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让我们重新回顾这些熟悉的名字
他们都曾从**手中接过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成为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骄傲
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
是中国立于全球
科技发展大潮的底气
他们的事迹,
激励我们一往无前走向未来!
张存浩: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张存浩,著名物理化学家,
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
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一位在美留学的高材生,
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
他毅然回到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祖国。
在60多年科研经历中,
张存浩多次“改行”
每次“改行”,他的研究方向都不尽相同
但始终有个共同目标,
就是国家需求!
“回国后,
做了这么多任务性科研,
有没有关注过自己的科学兴趣?”
曾有记者这样问他。
张存浩坚定而从容:
“从青年时代起,
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
就是报国。
国家的需要,
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程开甲:刻苦学习、顽强攻关、勇攀高峰
50多年前,
中国西部的戈壁上空腾起巨大蘑菇云,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声东方巨响的背后
有一个传奇的名字——程开甲。
程开甲,我国著名物理学家,
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
程开甲曾在一篇文章回忆道:
“说起罗布泊核试验场,
许多同志都会回忆起
搓板路、住帐篷、喝苦水、战风沙。
但对于我们科技人员来说,
真正折磨人、考验人的
却是工作上的难点和技术的难关。
我们艰苦奋斗的传统
不仅仅是生活上、工作中的
喝苦水、战风沙、吃苦耐劳,
更重要的是
刻苦学习、顽强攻关、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是新观点、新思想的提出和实现,
是不断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于敏: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他的名字绝密了28年
他和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核卫士”一道,
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
挺立起新中国不屈的脊梁。
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
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
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于敏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请教他一个基础理论问题,
不仅得到当面解答,
第二天还收到几大页纸,
详详细细写着推导过程。
这是于老的品格!
“一个人的名字,
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便足以自慰了。”
赵忠贤:力争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论
有没有一项工作
能让一个人专注不移38年,
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和活跃的思考?
对于赵忠贤来说,
回答是:当然有!
50多年来,除参加国防任务的几年外,
赵忠贤一直从事超导研究,
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在上世纪80年代全球的“超导研究热潮”之后
超导材料研究陷入瓶颈期,
很多研究者纷纷“转向”
赵忠贤却带领团队坚持了近20年
“冷板凳”终于被他们坐热
2008年,
该团队发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领跑全球。
赵忠贤说,
力争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论
并且让外国人接受,
真正去引领世界超导研究的发展。
屠呦呦: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她带领团队发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
让中国医药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
她曾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也是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
首位女性科学家。
她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
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
上世纪六十年代,
恶性疟疾横行。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
带领科研团队整理典籍、走访名医,
对200多种中草药
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反复摸索。
第191次实验终获成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
作为抗疟首选方案。
正是传统中医药的宝贵价值
和屠呦呦对于国家使命的忠诚之心,
让世界疟疾感染者免于病痛,
重获新生。
“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泽山:走一条自己的路
他在火炸药研究方面的贡献
堪称“中国的诺贝尔”
60多年,他走一条自己的路,
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
他就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
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王泽山
1935年,王泽山出生于吉林。
小时候父亲经常悄悄提醒他,
“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
“不做亡国奴,就必须有强大国防。”
父亲的话让王泽山从小就暗下决心。
1954年的夏天,
王泽山报考哈军工,
并成为班上唯一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
64年时光飞逝,
从翩翩少年到耄耋老人,
王泽山强军报国的初心始终没变。
王泽山说,
如今搞科研,
很多人会习惯性地
去参照国外的解决方案和研究进展,
但他总希望“用科学研究科学”走一条自己的路,
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
侯云德:认识实践再认识,直到无穷
他与病毒“斗”了一辈子
他痛恨曾夺去长兄生命的传染病,
从小立志学医,不让“猛虎”伤人。
道固远,笃行可至;
事虽巨,坚为必成。
他就是我国生物医学领域
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
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
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
主要奠基人侯云德。
他独立编著的《分子病毒学》长达105万字,
被奉为病毒学“圣经”。
他率领团队相继研制出2个国家Ⅰ类新药
和6个国家Ⅱ类新药。
……
在侯老等众多专家、医务人员多年努力下,
我国建立起相关检测技术体系,
在突发疫情处置中“一锤定音”。
跟病毒搏击了一辈子,
侯云德从不懈怠。
“如果让我对年轻人说点什么,就是要学点哲学。
哲学是规律的规律,在更高层次指导科研。
认识实践再认识,直到无穷。”
刘永坦:科技可以兴国
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
40年坚守,带出一支“雷达铁军”……
他就是刘永坦!
1936年12月,刘永坦出生在南京。
第二年,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
刘永坦回忆说,
他的童年被颠沛流离的逃难所充斥,
让他从小就对国家兴亡有着深刻理解。
“永坦”是家人对他的祝愿,
更代表着国人对国家的期许。
刘永坦坚信,
科技可以兴国,
他一定要实现这个最朴素的愿望。
刘永坦说:
“雷达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
这样的雷达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
中国决不能落下,
这就是我要做的事。”
钱七虎: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
他用毕生精力成就一项事业,
建立起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
创立了防护工程学科,
引领着防护工程科技创新,
为我国铸就固若金汤的“地下钢铁长城”。
他,就是战略科学家钱七虎
1937年8月,
母亲在战乱逃难的途中生下他,
他在苦难中艰难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
他依靠政府的助学金,
顺利完成中学学业。
他成绩优异,
成绩单被当作慰问品
送给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
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
让钱七虎报效国家的感情日益强烈。
钱七虎:
“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斗,
一人拿矛、一人持盾,
拼的是矛利盾坚。
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
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网友: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从这些大师身上,
我们看到了无数珍贵的品质,
夙兴夜寐、宵衣旰食
矢志报国、终身不悔
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
科研的道路布满荆棘,充满挑战,
此时此刻,
更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
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一步一步前行在各个领域
创造属于自己和祖国的辉煌
为他们喝彩!
为他们鼓掌!
(来源:新华社微信公号)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