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着实令人讨厌。
恶性事件频发,热搜一天一变:
前天街头暴虐行凶、昨天董事长猥琐娈童、今天玛莎拉蒂连环撞人,明天又不知道会是哪一出人间悲剧。
而这其中,有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值得所有人记住:
杨瑞立。
这位初三的女生,原本和所有同龄人一样,对即将到来的假期充满期待。
她计划想要去办张健身卡,托母亲的帮忙找了一份在商店卖货的兼职,正好可以攒下钱。
小小的梦想,一点点实现。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
就在中考前三天,她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残忍*害。
这个含苞待放的年轻生命,尚未迎接阳光就已经被黯然折枝。
杨瑞立之死,指向的,是这个星球上最沉重的话题之一:
儿童虐待。
中国的儿童虐待情况有多严重?
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估算,中国有大约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儿童遭遇过身体虐待。
为什么数量会如此巨大?
他们的监护人呢?
现实是,在儿童虐待事件中,家庭内部对儿童的暴力,占了大头。
儿童虐待施暴者,每5人中有4人为父母。
本应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大伞,竟变成了抽在他们身上的皮鞭。
2016年,我国第一部《反家暴法》开始实行。
其中明确了针对儿童虐待的相关法规,似乎为这些饱受家庭摧残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可是,写进法律就够了吗?
几行大字,一纸条文,是否就真的能真正保护住这些娇弱的花朵、祖国的希望?
在这部韩国电影里,我们或许能够获得一些启示——
《小委托人》
어린 의뢰인
豆瓣8.0。
1000 人看过。
太少了,实在太少了。
如果可以,每个人都该看一看。
看看这个残酷故事,与现实有几分相似。
这是一个典型的底层家庭。
母亲早逝,留下孤苦伶仃的一双儿女。
父亲是清洁工,工资低工作多,常年早出晚归。
生活虽然贫苦,但姐弟二人相依为命,互相扶持,倒也能苦中觅乐,打发时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早熟的姐姐不仅家务熟练,成绩也不错,更是能歌善舞。
她的梦想,就是长大后登上舞台,成为歌手。
歌舞天赋配上她清丽的外貌,好好发展,未来可期。
即便不说进入娱乐圈这些虚话,如此成熟乖巧的孩子,好好学习,长大想必也会颇有一番建树。
不说大富大贵,撑起一个家庭总是足够的。
但这一切,都随着一个女人的出现,彻底化为泡影。
父亲为他们找了个继母。
很多人纳闷。
这个女人看起来知性美丽,怎么会心甘情愿屈居到这样一个穷困的家庭?
答案很快揭晓:
她有暴力犯罪的前科,刚刚出狱。
接下来便是噩梦的开始。
父亲依旧对家庭不管不问,只顾着从孩子身上榨取钱财;
冷血的继母看不惯「没家教」的孩子们,稍不顺心便拳脚相加。
孩子无力抵抗,只能任其打骂。
一次,两次,无数次。
家暴频率越来越高,下手越来越重。
终于有一天。
弟弟脆弱的躯体再也承受不住残酷的虐待,痛苦地离开了。
尸检时发现,浑身都是淤青伤痕,没有一处完好。
肚子因内脏受伤,异常鼓涨。
那画面,触目惊心。
但那个恶毒的女人却并没有因此产生一丝一毫的忏悔与愧疚。
甚至,还逼迫姐姐替自己顶罪。
何等可笑!
看看这饱受虐待,瘦骨嶙峋的小女孩吧。
她已经虚弱得连自保的能力都已失去,哪里还有力气施暴!
然而这么明显的谎言,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拆穿。
明明无数次撞见过虐待场面,大人们却总是视若无睹;
明明天天传来被殴打的惨叫,邻居们却全部掩耳障目;
明明孩子一天天肉眼可见的衰弱下去,教师竟置若罔闻,不管不顾。
各人自扫门前「血」。
影片的开头,曾提到了著名的基蒂·吉诺维斯案。
当时的在场者们侃侃而谈,对「冷漠的旁观者」大加指责。
可轮到他们自己时,一样无人站出。
行,人不救我,我自救总行了吧。
姐姐虽然年幼,却有着令人惊异的勇气与智慧,开始自主向外界求助。
可让我们看看,她得到的回应是什么呢?
向学校求助时,教师一脸为难,只能建议报警。
她因此离家出走,向警方求助。
可警察却一脸不耐烦,顺手将锅甩给了儿童保护机构。
还不无嘲讽:
就被妈妈打了几下就报警。
最近的孩子真可怕,可怕呀。
辗转又到了声称以维护儿童权益为工作宗旨的保护中心。
然而他们只是理论上有一堆法定救助程序。
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半点实权。
只能礼貌地上门访问,亲切地批评教育,郑重地警告下不为例。
然后,孩子们又被送回了地狱般的「家庭」之中。
可以想象,那些差点被揭穿的施暴者们内心早已燃起愤怒之火。
在笑眯眯送走外人后,关起来门,只会打得更狠。
一声声的求救,最后都石沉大海。
姐姐幼小的心灵,陷入了绝望。
难道这些警察,这些社工也都是坏蛋吗?
难道所有的大人都是串通一气来伤害自己的吗?
不,不是的,他们只是在「依法办事」而已。
只是所谓的儿童保护法,就是这么可笑至极的东西。
有权的不想管,想管的没实权。
推来诿去,圈圈转转,最后能管、愿管的,还是只有「父母」。
哪怕那为人父母的,是地狱来的恶魔。
看着孩子从绝望到冷漠的神情,鱼叔心疼得快要落泪。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下面九个字:
「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
这正是我们正生活于其中的,残忍、赤裸的现实。
也许是所谓「传统文化」作祟,东亚三国的人民至今仍然对「家庭」这个概念怀抱着不切实际的过分好感。
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家和万事兴……
在这些虚浮辞藻的背后,是一个残忍的预设:
孩子属于父母。
父母拥有孩子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在这个被家庭、社会、道德观念架起的牢笼里,孩子终其一生,都无法逃离家庭。
我们常说,「孩子是整个社会的财富」。
可实际上,这个社会,一直在逃避着抚育孩子的责任。
杨瑞立一案里,聪敏早熟的杨瑞立,和影片中的那位姐姐一样,也多次尝试过自救。
她向学校,向街道机关,向妇联写过求助信。
信中明确表示自己的人身安全已经受到了父亲的严重威胁。
学校教师前来调解了,最后只表示,无能为力。
然后说了番看似关心实则冷漠的客套话,自觉仁至义尽:
「希望她能勇敢起来」。
街道办事处来进行司法调解。
面对态度强硬的杨瑞立父亲,只要求他「答应」供女儿上完高中,也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保护措施。
警察也来过了。
但因为杨父坚称是家庭纠纷,警方也只是出具一张调解认定书草草了事。
未成年的杨瑞立无路可走。
在被*害之前,杨父举着屠刀,逼问这个「不听话」的、一次次尝试逃离魔爪的女儿:
「服不服?」
「服。」
女儿屈服了,向父亲,向「家庭」,向现实屈服了。
可这也挽救不了她的生命。
「我怕回家,不回家又不行」,女儿曾痛苦地向母亲告白。
可是孩子,不是这样的。
你可以不回去的。
随着《反家暴法》的颁布,「人身安全保护令」也在我国正式上线。
一纸保护令,便可将恶魔般的父亲从身边驱离。
可学校不知道,街道办事处不知道,连警察也不知道。
一年下来,全国核发的保护令区区数百张,与家暴案件数量相比,不过九牛一毛。
数据上看,全国已经建立了1300余所儿童保护机构。
可实际操作中,真正得到过保护的孩子,也不过百人。
法理很美好,宣传很骨感。
鱼叔从不崇洋媚外。
可在此时,却还是止不住地羡慕美国那完善而严苛的儿童保护措施。
每个目睹儿童虐待的「路人」,都必须主动上报;
稍有虐待行为的父母,都将立刻被隔离;
每个相关部门,都主动保护孩子的安全。
当然,这些进步也并非一蹴而就。
电影《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就还原了1965年的一桩儿童虐待事件。
16岁少女西尔维娅在寄养家庭遭受残忍虐待。
种种虐待行为,光是复述,都令鱼叔毛骨悚然:
被辱骂荡妇、婊子,被踢、被踹、被像个沙包一样往墙上摔;
被烟头烫、被棍子打、被皮鞭抽;
被要求吃屎、喝尿,用手抓起自己的呕吐物咽下;
被要求当众把玻璃瓶子塞入下体。
他们把她推下楼梯 滚进地下室,又强迫她从楼梯走上来。
这样就可以把她再扔下去一次 。
以此为乐。
她全身上下有一百多个小伤口,后来都被证明是用火柴和烟头造成的烧伤。
最最残忍的一项是。
她伤痕累累的肚子上, 被烙刻了一行字 :
I'm a prostitute and proud of it。
我是一个妓女,并以此为荣
负责这起事件的检察官称它为「发生在印第安纳州的最可怕的犯罪事件」。
之后也影响了美国立法对儿童权益的保护。
在国内,我们却早已习惯了媒体普法,微博学法,我们习惯了靠一件件惨案堆积起「法律意识」。
但问题是,我们为何非要等亡羊补牢。
而不是防范于未然。
9102年了,如此多历史惨案、前车之鉴,为何我们仍缺乏足够的重视?
是非要累积到多少数量的受害者,社会才真的能重视吗?
非要等到《美国田园下的罪恶》演变成《中国田园下的罪恶》,我们才真的会有所醒悟吗?
鱼叔知道,这一系列儿童保护的配套措施,还需要时间完善;
鱼叔也知道,一切都会慢慢变好,只要耐心等待。
但孩子们等不起。
《小委托人》的最后,被惨剧唤醒的大众,帮可怜的小女孩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伸张了所谓的「正义」。
可对于孩子来说,惨剧已经酿成,未来已经崩溃,人生已无法回到从前。
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
救救孩子吧,在他们受伤之前。
杨瑞立之死令人愤怒而又痛心。
当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鱼叔和隔壁香玉都感到震惊,讨论了许久。
实在有太多话想说。
因此都针对《小委托人》这部片子写了一篇文章。
里面的故事,看似疯狂而可怕,但其实仍然正在各个角落上演。
如果想听听香玉对此事的看法,不妨移步她的个人公众号「影玉」。
还有更多鱼叔这边看不到的有趣文章,同样精彩。
她在那里等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