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峪景色 陶浒 绘
流峪地处蓝田县城东南方向18公里的地方,101省道纵横其中,是千百年来古城长安通往商洛乃至荆楚大地以及东南各省的交通要道。自从1930年修建西荆公路后,流峪声名远扬,人来车往,更加热闹。
老312国道从西安出发,沿环山公路行驶约一个小时,小车在蓝田县玉山镇前程村与九间房镇公王村交会处,向右一拐,驶入原来的312国道,再四五分钟进入流峪,沿流峪河行驶10多公里山间公路,然后攀上秦岭头,即秦岭主脊、南北分水岭,下坡到商州黑龙口,与如今的蓝小公路会合。
这段公路全长20多公里,通车于1936年6月6日,当时叫西荆(西安至河南荆紫关)公路,后改为长坪公路(长安至河南西坪镇)。再后来,曾改名西界公路、312国道。它是陕西历史上修筑最早的一条公路,也是西安到商洛之间有史以来修建的第一条公路。该路建成后一直为简陋的砂石路面,直到1974年改成柏油路。蓝小二级公路(起于蓝田县城,终于商州区小商塬)修通后,1999年蓝小公路通车,312国道改线,大车小车走了经蓝桥、牧护关一线,到达小商塬,原来的312国道就车马稀少了。2012年西商高速通车,蓝田县九间房至商州黑龙口段的312国道失去了以往的繁华,从此冷清下来。
老312国道流峪至秦岭头一段,几十年来是一条险道。一进流峪,节节攀升,坐在车内,像步步升天一般。起初一段全是挂壁公路,个别地段不但狭窄,还是悬空公路,沿山势随弯就弯,多为90度大转折,司机得不时地鸣笛警示,尤其是大雪封山的时候,坡陡路滑,进山班车一堵就是一天。路基不稳固,路面凹凸不平,各大河流多为临时便桥或干砌过水面,防护工程亦未修筑,岩石风化破碎,边坡不稳,每遇雨季,山洪暴发,冲垮倒塌比比皆是,动辄半月不能通车。如今好了,公路修得极为平整,双车道沿途装有水泥墩护栏以及各种警示牌,司机行车比过去放心得多。这条必经流峪的老312国道虽因蓝小公路及西商高速的开通,冷清下来,但它却是一条有颜值、有历史、有故事的旅游公路,凡是喜欢游山玩水的自驾游、摩友以及骑行爱好者,不妨沿峪道走走、玩玩,体验一下惊险、幽静和民风淳朴的自然风光。
石门沿着老312国道东南行约四五分钟到流峪口村。
流峪口是西安通往商洛以及东南各省的交通要塞。公元前207年,刘邦攻破武关北上,计划在峣山与秦军决一死战,派一万名军人作为右翼,由河南进入洛南,再向东南折,出流峪,直接兵发峣关。
离开流峪口村,小车进入沟内,两岸陡峭耸立,悬崖凌空,中间夹着一条千万年流水冲刷而成的流峪河。拐过两三个弯,就到一个叫“石门”的地方。
两岸石山壁立,高耸云天,碧黛魆黑,河床属连山石,在100多米内,两岸山体与河床山石连为一起,中间无一寸土地,100米以后,山石突然向东一折,形成90度直角。此间的公路全部修在半山腰,属地地道道的挂壁公路。当年施工时,连打眼放炮也不容易。据说,施工人员白天爆破,夜晚又恢复原状,工程相当艰难。后来白天黑夜连轴转,才得以修成仅能容一辆车通过的挂壁公路。由于是直角,当年施工的设计人员别出心裁地在直角顶点留下近乎20米高的石墩,车辆行驶的一侧,如刀砍斧劈般齐刷刷与山体直愣愣地分开,如一硕大的石头门洞。为了两边司机相互照应,又在石门外侧安装了反光镜,来往车辆远远地望见石门旁的反光镜,就会鸣笛警示。
挂壁公路下边是流峪河水千万年冲刷出来的“石河”,从上到下是一块石头,因为长期冲刷,河道石头如用机器打磨过的,光滑透亮,洁白如洗。在100多米河道中,分为三段,最上边因为落差较大,冲出两个面积较宽但是不深的水潭,清澈见底,常年流水不断,人们叫它“双龙潭”。
双龙潭下边河床上有两条白颜色的石龙,从流水中蹿出,正向岸上游去。龙尾、龙身、龙头十分逼真,活灵活现,绝对是一道景观。
小岔沟过了石门,公路沿流峪河逆流而上,再拐两个弯,来到一个叫“柿园子”的地方。这是进入流峪沟后的第一个山村。村子在河对面,绿树掩映,修竹环抱,村前屋后,鸡鸭觅食。公路旁边是一片片好庄田,阡陌纵横,梯田层层,一派田园风光。
小车再转两个弯,来到小岔沟。小岔沟分上下两部分,各住着十多户人家。中间有一段半隧道式的公路,全程修在一块完整的花岗岩石壁上。路基呈30度上坡,靠山体一侧至今还能看见当年钢钎凿洞艰难爆破的痕迹,洞顶呈圆拱形,中间高两边低,凿洞纵横交错,如蛛网一般。由于风吹雨淋,整个洞内呈墨黑色。公路外侧靠河谷一线,是开放式的,阳光可由此进入洞内。路基沿河修建,河床距路基十多米高,河水滔滔,白浪翻滚,吼声如雷,震耳欲聋,从小车内望不到河水,如临万丈深渊,惊险至极,但却不失流峪谷内一道景观。
栈道遗址半隧道式公路底下就是流峪河,河水对面有一道特别的人文景观——古时的绝壁栈道。长坪公路修通之前,这是古城西安通往商洛及东南各省的必经之路。站在河对面,可以看见大岔沟人家对面约50米沿河古道,平缓宽阔,虽经近百年遗弃,仍然可看到当年路基及其雏形。然而,继续上行,人家房后河谷变窄,两岸悬崖,加上河水落差太大,再也不能沿河谷流水行走了,道路只能修在近乎90度壁立的悬崖上。
峭壁上有几十个40×40厘米的正方形深坑,一个与一个相隔一米有余,而且沿着一条约45度斜线上行,时断时续。可以看出,这是插入横担石柱的坑眼。有的正方形深坑下面还出现一些同样大小的深坑,只是呈斜坡式,上浅下深,可以断定,这种坑是插入撑柱的坑眼。上行100米之后,栈道通向石山之巅,须转个90度折弯,这儿出现一个鹰嘴石,鹰嘴之间就是栈道。无论你站在东北方向还是西南方向,这个豁垭都和老鹰的尖嘴酷似,每次当我行走在长坪公路上,望见那鹰嘴石时,就不寒而栗——鹰嘴石距河床100多米,高高在上,老远看去,隐隐约约,十分险峻。如果肩挑背扛的商贾同时走到这里,该怎么互相让路呢?如果驮了货物的两匹骡子同时相遇,又该怎样错位呢?外边没有护栏,无任何安全设施,那多危险啊!我曾问过当地人,有老乡告诉我,此栈道当年曾经发生过骡马因货物“驮子”撞了崖壁而掉下河谷的事情,且时有发生……
如今好了,长坪公路在河谷右侧或修栈道,或凿崖爆破,或修悬空公路,避免了走原来的长空栈道,安全系数比过去大得多了。古栈道只成为一种历史,让其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和在大自然面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流峪飞峡小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然后沿着公路继续前行,不远处,路旁出现“流峪飞峡”四个大字。这是自然风光与人造景观相结合的产物。景区老板野忠朝是玉山镇前程村人,改革开放前和我一样,经常来这儿打柴、砍木头、割条子。跑遍了这儿的山山水水,每一条坡梁,每一块大石,每一棵大树,每一处山洼,他都了如指掌。知道这儿风景旖旎,于是放弃了在西安城的优越工作,毅然决然回乡开发此地的旅游事业,几年下来小有成效——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如织如梭,而且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正在商量要不要上山走一圈,野忠朝笑着朝我们的小车走来。我是前一天在电话里给他打过招呼的,说是今天要来采访,他就在路边一直等着我,并且送来了5张参观券。一行人都说这儿很熟悉就不上山去了,一同来到野经理的办公室喝茶,听他给我们讲有关流峪飞峡的故事。
流峪飞峡位于流峪境内15里处,公路右侧,海拔在1780米左右,平时气温比西安低15摄氏度。景区重峦叠嶂,壑沟错落,山崖险峻。高峰向下,池湖相连。四级瀑布,飞浪溅花。青松翠竹,山花野草,漫山碧透,是一个纯生态、纯天然、返璞归真、原始的避暑浏览之地。
走过架在流峪河上的吊桥,就到了攀爬天梯的地方。第一道石崖60多米高,几近垂直状态。老板利用这天然的地形,修了999级登天路。梯子用钢筋、钢板、钢管焊接而成,踏步有的是两根钢筋,有的是宽约三寸的钢板,全部固定在岩石上,你必须手脚并用,身体紧贴岩石,一级一级攀登。虽然惊险惊心,却有天幕遮拦,保险系数很高。爬天梯的同时,可以看到左侧是一条玉带似的瀑布,自天而降,沿天梯攀登,如壁虎爬墙一般,对于所有游客既是一次心理刺激,又是一次体力的考验。抬头仰望,天空浮云飞渡,不见顶在何方;低头凝视,潭渊错落碧绿,不知底在哪里;侧身观看,瀑布浪花飞溅,恰似珍珠滚落山涧……
爬出第一道天梯,出现一条羊肠小道,游客沿小道转过石崖,来到一处碧绿幽邃的深潭,叫作“流峪潭”。潭外绝壁重重,潭内怪石嶙峋,潭水在山涧流淌,再加上满坡满山的绿树红花,构成流峪潭特有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潭上又是一挂瀑布,好像千万缕柔软的银沙,飘动在悬崖绝壁之上。阳光射在瀑布上,色彩缤纷,道道彩虹飞镶其间,比天上的彩虹更美丽、更妖娆。
继续前行,可以看到遇仙池、象池、瑶池、天池,四池错落有致,让人感觉山在水中卧,林入明镜中。
走完惊险旖旎的这段山水路,眼前出现“野风寨”,木板房子建在树上,优雅而神奇,鸟在窗外鸣,风在床边吹,透视山野,满眼碧绿。走出木板屋,一条山间小路弯弯曲曲引你沿小溪转来转去。听着叮叮咚咚溪水流淌的声音,仿佛多情的少女哼着婉转美妙的歌曲。掬一口山泉水,甘甜凛冽,解渴又解乏。摘一颗山桃,酸甜苦涩。折一株野竹当拐杖,悠然自得,似神仙下凡。
前边还有王母台、灵仙石,水帘洞、孕猴石,隔天壁、销魂石,盘古沟、女娲石,望仙厅、滴水石,古石堰、亮经石,台、洞、壁、亭、沟、堰,山貌奇特,人走景移、乐趣无比。
眼看就到山巅,却出现一处“之”字形通天云梯。钢架结构,钢板踏步,转来转去转到一处人间仙境。好大一个山洼,四山环抱,中间一座小屋,一间小庙,不知当年哪位山民曾住于此,过着亦仙亦凡的原始生活。如今人去屋在,空留一处景观供游人深思……
张家坪辞别野忠朝,小车继续前行,再转两个弯,豁然开朗,李家坪、油坊坪、张家坪到了。
张家坪在秦岭纵深处,距秦岭头不到10里路,东临韩家坪,西挨油坊坪,北接何家川、南通牧护关。由西街、东街、后街、北街四个小街道构成,因为大部分村民都是江浙、两湖和商洛的小生意人移民至此,所以,民房建筑形式与陕南民居极其相似。
长坪公路修通前,张家坪就是西安通往商洛的交通要道,二里多长的东西街道全是小铺面,商贸交易活跃繁荣,饭店饮食品种繁多。后来长坪公路直接从村子中间穿过,公路两旁的农户从此弃农经商,各种各样的铺面,应有尽有,每天都有收入,家家富裕,户户阔绰。
秦岭头出了张家坪,连续拐四五个90度的大转弯,小车来到一个叫韩家坪的地方。公路仍然呈挂壁形式,只要有一席之地,就会出现一户人家。公路向前延伸,稀稀拉拉出现不少民居,一律的黑瓦白墙,土木结构,房屋不高,矮矮的,一间进深,中间一扇门,两边一扇窗,典型的陕南民居。
到了距离秦岭分水岭不远的地方,小车拐个“之”字形,盘旋到一个豁垭,也就是当地人称之为“秦岭头”的地方,停了下来。这儿是海拔1400多米的分水岭,北边的水流入流峪河,去了黄河;南边的水流入丹江,去了长江。沿公路两边停满了各种颜色的车辆,包括摩托车在内,至少也有百十辆,人们全都从车厢里钻出来,站在公路上,舒一口气,两手叉腰,东张西望。刚才走过的流峪道,山水旖旎,民风淳朴。山,险而恶,奇而峻。房,低而矮,俊而秀。奇峰怪石姿态万千,山泉涧溪抛珠撒玉,是探险家的乐园。
站在秦岭头上,环顾四周,蓝天白云,高山耸立,旷野清朗,松林密布,涛声阵阵。韩家坪的山民扛着锄头从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出来,悠闲地去了他们的庄田,一只小狗跟在后边摇着尾巴。一幅悠然自得的农家幸福生活图。
遥望南方,公路盘旋而下,视野尽头一片黝黑,似万丈深渊。为了一探究竟,我们离开秦岭头,继续前行。小车转过两个弯,公路急剧下降,绕着山根旋转,五分钟后,来到一个“峡口”,两山夹峙,留得“一线瘦”,山体壁立,看不到天,望不到地,车在幽谷中穿行。不一会儿车到一个叫作黑龙口的山村小镇,仿佛闯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黑龙口镇沿公路而建,只有一排人家,十多户,全都开着饮食等小铺面。黑龙口地处商洛西北边陲,丹江源头,群山环绕,沟岔纵横,山川兼具,历来为商州出深山进关中平原的必经之路,也是商贾游客必经的驿站。沿公路继续前行,两分钟后,公路边出现“小商塬”的路标,这儿是蓝小公路与老312国道合并的地方。我们决定掉头回转,车到一户小吃店门前,小娘子站在门口向我们招手,意思让去她们饭店进餐,于是,小车靠在了公路旁边的山崖下,一行人走进小吃部。最诱人的是热豆腐,调点嫩红辣子,味道蛮香的。吃完了不忘每人拿点豆腐干,这是黑龙口镇的特产,西安以及周边大点的城市都有销售。
回程路上,大家感慨万千,觉得“流峪道”虽然成了“冷门公路”,但它从前却是我国东西方向大动脉,东起上海,西到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称得上秦岭公路的“鼻祖”了,它的历史价值与文化蕴含不可估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