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战史风云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纪录》
十七、古斯塔夫防线
1943年年末,英美联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德军被迫退守意大利中部的古斯塔夫防线。
盟军制定了代号为“鹅卵石”作战计划,意在尽快进军罗马。随着战役的推演,英美军队终于开始了向欧洲的反攻。
突破德军古斯塔夫防线
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威尼斯宫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意大利立宪国王埃曼努埃尔主持下,法西斯大委员会通过了罢免墨索里尼的决定,接着又以保护安全为名将他软禁起来。墨索里尼的所作所为早已激起天怒人怨,当意大利人把石头扔向墨索里尼的画像时,新上台的巴多格里奥政府正悄悄地向盟国表示投降的意向,意欲通过退出战争来摆脱危机。
对意大利人可能的反叛,希特勒早已留足了后手。
9月8日,巴多格里奥刚刚通过广播发布了停战宣言,德军随即闯入罗马接管了防务。在德军占领罗马几个小时以后,美军于9月9日凌晨在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登陆,在同一时间英国舰队占领了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港。
意大利人惴惴不安地从报纸上得知了这样一个事实,意大利尽管退出了战争却还谈不上和平,这个国家转眼间已成为盟军与德军激烈厮*的战场。
古斯塔夫防线、卡西诺
德国在意大利北部本来就部署了8个师,这时希特勒又急忙抽调部队,加上从西西里岛成建制撤退的几万德军,很快形成南北两大集团军群。
对于希特勒来说,仅有军事力量不够,还必须把墨索里尼抢回来,以维持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权。
9月21日,一支德军突击队分乘12架滑翔机从罗马飞抵意大利中部的阿布鲁奇高山,墨索里尼已被转移到这座山上的一个旅馆里,当时正准备引渡给盟军。
德军突击队员自天而降,片刻功夫就把这个高级囚犯劫走,用一架轻型飞机送还给了希特勒。
希特勒在意大利北部为墨索里尼成立了一个法西斯政权,与盟国委员会庇护下的巴多格里奥政府相对抗。
此刻,墨索里尼残存的影响只限于意大利北部,南部已成为盟军与德军的战场。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凯塞林元帅对从南向北推进的盟军打了一系列阻击战。
盟军于10月1日攻占了南方重要城市那不勒斯后,一路北上,推进到德军固守的古斯塔夫防线。这条由混凝土工事、雷区、断崖组成的防线,其中部是卡西诺峰,峰顶有一座修道院。
卡西诺峰修道院建于公元529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从南方进入罗马必经之路的坚实哨所。希特勒管的事够多的了,却也关注到一个山头的攻防,他说必须保住卡西诺峰。
因为卡西诺峰一旦失守,古斯塔夫防线将崩溃,通往罗马的大门便敞开了。
卡西诺峰战斗,二战中最激烈山地战(血战卡西诺峰)
德军刚刚占领意大利时,便把修道院中珍藏的文物运往罗马,同时把修道士撵走,只留下院长和少数人。
守住卡西诺峰关键在于峰顶的这座修道院,德军固守着卡西诺峰,盟军欲通过公路进军罗马的行动就在修道院一览无余的俯视之下进行。
进攻卡西诺峰必须通过一道不宽不窄的利里河,当美军最初渡河时还未曾想到为攻下河对岸的那座山头竟要付出艰巨的代价,花费近半年的时间。
盟军这时的重点项目是几个月后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因此在意大利只保留有限的军事行动,兵力也只有第15集团军群下辖的19个师,24个旅。尽管这支队伍拥有海空优势,但地面部队毕竟单薄,难以闯过古斯塔夫防线。
这时正在突尼斯养病的丘吉尔提出向敌后投入一只野猫,就是利用盟军的海上优势把两个足额的师运往卡西诺峰北面的安齐奥,用登陆部队切断德军对古斯塔夫防线的补给,并造成南北夹击之势。
从理论上说,这个计划没什么破绽,却能保证盟军从卡西诺峰突破古斯塔夫防线,于是该计划被采纳了,代号为“鹅卵石”。
1944年1月晨,一支由376艘舰船组成的舰队装载着美英各一个加强师及附属部队共五万人,从那不勒斯港出发于当日午夜抵达安齐奥,并于次日凌晨实施登陆。
丘吉尔放出的“野猫”——强登安齐奥港
安齐奥只是个小小的渔港,驻扎着两个营的德军部队,这里距罗马仅50多公里。登陆部队几乎未遇抵抗就占领了安齐奥港,通往罗马的公路干线很快便被登陆的盟军控制。
德军迅速对安齐奥登陆的盟军组织反击,凯瑟琳元帅知道盟军此举是要压迫古斯塔夫防线上的德军赶来救援,以给防线正面的盟军突破机会。
于是,他根本没有动用第一线部队,而且迅速调集了预备队,利用盟军登陆后行动迟疑、迟缓未曾抢占要地的重大失误,于盟军登陆的第二天控制了安齐奥附近的要地。
这样一来,盟军往后的仗就不好打了,丘吉尔寄予厚望的“野猫”反而被紧紧按压在一个狭窄的登陆场上,只是依靠绝对的空中优势才没有被赶入大海。
“鹅卵石”行动出师不利,卡西诺峰当面的盟军指挥员们大失所望。既然指望不上突入敌后的野猫,往下只有老老实实的对卡西诺峰发动正面进攻。
意大利的冬天帮了德国人的忙,盟军的坦克运动不上去,步兵慢慢向峰顶推进,补给全靠骡子往上运。
转眼进入二月,当盟军准备向卡西诺峰发起又一轮进攻时,用坚韧的印度兵替换下了美国兵。这批印度兵都是经历过北非战役的老兵,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一举拿下修道院。
但到进攻时才发现,修道院是一张火力网,而他们不过是被当成靶子的肉鸽子。
古斯塔夫列车炮,*伤力惊人
现在的情况很难办,修道院纹丝不动,而盟军则在两方面陷入困境。在安齐奥那只野猫快成搁浅的鲸鱼了,在卡西诺峰前的盟军士兵伤亡惨重。
卡西诺峰的腰部是卡西诺镇,第15集团军群参谋长决定卡西诺峰一直攻不下来,就先攻占卡西诺镇。丘吉尔在回忆录中专门提及盟军这次进攻所消耗的弹药:炸弹1000吨,炮弹1200吨。
他认为一个小镇承受了如此之多的爆炸,只要还有人活着就是个奇迹。
但奇迹确实存在,当盟军初入小镇后,德国人不但活着,而且还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盟军措手不及。驻守卡西诺镇的德军与驻守卡西诺峰的德军同属德国第一伞兵师,这也许是德国陆军中最顽强的战斗部队。
德军盘踞在瓦砾之间,与盟军苦苦纠缠。
在小镇战斗最激烈时,病床上的丘吉尔曾给卡西诺前线的第15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爵士发了一份电报,提出一个问题:古斯塔夫防线长达近百公里,盟军为什么死死咬住卡西诺峰,从别的地方上就通不过古斯塔夫防线吗?
亚历山大爵士明确地回答了丘吉尔:横贯意大利腰部的古斯塔夫防线只有卡西诺峰控制着直通罗马的通道,也只有这个通道可以充分发挥盟军炮兵的优势,所以盟军除了打通卡西诺峰通道外,别无选择。
但这次盟军又败退下来了,迫于无奈的盟军决定采用最没有办法的办法——轰炸!!
轰炸后的卡西诺峰修道院
轰炸前,美军向修道院发射了塞有传单的炮弹,请修道士尽快撤离。
修道院是一座有上千年历史的宗教建筑,也是意大利的重要保护文物,但事已至此,顾不了那么多了。
2月15日,盟军的轰炸开始,这处重要的文物古迹被炸成了一堆乱石,即使这样也未能炸毁德军的主要防御攻势。
盟军终于明白了轰炸无济于事,那些牢牢地扼守着堡垒的德国伞兵是炸不完、也撵不走的。能撵走的只是修道院的院长,已成为瓦砾的修道院对他已经没有了意义,他发表声明放弃了这堆石头。
对于德军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消灭被困在安齐奥滩头的盟军。几万盟军被包围在海滩上,数月来在北非、在苏联连遭败绩的德军眼下太需要一场胜利给官兵打气了。
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军最大口径的轨道炮被运到了意大利,无情地向安齐奥滩头的盟军发射巨型炮弹。盟军使用上次大战中的壕沟战,依靠空中优势强撑着。
德军占据着安齐奥附近的高地,一切都在他们的观察范围之内,一切都在德军的炮火射程之内,一切都在他们的飞机轰炸范围之内。安齐奥滩头几乎成了屠宰场,几万人被挤压在一片不大的海滩上,雄心勃勃的安齐奥奇袭已变成困兽之斗,鹅卵石计划已走到失败的边缘。
在卡西诺峰前,英军第八军团的山地部队被调来了,这是一支多国部队。现在事情已经颠倒过来了,当初实施“鹅卵石计划”是为了策应防线当面的盟军进攻卡西诺峰。现在盟军进攻卡西诺峰到是为了吸引德军主力,给被围困在安齐奥滩头的盟军解围。
意志与意志的碰撞,血战卡西诺镇
1944年5月11日,进攻卡西诺峰的战斗又一次打响了,盟军的这次攻击坚决果断,先毫不迟疑地重新轰炸卡西诺镇。
轰炸结束之后,坦克开路,新西兰步兵冲入卡西诺镇,其实镇子已经没有了、消失了,只剩下一堆堆飘散轻烟的瓦砾,但德国人还活着,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躲过这场狂轰滥炸的。
新西兰步兵小心翼翼地搜索着,渐渐的他们松懈了,认为这是一座死城,不可能还有人活着。然而就在这时,德国人开火了。
更让新西兰人惊讶的是德国坦克也从隐蔽处冲出来,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当所有建筑都被炸毁之后,坦克这种庞然大物是怎样躲过劫难的。
头几天,盟军对古斯塔夫防线的攻击很不顺手,全面受阻。
直到5月15日,来自北非的法属殖民地特种山地部队取得了突破,以后的仗便越打越顺。
5月18日上午10时30分,波兰特种部队占领了卡西诺峰修道院遗址。正如事情所估计的。当卡西诺峰被盟军攻克后,古斯塔夫防线出现了全面崩溃的迹象。
5月22日,被围困整整四个月的安齐奥滩头部队发起了反击,野猫终于伸出了利爪。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盟军终于要挣脱了。
攻克卡西诺峰,古斯塔夫防线崩溃
安齐奥距离罗马不过50多公里,当古斯塔夫防线上的德军已然向北溃退之时,安齐奥的盟军挣脱了德军的围困之后,实际上面临着两种选择。
或是堵住通往罗马的6号公路,与追击的盟军共同围歼从古斯塔夫防线退下来的德军,或是直取罗马。
安齐奥盟军总指挥美国将军马克·克拉克(朝鲜战争第3位美国统帅)却选择了后者,他仅留下一个师封锁6号公路,自己则率大部队进军罗马。
这事后来招致了批评,因为德国的两个军团和著名的赫尔曼戈林师就是钻的这个空子溜走的。亚历山大爵士最后说克拉克沽名钓誉,这个批评确有在理之处。
美军向罗马开进,罗马以南的德军小股部队已无心抵抗。
6月4日星期天的早晨,克拉克率领美军进入罗马,他作为“不朽之城”的救星,在欢迎的人群中着实风光了一阵。
在罗马市民的欢腾中,一个美国人登上了墨索里尼演讲的讲台,他是美军师长斯特拉斯。
进占罗马——马克·威纳·克拉克(美国)
罗马解放了,而墨索里尼又苟延了一段。
7月20日,他在东普鲁士与刚被德军秘密组织炸伤的希特勒见了最后一面,此时距离这对法西斯搭档下地狱还有9个月。
在意大利的南部与中部,法西斯统治已经全面崩溃。墨索里尼已经成行尸走肉,这个独裁者的凯撒梦也要走到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