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狱中诞生的世界奇书导致发现美洲

一本狱中诞生的世界奇书导致发现美洲

首页角色扮演东方见闻录更新时间:2024-06-07

十三世纪,一个普通的意大利人,作了一次不普通的旅行,后来诞生了一本很不普通的奇书,引起了世界超级不普通的反响。

   这个意大利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可·波罗。

  让时光回到1298年,那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对热那亚的战争,结果兵败被俘。狱中无所事事,乾坤日月长。马可·波罗先生为了打发无聊,和狱友兴高采烈地谈起了他那罕为人知的东方之旅。

  巧合的是,狱友鲁斯蒂谦是一位文学发烧友。当他听到马可·波罗那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神奇故事时,激动地向狱卒大喊:拿笔纸来,拿笔纸来!狱卒不胜其扰,丢给他一些羊皮纸。于是,一部震惊欧洲的奇书----《东方见闻录》诞生了,后来在传抄过程中改名为《马可·波罗行纪》。人们争相传阅、争相印刷,轰动意大利,风靡欧洲。

根据书中叙述,早在1271年,17岁的威尼斯小帅哥马可·波罗缠着老爸,要求跟老爸闯荡天下。小帅哥当时并不知道,他这么一缠,缠出一个影响世界的历史传奇来。

  他老爸尼可罗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商人,说他非凡,不是讲他做买卖发了大财,成了首富之类的,而是他机缘巧合,把生意做到了当时地球上两个最有影响力的人身上----那就是“万王之王”大元帝国皇帝忽必烈大汗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世,成了他们之间的特使。

  十三世纪世界最大的历史事件,就是蒙古的崛起。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挥军四方,征战天下,兵锋所指,灭国无数,横扫亚欧大陆,建立起东自中国、南达印度、西抵多瑙河、北至北冰洋的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

  帝国的建立,为东西方交流扫平了道路。尼可罗带着弟弟、儿子,还有教皇致大汗的国书,万里迢迢,跋涉四年,历尽艰辛,来到上都。三人远道而来,让忽必烈有一种君临天下、威服四海、和夷万邦的成就感,心情超爽。高兴之余,把他们全部留下来,封他们为巡查官,到全国各地巡视。好让西来的他们,看看大元帝国东方到底有多广、有多美、有多富。

  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们借巡视之机,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等地,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们每到一处,都详细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好向忽必烈详细汇报。

  一晃就是17年。尼可罗老了,忽必烈也老了。尼可罗思乡心切,提出归国,大汗不肯。恰巧大汗须把一位公主远嫁西亚,而且必须走海路,又只有尼可罗懂航海,于是大汗万般不舍地放走了尼可罗三人。几经周折,马可·波罗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乡。

  这本书,以欧洲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素材和情节,描叙了马可·波罗一行周游中国和西亚、中亚、东南亚等地的情况。书中的中国,拥有辽阔壮美的河山、巍峨华丽的宫殿、人口众多的城市、繁华热闹的商埠、四通八达的交通、华美廉价的丝锦、精美亮丽的瓷器、神奇瑰丽的艺术、独特自然的风俗,展现了一个地大物博、富裕文明的国家形象。书中的印度,遍地盛产香料;书中的日本,用黄金建宫殿、作地板、铺路面。这对于处于中世纪落后的欧洲人来说,简直是神话般的天堂。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胸中都会涌起一个强烈的愿望:到东方去,到东方去。当时的流行口号是:

  要黄金,去东方;

  要发财,到天堂。

当然,许多人并不相信这是真的,都把它当神话书看,因为内容过于超越想象。就是马可·波罗的朋都认为不可能是真的。他们反复问:兄弟,你讲的这些,是真的吗?

  回答始终惊人的一致:是真的,百分百。

  朋友们心里的疑问还是惊人的一致:不可能。黑色的石头怎么能够烧呢?(煤)。城市人口怎么可能会有100多万呢,那不就人挤人,挤死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只有数万人)。用黄金建宫殿,天下会有这么多黄金吗?(传说)。马可这家伙,吹牛吹大了,吹得不好意思承认了。

  很多年后,马可·波罗老了,临终前,那帮朋友围在他身边,以极端高度负责的精神,外加悲天悯人口气,进行了最后一劝:马可兄弟,你要走了,我们很悲痛啊,只是还有一件事,就是那书上讲的那些事,你还是认了吧。平时说一说,吹一吹,没什么关系,我们不会放在心上,吹牛皮政府也不会收税。现在,你要去了,上帝明察秋毫,你还是承认了吧。不然,万能的上帝是不会让你进天堂的。

  马可·波罗以微弱的声音回答:那全是真的。我所讲的,还不到我看到的一半。

《马可·波罗行纪》,就这样以它独有的魅力,为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世界从此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所有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的探险者,都按书中所示,朝东方去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捷径。

唯有一个人不同凡响,偏要向西走。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世界史上有名的超级猛人——哥伦布。

  探险探险,当然就有风险,因此所有的探险家都必须是猛人。如果不发猛,心理素质不超级过硬,就成不了探险家。毕竟一踏上探险之路,就无日不小命悬于一线。

  但探险家并非一味发猛,往往也想尽办法规避风险。看看哥伦布之前的探险家就知道,所有走海路的,都尽量沿着大陆岸线走,一来不容易迷路,二来补给方便,三来遭遇大风大浪,可迅速靠岸。这样走,心里踏实得多。

  偏偏这个天*的哥伦布,竟然猛到要横渡大西洋。这是前人想都不敢想的海路。一想到当时欧洲那些小小的木船,要驶向茫茫大洋,无依无靠,独力面对滔天巨浪,心里就发冷。前面何处是岸,到底有不有岸,都无法确定,就是一个老航海家,一想到这些,背脊都会发凉。

  你不得不赞叹:哥伦布,猛!真的猛!

  哥伦布可不是这样想的。他对自己的航海技术自信满满,也坚信地球是圆的,海洋那边一定是印度和中国,这是无可置疑的。

哥伦布1451年生于航海城市热那亚,正是《马可·波罗行纪》的诞生地。哥伦布小时候和很多杰出人物的童年一样,看上去有点笨。眼神笨、说话笨、读书笨、手脚也笨,没什么爱好。他那造葡萄酒、兼营毛织品生意的父亲,看着这孩子有点愁,担心生意后继无人。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这孩子独自捧着一本书发笑,凑过去一看,赫然就是那本几代人都看过的《马可·波罗行纪》。不过这不奇怪,谁看这书都会发笑。奇怪的是自此之后,这孩子老往海边跑。有次父亲跟过去,惊讶地发现,这孩子一改那小笨熊模样,突然间变得活泼调皮,在海船上跑来跑去,和那些海员十分热络。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儿子静悄悄地变了。原因还是那本《马可·波罗行记》。这本书真的改变了这个单纯的孩子。书中有一种东西激荡着他的灵魂,那就是黄金。黄金却深深地盘踞在他脑海: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他在瞬间就决定,要到中国去,找到这些黄金。

  要到中国去,就必须航海,这就是小哥伦布老往海边跑的原因。

  志向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此,他狂热地爱上了航海,想尽一切办法学习航海技术,找机会驾船远航历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需要支持。航海探险,是一件花费很大、风险很高的玩意儿,一般人不愿冒这个险。而且,还要师出有名,这就需要一家皇室支持。当时的探险家都这么做。

  哥伦布精心制订了一个计划,信心满满地去找葡萄牙国王。

  他很快就回来了,因为皇宫根本就进不去。

  他一个小小老百姓,如何能见到国王呢?

  事实确实如此。皇宫深似海,岗哨连九重。他想尽办法,找人托关系,连门也进不去。任凭你怎么着急、彷徨、无奈、愤怒,没办法就是没办法。

  就在彷徨之际,哥伦布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一件优势资源没有利用,那就是:帅。满头红发、身材高大、风流倜傥,走在街上回头率很高。如果能与贵族美眉结婚,就能与王室接触。

  他到教堂里去了。那里经常有贵族姑娘做礼拜。他瞄准一个喜欢的美眉,用超帅的体型、热情的态度、夸张的语言,发动猛烈进攻。可怜的姑娘被追晕了,不久就结婚了。

  这桩婚姻,带给哥伦布三重惊喜:

  第一重惊喜:老婆是美女。

  第二重惊喜:岳父是老航海家,经验丰富,有航海日志和笔记等秘籍。

  第三重惊喜:岳父曾为葡萄牙王子服务过,被封为小岛总督。有事可直达王室。

  他不久就被引见给了葡萄牙王子。王子友好地接待了他,说会好好看看他的计划。哥伦布很兴奋,隔段时间又来跑一趟。

一天、两天、三天……

  一年、两年、三年……

  四年之后,王子成了国王,组织学者评价会来审查哥伦布的计划。

学者们的看法是:这是个疯子计划。

  哥伦布懵了。三年后,妻子也去世了,哥伦布觉得自己是世界最不幸的人。

  他带着儿子来到西班牙。费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女王召见了他,对他的计划很感兴趣,责成一个由海员和学者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研究。

  研究研究,当然很久。哥伦布一等就是两年,没有消息。哥伦布不甘心,发狠又向英国和法国王室兜售自己的计划,但都石沉大海,没声音没图像。

  就连西班牙那个委员会,研究了四年后,也对计划判了死刑。

  一切的一切,都没救了。

哥伦布很悲愤、很绝望,很……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

  西班牙女王对哥伦布帅哥的印象特别好,觉得他既然长得帅,航海计划也应该不错。她又仔细研究了计划,觉得不妨一试。

  从1478年到1492年,哥伦布推销他的航海计划,整整经过了14年的努力。坚持不懈14年,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

  王室很快与哥伦布签订了协议。有了王室的支持,一切都顺理成章:

  没船?好办。国王就判一位神父有罪,命令他必须提供两艘船才能赦免。神父只能破财消灾。这两艘船记在国王名下,算国王的股分,呵呵。哥伦布自己再租一艘,够了。

  没钱?好办。国王就从国库里贷款给他。另外还有人愿意入股,哥伦布自己再借一点,够了。

  没人?好办。国王知道,只要不发神经,正常人都不会去大西洋送死。他灵机一动,就赦免一批囚犯,加上国王的亲信、合伙人与哥伦布的亲友,一共88人,够了。

  哥伦布感慨万端:有国王帮忙,到底不一样,事情想不顺利还不行。他万分感激国王,特别对国王精明滑头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

历史定格在1492年8月3日,我们伟大的海军上将、国王钦差、未来总督哥伦布同志,衣着光鲜,昂首挺胸,庄严肃立,接受“圣玛利亚”、“王牌”、“少女”三艘船员的敬礼。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欢呼声中,哥伦布大声下令:出发!

  80年前郑和下西洋,最长的船151米,哥伦布最长的船,仅比郑和的短116米,达到35米,哈哈。不要笑哥伦布的船小啦,据说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船。

  有志不怕船小,勇敢才最重要。三艘小船带着寻找中国的宏伟理想,带着攫取黄金的灿烂梦想,驶向那浩瀚无边的海洋......

  向西,

  向西,

向西......

船员们滔滔不绝地讨论发财的愿景,兴致勃勃地畅想未来美好的生活。15天后,“少女”号船员就看到了绿色陆地,大家欢呼起来。

  还好,上将就是上将,哥伦布的头脑是清醒的,他告诉大家,印度没这么近,大家要冷静,要打持久战。果然,走近一看,发现所谓绿色陆地,居然是无边的海藻。

  几天后,又看见远方岛屿隐隐绰绰,大家又激动地嚎叫起来。然而,船越向前行,岛屿似乎越远,最后居然消失了。到底是黑云还是海市蜃楼骗了大家,谁都没办法弄清。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危险打击下,船员们由兴奋转为平静,由平静转为烦躁,由烦躁转为疑惑,由疑惑转为恐惧,由恐惧转为埋怨。船员们不只担心能不能找到印度,更担心能否活着回去。当这种情绪达到顶点的时候,他们决定找上将要求返航。如果上将不答应,就把他丢到海里喂鱼。上将大惊,反复做思想工作,许诺将来有重赏,甚至大发雷霆,他们才按捺下心来。但过不久又闹起来,上将逼得没办法,最后宣布:

  三天,如果三天后还看不到陆地,就返航。

  大家一散,无助的上将就躲在一边,不停地向上帝祷告,请求救世主帮帮他。

  第二天,天上就飞来一只信天翁,海上飘来一截树枝。经验告诉大家,真的陆地即将出现了。

  1492年10月12日凌晨2时,一个船员终于发现了月光下的沙滩,大家沸腾了,拥抱、亲吻、疯跳、吼叫,放炮庆祝。

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这一刻之后,历史以它呼啸而来的力量,改变了美洲的命运,改变了欧洲的命运,改变了世界的命运。

  不过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想这么多。大家好不容易等到天亮,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山岛,然后绕行一周。哥伦布率部分人先登岸。他们发现岸上树林后有人影闪动,于是向对方举手致意,对方也举手致意;这边摇手,对方也摇手;这边点头,那边也点头;这边摇头摆尾,那边也摇头摆尾……

  对方什么动作都照着做,就是犹犹豫豫不过来。这边人拿出玻璃珠、铃铛等物,试着靠近大树。也许是铃铛声的吸引,大树后面慢慢走出几个人来,全身裸体,皮肤黑黄,头发笔直。他们抓过铃铛,好奇地摆弄。就这样,大西洋两岸的文明,第一次神奇碰撞,发出清亮悦耳的声音……

  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清亮悦耳的声音,竟然是美洲老主人最早的丧钟声……

  哥伦布问这是什么地方,对方茫然。这边打手势,对方也不懂。哥伦布糊涂了,这到底是不是印度?好像与《马可·波罗行纪》描述的完全不一样呀。他赶紧进行测量,证实这个岛确实位于北回归线上,那确定就是印度无疑。

  哥伦布返回船上,命令大家穿着整齐,携带武器,分批上岸。

  哥伦布一上岸,就把旗子插上新土地,跪地祷告,然后威风凛凛站起,拔剑插地,高声宣布:印度属于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本人正式就任印度总督,本岛命名为“救世主”岛(中文音译:圣萨尔瓦多岛)。各位必须向我宣誓效忠。

  大家呼啦围起来,毕恭毕敬地进行宣誓。

  这些奇怪的仪式,吸引了很多土著人饶有兴趣地观看。

  哈,此时我们伟大的海军上将、伟大的印度总督哥伦布先生,昂首挺胸,步履矫健,威严庄重,多么神气活现,多么英明神武……这是他人生最神圣的时刻,以后再也难以找到这种感觉了。

  不过,他们也明白,自己不远万里而来,不是为了摆谱,而是为了黄金。于是迅速和“印度人”(中文音译:印第安人)打交道。用一些玻璃、铃铛、小铁器等毫不值钱的东西,换取印第安人身上的名贵小金饰,并急吼吼地问哪里有黄金和宝石。当地人好像说西南方有。哥伦布马上命令起航,并抓了几个土著人作翻译。

  他们考察了一系列岛屿,从土著人那里换来了许多黄金饰品,收集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植物,包括大名鼎鼎的烟草,但没找到传说中的黄金宫殿和黄金矿。

  圣诞节那天夜里,大家放松纵乐。不料“圣玛利亚”撞滩搁浅,外壳散架。这下哥伦布有点慌:走,剩下的船载不了那么多人;留,此乃蛮荒之地。后来,他发现当地土著人热情纯朴、乐于助人,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建个居民点呢?居民点安置一些人,其它人返航,不就解决了。

  说干就干,他们建了一个军事要塞,命名为“圣诞节要塞”。说是要塞,不过是“圣玛利亚”烂船板搭起一所房子、一座炮楼,外加一条壕沟。

  如果你认为它简陋,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哥伦布们请来土著观摩,表演射击、放炮,土著被火焰和炮声吓得心惊胆战,内心崇拜不已。

哥伦布返航时在加勒比海湾休息了一下。船员们又干起了以破烂小物品换土著金子的勾当。不料这里的土著很聪明,发现自己上当了,就冲上来爆扁西班牙人。但土著人那是西班牙人的对手,在弩箭和火枪的反击下,吓得一哄而散。

  回程中他们遭遇了海上风暴,大家拼死搏斗,三天后才转危为安。他们进入葡萄牙亚速尔群岛。船驶抵葡萄牙,葡萄牙国王殷勤招待了他。哥伦布毫不客气地炫耀他满载而归的财富,吹嘘他神奇的探险经历,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国王十分懊悔,肠子都悔青了。

  1493年3月15日,“少女”号胜利返回出发地-----西班牙帕洛斯港。居民奔走相告,来看稀奇的人络绎不绝。两位陛下派信使先行迎接。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哥伦布精心构思了回京路线:先沿着全国主要城市绕行一圈,再昂首入都。沿途城市人山人海,热烈欢迎探险归来的神奇英雄。首都巴塞罗那全城游行,把英雄们送到王宫。两位陛下出宫迎接。看到满箱的黄金、奇异的物品、黄黑的印度人和头发花白的哥伦布,男陛下高兴得语无伦次、热泪盈眶,女陛下高兴得面色潮红、秀色无边。

  哥伦布收获的财富,相当于出发时投入成本的37倍。

  哥伦布趁热打铁,提出重返印度,实行殖民。两位陛下迅速批准了他的计划,并确认了他的全部特权,封他的兄弟为贵族。

哥伦布休息了一个半月。社会名流争相结交,争相宴请。哥伦布好不得意、好不快活,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哥伦布的成功,也引来了嫉妒。在一次宴会上,一个贵族不屑地对哥伦布说:你发现新大陆有什么了不起?其实大陆永远在那里,任何人穿过海洋,都能发现它。

  哥伦布想了想,从碟子里拿起一个鸡蛋:“先生们,你们谁能把这个鸡蛋竖立起来?”大家一一试验,都没有成功。

  哥伦布拿起鸡蛋往桌上一磕,鸡蛋就竖立在桌子上。

  其他人不服:“这不能算,你把蛋壳磕破,当然可以立住。”

  哥伦布回答:“是的,打破鸡蛋谁都能立起来。问题是之前大家为什么不敢这样想,不敢这样做呢?”

  哥伦布的话赢得满堂喝彩。

  第一次航行的巨大成功,让国王和哥伦布信心爆棚。第二次航行开始,国王慷慨解囊,装备了17条大船,招募1500多人前往,船数接近原来的6倍,人员是原来的17倍。哥伦布任命弟弟迭戈为副总督。1493年9月25日,哥伦布兄弟意气风发,统帅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哥伦布雄心万丈,他决心,不但要寻找到更多的黄金,更要在印度大陆开疆拓土,建省立邦,建设一个广袤的殖民地,让自己的家族,世世代代成为高高在上的总督……

  哥伦布不时地眺望遥远的新大陆,他相信,庞大船队一到新大陆,留在要塞的人一定会惊喜若狂,跑过来迎接……

  很多天以后,船队抵岸,哥伦布确实看到有人迎接。

  不过不是活人,而是……尸体。

  哥伦布大惊失色,急速赶到要塞。眼前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要塞七零八落,一片荒芜,一个人也没有。四处寻找,才在东一处、西一处的新鲜泥土下,翻出了白人的尸首。

  一定是印第安人*!

  哥伦布荷枪实弹,找到当地土著部落首领,愤怒地质问:这是怎么回事?!

  随着部落首领的叙述,哥伦布眼前展现出一幕幕令人吃惊的画面:

  原来哥伦布走后,要塞首领严格管理着40多名留守人员,不准他们随意行动,猛汉们怒不可竭,迅速恢复了囚徒本色。他们打倒首领,像一群饿虎冲出了牢笼,立马重操旧业。附近那个部落土著,纷纷躲避。他们就一路*到另一个部落。偷盗、放火、*人,这些事原本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做起来驾轻就熟、十分在行。

  岂料那个部落强大彪悍,部落酋长卡奥那波带领数百勇士,拼死还击,凭借人数优势,将西班牙暴徒*败,并回攻要塞,摧毁建筑,灭绝西班牙人。

  哥伦布听完,惊讶得睁大了眼睛,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不得已,哥伦布在远离此地100英里的地方,重建一个居民点,以女王的名字命名——伊莎贝拉。他开始履行总督职责,派人丈量土地,治理臣民。

卡奥那波酋长看到西班牙人又来了,十分惊怒,联合另外一个部落,围攻魔鬼。西班牙人寡不敌众,惨败,要塞被包围一个月之久。等新援军赶到,要塞里的人死得差不多了。

  不久,听说卡奥那波酋长将联合4个部落,来围攻西班牙人。没办法,总督大人只好先下手为强,派人假装讲和,骗捕了卡奥那波。这下捅了马蜂窝,土著部落群起报复。总督大人下令全全力剿灭。双方发生大规模冲突。

  土著部落的勇敢是值得敬佩的。但木棍和石头,那里敌得过枪炮。

  “士兵们对他们扫射,像割草一样使他们一排排地倒下,并放出猎犬撕裂他们的肚子和四肢,还在灌木丛里追逐他们,把他们叉在剑与长枪上。就这样,‘在上帝的帮助下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屠*了许多印第安人,并在随后捕获并屠*了其他的土著人。’”------哥伦布的儿子如是说。

  看到这样的文字,心都在颤抖。

  西班牙人凭借先进武器,打败土著部落。对落后的对手,他们*死一批,俘虏一批、处死一批,震慑了全岛。

  哥伦布打败了土著部落,却打不赢自己人。一些不服总督管理的人,陆续返回西班牙,不断在国王面前说,总督专权、贪污、*人、任人唯亲。国王难以分辨,就派一位宠臣前来调查。

哥伦布总督费尽口舌向宠臣解释事情原委,那个宠臣却一言不发,面容木然。哥伦布吓得心里咚咚直跳,后来才弄清,宠臣语言不通,根本没听懂他在讲什么。 不得己,哥伦布决定亲自回国向国王汇报。

第二次航行结束。

  墙倒众人推。哥伦布回程路上,受尽了冷遇、白眼。他感觉像个丐帮帮主,带一帮要饭的,低眉耷眼穿行在街上,不用劳神乞讨,就能享用两边施舍的讥笑和奚落。哥伦布明白,他已经由传奇英雄变成了……狗熊宝宝。

  他忐忑不安地拜见国王,打算大倒苦水。两位陛下看到饱经风霜的总督,动了恻隐之心,很快冰释前疑。进而同意了总督的第三次航行计划,重新确认了总督的一切权利。哥伦布大感意外,不由得感激涕零。

  第三次探险,没人愿意去没事找死。国王没办法,故技重施,派出一批囚犯远征。1498年5月30日,6艘小船在人们的冷落、鄙视和不屑中起航。

  向南经赤道到达南美大陆,发现有一条大河,分四道水注入大海,这与《圣经》伊甸园的描述是一致的,哥伦布判断,他们已经到了天堂边界。自感自己还不够进入天堂的资格,不敢向天堂进发。

  当他明了这一点时,他的心灵遭受重创: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边不是印度,而是天堂边的一片“新大陆”。自己历经千山万水、费尽千辛万苦得来的结果,居然是个错误!

他万分失望,万分痛苦。不久又患眼疾,不得不驶向圣多明各休整。

  一到那里,哥伦布担心两面受攻,决心先制服土著人。于是军事屠*开始了。经过三个月的血雨腥风,土著人被残酷镇压,岛上一片凄惨。

  国王夫妇听到岛上的混乱状况,不由得不相信哥伦布是个*人暴君、贪污重犯、无能总督。便派人用一副手铐,把他铐回西班牙。第三次航行结束。

年底,国王夫妇才接见哥伦布。伟大的总督涕泪四流,泣不成声。国王夫妇看到这个白发苍苍、形容佝偻的航海家,怜悯之心顿起,洗刷了他的罪名,恢复了他的权利。但没有再让他任总督,另外任命了殖民地省长。哥伦布顶着海军上将的官衔,成了一个无业游民。

  历史,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哥伦布赋闲期间,葡萄牙的达伽马向东航行到了真正的印度,带回了大量黄金和香料。另有一名航海家在去印度途中,被海流带往南美,占领了巴西。眼看西班牙要落后,国王夫妇找回了哥伦布。

  1502年5月,哥伦布率4艘船,开始了最后一次探险。

  这次航行,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噩梦:

  船队一到圣多明各即遭遇特大风暴,被刮到了牙买加;

  接着被洋流送到了古巴;

  随即又被狂风吹到了洪都拉斯;

  听土著讲东方有金子,又逆风划到哥斯达黎加。

  每天都生死一线,每天都心惊胆战,每天都筋疲力尽。

  最后颠簸到了一条不知名的大河内,在支流河口停下。他们发现当地土著有许多金子,就以土著作向导,终于找到了金矿。哥伦布被痛风病折磨,还是下令在河口建立居民点。本来万事顺利 ,不料有的西班牙人贼性不改,又干起了诈骗、偷盗、抢劫的勾当,激起土著愤怒,双方打起来了。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流血死人之后,哥伦布无法立足,只好撤走。

  充满苦难的第四次航行结束了。

回到西班牙不久,伊莎贝拉女王去世。哥伦布拖着病体,找到男国王,要求确认他航海探险的全部权益。男国王要他找新女王。新女王把殖民地的统治权交给了他人。

哥伦布又享受了一回国王的精明滑头,极度失望。三年后,也即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在落寞中去世。临死前,要求把那副手铐陪葬,这是他豪迈勇毅、艰难悲壮的一生最好的证物。

  可见,人可以战胜无数困难,但未必能战胜命运。

  不过,有时候想:

  如果他知道----由他开创的屠*印第安人的“伟大”事业,导致印第安人在400多年里,不断被奴役、被屠戮、被驱赶,从3000万减少到35万,接近亡族灭种;

  如果他知道----由印第安奴隶贩运,催生了更大规模、更悲壮的非洲奴隶贸易,白人的贩奴船使非洲人口减少了2.5亿,而幸存的黑奴只有3000万;

  他会流泪吗?他会忏悔吗?

如果他知道----由于他的美洲之行,人们发现,《圣经》无法解释美洲的人和事,因而动摇了天主教的权威;

  如果他知道----今天世界主要农作物几乎一半来自美洲,烟草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玉米导致了非洲人口增长,马铃薯导致欧洲16、17世纪人口爆炸,这些农作物对英格兰、德意志、俄罗斯的先后崛起起了关键作用;

  如果他知道----从美洲掠夺的黄金,使欧洲从西班牙开始,相继变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改变了欧洲和世界经济。

  如果他知道----由于他的美洲之行,继之者不绝,致使美洲人口兴繁,国家林立,文化昌明,并出现一个超级大国----美国;

  他会高兴吗?他会欣慰吗?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犯的那个西行的错误。

你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就是不一样,连错误,都犯得那么残酷,犯得那么辉煌,改变了如此多人的命运。在一份比较权威的“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排名中,他超越所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及像马克思、爱因斯坦这样大思想家和科学家,高居第九位,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有影响力的巨人之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