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则新闻,在日本有一个非常火的歌姬,被人们誉为人气最高的“令和歌姬”,却是一个在当时只有3岁的幼儿园小女孩——村方乃乃佳。
某年11月的时候,这个只有2岁多的小女孩,参加日本童谣大赛,凭借一首《小狗警察》获得银奖,成为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获奖者。
她可爱的表情和摇头晃脑的认真模样,瞬间萌化了无数网友。短短2分钟的参赛视频,在油管上点击量超过了2000万,收获了无数粉丝。
因为人气一路高涨,今年2月份,3岁的乃乃佳签约日本最大的CD音乐公司,作为艺人出道,并在5月份发行了自己第一张专辑,当之无愧的日本最年轻的出道歌手。
在别的3岁小女孩还无忧无虑的时候,乃乃佳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活,在镜头前唱歌,展现自己天真的笑容,可她真如镜头中那样快乐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一、他们从来不会觉得自己被爱
随着人气的高涨,代言广告、综艺节目等邀约纷至沓来,乃乃佳在镜头前的曝光越来越多,工作安排也越来越多。
一档综艺节目中,妈妈曝光了乃乃佳的日常行程安排。
工作强度之大,引得主持人也直呼不可思议。
早上7点半起床,收拾准备,化妆挑选衣服,赶在9点前出门。10点,她要在电视台一档节目中担任固定的小主持人,录制两个半小时。
吃过午饭短暂休息,下午4点之前,要开始新的化妆和彩排,接受电视台远程采访。
晚上7点,还要录制综艺节目,正常的话,可以在9点钟左右到家,但经常遇到特殊情况,回家已经是深夜。
回家后,乃乃佳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她必须抓紧时间上床睡觉,因为第二天她还要7点多起床,面对新的忙碌的一天。
一个3岁的孩子,工作强度已经堪比一个成年人。这样的生活,乃乃佳根本无法快乐。镜头前,她卖萌、天真烂漫的笑着,但镜头外,她沉默寡言,并不太笑。
正像一位日本粉丝所言:“2岁的小女孩被迫几十遍、几百遍带着笑脸唱歌,就是为了满足父母和身边人士的欢心和期待。要是她本人不想做这些事情的话,可以说是虐待了吧。”
3岁的孩子对名气和金钱自然不会有什么需求,但父母为了利益,会强迫孩子参加节目。
对于父母的安排,孩子内心就算不愿意,也没有拒绝的能力。
因为获得父母的认同,满足父母的期待,是每个孩子天生的需求。他需要在父母的笑容中,在父母的夸赞中,来确定自己是被爱的。
所以就算面对镜头已经很累了,看到旁边父母期待的眼神,还是会继续违心的笑下去,来换取父母的笑容。
而如果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换来的必然是父母的指责,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怀疑自己是否被爱?是不是只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才是值得被爱的?
就像那个淘宝儿童服装模特妞妞,同样是3岁的年纪,却不得不面对镜头摆姿势,装开心。
记者问她喜欢拍照吗,她回答不喜欢;问她喜欢穿漂亮衣服吗,她回答不喜欢。
明明不喜欢,却必须要做的理由,就是要满足父母的期待,努力换取父母的开心好确认自己是被爱的。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会使人痛苦的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
那个以自己的不快乐换取父母的爱的孩子,不仅是痛苦的,也处于“无爱”的困境。
二、一生填补空洞,一生重复痛苦
存在主义认为,一个人自我造就的动力来自于自体的空虚。
人在成长早期,如果体验到某些东西缺乏,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巨大的“坑洞”。没有意识到这种空洞存在的人,会被其驱使,穷尽一生只为了填补这个坑洞。哪怕这个过程充满绝望和痛苦,也执意要完成。
比如小时候缺爱的人,会非常想要得到别人的爱,所以对方只要稍微表现出一点关心,就很容易坠入爱河,也因此很容易招引渣男渣女。
就像被嫌弃的松子,她最让人心疼的地方,是一直都在填补心中缺爱的坑洞。但她越是努力求爱,越是容易陷入糟糕的关系中,越是勇敢的面对生活,越是在自己内心的空洞里越陷越深。
松子是小时候为了换取爸爸的爱扮丑脸,而早早被迫赚钱的孩子同样也是为了换取父母的爱。这种需要努力才能得到爱的心理模式,或许会成为他们一生都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的梦魇。
除了对爱的不确定,由于这些孩子小时候被父母决定如何生活,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而不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还是存在主义,都将选择作为人生实现自我最主要的命题,换句话说,选择过,才存在过。
选择,是一个人主动成为自己。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体验是自己主动参与的,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是在成为自己。
而那些被迫去赚钱,去扮演父母要求的角色的孩子,显然是被动参与生命的,那么“成为自己”就成了他们心里的坑洞。
这个空洞会让他们一生都处于不舒服的状态中,在填补这个空洞中迷失自己。
美国明星布兰妮·斯尔皮斯,从两三岁开始,就被妈妈带着辗转美国各地,用尽办法谋取演唱的空间,以期成名。后来布兰妮确实声名大噪,但却陷入崩溃的状态。
她在疗养中心不断重复:“我是骗子,我是冒牌货。”
因为没有自己选择过,她一直是被动完成整个生命的。也因此她将自己整个人都看作被别人塑造而成的结果,而她自己的本我在哪,她不知道,也一直被这个坑洞折磨着。
总之,那些从小被迫为父母赚钱的孩子,心里会有坑洞,在填补坑洞的过程中,又会一次次重复痛苦。
三、人生最关键的一步,幸福的童年
被问人生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有的人会说学生时代的努力,有的人会说工作的选择,很少有人提及童年。
但事实是,童年是否幸福,决定着人这一生是否幸福。
心理学认为,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相处形成的关系模式,是我们人格的基础,往后的人生,我们都会用这套模式来应对外界的刺激。
可以这样说,婴儿的“出厂设置”的好坏,是由父母决定的。此后他们会遵循这个出厂设置,用一套相应的反应应对面临的重重境况。同一件事,不同的反应模式,决定不同的结果。
如果这套模式是好的,那么孩子会一遍遍重复幸福;如果这套模式不够好,孩子也会一遍遍重复痛苦。
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才能让一个孩子好命。
0-3岁,给孩子安全感。
这个阶段的孩子,解决的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
当孩子哭了有人哄,害怕了有人抱,他就会和养育者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小时候孩子和父母的依恋模式,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世界、未来。
养育者给他充分的归属感,他会认为世界是安全的,自己永远是被爱的,才有勇气去探索,去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这个阶段,父母要给孩子有效的陪伴,积极回应孩子的各种需求。
3-6岁,给孩子自主性。
3岁左右,孩子就会萌发自主意识,将自己和养育着割裂开来,明确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
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确认“我”是最重要的,他需要被关注,更需要某种程度、某些事情的选择权,来确认“我”的存在。
这是培养自我的关键时期,父母要接受孩子的“不听话”,接受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比如非要选择穿某套衣服,不愿意跟别人打招呼……尊重孩子的“主见”。
6-12岁,给孩子价值感。
上了小学后,孩子的关键任务是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个阶段,要多肯定孩子的能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认可自己的独特之处。
当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独特的,那么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不管往后人生的输赢,他都能准确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是一个人自信的基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里写道:
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把我们的人生变成一个“自证预言”。
人这一生,都在重复童年的路。想要一个孩子一生幸福,首先要让他童年幸福。
作者:张图图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