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长天不送风,蓬莱自锁稚孩童;
玄冥鹿鹤问来处,几度断魂削骨冰。
一夕考妣山陵崩,百岁寿桃血染成;
汉水兰心清若芷,蝶落深谷俏郎中。
百丈渊崖葬情窦,九阳洗髓盖华庭;
乾坤挪转天地变,赤手横绝光明顶。
绿柳烟波井中话,万安古刹踏火行;
域外流云追昭月,金花灵蛇泪痕青。
十香软筋离人忘,更叹仇肠意难平;
新嫁人妇空余恨,九阴如水怨飘零;
少室山巅惊古墓,往事皆休入佛灯;
难倚封天执九鼎,莫笑经年枉屠龙。
——一段信手写来的文字,权当我本文追忆江湖的引子。
在玄幻尚未兴起的时代,每一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江湖的梦。在直来直去的爱恨感悟中,体会一段段的恩仇过往,畅快着我们的遐想和懵懂。我心中的江湖,爱金庸远胜过古龙,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萧十一郎、谢晓峰……他们自然也是武侠世界最经典的形象,可终究少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古龙笔下的江湖太过标签化、个性化,彷如世外情境。金庸刻画的武林则写意着平凡的无奈,更加切近生动。心中只有黑白的青葱岁月,你会欣慰于傻人傻命的郭靖;当懂得敢爱敢恨的担当,你会圈粉男人本色的萧峰;当你羡慕自如随性的坦然,你向往真实潇洒的令狐冲;当你突然某天深信缘分,你沉默于杨过的款款深情;当你对苦辣酸甜皆有涉猎,你还是最羡慕韦小宝的精彩人生。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段段的传奇中间,独有一人,既无侠之志、也无英雄气,甚至性格也不鲜明,永远像水中浮萍,半生好运、半生茫然,被命运摆布,被境遇戏弄,偏偏他的经历,耐看耐读,模糊中留出无限想象,让人习惯津津有味的推敲。
没错,他就是张无忌。
本有风送青云,奈何无欲苍茫
张无忌是一个光环感十足的风云人物,在最终还是以武功论地位的江湖世界,他的武缘可能要比其他金庸书中的主角好得多,冰火岛上的十年,远离俗世尘嚣,每日由金毛狮王筑练根基;跌入深谷,竟然得到九阳神功;被困光明顶密道,个把时间就练到乾坤大挪移第七层;武当山习得太极掌法、太极剑法;灵蛇岛偶得圣火令,又学会了邪异武功。在整个倚天屠龙记的设定中,张无忌可以说足以压制四方,或许唯有已然半仙的张三丰可较高下。
张无忌的确有很多因为武功而来的高光时刻,力战光明顶、万安寺救人、屠狮大会等等。他的能力将他推上了矛盾冲突的中央,给了他扬名立万的机会。可他每一次出手,都少了一份侠义担当、勇承使命的自我意愿,更像是境遇推动的命运使然。他救的人很多,办得事都很多,可到最后也没有萧峰那般被天下英雄敬重的风采。
作为明教的教主,张无忌既没有领袖的手段,也没有领袖的智慧,不善识人,更不懂人心。他本来有横扫六合的运势,也许至少能做一个被权臣架空的君王。他的上位,并非没有群众基础,光明顶的力挽狂澜,让大家对其充满了报恩的敬佩,可随着时间推移,终究没有发展到对其能力的归服。在怀疑和困惑的时刻,张无忌既没有*伐的果断,更没有求证的勇气,以一种最窝囊的方式将一切拱手相让,的确是白白浪费了一手好牌。
他的一生,似乎都是在和命运抗争,却每一次都徒有其表,最后泯然退缩,不管是多么好的运气加注在他的身上,都最终因为他先不会果断抉择,后不敢将错就错,变作了无奈收场。
乱花穿身而过,眉黛自冷凄凉
张无忌的四位红颜知己,各有各的姹紫嫣红,无论哪一个,都足以成为一类少男心目中的女神形象。赵敏的精明、周芷若的温柔、殷离的惹人怜爱、小昭的体贴细致,都值得爱和全心全意的对待。
可张无忌的感情生活无疑是失败的,在处理这些暧昧关系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一种小人物的逃避和自卑,在经历了朱九真那段真挚莽撞的心动之后,他仿佛突然回归到母亲临死的告诫之中,将自己的内心封闭在朦胧的体会深处。他的软弱和没有原则,让每一个倾心于她的女子,都隐约得到了超过友情的示意,却远远达不到成为情侣的默契。即便在最后敞开心扉,表达了对赵敏的爱意,在我看来,也像是繁花皆落去之后独留一盆景的翻然止损,其中凝结了赵敏一路走来牺牲太多的无奈。
至于那个多年来被无数演义和争论的结局,在我看来,是用一种更残酷的对比审判了张无忌的犹豫,日日只为她画眉也好,两女共伴一人游也罢,赵敏和周芷若在感情的世界里都要比张无忌勇敢的太多,这份烦恼,已经是他人生最后的幸运。
恩仇仅成追忆,空负血透青岗
我很喜欢百岁寿宴摧肝肠这一章的残忍,张翠山逃不出一个“义”,殷素素自绝于一个“情”,这一段的情节为后世武侠和玄幻提供了太过经典的恩仇样板,既不落窠臼,又启承圆满,殷素素临死前说的那番话,对于即将成为故事发展唯一中轴的张无忌,本该是一半奠定后事脉络,一半奠定人物情怀,可谁知道竟然被张无忌走出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既视感。
他可以被仇恨塑造成一块冰,也可以被感化出刻骨的情,他可以充满苦难后的玩世不恭,也可以快意江湖的潇洒任性,可张无忌偏偏哪一样都不曾变成,甚至十年后,他的性格越来越不鲜明,既未成侠,也未成魔,在某些时候,还不如记忆中那个小无忌那般纯粹刚硬。
父母之仇,他从未动过去讨回血债的念头。甚至给自己带来刻骨痛苦的玄冥二老,在对战中竟然也存了不欲伤其性命的宽容。从这一点上看,张无忌其实并无符合传统武侠文学中快意恩仇的主流审美,反而充满了影射生活的现实悲凉。
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这才是武林儿女退隐江湖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唯有张无忌,应该做的都没有去做,硬被安排做的一塌糊涂,想做的茫然无措,一封书信便慌里慌张的逃离了是是非非。
无悔江湖败笔,但凭人话短长
《倚天屠龙记》可能是金庸先生遗憾最多的一本书,早年的题记中曾言,本来想写的是义和情,特别是武当七侠之间兄弟的情和义。我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身上的种种,也能感受到他在前后性格上的落差。这种落差,其实在周芷若、杨逍、金毛狮王身上都有些许体现。只是金庸先生用紧凑的情节和成熟的文笔将这种错落完美的弥合。
今天看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处败笔。可这样的败笔既有他的客观原因,也有将错就错的智慧。故事最初是在《镜报》上连载,几乎历时3年,就如同如今的网络小说,故事的梗概在作者心中,故事的发展却都近乎于即兴,能在多少程度上接住之前的伏笔,这就是功力。
正因为张无忌这样的怯懦,和故事的第一个高潮中铺垫而来的期待如此大出入。我反而更觉得张无忌其人的生动,他没有做成读者心目中的英雄,反而成了一个鲜活的凡人,却更加真实和立体。早年的懂事和侠风,长大后的软弱和屈从,在颠沛流离的二十年中,给了看客一段辛酸而顽强的里程体验,教诲他善恶是非的人不多,指点他人心进退的人更少,命运让他不曾学会选择取舍,生活更是早早让他自我保护于人性险恶,唯有一点,就是与生俱来的善良,贯穿在他性格的始终,他的每一次站出人群,每一次沉默妥协,每一次不忍软弱,都鲜明的凸显着一种朴素的善良,或许来自于对生命的敬重,或许来自于对苦难的宽容,或许来自于对恩情的感动。
这种善良,不带有侠义的慷慨,不带有天下的责任,不带有因果的宿命,反而更加突出了张无忌的难能可贵,从这样的角度看,我更愿意把他的平凡理解为不想,而不是不能。
他不是大侠,更难称英雄,可他的江湖情怀,太过真实,仿佛就在你我之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