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爬上去的这个柱子到底是个啥?

林徽因爬上去的这个柱子到底是个啥?

首页动作格斗京都镇魔塔TD更新时间:2024-07-14



林徽因在佛光寺内爬梯测量经幢顶部

1928年,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与民国大才女林徽因在美国结婚后,就一起学成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学古建筑的小夫妇俩,就以古建专家的身份,开始了在中华大地四处畅游并寻找保护古建筑的工作,这实在是一份既有情怀又功在千秋的事业。

他们特别想实现寻找唐构建筑的梦想。对于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唐朝建筑,国内在民国时期还没有人进行的深入的研究。两个满带理想的年轻人,决心改变中国古建筑研究保护工作的空白状态。

此时的中华民国,对于我们的邻国日本来说,就如同才打开大门的巨大的宝藏,大量带有各种目的的日本人纷纷来到中国,潜入中国各地淘金。

一些人来到上海滩和东三省经商,把中国的各种资源倒卖回日本;另一些人被派遣绘制中国各地的地形图,为后来的侵华战争做好了准备;还有一些人四处寻找古董宝贝,中国的唐宋元明清的各类古瓷器、书画、石雕等许多古代艺术品被盗卖到日本。

也有日本人对中国的古建筑有兴趣。当时有个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古建调查,他得出一个结论,宣称中国全境一千年以上的土木建筑物已经一个也没有了,想领略唐式木构建筑的风采,只有去日本。

梁思成不相信中国千年以上的古建筑都没有了。1937年夏天,全面抗战爆发前,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行四人,冒着酷暑,骑着毛驴和骡子再次来到五台山,寻找古建筑。此前,他们已在中华大地上苦寻三年,仍毫无结果。

不过这次五台之行,梁林还是觉得冥冥之中有一丝丝希望。因为来之前,他们看到一本刚出版的画册《敦煌图录》,一幅描绘唐代《五台山图》壁画里,“大佛光之寺”赫然入目。

而他们已经了解到,在五台山西南百里之外的豆村,确有一座偏僻古寺名叫“佛光寺”。在那个战争欲来的危亡时刻,为解“唐构”宏梦,无所畏惧,毅然前往。谁料此一去,便如天崩地裂一般,在中华腹地訇然隆起一座高峰。

在一个黄昏,他们发现了安静伫立在山高路陡、深林之中的庙宇,像一个沉寂千年的老人,在光影转换中静待着它的有缘人,而今便可开始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推开无人问津已久的殿门,一尊佛像坐立在正中,周围环绕着侍从,从塑像特征上来看,佛像面颊丰满,眉毛弯弯,口唇端正,腹部略凸,整体向前微微前倾,是显著的唐代风格。

从斗拱、出檐、雕花、藻井上也可以看出晚唐的痕迹,所以这很可能打破日本人当初的断言。一行人欣喜若狂,疲惫全无,现在只需要找出修建年代的证据就可以证实他们的判断。

林徽因的惊世一瞥,彻底揭开佛光寺的前世今生!

林徽因进来大殿,在大殿内从佛像到建筑仔细观看,她偶一抬头,在大殿房梁的下面,隐约发现一排模糊的字迹。于是她赶紧叫来帮工搭脚手架,要爬上去看看。

脚手架搭好了,梁思成正准备往上爬,林徽因说还是我上去看吧。梁思成看她心情如此急迫,就由了她,只是要她小心注意安全。

林徽因爬上房梁细看文字

爬上梁去。当拂去千年的灰尘后,林徽因辨认出上面写着“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看到这些字迹,林徽因心中一震,她马上想起曾经在门前的石经幢上,也刻有同样的文字。

从房梁上下来以后,她马上来到大殿门前的院子里,把梯子搭在经幢上,从上到下对经幢仔细的测量观看。

林徽因又爬上经幢仔细测看

佛光寺东大殿前,林徽因站在梯子上对一座石经幢进行仔细测量观看。

这座石经幢高约3.2米,亭亭玉立,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而后标注的时间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两厢一对比,真相大白于天下。

经幢下部记述重修佛光寺的人物和时间的文字

林徽因的惊世一瞥,彻底揭开了佛光寺的前世今生: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 (471-499年) ,到唐代,已是名闻天下的“十大寺”之一,敦煌洞窟的壁画就描绘了当时的胜景。

敦煌璧画中的大佛光之寺

但三百多年后,到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大举灭佛,寺院除一座砖塔外被全部毁损。

灭佛运动仅存的砖塔

仅过了12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又捐巨资重建,目前现存的东大殿就是这次(857年)重建的遗物。

唐代女弟子宁公遇捐巨资重建的大殿

现存的唐代佛光寺局部

佛光寺:我从唐代等待了千年,只为与你相遇——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发现。

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辉煌的纪念碑,中国最古老、最典型的土木建筑,建于唐代的五台山“佛光寺”!

大唐盛世,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其宫殿、佛寺等建筑更是达到中国建筑史的巅峰。可是中国古建多用不耐久的木材,沧海桑田,岁月弥失,留存至今除非奇迹。

而发现这一奇迹的,就是民国时著名的伉俪梁思成和林徽因。“梁上君子、林下美人”,这对才子佳人给我们留下许多佳话,发现佛光寺是最精彩的一段。

归国后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这是我们这些年里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结构建筑,殿内尚有唐塑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国宝也!”佛光寺的发现者梁思成由衷赞叹!

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带着原汁原味大唐风采的东大殿掀开面纱,横空出世。佛光寺的发现向世界昭告中国仍有唐代木构建筑,狠狠回击了日本学者所谓的断言,同时为中国发现了飞檐翘角的唐代大殿一座,唐代塑像三十多尊以及唐代壁画一幅,不得不说是中国建筑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被梁思成称为“我国第一宝”的佛光寺,既没有经过重修,也没有经过重建,是完完整整遗留到当代的木质结构唐代建筑,其建筑文物更是纵跨北魏、北齐、唐、宋、金、元、明、清、民国9个朝代,,直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等大的战乱、动乱,年代跨度之大之全,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当之无愧地堪称第一。

那么为佛光寺是唐时建筑提供了确凿证据的,就是那个立在寺院院子里的,林徽因爬梯子上去测量的经幢。

说了半天,这个石柱子到底是个啥东西?

我国石柱类的东西有两样,一种叫华表,在天安门前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石柱华表;另一种叫经幢,经幢是立于寺庙院子里的刻满经文等文字的石柱子。

佛教自东汉开始传入中国,洛阳的白马寺是第一个官办的佛教寺院。开始在寺院里并没有经幢,佛经、佛像都是书写在丝织品上。

到了唐朝中期,唐朝的人有了一个新的创意,将佛经佛像刻写刻绘在石柱上,立在寺院里,成为寺院建筑的一部分,达到让经书佛像长期保存,长久不灭的目的。这便是石经幢的由来。

经幢由幢顶、幢身、基座三个部分组成。

幢顶由雕刻的瓦形或飞鹰等装饰,比幢身略大。

中间幢身部分狭长宽阔,一般是八边形,也有些是六边形,用来书写佛教经典,3大多经幢刻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因此又被称之为陀罗尼经幢。

基座一般雕刻的古朴的须弥座,象征吉祥的莲花瓣,也有的雕刻数个浮雕的侏儒力士,扛起了整座经幢。

在佛家经典之中,经幢有祈福镇魔之效。

因此在中国古代,伴随着寺庙的修建,也建造了大量坚硬的石质经幢。但是,历经千年、百年后,坚硬的经幢也被毁佛运动、战乱、动乱等灾难毁损殆尽。存世的经幢部分在国内几个大的博物馆里,部分幸存于千年古寺之中。

下面这两尊经幢,是收藏在洛阳博物馆中的唐代经幢。

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景教经幢

洛阳博物馆藏梵文经幢

大的寺庙里有些还存有经幢。

河南登丰会善寺五代时期经幢

宋代宁波保国寺经幢

最小的经幢

当然,也会有很小部分流失在民间。

经幢之所以比较珍贵,一是经幢有祈福镇魔之效,为世人所追捧。

另外,从考古价值上看,凡是有文字的文物古迹,它的文物价值都会比较高。

比如下面这个商代的青铜鼎,因为有了“子申父已”四字铭文,价值就可以翻一倍。

洛阳博物馆藏带铭文商青铜鼎

鼎内的四字铭文

四字铭文释义

同样,我们通过对经幢上经文及其它文字的记述,也可以为我们揭开许多历史的迷团。

林徽因正是通过对房梁和经幢上的文字的记述,揭开了现存佛光寺重建于唐代的迷团,成为佛光寺是唐时建筑最有力的文字佐证。

对于懂文物的人,文物自己会说话,有文字的文物就更会让我们准确的读出它们的故事。

下面把中国著名的十大经幢给大家列出来,有机会游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可以仔细看看,看看它们记述的不同的故事。

1、河北赵州陀罗尼经幢

赵州陀罗尼经幢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石刻经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交叉口,原是开元寺遗物,寺已毁,唯存经幢。 1961年国务院公布赵州陀罗尼经幢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幢整体轮廓庄严秀逸,形如宝塔,故民间俗称“石塔”。此经幢是我国古建筑造型和雕刻艺术相结合的杰作,展现了宋代造型艺术的辉煌成就。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

2、上海松江唐经幢

松江唐经幢,全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内。该石幢建于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材质为石灰岩,1962年大修,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8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以及建幢铭。其余各级,如托座、束腰、华盖等部分,雕刻精致,有海水纹、宝相莲花、卷云、力士、天王、菩萨、供养人及盘龙、蹲狮等。整个建筑高大美观,雕刻细腻,线条洗练圆熟,人兽以至花卉均有丰满之感,极具大唐艺术风格。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西司弄43号松江中山小学内

3、无锡惠山寺经幢

惠山寺经幢,在无锡惠山寺古华山门内两侧,南侧为唐陀罗尼经幢,北侧为宋大白伞盖神咒幢,两幢中间相距10米。1956年10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惠山寺经幢建于唐乾符三年(876),高6.26米,底部直径1.48米,由幢基、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惠山寺经幢是江南地区现存较为完整的佛教石刻艺术遗物,幢身高大,形体华丽,雕刻精美,显示出晚唐时代的雕刻艺术风格。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绣嶂街2号附近

4、五台山佛光寺经幢

五台山佛光寺有两座唐代经幢,一座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立于佛殿阶前的中线上,高3.24米(林徽因爬梯测量的那个经幢)。另一座建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在山门和文殊殿之间,高4.9米。均为八角形须弥座,上刻陀罗尼经及立幢人姓名。幢身之上有狼角形宝盖,表面携流苏,八角出狮头。山蕉叶之内是覆钵,其上有仰莲覆宝珠,刻工极为精好。

5、杭州凤凰山梵天寺经幢

浙江杭州凤凰山麓,建于唐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共二座,高15.67米,为浙江现存最高的一对经幢。书刻经文精美,华盖按腰檐形式制作,十分别致。

6、浙江海宁安国寺经幢

安国寺经幢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坐落在北寺巷底,与安澜园遗址僻邻。安国寺俗称北寺,建于唐开元元年,初名镇国海昌院,宋大中祥符间改名安国寺,现仅存三座唐代石经幢和罗汉堂石碑。安国寺经幢原位于天王殿前的庭院之中,呈东、西、南三角鼎立,其分别建 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年和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距今都有千余年历史。

7、湖南常德铁经幢

建于宋代的湖南常德铁经幢,原在德山山麓,位于乾明寺左侧。经幢建在1.42米高的石座上,幢身用白口铁铸成,高4余米,重约1.5吨,幢身铸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基座部分铸有佛像、金刚力士、莲花等纹饰。此种由生铁铸成、‘仿木结构的经幢,在我国现存经幢中很少见。

8、云南大理国经幢 文

大理国经幢位于昆明市拓东路南侧的昆明市博物馆(原古幢公园)内,有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厅,正中屹立着被誉为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品的宋代大理国经幢。因所在地为过去的地藏寺旧址,故名“地藏寺经幢”,是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布燮(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所造。大理国经幢又名“地藏寺石幢”或“梵文经幢”,俗称“古幢”,后来地藏寺倒塌,古幢长期埋没地下。1919年古幢从地藏寺废墟出土。雕刻精致,线条鲜明细腻,形象惟妙惟肖。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拓东路93号

9、福建漳州塔口庵经幢

塔口庵经幢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大同路塔口庵前,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通高7米、底直径1.2米,以二十四层浮雕块石累叠筑成。基座及利用唐代遗存的石构件建造,为八角柱状须弥座。基座之上,以分别雕有海水、螭龙、莲瓣的鼓形、覆盆形等状不同的六层块石,承托着中隔仰莲花石的两层八角柱形幢身。

10、灵隐寺两石塔两经幢

灵隐寺两石塔两经幢位于西湖区灵隐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石塔始建于五代或北宋初,系钱弘俶重建灵隐寺时而立,当时立塔四,今唯存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之双塔。两石塔相距42米,皆为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两经幢分别位于天王殿东西侧,据经幢所镌之《建幢记》及附记中所载:石幢由吴越国王建造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原立于钱氏家庙奉先寺,后吴越国纳土于宋,奉先寺毁,乃于景佑二年(1035年)由灵隐寺住持延珊迁建于今址,原为十二层,现已残损,为多层八面形,下部三层须弥座,幢身上刻“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和“大佛顶陀罗尼”经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