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发家记:漂洋过海、口碑炸裂,农村包围城市,社交神器火出圈

辣椒发家记:漂洋过海、口碑炸裂,农村包围城市,社交神器火出圈

首页角色扮演混沌异闻录更新时间:2024-05-01

很多时候,在外聚会,“吃辣”仿佛已经成为一门社交语言,一桌桌的热闹气氛就由各种明艳鲜香的辣味带动起来。红油火锅、川香牛柳、剁椒鱼头……口味相投的人们坐在一起推杯换盏,将“吃辣”玩出一番又一番新花样。

就算是一开始并不熟悉的陌生人,上菜前问一句“能吃辣吗?”,这种为他人考虑周到的语气,也能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辣椒,我们熟知的一种厨房调料,但它不仅仅只满足了味蕾,更加成为一种文明符号存在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将辣椒的“发家记”看作成一段闯荡江湖、从无到有,最后功成名就的历史,那么其中优秀的传播策略完全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与学习。

01漂洋过海、口碑炸裂

辣椒最开始只是存在于美洲的一种名不经传的红色小果实,在1492年,也就是明弘治五年,欧洲大航海时代正式开启,哥伦布发现美洲这片新大陆,顺便将辣椒带回欧洲,后来以海洋贸易的形式逐渐在各国流通起来。

辣椒具体什么时候漂洋过海传入中国已经无法考证,最早关于辣椒的文献是明万历年间高濂《遵生八笺》里记载的一段话,“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涩红,甚可观”

也就是说,刚开始人们觉得辣椒一丛丛生长,中间点缀着几朵小白花,果实如掉了毛的“秃笔头”一样憨厚可爱,一咬底部红红的尾尖儿,就是一股辛辣刺激的味道,于是当时只将辣椒作为一种观赏植物。

显然那时候的中国人还不懂得怎么利用辣椒来增加食物风味,但中国人“吃辣”的历史却由来已久,只不过吃的不是辣椒的“辣味”。

早在唐朝,一种以辛辣口味著称的羊肉胡饼就经常出现在长安早市之上。宋朝的三大菜系中,花椒独有的“麻辣”就是川菜的灵魂。另外,由元代马可·波罗曾记载的“胡椒每天销售44担”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胡椒的辣味还是十分受欢迎的。

明清时期的地方食谱中,也曾将生姜作为调配辣味的食材,甚至连祭祀与药用的茱萸,也成为了一种辛辣的调料,在《中馈录》中也有“芥辣”(芥末辛辣)的说法。

后来,是贫穷和饥困成为了辣椒走上餐桌的契机。

古代贵州因为位于大山深处,出行多有不便,食材极度匮乏,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调料来缓解饮食的寡淡,于是古人就开动脑筋,展现了意想不到的智慧。

康熙六十年的《思州府志》有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意思是说,当时的贵州苗族人将辣椒称为“海椒”, 他们利用其刺激性的辣味来代替盐味,与发酵的酸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贵州菜独特的酸辣风味。

贵州特色:酸汤鱼

02农村包围城市

辣椒是食物,辣味是口味,食物与口味的传播需要依赖人。

康熙末年,辣椒在贵州点燃的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蜀游闻见录》记载“惟川人食椒……每饭每菜,非辣不可。”嘉庆道光年间,有些南方地区已经广泛将辣椒当成了蔬菜,甚至到了“无椒芥不下箸(筷子)”的地步。

辣椒在南方民间站稳脚跟后又向北扩张,北方还出现一种新的食用方式,那就是辣椒搭配面食。而且辣椒不挑土地,容易种植,吃法也多样,不仅能鲜食,还可以加工成腌菜、磨成辣椒粉来长久保存。

就这样,辣椒扎根在了华夏大地,每传到一个地方,就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比如川渝的麻辣、贵州的酸辣、云南的辣椒蘸水、湖南纯粹的生辣、西北的油泼辣子……

吃辣之风从穷苦人家走向了整个社会,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三重分布:西南到关中地区的重辣口味区;江浙沿海一带的淡味区;以及北方大部分的微辣地区,彻彻底底成就了一幅中国辣味地图。

中国辣味地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辣椒如此受欢迎,根本原因还是它含有辣椒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兴奋,辣椒的风靡可以看作是一场重口味的胜利。

但辣椒也曾被视为贫民的食物而不被上层阶级看好。曾经有下属想讨好晚清名臣曾国潘,就向厨子偷偷打听曾国潘的饮食,厨子透露每顿饭菜需要偷偷加入辣椒粉才能迎合其口味。以曾国藩两江总督的身份,还需要偷偷吃辣椒,说明辣椒并不被权贵阶级待见。

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辣椒的传播形成了一种 “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势,在农村很受欢迎,却不怎么兴于城市。

直到20世纪上半叶,革命爆发,旧有的社会阶层和饮食格局被打破,尤其抗战时期的人口流动更将辣椒的独特风味散播到了全国各地。

这时的辣椒早已经脱胎换骨,乘势摆脱了“贫贱”的阶级烙印,在短短百余年时间,辣椒就征服了中国人。

03社交神器火出圈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民不再固守着“一亩三分地”,而是以亿为单位逐渐由内陆向沿海,乡村向城市,传统嗜辣地区人群向非嗜辣地区迁徙。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超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将家乡的饮食习惯也扩散到各地,各种地方风味餐馆的开张,让背井离乡的人借着“吃辣”重聚一堂,老乡与老乡间借机稳固感情、欢乐畅谈。

而且,在辣椒的发源地贵州,还出现了“老干妈”这款“下饭神器”,从此一统全国辣酱市场。

“老干妈”辣酱的创业史背后还有着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创始人陶碧华是贵州的一位单亲妈妈,刚开始她开了一家饭馆带着孩子辛苦创业,因为价钱定的不高,经常有一些贫苦的学生来陶碧华这里吃饭,还亲切地称呼陶碧华为“老干妈”。

久而久之,很多客户都非常喜欢陶碧华自制的辣酱。当地工商局也建议陶碧华开办辣酱工厂,但陶碧华唯一为难的事情就是她去开工厂,那些贫苦的学生就没有地方吃饭了。学生们都知道了陶碧华为他们着想的苦心,但是为了陶碧华的事业,还是纷纷劝说陶碧华开办工厂。

于是陶碧华就办起了辣酱的食品加工厂,背着做好的辣酱去一家家给餐厅、食堂送货,大家用了都说好,就这样“老干妈”辣酱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贵阳蔓延到全国,直到火到全球。

大家都觉得辣椒可以提高食欲,与各种食材百搭。只要有辣椒,搭配各种食物也可以轻易做出一道物美价廉的菜肴,不管哪一种阶层都消费得起。这一切都助力了辣味在全国范围内的爆发,逐渐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中占据一席,成为今天普罗大众喜爱的必备单品。

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早已经不需要拿辣椒一解口腹之欲,还将“吃辣”发展成为了一种社交必备神器,在假日叫上几个朋友,夹着毛肚在麻辣火锅里涮一涮,感情的升温就在这令人欲罢不能的好滋味中完成了。


由上文可知,辣椒的历史也是一部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历史。

辣椒传入中国四百多年,凭借着人们的创造力持续散发着魅力,点燃了全中国的味蕾,形成了新的饮食版图,将这种红色小果实的旺盛生命力继续延续下去。

味道连接的是历史、是故乡、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在酸甜苦辣咸的生活里,我们能纵情释放,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哭中带笑。

人间百味,少了辣椒,就不完整。

馄饨异闻录,专注世界奇闻异事,喜欢记得关注我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