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世界格局,在“意识形态”方面主要是以中国为主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与欧美等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两大对立面,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有两大对立的宗教,即以欧美为主导的“基督教”,与“中东”“西亚”“中亚”为主导的“伊斯兰教”两大宗教的矛盾冲突。欧美几乎都是发达国家,在世界上享有充分的话语权,而这些伊斯兰国家都是第三世界,从近年来中东西亚发生的一系列冲突来看,几乎都是以宗教来区分界限的。
但是就这两大宗教起源从历史来看,都起源于中东这块土地,就人种来看,又可以追溯到同一先祖,但是这些历史知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即使是许多教会中的信徒们也未必了解,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在这里讨论一下。
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一共27卷。《旧约全书》即犹太教的圣经,是基督教承自犹太教的,但《旧约全书》和《希伯来圣经》有所差异,书目的顺序也不同。
由此就必须首先提到犹太教,犹太教(希伯来语:יהדות Yahadut,英语:Judaism),为犹太人信仰的一神论民族宗教,敬奉雅赫维(基督教中译为“耶和华”,尊称为“上帝”)为宇宙独一无二的真神。除了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外,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既表现为宗教文献和宗教观点,也表现为习俗、社会体制和独特的文化 。
犹太教的具体成因已不可考,结合《塔纳赫》篇章《创世纪》及历史考证,与犹太人的历史起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也被怀疑与古巴比伦神话存在关联。根据古巴比伦文献《吉尔伽美什史诗》记载,天神恩利尔欲发大洪水以灭绝地球生灵,人类始祖乌特纳底什提牟根据埃阿神的吩咐建造大船以躲过大洪水。由于与诺亚方舟的故事存在相似性,故也有史学家推测是希伯来人对古巴比伦神话进行改造,从而建立犹太教这一宗教观念 。
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幼发拉底河西岸有一座乌尔城(圣经译为“吾珥”),当时此地归于信奉多神教的古巴比伦王国所辖,被认为是犹太人起源的始祖亚伯拉罕出生于此。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为闪米特人的后裔,父亲塔拉信仰巴比伦众神。犹太人传说中,相较崇敬诸神的父亲,亚伯兰则质疑巴比伦众神的存在,厌弃偶像崇拜,对宗教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 。
大约公元前1750年左右,或由于战争、被驱逐等方面的缘故,塔拉带领家人离开吾珥,试图前往迦南地区(现巴勒斯坦),由于塔拉在哈兰去世,亚伯兰成为一家之主。根据《创世纪》记载,亚伯兰蒙受雅赫维的呼召,因而带领家族成员启程前往“应许之地”迦南。此后,亚伯兰与雅赫维立约,赐亚伯兰将香火旺盛、子孙繁多,迦南地将作为他们永久的基业。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意指他为万国之父,亚伯拉罕将雅赫维视为应当信仰的真神,奠定了犹太人的种族起源与宗教信仰。而亚伯拉罕及其家人成员被迦南人称为“希伯来人”(英文拼写为Hebrew,词汇来源可能为“Habi-ri”),指他们是“自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那边过来的人”
犹太教自产生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古代犹太教、拉比犹太教、中世纪犹太教与近现代犹太教四个发展阶段。其教义依据典籍是《塔纳赫》与《塔木德》,基本教义除认为雅赫维是宇宙间唯一的真神外,相信犹太民族是先祖亚伯拉罕与雅赫维立约的选民,而在世界末日弥赛亚将会降世拯救犹太人并建立新的以色列王国。
《旧约》记载了上帝与希伯来人订立的“旧的盟约”,《旧约》中首次明文出现的立约是大洪水后耶和华与挪亚的立约。随后又有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的立约,耶和华许诺把“自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都赐给亚伯拉罕的后裔。《旧约》中最重要的立约是耶和华在西奈山与以色列民众的立约,由摩西向众民宣布“十诫”,要以色列民成为“圣洁的国民”。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犹太教是以“旧约”为教义的宗教,它是犹太民族本族内的宗教,它不向外族人传播自己的宗教不兼容外族人。它不承认后来的基督教,而旧约在它们叫做《塔纳赫》。所以现在中东的“以色列人”所信奉的是犹太教。
基督宗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1至5世纪是基督宗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是基督宗教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宗教基本教义和神学学说的时期。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基督宗教发展上的第一个阶段。
到了395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的矛盾和外族的入侵下分裂为以意大利的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宗教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直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进攻下灭亡,这是基督宗教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
基督宗教各派都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都以《圣经》,又称《新旧约全书》为经典,其中《新约》各章节都相同,而《旧约》有所不同,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内容比新教(基督教)要多几章。各派共同信奉的教义有“三位一体论”、“原罪论”、“因信称义”、“罪得赦免”等,但强调点各有所侧重,此外还有些各自特有的教义。在圣礼方面,基督新教只有两种,而天主教和东正教都有七件。在教会建制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天主教是教皇制,东正教是牧首制;基督教的体制较复杂多样,有长老制、公理制、主教制等,在实施主教制的一些教派中,其主教的权限远不如天主教和东正教大。此外这三派还有不少其他差别,在此不一一列举。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在基督宗教的历史长河中,各自发展出独特的教义、仪式和传统。这三个分支虽然都源自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包括信仰体系、礼拜仪式、教会组织和历史背景。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最大分支之一,有着丰富的教义和教导。天主教的信仰强调圣经、教会传统和教皇的权威。天主教认为教皇是基督教的精神领袖,和上帝的代表。此外,天主教强调七件圣事,包括洗礼、坚振、圣体、忏悔、婚姻、圣秩和病者傅油。
天主教教会具有高度集中的组织结构,以教皇为中心,教皇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最高领袖,拥有教义和教会纪律的最终解释权。天主教教会分为不同的教省、教区和堂区,由主教和神父管理。主教是地方教区的领袖,直接受到教皇的监督。
天主教教会是全球最大的基督教分支之一,信徒分布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梵蒂冈城是天主教的中心,教皇居住在那里,是全球天主教教会的最高领袖。
东正教,又称为东方正统教会,源自早期基督教教父的传统,是基督教的古老分支之一。东正教与天主教和新教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其教义和信仰的保守性。东正教坚守早期教父们的信仰传统,强调圣传和圣统一性。与新教强调个人信仰不同,东正教强调教会的传统教导,强调教会圣传的持续性。
东正教的教会组织相对集中,拥有地方教会和主教会的等级制度。东正教的教会领袖被称为主教,各个地方教会通常受到更高级别的主教的监督。虽然东正教各个地区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教会内部有着更强的一致性和一体性。
东正教在东欧、希腊、俄罗斯、中东和北非等地拥有广泛的信徒。希腊正教、俄罗斯正教和埃及正教等是东正教的重要分支。虽然东正教在某些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在全球范围内的信徒数量相对较少。
新教是基督教的一个主要分支,起源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新教强调个人信仰和灵魂的救赎,认为信仰是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不需要中介。新教徒相信《圣经》是灵魂的最高权威,强调圣经的独立解释。此外,新教在教义上强调因信称义,即信仰而不是行为决定个人的救赎。
新教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传播,尤其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拥有大量信徒。新教的不同宗派包括路德宗、加尔文宗、长老宗、浸信宗、卫理公会等等。新教有着丰富多样的宗派和教派,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独特的信仰体系和教义。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
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氏族制社会剧烈变动的历史时期。为满足阿拉伯人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愿望和改变社会经济状况的要求,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率信徒迁移雅兹里布(后改名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乌玛”,从组织上奠定了伊斯兰事业的基础。经过多年斗争,至631年,麦加和阿拉伯半岛其他地区的部落民陆续归信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政治权威和宗教上的先知地位。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时,伊斯兰教已成为半岛上阿拉伯民族的统治宗教。
在正统哈里发时期(632-661),随着阿拉伯穆斯林军队的对外征战,伊斯兰教的传播地域越出了阿拉伯半岛的范围,8世纪初,影响已扩及亚、非、欧三洲,由民族宗教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
伊斯兰教为一神论宗教,其思想渊源可溯及古闪族的一神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亦受到西亚地区其他宗教和学说的影响,并吸收或保留了古阿拉伯人的原始信仰、崇拜仪式和生活习俗中的某些因素。
伊斯兰教由信仰(伊玛尼)、宗教义务(伊巴达特)、善行(伊哈桑)三部分构成。
其基本信仰包括:信仰安拉为唯一、至上的主宰;信仰以哲布勒伊来为首的天使;信仰《古兰经》和以前诸经典(《讨拉特》《引支勒》《宰逋尔》)为天启;信仰穆罕默德为“众先知的封印”和他以前的诸先知或使者;信仰后世生活、世界末日(复活日)的审判和天园、火狱的奖惩;(部分教义学家主张)信仰一切皆由安拉前定。
其宗教义务主要有:念诵“清真言”以作证安拉独一并表白自身信仰,此外还要按教法规定做好礼拜、斋戒、纳课和朝觐等宗教功课(在中国通称“五功”);按规定做必要的净身仪式(即净礼,包括大净和小净,在缺水的地方可行土净),作为履行宗教功课的准备并表示信仰的虔诚;为“安拉之道”而战(后被大多数穆斯林放弃);遵守十项天命(包括禁止崇拜偶像、反对信仰多神、不奸淫、不偷盗、应孝敬父母、善待孤儿和穷人等);行善、施舍、济贫和做其他的善事。
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为《古兰经》和圣训,强调两世吉庆观,宣传善恶报应说,主张万事前定论,提倡中庸之道,以敬畏、虔诚、顺服、行善、坚忍、自制、谦和、宽恕等品德为待人接物和处世行事的规范。其教法在洁净、婚姻、家庭、丧葬、饮食、战争、贸易、借贷、利息、遗产等方面亦有严格规定或禁戒。
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有宰牲节(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等,在传播的不同地区、民族和教派中还有各自独特的节日和生活习俗。穆斯林以清真寺为宗教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心,一些地区的道堂、陵墓、麻札、拱北等建筑,也被穆斯林奉为圣地、圣墓,朝拜这些地区或建筑成为他们宗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伊斯兰教创立后不久,因政见分歧出现了宗教分歧,先后分化出什叶派和逊尼派。至9、10世纪,各教派的宗教体制最终定型并延续至今。在宗教体制形成的同时,教法学日臻完善。11世纪中叶,艾什尔里派的教义被定位官方信仰,随后由安萨里把它与苏菲神秘主义合一,形成逊尼派教义的最终形式,并为世界绝大多数穆斯林所信奉。
“上帝创造世界后有了亚当[Adam]和夏娃[Eve],二人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到人间繁衍生息。但随着人类越来越多,世界充满恶行,上帝很失望,决定重启。上帝先找到忠诚的诺亚[Noah],让他造一艘大船,带家人和动物上船,然后发一场大洪水,消除船外的所有生物。洪水过后,诺亚带着家人和动物开始新生活,创造新的人类世界。
诺亚活了950岁,在500岁时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闪姆[Shem]、含姆[Ham]和雅弗[Japheth]。后来三人各奔东西,闪姆成为闪米特人的祖先,也就是中东人。含姆成为非洲人和亚述人的祖先,雅弗则是欧洲人的祖先。今天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姆的后代。”
闪族人(希伯来语:שֵׁמִיִים,阿拉伯语:ساميون,英语:Semitic People),译作闪族人、闪米特人或闪姆人,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沙漠的游牧民族。相传挪亚之子闪(Shem)即为其祖先。
综上所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发生在同一地区,有着共同历史和共同祖先的历史民族,其中之间流传的历史故事和人物都能对上。
共同点
教义上:奉行严格的一神教,反对偶像崇拜和多神崇拜。
经典上:基督教将犹太教的《塔纳赫》视为《圣经·旧约》;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保留了许多取自《塔纳赫》的教义,其中提及的先知或使者都在《塔纳赫》有所对应,如易卜拉辛(亚伯拉罕)、穆萨(摩西)、达伍德(大卫)、素莱曼(所罗门)等。
耶路撒冷是三教共同的圣地。
共同的周期记时法和圣周日 。
不同点
犹太人自称为“上帝的选民”,犹太教教义只是选民与上帝之间的契约。因此,他们没有必要向“非选民”推广这一宗教,也不欢迎外人加入这一契约,这种唯民族主义和排他性阻止了它向外扩展与传播,使其始终保持为犹太民族性宗教。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有一个共性,即教义上的普世性,如基督教的“因信得救”,伊斯兰教的“信真主将后世永存”。因此,在推广教义的同时吸收了众多信徒,成为世界性宗教 。
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中东地区,这里应是伊甸园和诺亚方舟之地。
七烛灯台
约柜
罗马大教堂
耶路撒冷哭墙
麦加朝觐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