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看人高:仰望叶嘉莹先生的“弱德之美”寻找跨越艰难的路径

猫眼看人高:仰望叶嘉莹先生的“弱德之美”寻找跨越艰难的路径

首页传奇手游云程专属沉默微变更新时间:2024-10-20

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遇到挫折、痛苦。

至暗时刻,除了孤独无助、焦虑无奈、前景无望的现实,所见无它。
怎么办呢?

本猫最近看了叶嘉莹先生传记题材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读了以纪录片导演组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的同名图书,以及《千春犹待发华滋:叶嘉莹传》(熊烨著)。

感慨于叶先生提出的“弱德之美”,乃是历尽艰难之后的大智慧。敬佩、仰望之余,颇受启发。

先了解一下叶嘉莹。

一、出身世家的叶嘉莹

叶嘉莹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蒙古旗族,叶赫那拉氏的后代。

曾祖父是清朝二品武官,祖父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

她幼承庭训,四五岁开始认字,学习四书五经。受长辈的影响,从小对古诗词有了浓厚的兴趣。

1945年,叶嘉莹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后从事教学工作70多年。

她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著作等身,获得成就及荣誉无数。

二、历经磨难的叶嘉莹

叶嘉莹的一生可谓历尽坎坷。

她儿时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乱象,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13岁时北平沦陷于日军统治。在上学的路上,能看到巷口被冻死的路人。她写下了悲痛的诗句:“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父亲随政府流转南下,母亲带着叶嘉莹和二个弟弟留在北京。不曾想四年后一个重大打击突然降临。

母亲去天津看病,在返京的火车上去世,没来得及给子女留下一句嘱托的话。

突如其来的噩耗把这个刚刚十七岁的姑娘打懵了。

父亲不在家,作为长女,她只能选择坚强。

叶嘉莹忍住悲伤,找出母亲的衣服,去停棺的寺庙里,亲手给母亲换上,带着二个弟弟守丧。

当棺盖盖上,听到钉子咚咚咚钉进棺木的声音,她知道自己从此和母亲天人永隔了,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这是她第一次经历生死打击,“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满心的悲痛化作了八首《哭母诗》。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这是少年叶嘉莹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叶嘉莹和二个弟弟

1948年,24岁的叶嘉莹跟随在海军服役的先生到了台湾,初到异地只能和亲戚同住。

她没有工作,要负责家务、买菜、做饭等所有的杂事,还要替人家照看小孩。她在辅仁大学的老师顾随先生得知她日日在做这些事,很替她悲哀。

后来经朋友介绍,叶嘉莹到彰化女中教书。

但是没过多久,她先生在“白色恐怖”中被捕,她和只有三个月大的女儿也被关进了警察局。

虽然后来她和孩子被放出来,但是叶嘉莹因此失去了工作。

没有薪水,没有住处,只能再次投靠亲戚家寄人篱下,过着不能早睡,不能晚起,食不果腹的日子。

当时正值酷热的夏天,白天怕孩子哭闹影响人家午休,她抱着女儿在街上徘徊。等人家睡醒了再回来。

晚上要待人家都睡下了,她在走廊的地上铺个毯子,带襁褓中的女儿在那里休息。第二天一早人家起床前,她要先起来收拾好。

她那时写的一首诗《转蓬》描绘了当时的心情: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后来叶嘉莹被介绍到台南一所中学教书。

一个年轻女子,带着吃奶的孩子给学生上课,三年多不见丈夫露面,周围人用奇怪的眼光看她,对她指指点点。

她只能沉默、隐忍。如果被别人知道她先生是因为“白色恐怖”被捕,她马上又会失去工作。

此时只有27岁的叶嘉莹,远离故土,举目无亲。倍偿世间的艰辛痛苦无人告与,无处述说。

她感到自己已经到了中年,“中岁心情忧后患,南台风物夏初时”是她真实的心境。

1952年末,叶嘉莹的先生终于获释,她也被请到台北教书。

后来她的二女儿出生了,但是先生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羸弱的她不得不奔波于三所大学教课,每周30多个课时。

劳累过度使她染上了哮喘病,晚上经常发作,胸口疼得喘不过气来。

更可怕的是,先生在历经三年多的牢狱之后性情大变,为一点小事就歇斯底里,甚至对叶嘉莹施以暴力。

于是,叶嘉莹除了生活重担外,又增加了一层精神重担。

“我不得不带着满身的伤去给学生上课,还要装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虽然叶嘉莹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语气平和,好似风轻云淡,但是可以想象当时她内心的苦楚和无奈。

1966年开始,她去美国哈佛大学做交换学者。后来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方便照顾老父亲,她接受了加拿大一所大学的聘请,辗转将全家人移民到加拿大定居。

刚到温哥华时,只能寄居在别人家的地下室。

比这更困难的是,她要用英文给外国人讲中国的古诗词,为了表达意思准确,需要花大量时间查字典,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二点。

叶嘉莹后来谈及此事时说:“那时我压力很大,也很苦恼,我没有办法。上有年迈的老人,下有二个女儿要上学,学费很贵,先生一直没有工作,一家五口要生活,我得养家糊口。”

她写了一首《鹏飞》表达当时的感慨: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匐行。
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1971年,父亲突然患脑中风去世,从此她的人生没有了来处,只剩归途。

她把对父亲的思念,凝结在这首挽诗《父殁》中。

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
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
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
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

叶嘉莹和父亲


对叶嘉莹打击最大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1976年叶嘉莹到美国讲学,刚一落地就接到噩耗,她的大女儿和女婿因车祸双双去世。

54岁的叶嘉莹痛不欲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见人,整日以泪洗面,接连数十天,在悲痛中她写下了十首《哭女诗》抒发心中的悲哀。

“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

但是,痛苦磨难是可以让人成长的,诗人尤其能把痛苦化为能量。

女儿的去世让叶嘉莹真正觉悟到,个人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

她明白“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心头一焰凭谁识,的历长明永夜时”。

这次打击成为她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她把对女儿的思念都投入到自己晚年的人生选择中---回国教书。

叶嘉莹工作照

三、“弱德之美”叶嘉莹

“弱德之美”是叶嘉莹针对诗词美学提出的一个概念。

叶先生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好像一颗芦苇。在狂风暴雨中,挺拔的大树有可能被折断,芦苇会被吹弯吹倒。但风雨过后,芦苇还在,依然可以坚强地活着。这种美,就是“弱德之美”。

叶嘉莹经历命运多舛的一生,就是“弱德之美”的呈现。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她隐忍着,从不流露出半点哀伤和不满。这是因为她儿时所受的教育和传统家庭的影响。

同时,她坚守着对诗词的热爱,诗词成为她在苦难中成长、坚强的动力。有人说“是古诗词救了她”,“她遇到什么困难,诗就能把她渡过去”。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导演陈传兴说:“她是荷马,她是杜甫,她是《诗经》,是我们中国整个几千年以来的诗的女儿”。

叶嘉莹和陈传兴导演

她对古典诗词探索的执着,满怀热情地投入国学文化传播的事业中,成就了不平凡的叶嘉莹。

她是师者叶嘉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继承恩师顾随先生的志愿,把中国古诗词文化的薪火传下去。

为了这个理想,她执教70多年没有休息过。她想把更多的人领进诗词的殿堂,知道中国古人传下来的瑰宝有多么美。从中学到大学,从国內到国外,不遗余力。

无论在哪里,叶先生的课都非常受欢迎。

她刚到南开大学讲课时,经常是教室里挤不下,学生趴在窗外听课。

她在讲学时从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忧苦,风度和悦,精神饱满,旁征博引,引人入胜。

也许是因为她的经历坎坷,对诗词的理解深刻独到,令听者耳目一新。

很多人听完叶先生的课后都感慨,原来中国古典文学的世界是那么的广阔。

作家白先勇回忆说:“当年在台大读书时,从外文系逃课,去听叶老师的诗词课”。“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诗词殿堂的人”。

她的学生这样评价:“叶先生的生命,早已与诗词紧密相连了,你说不出是她在讲诗,还是在讲自己。一堂课下来,感到人生悟了几番。”

叶先生说:“我要把我知道的所有教给学生,否则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杜甫、辛弃疾”。

叶先生九十多岁时还经常出现在讲台上,她坚持站着讲课,以饱满的精神向年轻人传达着古诗词中蕴藏的生生不已的感知和生命。

她说:“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老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屈杜魂。”

对叶先生而言,“报国”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她是史者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探索,致力于古诗词研究。

她不仅是要发现古诗词的美,更是要寻找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基因密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

在经历过人生的磨难,她真正能与伟大诗人的心灵相遇、相知。诗词中的离情别绪、羁旅愁思、缠绵爱情、人生感慨都能引起共鸣。

她说:“经历忧患,我才开始欣赏到杜甫诗的好处。”

她经常引用王国维的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她治学严谨,为了纠正很多人对杜甫诗的误解,她利用暑假,坐着公共汽车跑遍了台湾各大学、图书馆,从原始善本中抄录杜甫诗,逐字进行研究解读,写成了她的代表作《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被誉为杜诗研究的巅峰之作。

叶嘉莹探访叶赫故乡

她是使者叶嘉莹,在异国他乡,用人家的语言介绍自家的诗词。让无数外国人了解并喜欢上中国古典文化。

2008年,叶嘉莹获得中华诗词学会颁授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词说:“叶嘉莹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她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其诗论新意迭出,别开境界,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时至今日,近百岁的叶嘉莹先生依然没有中断对国学的探寻,笔耕不辍。

叶嘉莹工作照

她是诗者叶嘉莹,从12岁起,就尝试作诗填词。把所见、所感、所思、所悟用诗句记录下来,诗词中有她经历的所有悲、喜、沉、浮。

至暗时刻,是诗救了她。她用诗表达无法言说的哀伤和悲痛。

欢喜时,诗是她的挚友。离乡26年后重归故土,她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二千多字的七言古诗《祖国长歌行》。

“空悲岁月逝骎骎,半世飘蓬向江海”。

书法家周东芬手书叶嘉莹先生《祖国行长歌》

书法家周东芬手书叶嘉莹先生《祖国行长歌》


她是士者叶嘉莹,诗词于她是慰藉,更是理想,是信仰,让她看到更远的未来,更广的世界。

诗词让她更豁达、更乐观、更包容。

1978年,得知大陆恢复高考,已经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的叶嘉莹给中国教育部写信,申请回国义务教书,得到批准。

她说:“我一生都很被动,没有选择的余地。回国教书是我唯一一次主动的选择。”

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利用假期33教书讲学,往返机票自理,不收取任何报酬,坚持了30多年。

2013年,因年事已高不适合越洋奔波,她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

这几十年,她全身心的投入到祖国文化研究和教育传播工作中。

截止到2016年,她陆续把自己的退休金、稿费、变卖房产的钱共计3600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用恩师顾随先生的名义设立基金会,鼓励推动国学文化研究传播工作。而她自己过着朴素清廉的生活。

诗人痖弦说叶嘉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士”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内心保持着高洁的品德和操守,即便一无所有。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牢记着恩师顾随先生的嘱托,她完成了从“叶嘉莹”到“叶先生”的转变。

当被问及有没有遗憾的事,白发苍苍的叶嘉莹低头想了想,说:“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愿年轻人能够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顿了顿,她又补充道,“我的莲花总会凋零,但我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莲心留下来。”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看到此处泪目了。

四、受到的启发

作为凡夫俗子,仰望叶嘉莹先生的才学,敬佩叶先生的风骨,被叶先生的“弱德之美”深深地触动。

本猫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好好思考。

Q1.是否应该(或必须)有个信仰,或者是能够作为精神寄托的爱好。好像诗词之于叶先生。

她全神贯注于诗词,能坚持、坚守、坚忍,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叶先生说:“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的关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精神不死。”

本猫觉得,即使没有明确的信仰,至少培养自己有一个爱好,读书、冥想,或是写字、绘画、弹琴、发呆等等。可以不依赖他人,独处时不觉得孤独、焦虑,不会闲的六神无主。万一遇到啥困难,精神有个寄托。万一不幸遭受病痛折磨时,灵魂有个庇护所,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

Q2.要重新认识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但是真的都顺了,可能就没有了成长的动力。假如一生顺遂,对社会的认识,对生命的理解会很肤浅,人生缺乏丰富的色彩。

也许只有经历大灾大难,才有可能大彻大悟。

有句歌词说得好“阳光总在风雨后”。

Q3.要认识到“隐忍”的力量。

杨绛先生曾经说:“开始是假装坚强,时间长了,我们果真坚强起来了。”

叶先生说:“我常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

隐忍,是对他人的豁达,对自我的克制。这种克制能引导自省,激发出把人生苦难“内而化之”的力量。
......
(本猫继续思考中,省略)

7月2日,是叶嘉莹先生98周岁生日。

祝叶先生吉祥安康,长命百岁!

谨此向叶先生致敬!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