歌善舞、经熟古诗,会谈情说爱。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必须要怀有一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随意”心态。
文艺复兴最具特性和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就是强调人自身的创造力。皮科·德拉·米兰多拉在1486年发表名为《论人的尊严》的演讲稿,指出“我们造就了你,既不属于天,也不属于地,既不是不死的,也不是不朽的”。人不但可以成为人,可以堕落为动物,也可以上升为神。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精髓,最终使人具有了神性、使人具有自身价值。
皮科·德拉·米兰多拉与《论人的尊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但人终归不是神,也不可能成为神,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人可以通过学习、阅读、思考、创造而成为真正的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艺术:让人成为人》这本书可以告诉你,艺术让人成为人所传达的宗旨。
文艺复兴是一个发现人的时代,不是一般意义的人,它是个体的人、有个性的人、有思想的人。
文艺复兴时期不是黄金时代,因为它还背负着中世纪蒙昧主义的沉重负担,骨子里还有封建迷信的恐惧和根深蒂固的邪恶激情。但它诚然是一个启蒙时代,它要恢复古希腊帕台农神庙已经逝去的古典之光,再现昔日罗马神殿的无比辉煌。如果说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灵魂,那么人文主义教育则是哺育灵魂的精神食粮。而最好的教育就是学习古希腊罗马的诗歌、散文和历史,也就是人文教育,这种教育提倡的正是清晰的思考、正确的道德观和令人满意的生活。
[意大利]拉斐尔:《雅典学院》,1509年。
关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这番历史概述,以实际例子展示了人文学的生成以及人文学科的分类、意义和用途,胜过历史学家和思想家竭尽全力用抽象概念去堆积的东西。
如何避免巧言令色的欺骗?
I.从人本身去阅读和理解人的故事
如果我们要明白人文学科如何使人成为人,就必须在具体文本中亲身体会,通过静寂的自由阅读,感觉人文学带来的勇气、力量和智慧,使自己成为普遍、完整、无限的人。就像《艺术:让人成为人》所说,人文学有太多的书等待我们去阅读,太多的音乐等待我们去聆听,有太多的话剧和影片等待我们去观看。
在无尽的选择当中,我们或许有机会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成为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的超人,成为与无数作家和人物对话,与无数思想家和思想共生,与无数生命相共融的无限的人。
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通过阅读人文学文本,使其发生实际效应?
阅读所产生的可读文本是各种阅读形式、阅读方法、知识范畴和思维方式的内化综合,由此我们才能培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真正拥有智慧。所以,《艺术:让人成为人》说,“伟大的文学作品让我们去感受,去思考,进而去改变”。去改变谁?首先是我们自己,然后是这个世界。
根据《罗摩衍那》的描写,作者亲眼目睹一只鸟被无辜*死,恻隐之心萌发,诗歌便被发明出来。而在哥伦比亚现代小说家马尔克斯这里,自约纳在鲸鱼肚里待了三天三夜后,虚构小说便诞生了。这从起源上严格区分了诗歌与小说的不同,前者是触景生情,伤感悲情油然而生,诗歌的自发性便由此界定。后者远离叙事,超越性强,寓意深,小说的虚构性便由此界定。
《罗摩衍那》(梵语,Rāmāyaṇ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印度古代史诗。原为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期流传中屡经增润。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在印度一直被奉为叙事诗的典范。(图为印度《罗摩衍那》壁画艺术)
《罗摩衍那》作为史诗、《希伯来经典》作为叙事,主旨都在讲故事,二者不过是在形式上有所区别。钦努阿·阿契贝说得好,“讲故事的人以讲述事件为已任,且总能幸存,远比他人长寿。”讲故事的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讲的故事被一遍遍重讲,故事中的思想和观念被一遍遍重写,故事中的行为和事迹被一遍遍重演。所以是以不同媒介生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文本,在精神上塑造了一代接一代的听者和读者。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无论是文学、艺术、音乐、戏剧、音乐舞蹈剧、电影和电视,还是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和数字艺术,无不与故事相关。而对这些故事接受的方式,也无外乎是听和读。讲的都是什么呢?“人的故事”。
这里我们接近了人文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目标——了解人类创造力的不同表现,从人本身去阅读和理解人的故事,自己去评介、理解、接受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从开始讲要回到公元前三万年以前,一直到现在我们所生存的公元2023年。从文明史的角度看,人在这个期间经历了从混沌到混沌、从不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一个永恒回归。
如何避免巧言令色的欺骗?
II.在与自然的搏斗及和解中获得救赎
人类出于生存的本能认识世界、自然、自我,凭着经验和理智创造了从原始文明到当下的数字文明,科学技术进步了,但人的智力似乎没有很大长进。
在物质丰富的石器时代,人类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当中,形成古朴天真的自然观。人类起源的故事、人与神之间的故事、部族头领和民族英雄在形成之时,就被赋予了语言、音乐、舞蹈、洞穴壁画和图腾雕塑等形式,这无意当中使先民的勇敢、信仰、理想和愿望都被赋予了神话行为,以至于文学、视觉艺术、音乐、戏剧、电影,都能够在神话中找到它们的起源。先民们出于生存需要,本能地和自然进行搏斗,征服并且利用自然,但自然依然是他们的幸福家园,他们依然以自然为友。
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人类依然和自然搏斗,但却到了破坏环境、消耗资源、导致灾难连绵的境地。然而,从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到麦尔维尔的《白鲸》再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们不但看到人向自身能力极限的挑战,也看到了人与自然毫无意义的搏斗。我们也从华兹华斯、梭罗、泰德·休斯的作品中看到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人何以对自然产生如此矛盾的态度?
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悲剧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等人文主义作家开始越来越多把自然写入自己的作品,甚至认为自然给人的教育优胜于图书馆教育和书本教育。但真正把这个理念推广开来并栩栩如生讲述出来的,要等到卢梭《爱弥儿》的发表。
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依照自然的顺序信任自然,以自然为唯一圣明,遵从良心者即是遵从自然。
《爱弥儿》这本书写于1757年,发表于1762年。而英国哲学家埃德蒙·伯克在1757年也提出了“自然令人敬畏”的崇高概念,他们共同铺就了通往崇尚自然的浪漫主义文学的道路,于是就有了华兹华斯的《水仙花》,有了济慈的《夜莺》和雪莱的《西风》,同时也有了爱默生的《杜鹃花》,梭罗的《瓦尔登湖》和惠特曼的《草叶》。
卢梭:“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由此,那些愿意闭世独居的人,那些主动远离城市喧嚣的人,那些喜欢大地母亲怀抱里与花草鱼虫分享阳光的人,便开启了一种新的艺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独属于自然的生命哲学。
在这种哲学当中,善良的人只领取自然馈赠给他的部分,贪婪而邪恶的人,不断索取自然所给予的部分,还要掠夺自然馈赠给别人的部分,甚至要掠夺自然留给自己的部分,于是才有了人对自然残酷的破坏。
我们要问,既然教育让人成为自然人,艺术让人成为人,那么人为什么不能让自然成为自然呢?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深思的问题,所以人的故事,不仅仅是自然的故事,也是旅行的故事。
从冰河到泥泞,从乡村到城市,从游牧到定居,从家庭、部落、村舍、国家到现在的全球村,伴随着这一漫长旅行的是从酋长到国王、到总统的原地踏步,以及人类至今不忍放弃把统治者当做神来崇拜的观念,这种观念导致了英雄时代的诞生,也导致了世界一统观念的流行。
埃及法老率先实现了埃及的政治统一,在后续的数千年里,靠武力征服和统一世界的英雄和统治者,接踵出现。于是就演变成了世界上各个帝国的扩张,为近代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提供了经验模式和理论基础。
从荷马笔下赫克托尔的傲慢,到海明威笔下所描写的硬汉形象;从米开朗基罗《圣母怜子像》当中圣母悲伤的面孔,到戈雅1808年5月3日这幅画当中面对枪口的耶稣式人物;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对拿破仑的失望和幻灭,到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当中全能而暴虐的众神的毁灭。
在这些由文学、绘画和音乐所讲述的不同故事中,除了人文学老生常谈的那些主题外,我们真切地感到是艺术形式的世俗魔力,以及抚慰野蛮的心胸。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圣母怜子像》,1499年。
如何避免巧言令色的欺骗?
III.在人文学各个分支中收获才智和能力
人的故事中,最令人悲哀的,是人类早已从与自然的交往中领略到人类的渺小,从人自身争斗中看到*的邪恶,在一次次教训中明白善恶,但人们不汲取教训,仍然弃善从恶,继续挑战人类的极限。
如果我们跳出世界文明而进入艺术让人成为人所涉及的西方文明,这个令人心怦怦然而向往之的人的故事,不过是一个人口不过几千的小小城邦的故事,也就是雅典的故事,这个小小城邦上演着人类历史上不朽的悲剧,它诞生于探索精神和诗歌精神相遇的地方,在太阳的高度与生活的不和谐之音中奏响了一个和弦。
其中有至今脍炙人口的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厄默尼德》,有索福克罗斯的《安提戈涅》《俄底浦斯王》和《俄底浦斯王在科洛诺斯》,也有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和《酒神的伴侣》。
日神的约束VS酒神的放纵(法国艺术家尼古拉斯·普桑1635-1636年所作《酒神的胜利》)
悲剧是什么?悲剧是超凡的诗歌才能,以及对黑暗苦难现实的领悟,这二者相遇时碰撞出的火花。悲剧让人在一种特有的快感中感到痛苦、悲伤、灾难、怜悯、恐惧、激情,和被净化了的感情。然而这种感受绝不同于现实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忧伤,它超越了痛苦,到达精神的高度,感受的是灵魂的力量,守护的是生命的尊严。
而当我们走出悲剧精神来到生活层面,开始对某些王子进行数落的时候,我们描写某位王子的放荡,细说某个绅士的粗鄙,歌颂小人物的豪迈和狂放,我们甚至可以讽刺苏格拉底的学究气,这个时候我们就来到了喜剧的天堂。这里没有撕裂肺腑的悲伤,却有纵情喧闹的欢乐;没有与命运抗争后的壮烈牺牲,却有充满无尽活力的生命的激情;没有王室、皇室内部的明争暗斗,却有着市井小民的幽默、荒诞甚至狂放。
崇高和荒诞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界限。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在情节上看起来是胡闹,但是没有透顶的粗鄙;他描写的生活似乎琐碎礼俗,但绝对没有腐朽和肮脏;他笔下的人物看起来不太正经,但绝不虚伪下流;他以一种喧闹、粗野、滑稽的旧喜剧,给悲剧中的英雄套上了别致的捉弄人的光环。阿里斯托芬向我们敞开了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人的宗教、政治和家庭生活窗口,从这种阅读的窗口中,我们尽可能接近那段遥远现实。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被称为“喜剧之父”。他的思想反映了动荡时代雅典的自由农民和中产者希望恢复旧日安宁生活的愿望。
在文学领域中,至今经久不衰但往往为人所忽视的,就是哲理文学,首创这一文类的是柏拉图。如果我们戏仿哲学家怀特海的说法,整个西方哲学是给柏拉图做的小注,我们也不妨说,整个西方文学,尤其是哲理文学都是对柏拉图《理想国》的续写和改写。在《理想国》中,历史人物苏格拉底成为柏拉图最伟大的创造。
在阿里斯托芬的《云》中,他是一个能言善辩的恶棍。在色诺芬的笔下,他实在是招人喜欢,但却喜欢卖弄。而柏拉图把这样一个的苏格拉底改造成了一个理想的哲学家,诚实、谨慎、自足,情感丰富而不追名逐利,谦卑礼让而不失优雅高贵,饱学嬗变而智慧尽现。
在《理想国》中他以寓言和故事阐释深奥的哲学和生存策略,在《申辩篇》中他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即使你现在不是一个苏格拉底,你仍然应该像一个想要成为苏格拉底那样的人生活”。英国哲学家斯图亚特·穆勒回应说“做一个不满足的人,也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也比一个满足的傻瓜要好”。
我们之所以要读苏格拉底,就是因为他有智慧,而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他自知无知。那么像一个想要成为苏格拉底那样的人活着,过一种经过检视的生活,获得知识和思想。这种生活显然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不是肉体的而是灵魂的,不是通过资本积累而必须通过知识长进和智慧酿成才能获得的。
[法国]雅克·大卫:《苏格拉底之死》,1787年。
人文学的各个分支,虽然不能简单地提供这种充实和快乐,直接给你这种检视和坦然,但能使你通过阅读来获得所需的才智和能力。
文学、戏剧、影视甚至哲学,虽然大部分描写人生不幸、指出痛苦原因、提出消除办法,但这首先需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判断力以及刨根问底的求索精神。苏格拉底快乐吗?伊壁鸠鲁快乐吗?斯多葛派快乐吗?断世俗之乐行一切善就真的幸福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在人文阅读中才能找到。
每个人都是“浮士德”
人文学在明与暗之间点亮明灯
阅读不仅有感官上视觉的阅读,还有听觉的阅读;不仅有实践中历史的阅读,还有共识的阅读;不仅有空间中平面的阅读,还有立体的阅读,它是一种纵横捭阖的阅读。
当我们选择一个文本和与其相关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阅读时,我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而要深入到文本的过去和现在。
于是我们在吉尔伽美什这位远古英雄身上,看到了人对永生的渴求,以及为永生而对死亡和永恒的冒犯,也就是对人类极限的挑战。这挑战在马洛的《浮士德博士》那里以新形式出现,由于人类已知知识无法满足他的渴求,浮士德便对超自然魔法产生兴趣,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和魔鬼签订协议。然而不但马洛的浮士德自己为此付出代价,就连曾经身为大天使的撒旦、身为科学家的弗兰肯斯坦、身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也都在劫难逃。
1929年德国电影《浮士德》剧照。
我们还可以从文学文本进入音乐旋律,在瓦格纳的《浮士德序曲》,柏辽兹的《浮士德的天谴》,舒曼的《浮士德场景》,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古诺的歌剧《浮士德》和意大利作曲家博伊托的歌剧《梅菲斯托菲勒》中,听到同一个“浮士德”的不同化身。
我们也能够从伦勃朗的蚀刻铜版画中,窥见同一个“浮士德”。画家本人并没有给这幅画命名为《浮士德》,但是后人从画面上看出书房里的炼金术士,于是把它从德国和英国移居到荷兰,说它是荷兰的《浮士德博士》,后来干脆叫做《浮士德》了。
[荷兰]伦勃朗:蚀刻铜版画《浮士德》,1652年。
无论是伦勃朗、德拉克洛瓦或者戈雅,无论是麦尔维尔、海明威还是福克纳,无论是舒伯特、舒曼还是马勒,最后都应了李斯特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浮士德”,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是一个“浮士德”,我也在挑战我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的极限。
每个人都是浮士德,每个人都具有要摆脱束缚、追求自由、挑战极限的*。在人类历史的某一个时刻,人类需要这种*,人类需要有这种大无畏精神,需要一些英雄做出大无畏牺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后世提供歌颂大无畏精神、赞美大无畏英雄、纪念大无畏牺牲的材料。
因此,人类历史实际上是英雄的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而不是寻常百姓家或者小人物的历史,抑或说小人物只能以愚人或小丑身份出现在文学和艺术里。比如伊拉斯谟的《愚人颂》、拉伯雷的《巨人传》乃至莎士比亚笔下的“浮士德”。
我们可以按照这条思路去理解与大风车搏斗,最后落得遍体鳞伤的堂吉诃德;理解与白鲸搏斗,直至眼前落得一片空茫的船长亚哈;理解与鲨鱼搏斗直至筋疲力尽,最后只落得一副嶙峋骨架的渔夫圣地亚哥。这些人都是现在的“浮士德”,他们都是为了在自然面前维护人的尊严,而顽强搏斗的小人物当中的大人物。
不管游戏规则是什么,不管最终有无收获,不管初始目的是否达到,最终要证实的都是人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即使失败,也同样证明了他的存在感、骄傲、英雄气概、甚至是作为人的终极价值。
“人尽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如果说这是一种虚无的英雄主义,那么这种虚无也是一种自由意志,是由各种不同因素决定的,除了人们常常乐于抱怨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之外,在人文学尤其是在文学当中,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由他性格决定的,而且这是读者一看便知的性格。
阿喀琉斯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性格里有股英雄的力量和刚硬的气概,俄狄浦斯之所以是悲剧人物,是因为他性格里有悲剧般的性格缺陷,或者我们干脆可以这样说,堂吉诃德之所以是堂吉诃德,是因为他性格中就是堂吉诃德。赫拉克利特早就说过“性格就是命运”,现代基因学和现代心理学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戏仿一下海明威的话,“人尽可以被操纵,但性格不能改变”。
[法国]阿道夫·蒙蒂切利:《堂吉诃德》。
然而性格何来?意志何来?自由何来?现代科学,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各种存在哲学,各种自由论,都从不同的维度来解释性格、命运和存在,最终都归结于关于自由的探讨,自由与性格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有人说由着性子来,随意的生活,那才是自由,但是《艺术:让人成为人》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当人对自己的选择加以限制的时候,自由才能实现,这也是福柯的观点。
于是我们就可以说,如果浮士德博士能够适当限制他的强烈意志,他就不会与魔鬼签订契约。如果亚哈稍微限制他的强烈意志,就不会毁了自己和其他船员,最后只有一人幸免。如果圣地亚哥稍微限制他的英雄气概,也许他和他的马林鱼都能够体面、融洽、互不干涉的生存,也许人和自然能够融洽相处,但如果这样,英雄悲剧和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就不存在,也就没有了对世人的警醒和教化意义。
文学艺术的创造也许恰恰在于这样一个悖论,它要宣扬善,但又离不开对恶的呈现;他既要高扬普通人的生活,但又不能不用英雄的悲剧来烘托;他既要推崇人的自由,但又不能不告诫读者自由并不是恣意妄为。
没有自由,就没有艺术,然而反过来,没有自我限制,艺术也不会诞生。同样的道理,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我们似乎永远无法摆脱限制与自由、失败与成功、有限与无限的悖论,或者说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来自悲苦,人的自由也必然是在一定限制当中得到实现。
这就是《艺术:让人成为人》在黑暗之中给我们点燃的一盏明灯,让我们在阅读中领略人文学的真谛,在人文学阅读当中,洞悉过去,探知未来,落脚于当下。或许也能稍稍明白一点,如何快乐地生活。
[匈牙利]Francois Gall《在特鲁维尔的海滩上阅读和放松》,1965年。
艺术只是巧言令色吗?
陈永国教授的观点给了你哪些启发
2位幸运留言者将获得主题赠书一本
艺术:让人成为人
作者:[美]理查德·加纳罗、[美]特尔玛·阿特休勒 著 郭峰、张萌 译
人文学通识的百科全书,涵盖的人文学学科有: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深入讨论的人文学主题有:信仰、幸福、死亡、道德、自然、自由和爱等。为人们展现了如何实践生而为人的艺术。
-End-
观点资料来源:
“未名书香”首届校园读书文化节系列讲座活动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艺术:让人成为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