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产研究所的陈楚星教授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龙虾不吃重金属物,但它的确很不干净。
陈教授说“龙虾不是中国人主动引进的,而是日本人带进来的”,他告诉记者,龙虾学名克氏螯虾,是甲壳底栖动物。本产北美洲,后进入日本。据推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把龙虾带至栖霞山地区,这就是中国龙虾的“发源地”。
龙虾适应能力极强,无论是清澈见底的湖水,还是污浊不堪的臭水沟,都可见到它的身影。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小鱼、虾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重金属、油污虽不是小龙虾的摄食对象,但这些有“毒”物质可附着在食物上,进入龙虾体内。如果在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水中长期生活,龙虾体内的“毒物”不会被排泄掉,只能逐渐积累。所以,即便小龙虾不是盛传的“污水清洁器”,它的肠道、鳃都“饱含”寄生虫和细菌。
由于龙虾总数惊人,即使有7%左右的不合格,其数量也是很多,目前,仅长江流域的龙虾年产量就不下10万吨。江苏每年龙虾产量在65000吨左右,南京一天龙虾产量在3~5吨,其中15%产自六合、江浦等地。龙虾的检测也有许多“漏洞”。例如国家标准规定,生养龙虾的水中,汞元素不得超过0.0005毫克/升,而砷的含量不得超过0.05毫克/升。据估计,像盱眙那样的湖水基本应该满足养殖龙虾要求,但是南京约有5吨龙虾来源于本地,而本地龙虾多产自稻田、臭水塘,南京这方面的检测还是空白,这样环境出来的龙虾十之八九不合格。龙虾馆不知“检测”为何物
即使按有关部门的说法只有7%左右的小龙虾不合江苏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重金属超标的食物会给人体带来慢性中毒。
据介绍,重金属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别对儿童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部分重金属可在脑部及内脏器官中残留,对肝、肾等造成永久性伤害;如果人体经常食用重金属超标的食物,还会出现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危及生命。中大医院呼吸科专家说,小龙虾可以作为肺吸虫的中间宿主,如果在食用小龙虾时没有煮熟煮透,就有可能感染肺吸虫病,轻者咳嗽、胸痛、咯血,严重的有可能发生癫痫或偏瘫,甚至导致死亡。
南京水产研究所的陈楚星教授介绍,龙虾除了本身有害外,还有两大害处:一是小龙虾有打洞穴居的习性,而且洞穴深度在30厘米左右,小龙虾的大量繁衍,已经成为筑在长江流域上的水坝“心腹之患”;二是作为一种外来生物,小龙虾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下来,并且食性十分广泛。龙虾一旦泛滥,对水稻等农作物,以及河流的鱼苗来说,是灭顶之灾。陈教授认为,龙虾的数量一定要控制,“建设龙虾基地”也不应该大力提倡。
“安全”吃法:煮上40分钟
撇开“重金属污染”不提,龙虾也有相对安全的吃法。陈楚星教授经过科学实验证实,将龙虾煮上40分钟,细菌就能基本被*灭。但目前市场上龙虾的做法花样翻新,有的“水煮龙虾”只煮不到10分钟,有的只爆炒几分钟就端上桌,大多数都达不到“闷煮”40分钟以上的要求,食用这样的龙虾肯定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