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传奇人物—最年轻的买办刘子敬

汉口传奇人物—最年轻的买办刘子敬

首页传奇手游游趣传奇更新时间:2024-09-11

在清末民国时期,汉口这块地方风云际会。涌现不少风流人物。

在汉口流传“汉口三刘”之说。

指的是担任俄国阜昌洋行买办的刘子敬、法国立兴洋行买办的刘歆生、实业家刘鹄臣。

其中,刘子敬还有中国茶叶大王、汉口首富、汉口第一买办的头衔。

刘子敬的祖父从山西到汉口来经商,家境经过几代奋斗还比较殷实。刘子敬的父亲刘辅堂是汉口最早的买办。

1884年,刘子敬出生在汉口,少时的他条件优越。

1894年,其父刘辅堂担任俄商新泰洋行的买办,次年加入俄国阜昌洋行买办。

自家开有茶坊,控制着茶叶产地的庄号。老汉口有个传说:先有刘茶坊,再有老汉口,足见刘家家产宏富。

刘辅堂经商的时候,也经常把刘子敬带在身边,见识经商门道。正是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才有后来的得心应手。

二十世纪初房地产大热,刘辅堂进入地产界, 刘辅堂的主要帮手有同宗湖南人刘麟郊、刘峻周和刘麟郊的徒弟朱紫桂。 这就使刘子敬用不着象刘歆生那样,少年时期栉风沐雨忍饥受寒。也不用象汉口大多数从底层干出来的财东那样,带着幼而失学的遗憾,让自己的子侄辈来实现自己读书的梦想。

刘辅堂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把刘子敬送到了文华书院教会学校,介绍良好的教育。如果一直读下去,他后来是否会留在工商界还难说。

1905年,21岁时,父亲刘辅堂离世。

在他面前只有两条路,那就是,辍学;如继续深造,那就得“辍业”。

后来,俄国商人,帮他作了明智的选择。帮助他顶替父亲刘辅堂的位置,继续做“阜昌洋行”的买办。

他爹手下的旧人,身当此时莫不为自己的处境担忧。

谁知刘子敬接任之后,大学孙权的用人之道:“重用三世老臣”,让那些看着他长大的人,先在什么位置现在还在什么位置。

而且坚持执晚辈之礼,“叔叔”、“伯伯”不改口地叫着,全然不摆主子的架子。加上刘家班底同宗湖南人刘麟郊、刘峻周和朱紫桂的支持。刘子敬如鱼得水! 这一来,老人们感动了。私下里,他们几乎把自己当成某家王朝的“顾命老臣”,口口不离“鞠躬尽瘁,辅佐幼主成就大业”。

后来事业上的巨大发展,证明了刘子敬“初登大宝”之际的方略是正确的。那些老人,和刘家班底确是真心实意地帮了他一把。刘氏产业由刘辅堂时的200万两白银,到刘子敬时的800万两,没有人的辅佐,是万万难办到的。

这也说明刘子敬的精明之处,说明他是个很有商业眼光的人。

他能身兼阜昌洋行和俄华道胜银行买办。同时他的胞弟刘端溪还身兼美国花旗银行和德太洋行买办。“刘家昆仲四买办”,在时兴华商在洋商处“挂旗”的年代,这使他们获得了优于其他买办的发展条件。

辛亥革命前后,汉口掀起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刘子敬以他敏锐的商业眼光,抓住商机,投资房地产,开发了上百栋铺面房屋和辅堂、辅义、辅德等里分。让刘子敬有了房地产大亨的称号。

这些房产,使刘子敬每年收益3万多大洋,且用作抵押,贷款发展实业。并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了茶叶市场。在此基础上,刘子敬开始涉足蛋品行业和纺织行业等更多的领域。

1861年汉口开埠到20世纪初,汉口租界的外国商人开办了大量的洋行和工厂,其中工厂主要有蛋厂、牛皮厂之类的。当时汉口蛋品业大部分为外商所垄断。刘子敬充分利用与洋人的关系,跻身蛋品生产和出口。

1912年,刘子敬与他人合资开设华发蛋厂,独资开设汉口发记蛋厂;1918年又与他人合资在河南漯河开设新华蛋厂,1919年独资设中华制蛋公司,并在河南郑州、漯河设新华和中华蛋厂,在外省各地设庄80多个收购蛋品,获利丰厚极一时之盛。刘子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践,为中国商人树立了榜样。从他开始,越来越多的包括洋行买办在内的中国商人在学习洋人之后尝试自立门庭,独立创业。

就像汉口另一个“刘”——刘季五在英租界办打包厂一样,虽然被洋人“掐着玩”,还被掐去了不少油水,客观上却挤占了洋人的市场份额。

20世纪初,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湖北兴办企业,创立了湖北纺纱局、织布局、缫丝局、制麻局。从那以后,纺织业就被工商界认为是最能赚钱的行业。

一战期间,洋人忙于战争,民族工商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19年刘子敬与刘季五、刘逸行合资在武昌创办震寰纺织公司(即解放后的五棉),因是出资最多的*而担任主任董事。除了蛋品业和纺织业外,刘子敬还投资45万两银元和王琴甫共同承租白沙洲造纸厂。

1920年独资开设义隆公司及义隆油厂,经营桐油出口业务;兼理美商美亚保险公司。

1902年前后英国人在汉口兴建了西商跑马场。为挽回权利,刘歆生、周星棠、梁俊华、韦紫封等36人于1908年发起组建华商体育运动会,并集资购买地皮3.3万多平方米,修建华商跑马场(今航空路同济医院一带)。

1909年华商跑马场建成。1926年,刘子敬任华商跑马场董事长。此外,他还曾任汉口总商会第七、八届会董,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会长等职,曾办有辅德中学和惠民亭小学。

到20世纪20年代时,刘子敬的事业到达了巅峰,过着有豪车、别墅的风光日子。夏日到庐山私人别墅避暑,家人家佣几十人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尽管刘子敬出身名门,少年得志,眼光独到,事业发达。但在那动荡的时代,注定刘子敬不能笑傲于乱世之中。谁也没有想到,在瞬息万变的商海风云之中,商界大亨刘子敬最早败下阵来,而且一败涂地。  

刘子敬作为买办,在各国洋行纷纷进驻汉口时为他带来了财富和身份,但也为他后来随着洋行退出汉口金融舞台,他的生意便不可避免地随着衰败。

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商在中国的洋行、银行关门,这首先让刘子敬失去买办的身份。俄国茶商撤退汉口,刘子敬经营的从中国出口到俄国等国的茶砖生意也因此一落千丈。

再加上英国、印度、斯里兰卡逐步成为产茶大国,中国对世界茶叶的出口锐减,刘子敬的茶庄茶厂也没有生意可做,刘家财源断了一半。

刘子敬担任买办的俄华道胜银行的钱庄*,他的市场形象也随之倒塌。在短短几年中,刘子敬就逐步陷入了财源枯竭的境地。  

刘子敬事业的衰败,其实在其全盛时期就显露出端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与俄国商人巴洛夫合伙经营的一次锑矿出口买卖,船行大西洋时被德军潜艇击沉,损失巨大。

1924年前后,他的胞弟在押运中华制蛋公司价值30万两白银的货品到上海时,将货款输了个精光。刘子敬为了商业信誉,为了保全大买办的形象,将其两件大伤元气的事情捂得严严实实,而秘而不宣的背后却又缺少挽救措施,就使得他陷入了越难越缺钱,越缺钱越难的生死劫。  

在小农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刘子敬实施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局限其投机沾沾自喜于低进高出的实惠,未能谋划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到欧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之时,面对危机,刘子敬由于缺少预备这种反扑的意识,缺乏应变准备而败下阵来,折戟于乱世。

1928年,刘子敬在庐山抑郁而终,终年44岁。  

20世纪20年代,刘子敬在武汉乃至长江流域名噪一时,他的产业王国曾带给他汉口第一刘的称号

其传奇经历和故事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历史已经作古,然而,刘子敬的沉浮人生对于后人来说,是值得深刻思考的。

以上完。

注,资料来源于微博博主paila的《辅堂里的开发商—的儿子刘子敬 蒂尕字汉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