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江湖 | 三尺铁入万众中:英雄无敌

一座江湖 | 三尺铁入万众中:英雄无敌

首页传奇手游今古传奇武侠版更新时间:2024-10-23

本文原创首发自《今古传奇·武侠版》2019年8月刊,作者留刀,任何媒体账号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欢迎转发个人朋友圈,将有趣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


古代武术家最重师承渊源,因为古代武术很大程度上是用之于实践的某些特殊技术,这些技术是实证的、经验的,只能依靠言传身教、心传口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传授,所以师承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对石敬岩的武艺,我们不妨也根据师承关系加以考察。


据目前所见到的材料来看,石敬岩的武艺主要有这样三个内容和来源:


第一个内容,前面已经谈到,石敬岩年青时曾受教于常熟县令耿橘。陆桴亭说耿橘曾教给石敬岩"击剑之术";吴殳则说耿橘向石敬岩传授了双刀法,后来石敬岩随陈监军征两江苗民时,"只以双刀临阵"。陆、吴都是石敬岩弟子,但对于石敬岩跟随耿橘到底是学刀还是学剑说法不同,以我观点来看,吴殳的说法更可信。


明代军旅中用剑者绝少,剑实际上是过了时的古兵。明末茅元仪曾说:"古之剑可施于战斗,故唐太宗有剑士千人,今其法不传。断简残编中有诀歌,不详其说。"还有人说:"军中诸技,唯刀剑法少传。"这些话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耿橘召募勇士,亲自授以武技,是为了对付盐枭,当然要立足于实战,不太可能教授古老的"击剑之术"。


而且明代武人好用双刀,这是一种时尚。


吴殳本人就曾随"天都侠少"项元池学过双刀法,而项元池的刀法又来自田州土司瓦氏夫人。在这样一个风气之下,耿橘授石敬岩以双刀,石敬岩又执双刀作战,这都是符合时代特征的事。


除了陆桴亭以外,其他所有人的记载当中也都没有见到说石敬岩的剑法如何。所以,我认为石敬岩武艺的第一个内容是来自于耿橘的双刀法。


第二个内容,据陆桴亭说石敬岩曾与浙人刘云峰同学倭刀,"尽其技"。


"故公言步战唯长刀最胜。当马毙步斗时,公仰天叹曰:'使吾得长刀,贼不足尽耳!'卒以器械不利以身与敌,悲夫!"


"浙人刘云峰"这个名字,在程冲斗的《单刀法选》中也有:


"器名单刀,以双手执一刀也。其术擅自倭奴……余故访其法,有浙师刘云峰者,得倭之真传,不吝授余,颇尽壶奥。"


根据《单刀法选》我们可以知道,刘云峰的倭刀法是直接学自于"倭"的,石敬岩既然与刘云峰"同学倭刀",那应该也是直接学自于"倭"的。如果这个说法可信,石敬岩的倭刀与刘云峰的倭刀应该出于一源。但这个说法到底可信不可信就要仔细对比一下双方刀法了。


刘云峰传给程冲斗的倭刀法,由程冲斗"依势取像,拟其名",著成《单刀法选》一书传世。


《单刀法选》中的刀法


而石敬岩的倭刀法就要稍微复杂一点。吴殳《手臂录》卷三是《单刀图说》一卷,其内容也是日本双手刀法,但是其内容明显包含了根据中国枪法、棍法、剑法加进去的内容,对整个刀法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甚至在基本理论上与刘云峰系统的刀法已形成某种对立。不过仔细查看,基本技法与程冲斗所记录的刘云峰刀法有明显相同的地方。一句话,二者之间的同源关系仍然清晰可辨,这使我们有理由认为石敬岩的刀法和刘云峰的刀法同出一源,只是后来石敬岩或者吴殳对那一套倭刀法进行了修改。


第三个内容,就是石敬岩武艺核心的枪法了,其渊源与内容都比较复杂,需要多费一些笔墨。


根据吴殳记述,石敬岩的枪法本宗"马家"。


所谓马家,即明代六合枪三大派――杨家、沙家、马家――之一的马家。此马家,既见于戚继光《纪效新书》、何良臣《阵记》,又见于王圻《续文献通考》,可以肯定地说,它是明代六合枪诸流派中十分重要的一支。


出自马家,这是石敬岩自己说的,不过晚年的吴殳对于乃师是否真正出自马家曾表示过怀疑。


王圻《续文献通考》载,马家枪有"上十八盘,中八盘,下十八盘"之名目,石敬岩在教授吴殳时,并未言及"十八盘"等法,因此吴殳对石敬岩的师承产生了怀疑。


但我觉得吴殳的怀疑是多余的,王圻的书我看过,他所罗列的"枪之家十有七,曰杨家三十六路花枪,其分出者,有大闪竿、小闪竿、大六合、小六合、穿心六合、推红六合、埋伏六合、边拦六合、大封闭、小封闭名;曰马家枪,上十八盘、中十八盘、下十八盘;曰金家枪;曰张飞神枪;曰五显神枪,花枪七十二势;曰拐突枪;曰拐刃枪;曰锥枪;曰梭枪;曰槌枪;曰大宁笔枪;曰拒马枪;曰捣马枪;曰峨眉枪;曰沙家十八倒手竿子;曰紫金标;曰地舌枪",

多数得自于传闻之间,有些是从宋代《武经总要》上直接摘下来的,如拐突枪、大宁笔枪之类,只是一种别致的枪形,并无枪法可言。王圻信手抄来,聊充数目而已,我并不认为明代枪家确有十七家之多。


实际上是吴殳本人对此是有所认识的,他说:"张飞、拒马之类,不过一时口语所成,非真有十七家之法也。"然而他又据王圻"十八盘"之说来怀疑石敬岩是否确实出自马家,实在没有什么道理。吴殳晚年,在谈论枪法时,往往有持论偏激而莫衷一是的地方,这与他谈诗论人很相似,大致属于思想方法上的偏隘,我之前就曾经说过,不再赘述。我写文章的时候很少片面地来看一个人,吴殳、陆桴亭,他们都是优缺点很明显的人,各自有靠谱和不靠谱的地方,我都会说明。


我判断石敬岩枪法出自马家最重要的根据是枪式特点。据吴殳的《峨眉枪法 • 马沙杨三家枪式说》云:


马家木枪长九尺七寸,根大盈把,尖径半寸,腰硬如铁,重六七斤,唯此一式。

这是马家枪的标准枪式,与杨家枪式不同,与沙家竿子尤不同。吴殳在《手臂录》中又说:


石敬岩木枪长九尺七寸,根大盈把,尖径半寸,腰劲如铁,重约十斤。


这两条材料虽然同出吴殳之手,但前者是吴殳根据程真如的《峨眉枪谱》所描述的马家枪枪式,后者则是他追记石敬岩所执枪的枪式。二者的来源并不相同,两条材料的一致,证明在枪式迥然有别的明代杨、沙、马三家枪法中,石敬岩所执枪式表明他的确是宗奉马家的。在三家枪式中,马家枪最短,杨家枪长于马家,沙家竿子《单刀法选》中的刀法 最长。马家枪正因为其最短,所以技术要求也最高。它适宜武艺精深的枪家,而不适宜于教练普通士卒,所以戚继光、程冲斗在挑选训练士卒的枪法时,基本上都主要取材于杨家。对此,吴殳亦有过毒舌而又精辟的论证,这里就不具体引用了。


石敬岩枪法本出马家应当是靠谱的,后来他又曾受教于刘德长,这我在前文已经谈到。但刘德长的枪法出于何处,石敬岩在教吴殳等习枪时从未说过,对吴殳来说,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直到康熙元年,五十一岁的吴殳在鹿城盛辛五家设馆,在盛家碰到盛辛五的朋友朱熊占。朱弓马精绝,武艺高超,枪法曾受教于海阳程真如,而程真如又受之于峨眉僧普恩,故称"峨眉枪法"。在盛家巧遇朱熊占,是吴殳一生中的大事。在此之前,顺治十八年吴殳曾写了《石敬岩枪法记》一篇,大略叙述了石敬岩枪法要点,但由于"革代之后,心如死灰",他连笔、墨都已废搁,更无心于枪法,是故对所学石敬岩枪法"多所忘失"。结识了朱熊占,二人"意

气投合",刚巧朱氏又是精于枪法的高手,于是他"追数石敬岩之法",向朱氏"询质异同",不想他久已生疏的旧学,经与朱氏研讨后"顿还旧观",简直"焕若神明"。


这样,他就振笔写下了《手臂录》中有关枪法的主要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与朱熊占的切磋交流,他发现,石敬岩所传枪法实际上与程真如所传峨眉枪法如出一辙。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认为,尽管石敬岩没有说明刘德长枪法的渊源,但石敬岩曾说:"德长初本少林僧,枪未造极,复游天下,而后特绝。"既然德长曾"遍游天下,安知不得之峨眉乎?不然何其如水入水也?"


当然,这是吴殳的推测,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未必确定如此,只是能肯定一点,就是石敬岩的枪法的确与普恩――程真如――朱熊占一系的所谓"峨眉枪法"暗然相合。


除了吴殳,别人对于石敬岩的枪法渊源也有记载,比如陆桴亭在《石敬岩传》里有这样一段说法:


尤精梨花枪,与河南李克复同师传,而公技更胜。游少林、伏牛、五台,皆尽其妙,枪法遂为第一。


"梨花枪"即六合枪,因六合第一合以"梨花摆头"结束,所以六合枪又名梨花枪。陆桴亭这段材料对了解石敬岩枪法渊源似乎是很重要的,但其中"与河南李克复同师传"的说我觉得不太可靠。


首先,李克复之名见程冲斗《长枪法选 • 长枪说》,程言:


李克复善其技 , 余师之,得其法。程冲斗的书我是基本都相信的,因为他确实是个实在人,这个等我们以后说到程冲斗的时候再细说,所以依据他的说法,程冲斗枪法主要来自李克复,即其《长枪法选》所见内容。而李克复枪法与戚继光《纪效新书 • 长兵短用说篇》所载枪法出于一源,基本上属于明代六合枪系统的杨家一派。所以二者内容不仅大同小异,而且一起笔就推尊杨家,都依托于金代末年的红袄军首领李全之妻杨妙真。


但石敬岩的枪法自称属于马家,其内容也与程冲斗枪法大不相同。这样,石敬岩与李克复"同师传"之说便不能不令人生疑。其次,程冲斗大致是明代末年的人,他的第一部书《少林棍法阐宗》刊行于万历四十四年,其他书刊行于天启元年,此时,石敬岩约当四十岁出头。依此推断,程冲斗与石敬岩大致同时在世,而程冲斗稍长于石敬岩,程冲斗既然师事李克复,自然李克复辈分年龄应该都比程冲斗大,石敬岩又如何与李克复"同师传"呢?一般来说,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其三,吴殳从未谈到石敬岩与李克复有什么关系,更未提到自己的枪法与程冲斗枪法同属杨家枪系统,相反,吴殳对程冲斗多有贬词,有时甚至很尖刻。假如石敬岩与李克复同师传,与程冲斗渊源相近,吴殳必不会一味的扬石抑程。


所以我觉得陆桴亭关于石敬岩与李克复同师传的说法多半出自臆测,毕竟他练武更接近于是个票友。


《筹海图编》


至于"游少林、五台、伏牛三山,皆尽其妙"就更不可靠了,这三山在明代均以武僧享名天下,但都是传闻多于事实。嘉靖间郑若曾助胡宗宪著《筹海图编》等书,对三山武艺有极尽夸张之描写,甚至说三山"其刹数百,其僧亿万,内而盗贼,外而夷狄,朝廷下征调之命,蔑不取胜,诚精兵之渊薮也"。可实际上少林枪法在明代所有枪家眼中都是粗陋不堪的,所以上一代的少林高僧刘德长才要出外学枪,而这一代的少林第一洪纪和尚也枪法不济。

明朝人不重考证,写东西的时候往往以耳代目,陆桴亭也不免


于此,所以在上述石敬岩武艺渊源的时候,基本不采用陆桴亭的资料,特此说明。


本文原创首发自《今古传奇·武侠版》2019年8月刊,作者留刀,任何媒体账号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欢迎转发个人朋友圈,将有趣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