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保障北伐无后顾之忧,进而南下,采取攻心为上的方法,对南蛮首领孟获六擒六纵,孟获一路败退、黔驴技穷,求救于乌戈国主。乌戈国主兀突骨领三万藤甲兵助孟获,在桃花渡口与蜀军对阵。藤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
诸葛亮派魏延出阵,只见藤甲兵不但厉害非常,还刀箭不入,蜀国如何抵挡?尽皆败走。藤甲兵也不追赶,将浸了油的藤甲脱下浮于水面上,渡河而去。
魏延向诸葛亮报告了这个情况,左右也甚觉藤甲兵厉害,皆劝退兵。诸葛亮厉正严词:“我们好不容易到此,岂能轻易退兵!”于是诸葛亮亲自去勘察地形、寻求解决办法。
一日,诸葛亮乘小车在桃花渡口北岸遍观地形,望见一谷,形如长蛇,两边都是树木、没有杂草,名为盘蛇谷,诸葛亮大喜道:“这是上天给我破敌的机会。”回去后便吩咐马岱:"与汝黑油柜十辆,需用竹竿千条, 柜内之物,如此如此,可将本部兵去把守盘蛇谷两头。"马岱受计而去。
又换来赵云,把准备之物用在路口守卫,并让魏延继续与藤甲兵交战,半个月内连输15仗,丢弃7个营寨,以把藤甲兵引入盘蛇谷。众将领命而去。
乌戈国王兀突骨闻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营寨,即引藤甲兵渡河战斗,魏延出兵迎之,不数合,败走。蛮兵恐有埋伏,自回。
次日,魏延又去立营寨,蛮兵又引军渡河来战,魏延迎之,不数合,又败走,蛮兵追*十余里,见四下并无动静,便在蜀寨中屯住。不几天,蛮兵又驱兵大进,将魏延追一阵,蜀兵皆弃甲抛戈而走,藤甲兵便大进追*。兀突骨见林木茂盛,便停住不前,派人进入观察,果见树林中有旌旗飘扬。兀突骨对孟获笑道:“诸葛亮果然有埋伏火攻,我们不上他当,诸葛亮必败。”
次日继续追赶蜀军。魏延转过盘蛇谷。藤甲兵见山上并无草树,料无埋伏,放心追*。藤甲兵赶到谷中,见数十辆黑油柜车挡路,以为是粮车,便放心进谷。
随后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正欲退兵,只闻后军发喊,报说谷口已被木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跑。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三万藤甲兵,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
孟获又被诸葛亮捉住,心服口服,归顺诸葛亮。
战后,诸葛亮会集诸将说:“我料定敌人一定要预防我在树林处伏兵火攻,我故意布置军旗,让他相信。我要魏延连输十五次,让他知道我军敌不过他,使他骄傲轻敌,放心朝光秃秃的盘蛇谷追来,让我用火药、黑油等引火物来火攻。我早就听说:‘利于水的东西一定怕火。’藤甲是油浸之物,见火必着..”
将官们全部拜服在地,赞道:“丞相知已知彼,神机妙算,鬼神莫测!”
这便是“以退为进”的妙用。孔明此计妙在诱敌。魏延连输十五阵,弃下七个营寨,才把蛮兵引进盘蛇谷。此乃引君入瓮。魏延之败不是败,乃是成之道。魏延之退不是退,而是进,是以退为进,引诱对方。
此处有一悬念需要揭开:孔明为什么要魏延连败十五阵?一败二败不行吗?
不行。
魏延初败,蛮兵不追,魏延再败,蛮兵也只追十里。因为疑蜀有埋伏。而当败到十五阵时,孟获不再认为魏延诈败了,他说:"诸葛亮计穷,只此一进,大事定矣。"原来十五阵是为了消除对方的戒备之心。使其不提防而上当。
由此我们得知,以退为进之策略的原理,在于消除对方的防备心理,然后再攻击对方。只进不退,如蛮牛入巷,转不过身,路将越走越窄。犹如上坡的车,必先退而后进,没有退便没有冲击力。
从谋略上讲也是如此,只进不退乃是认死理,越进越难。兵行诡道,亦进亦退,对手要么上当,要么糊涂难以猜度。其中将漏出给你进的机会。一切按原计划行事,你到达终点的机会越来越小。
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效果更佳。
好书推荐:在群雄割据的,别人耍大刀舞宝剑,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只有诸葛亮,手执一把羽毛扇,能算,能谋,能治......
现在头条有活动,诸葛亮、曹操、孙权、司马懿,四位大佬的全集,可单买也可买四人全套,物超所值,喜欢的朋友可点下面横条链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