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历史人物以及古代国家的称呼,就如同现代人也会有外号、乳名、大名,古代在此基础上,还因为交通通讯不便利以及对君主的避讳,多了许多讹传和同音不同字的称呼,而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很多在古代耳熟能详的称呼,到了后世就不再常用,同时一些古代国家灭亡之后,胜利者往往也会更习惯用他们常用的称呼去记载。时间一久自然旧称呼就被忘了。
这里就详细谈一谈这类情况有哪些。
自作聪明的清宫剧本来对清代满人官员的称呼,早年间不论是相声还是电视剧都没有出错,比如和珅和大人、鳌拜鳌大人,但偏偏是近几年来的一些清宫剧自作聪明,让剧中的满人非要把自己的姓也加上,比如某《延禧攻略》,所有满人自称的时候都带上了姓氏,像什么人物自称喜塔腊尔睛、富察傅恒,这是典型的自作聪明。
因为满人和蒙古人,都是称名而不举姓,清代文献中,对索额图有“索相”、“索公”,对和珅的称呼有“和相”、“和致斋”,对阿桂称呼为“阿文成公”,虽然随着满人的汉化,嘉庆年间存在一些满人效仿汉人,把姓也给加上,但立刻就遭到了嘉庆皇帝的严厉斥责,认为这种抛弃传统的行为决不允许。
殷商王朝国名究竟是商还是殷?关于殷商王朝该叫殷还是叫商,这里其实算是古人有些混淆,但不能说错,现代把这个有大量甲骨文出土,且最后一个首都在殷地的王朝叫做商,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哪怕是在殷墟的甲骨文中,他们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称之为“殷”过,从来都是“大邑商”、“天邑商”这类称呼。
之所以出现了殷这个称呼,很大原因在于那个年代,一个国家一旦迁都,往往国名也会随之改变,这个习俗到了战国都有残留,比如魏国迁都大梁后,也被称之为梁国,魏惠王也被称之为梁惠王。但是商朝不知道什么原因,官方没有更改国名,虽然有盘庚九迁,最后到了殷地,但仍然延用了旧国名商,其他各势力却也习惯按照当时惯例,变首都就变国名,管之叫做殷。因此,殷、商亦或者殷商连用,都出现在了古代文献中。
“最后一个人皇”的纣王所谓纣王是“最后一个人皇”,也是典型的现代网络小说/漫画搞出来的中二称呼,似乎迎合了不少人的中二心理,从而流传甚广,追根溯源,这个说法来自于动画《武庚纪》,一个动画的设定被当作历史,一堆人煞有其事瞎胡扯,说成什么周代之前君主不惧神,后面的受上天操纵。
事实上,在商代尚没有以“皇”称呼君主的习惯,这里我们不妨看“皇”这个字的演变,下图就是从商代起皇字的演变。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商代的“皇”字很像是一个火把或者一盏灯,上面竖立的笔画,就是燃烧的火焰,因此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认为:“皇,即煌之本字。”也就是光明,明亮的意思。
那么说“皇”什么时候跟君主直接联系了呢?从上图看,以战国时代为分界线,战国时代的“皇”字的构成,其下半部分已经是一个“王”字,可以肯定此时的“皇”开始跟君主挂钩。而此前,商代的“皇”下面仅仅是一竖,大概率是火把或者支撑油灯的柱子,而西周、春秋的“皇”字下面是一个“土”字。
关于这里的演变,在商代皇字上半部分是一个火焰的形状,有光亮的意思,而西周、春秋时代“皇”字上半部分的火焰、光亮被延申为太阳,而底下是一个土,意为太阳光照大地,而君主都喜欢将自己比作太阳,久而久之,“皇”字就跟君主挂钩,于是到了战国时代,皇开始跟君主直接挂钩。
然而,此时距离商代已经过去了六七百年了,纣王一个商代君主怎么可能用“人皇”这种称呼称呼自己?
至于,商代君主的真实称呼,从甲骨文和史书来看,商代的习惯是将活着的君主称之为王,死后的君主加上“帝"的前缀。商代人认为天神的领袖叫做”帝“,而作为凡人,自然不能跟天神种的至贵者相提并论,因此活着的商王只能称之为”王“,然而随着商朝统治的延续,君主开始被神话,当时认为商王被去世之后,也被升格为神,所以死去商王,也有资格被冠以”帝“的前缀,也被称之为”王帝“。
那么套在纣王身上,纣王活着的时候称呼肯定是“王”,至于他死后,是叫他帝辛还是叫他纣王,他一个亡国之君,称呼也没必要计较那么多了。
燕国本该叫匽国这里的燕国,指的是作为战国七雄的燕国,它的名字都被后世叫错了两千多年,根据考古,这个国家的自称是“匽国”。
下面为了大家阅读方便,还是以燕国称呼它,燕国的首位封君是召公,这可是跟齐国的开国君主太公吕尚齐名的人物,然而燕国的封地过于靠近北狄,疑似因为对手过于强大,导致燕国和华夏文明的联系断绝了多年,史记燕世家里,召公往下九代都不知道国君是谁,之后到了周厉王时代,好不容易知道了国君是惠侯,但之后再一直到齐桓公时代,燕国的记事都只有x侯xx年立,xx年卒,可以说仍然只知道名字。
由此可知,燕国的史料本就存在严重的缺失问题,再加上秦代秦始皇下令焚六国史书,而项羽入驻咸阳后又放了一把火,史料就更少了,同时史学家有一个推测,匽国的匽字在古语里和秦国的国姓嬴读音接近,于是秦国史官为尊者讳,改成了燕字,总之,多种原因下,匽国这个本名,竟然需要二千多年后的后人靠着考古才发现了。
以秦始皇为代表的秦国王室成员大秦帝国系列的热播,让秦国历史着实大火了一把,然而关于对秦国国君的称呼,像什么嬴渠梁、嬴驷、赢稷、赢异人、嬴政等等,说实话在这部剧之前,除了秦始皇嬴政这个称呼不少用外,其他人大家更常见称呼是,孝公、惠王、昭襄王、庄襄王,如果要加上名字的话,那就是秦公渠梁、秦王驷、秦王稷、秦王异人。
相较于嬴某某的称呼,后者才是正确的,因为先秦的贵族是不用姓自称的,因为姓在当时的文化仅代表着一个远古的祖先,追根溯源甚至可以理解为是远古部落名称,比如姜部落、姬部落、嬴部落等等,也因为姓的来源太过于久远,根本无法用姓来区分自己家族的尊贵和荣誉,是以先秦的贵族们更喜欢用氏来区分。
关于氏的作用,打个比方,姬姓是周天子之后,但这都几百年了,周天子后人多了去了,那么如何彰显自己这一支的家族与众不同呢?这就是氏的作用了。秦的祖先造父曾经给周穆王当过车夫,在周穆王破徐偃王之战中立有功劳,被周穆王封在赵城,从此这一支以赵为氏,史记也是因此说秦始皇姓赵氏。在汉初的《赵正书》中就是把秦始皇称作“赵正”。
当然,严格来说管秦始皇叫做赵正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先秦,国君比普通贵族地位更加崇高,国君是在称氏之上,更进一步,以国自称,例如秦惠文的正确称呼应当是秦王驷,秦始皇在当皇帝前,称呼应当是秦王政,当皇帝后直接叫始皇帝就对了。
齐国的始祖,从吕尚到姜子牙姜子牙是最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之一,他的原型是齐国开国国君太公望吕尚,到了元明时代,由于戏曲小说的大兴和官方态度的改变,吕尚武将的形象变得淡薄,更多人记得的是那个《封神演义》里的玉虚宫弟子,会打卦问天、搬弄法术的姜子牙。
虽然因为年代久远,他的姓氏、名字很难给出肯定的称呼,只能说历史上此人可能是姜姓,吕氏,名尚或望,字牙,史书中也用太公和师尚父来称呼他,但“太公”、“父”是对老年男子的敬称,“师”则是他担任太师这个职位。
至于我们现在熟悉的,子牙这个称呼,最早见于唐代,《咏史诗·渭滨》一诗中如此写“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这个称呼的来历很有可能只是诗人为了对仗,把“牙”改成了“子牙”,然后后世的演义小说,从回目对账以及朗朗上口来说,子牙这个双字比牙这个单子来得好听,也就沿用了。
伯邑考从尊称被当作姓名关于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这个人物是典型的尊称被当作了真实姓名,所以封神演义里,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以伯邑考称呼他,这个其实跟康熙王朝里那句“我孝庄”一个性质,属于提前知道死后的尊称了。
对周代取名规则有所了解的朋友,会知道,周人贵族取名会按照封地 排序 名的规则往下取,例如文王的儿子们,名字分别是:
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召公奭、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
可以看出来,除了伯邑考、武王发、周公旦、召公奭四人之外,都是带有伯仲叔季的,这四个之所以特殊,武王是因为当了天子从而升格,否则他应该叫做“某仲发”,而周公和召公则是当了辅政大臣,在武王死后,西周政权摇摇欲坠时,稳住了基本盘,有大功于周,因此也有资格获得升格的称呼,否则二人应该叫做鲁叔旦和匽(燕)叔奭。
而关于伯邑考这个称呼,伯是按照伯仲叔季的排名,意为他是文王最年长的儿子,考字属于尊称,死去的父亲曰考,因为他早死,后世的周人很大可能出于他作为文王嫡长子的身份,亦或者他在周人崛起中有过不朽的功勋,所以出于尊重,给了他考的称呼。
而邑有一些争议,可能性很高的一种说法是,他活着的时候,封地就叫做“邑”,不要觉得奇怪,因为很多词语被泛化是多年后的事情,例如首都被称之为京师、京城,其根源来源于西周的国都叫做镐京,“京”本来仅仅专指镐京,久而久之,却在后世被泛指首都,因此,邑在西周早期可能就是有一座或者多座城,就叫做“邑”,这个“邑”是文王嫡长子的封地。
至于伯邑考活着的时候该咋称呼,确实有些难度,因为他的真名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考了,可能只能简单称之为大子(那个年代还没有太字,大子就是继承家业的嫡长子意思)。
郭荣还是柴荣?现在提到周世宗,一般称呼他为柴荣,实际上应该叫郭荣才对。
两《五代史》在说到世宗时,都说“本姓柴氏”,那么等于现在不姓柴,也就是说本来两书在给世宗立传的时候,应该都是从世宗姓郭的角度来说的。因为说周世宗叫郭荣,本来姓柴,这样的逻辑是合理的。如果说周世宗叫柴荣,本来姓柴,这说不过去。
《旧五代史》: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
《新五代史》: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
五代时期,皇帝、节度使的干儿子们一大把,而这个时期一般收为义子后,义子就要跟义父姓了。和郭荣在郭威去世后继位为帝,并没有改回柴姓的记载,还有一点可以佐证郭荣并没有改为柴荣,那就是后周的宗正卿叫郭玘,宗正卿基本是由宗室担任,后周比较尴尬,郭威的亲属几乎被汉隐帝*光了,想找宗室来担任宗正卿比较困难——但是国姓这一条是必须满足的。
至于郭荣为什么被叫为柴荣,争议比较大,有的说是赵匡胤刻意为之;有的说是因为宋仁宗因为生不出儿子,于是想广施仁义,其中有一条是让柴氏奉周室祀事(可能是郭氏已经绝嗣),于是郭荣也渐渐变成柴荣。
郑成功还是朱成功?关于郑成功的名字,我们都知道他被隆武皇帝赐姓为朱,那么理论上他作为古代臣子,就该以“朱”为姓氏,就像李勣获得赐姓后,就沿用了李,不再用徐,但为何现代人很少用朱成功称呼郑成功呢?
原因有几点,一是郑成功本人出于对皇室的尊敬,虽然赐姓为朱,但一般来说他对外也是更多以“国姓成功”自名,比如郑成功起兵抗清的时候多自称“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同时大概也有避嫌的意思,隆武没有后人,他要是堂而皇之的自称朱成功,那似乎有觊觎朱姓神器之嫌。因为他自己不大用朱成功这个称呼,那么民间也尊重他的意愿,称他为国姓爷,而不是朱王爷。但是同期明朝的旧文人确实是用朱成功称呼他的,甚至他的儿子郑经都被叫做朱经,清史纪事本末就记载郑经为朱经:“十三年,春三月,明嗣延平郡王朱经出师,取泉、漳、潮三郡之地。”
第二点则是因为清廷否认南明的正统性,所以对于郑成功的赐姓清廷多数的时候不认,因此清朝史料多数也是管他叫“郑成功”,再加上双方是敌对关系,很多时候也还会在郑成功前面再加上海贼、水贼、贼之类的侮辱性前缀。
第三则是他后人的问题了,郑克塽投降了,认了大清为主,都是清廷的臣子了,郑家自然抛弃前明赐姓,回归郑姓了。
成吉思汗还是成吉思皇帝?许多争论铁木真是不是中国皇帝的问题,说实话,这种争议纯粹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因为近代以来国人更习惯管铁木真叫做“成吉思汗“而非“成吉思皇帝”,但事实上后面这个称呼在古代中国的出镜率要远远高于前者。
在铁木真活着的时候,他在汉地的自称一直是“成吉思皇帝”,例如著名的铁木真诏见丘处机,用的就是“成吉思皇帝圣旨”,而《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对铁木真的称呼一直也是“皇帝”而非“大汗”。更直接的证据是现存的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文物,金牌上用汉字刻着“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
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
同时代去过蒙古出使的南宋人,回来报告中都说铁木真僭越称皇帝,例如《黑鞑事略》就说“其主僭皇帝号者,小名曰忒没真,僭号曰成吉思皇帝。”这说明他们在蒙古出使时,翻译官就是用成吉思皇帝称呼铁木真。
当然,有人或许会说,成吉思汗是人家草原本地正经称呼,但这个其实也是不对的,宋元明时代,是更习惯用“合罕”这个词的,现存有明朝官方翻译的《元朝秘史》明朝对这部书的翻译可谓极其用心,蒙古语相应的音译和汉译都写了下来,里面音译和汉译对照“成吉思合罕”=“太祖皇帝”。
一些外国人的称呼,如屋大维、查理曼等首先说屋大维,一般来说我们讲到罗马帝国的开创者,罗马帝国的首任皇帝(更准确来说应该叫元首),都会说他叫屋大维,但实际上这个称呼是有问题的,屋大维出身于屋大维家族,他的全名是盖乌斯·屋大维乌斯·图里努斯,他是凯撒外甥女的儿子,也就是甥外孙,在幼年丧父后,被母亲带回外祖父家成长,这让他的舅公凯撒注意到了这个甥孙,后来接到自己身边培养,再之后凯撒在遗嘱中把屋大维立为第一继承人。
但是接受这个遗产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从此之外屋大维要改换家族,以凯撒养子的身份继承遗产,从此之后他的名字要改为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亚努斯。但是出于政治需要,他要强调自己作为凯撒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彻底的跟过去切割,于是他就只称呼自己为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告别屋大维这个名字。
而当他地位越来越高,也的的确确没有人再以“屋大维”这个名字叫他,都是称呼他为“凯撒”,无论是同时代的人还是晚一些的史书,都是以“凯撒”来称呼他。换言之,他这辈子头十七年叫做屋大维,而后面的六十年都是叫凯撒。
另一个著名外国君主的错误翻译是查理曼,经常有人叫他查理曼大帝,实际上他的称呼“Charlemagne”一词中的“magne”本身就有伟大者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大帝”,换言之查理才是他的名,他查理大帝就行了,而常用翻译名是重复了,等于叫他“查理大帝大帝”。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