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游戏与玩具(三)

儿时的游戏与玩具(三)

首页动作格斗摔跤高手3D更新时间:2024-05-09

秋天最具通州特色的,也是老少爷们趋之若骛的一项强对抗运动—摔跤。办个跤场的难度并不大,有的摔跤高手会以以师带徒的模式开设相对固定的跤场,有的不一定是摔跤高手,只要你热爱,有一块空地,晚上能拽出一根电线点上一个大瓦的灯泡,愿意为说跤的师傅提供免费的茶水,再备上几付褡裢,齐了。通州中国式摔跤群众基础极好,能比划两下子的大有人在,只要有人能提供场所就不愁以跤会友的跤手。跤场的主力当然是青壮年,而积极地拥趸一定是半大小子们甚至是十来岁,七、八岁的顽童们。偶有兴致,常会有十几岁甚至十来岁的孩子,有模有样的上场试把试把,说跤师傅也总是悉心地教导,不时示范几下。

通州一度盛行的摔跤文化与漕运码头密切相关。老人们讲,过去扛大个儿的码头工人,工作一般在中午之前就完成了,下午大把时间干什么,吃喝玩乐肯定不行,条件不允许,因此相当一部分扛大个儿的选择锻炼身体,大杠子、小杠子、石锁成为了基本器械,加上摔跤的搏击技巧即增加了难度又附加了娱乐性,保障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以便应付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一种说法是,码头搬运叫“窝子食”,大意就是这个劳动权力可能是通过械斗争取到的,亦或要以强健的体魄防范外人以武力取得饭碗的企图。现在分析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跤手们,特别是高手们的风采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虽然个个孔武有力,但又似谦谦君子,若不是健壮的胸大肌和虎头肌,他们的平和有礼让你无法与武林高手联想在一起。胜者从没有今天常见的浅薄的振臂高呼,总是顺手将落败者拉起,失败者也从未见过沮丧和尴尬而是顺势跃起后会为胜者叫一声好。中国式摔跤也讲究量级,一般体重能力相当者捉对竞技,偶有实力相差悬殊者对阵,实力较强者也会有意让个一两跤,鲜有零封对手者,这也算一种德行吧。通州人骨子里的“不怕挨摔就恨怕摔”、“宁让人打死不让人吓死”的风骨点滴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

通州的摔跤文化历史不但悠长,也有过令人羡慕的辉煌,试想以保护他人为目的和以保护自家身家性命为目的的跤手锻炼的动力绝对不一样,通州的跤手很多都是从事强体力劳动者,那是扛上四百斤、五百斤麻包上跳板的主,这叫“一力降十会”。大力士们各个都有“以巧破千金”的绝活,“大绊子三十六,小绊子如牛毛”,传说区域外摔跤高手好像从未在通州占到过便宜。

建国后,通州跤手在北京乃甚全国的中国式摔跤比赛中取得了无数的荣誉,说通州人在北京市摔跤比赛取得金牌如探囊取物,绝不是妄语。随后引入的国际式、柔道等奥运项目,由于通州跤手有良好的中国式摔跤的基础,不但在本市,在全国,在亚洲甚至世界杯上都取得过良好的成绩,这与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通州人的尚武精神不无关系。

“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体育项目亦然。*让“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重点强调的是全民参与。体育是有体育人口概念的,足球也有足球人口概念,眼见今天的足球一天不如一天,深以为不能全怪足球队,群众基础已落后了一大截。六、七十年代中国男足称霸亚洲,八十年代末省级队的退役队员可以到日本的俱乐部做队员兼教练。几十年过去了,国家对足球的投入不可谓不多,社会力量办足球的热情不可谓不高,广大球迷对足球的热爱不可谓不深,为什么越抓越崴泥?没有大批的男孩如痴如醉的迷上足球,足球人才就不会出现,中国男足便无法翻身!

中国式摔跤现而今已不是全运会项目,这对中国式摔跤在通州的发展影响不小,这是后话,但星火尚在。在全运会项目中剔除中国式摔跤的始作俑者不知是如何考虑的,是否忘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名言?弹丸之地的日本都敢把柔道推向世界,我们如此优秀的中国式摔跤更有条件走向世界,完全具有受到世界青少年欢迎的条件和雄厚的文化基础,话虽扯远了,足见我心中之不平。殊不知舶来之物柔道也好,国际式也罢,我国跤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国际跤坛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雄厚的中国式摔跤基础。第一代参加国际比赛取得好成绩的国际式、柔道选手绝大部分是中国式跤手转行来的。

秋,湛蓝的天空最是令人难忘。蓝天与白云下时不常掠过的鸽群,总会让人不由自主的驻足欣赏,间或有鸽哨和葫芦声划过长空,悠扬而祥和。秋季是放飞鸽子的季节,也是放飞梦想的季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