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波折的恭亲王奕䜣

命运波折的恭亲王奕䜣

首页角色扮演葫芦兄弟七子合击更新时间:2024-07-26

恭亲王奕䜣是清朝道光皇帝第六子,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生于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33年1月11日)。可以说老天爷放佛和他开了一辈子的玩笑——在中国历史上再没第二个人像他一样距离皇权是如此之近,却总是与之失之交臂。

公元1850年二月二十五日午时道光皇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道光皇帝生前按照自雍正皇帝以来确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已选定继承人并将自己选定的继承人的名字书写在密诏上藏于紫禁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当人们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道光皇帝的立储遗诏后发现上面赫然写着四皇子奕詝的名字。而在此前人们已隐约猜到继任之君应当会在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之间角出。

道光皇帝生前共有后妃二十多人,这二十多位后妃先后为他生育了十个公主和九个皇子:长子奕纬死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终年二十三岁。而儿子奕纲、三子奕继也过早夭折。如此一来四皇子奕詝成为事实上的嫡长子。皇五子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过继给嘉庆帝第三子绵恺为嗣,袭郡王位,按当时的立法传统自其过继之日起就已自动失去袭位的资格。皇七子、皇八子和皇九子皆为道光晚年所得,皆为年幼懵懂无知之辈,难以继任大统。六皇子奕訢成为了唯一能与四皇子奕詝角逐皇位的对手。

二人相比各有优劣:正所上文所言四皇子奕詝已成为事实上的嫡长子,就道统上而言占有优势;问题在于清代立储祖制并不太讲究嫡庶之分,而是有限侧重于立贤,而相比之下六皇子奕訢的个人才能远胜四皇子奕詝,对这点道光自己也是有清醒的认识的,所以他一直在奕訢和奕詝之间纠结。

说起来奕訢和奕詝除了在竞争皇位一事上是对手之外,平时私交还是不错的:奕詝的生母去世后就由奕訢之母抚养长大,两人从小一起读书、一起习武,然而无论文化造诣或是武功水平奕訢都始终压过奕詝。在那个八旗子弟日渐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的时代奕訢弓马骑射样样娴熟精通,同时又通晓经籍诗文,可谓是真正的文武双全,他还能熟练使用满、蒙、汉三种语言文字。照此形势发展下去理当是由六皇子奕訢继位才对,然而历史并没照此演进下去,这与两位皇子的老师有莫大的关联。

奕詝的老师名叫杜受田,字锡之,号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子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杜受田深知自己的学生奕詝的智识才具都“万不敌”奕訢,不能以条陈时政和骑马习武取胜,于是建议奕詝以仁孝之心取悦于道光帝:话说某日道光皇帝领诸皇子狩猎,奕詝故意一箭不发,“上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而另一边奕訢的老师却建议他尽力在父皇面前表现自己,结果尽管奕訢所获猎物最多,但道光却甚为欣喜地评价奕詝道:“此真帝者之言!”此后道光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之际奕詝伏地流涕,痛切异常,道光帝问其何故如此,奕詝答:“儿臣虔诚祈祷,愿皇阿玛早日康复,属万民之幸,儿之幸。”至此立储之事已定。

道光皇帝驾崩后四皇子奕詝依照遗诏继位,改元咸丰。咸丰元年(1851年)四月继位不久的咸丰皇帝授奕訢为十五善射大臣,次年又将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的府邸赐予奕䜣,这就是今天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的恭王府。咸丰三年(1853年)咸丰皇帝又让奕䜣在军机处行走,要知道按清代祖制皇室子弟只能做个闲散王爷,决不允许干预过问朝政,如今咸丰破例让奕䜣参与政务,看起来似乎不打算再翻当年奕䜣与自己竞争皇位的旧账。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初一奕䜣之母静太妃病重,奕䜣以为自己的母亲对当朝皇帝有养育之恩,因此请求咸丰皇帝晋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咸丰不便拒绝,但也未正面答复,只是含糊地表示将考虑在适当的时候晋封静太妃为皇太后,谁知奕䜣居然对外生产皇帝已同意晋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骑虎难下的咸丰皇帝只好顺水推舟晋封静太妃为康慈皇太后。表面上看咸丰给足了奕䜣面子,可实际上就在安葬了康慈皇太后的次日奕䜣就被罢免了一切职务。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奕䜣才又奉旨补授镶红旗蒙古都统,同时又被任命管理镶红旗新旧营房事务。

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二十五日奕䜣对咸丰皇帝派耆英去天津与英法联军议和一事表示反对,主张天津谈判不要一味示弱,声称如英法联军敢登岸应令“兵勇合击 ”,同时建议密令粤绅罗惇衍激励乡兵攻广州,廉兆纶捣香港。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匆忙逃往承德避难,临危受命的奕訢被委任为议和大臣。在和英法联军谈判的过程中奕䜣由原来的主张对外强硬立场逐渐转为主张师夷长技,在他主持下先后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与《中法北京条约》,这使他获得了西方国家的好感,同时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以户部侍郎文祥、文华殿大学士桂良、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副都统胜保等人为核心的政治集团。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其子载淳继位,这一事件给奕䜣重新接近权力中枢创造了天赐良机。

本来根据咸丰皇帝临终前的遗命: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作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幼主。本来按跟皇室的亲疏远近关系该是由奕䜣辅政,然而咸丰顾及到自己和奕䜣的恩怨而将其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这就加深了奕訢与载垣、肃顺等人的矛盾。与此同时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是一个权力欲极大的人——她授意御史董元醇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结果被肃顺等人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帘”的理由否决,此时热河行宫上上下下遍布顾命八大臣的势力,慈禧只得选择与肃顺等人妥协。与此同时慈禧暗中派心腹返回北京与奕䜣接洽,本就与肃顺等人的奕䜣随即协助慈禧发动辛酉政变铲除了顾命八大臣势力。慈禧与咸丰皇帝的皇后慈安随即以两宫太后的名义共同垂帘听政,奕䜣被任命为议政王并在军机处担任领班大臣。

奕䜣主政时期一方面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大搞洋务运动,一方面将主要军事力量用于对付太平军和捻军以及西北回民叛乱。事实上早在咸丰皇帝在世时的1861年1月20日奕䜣就已开始推动他的洋务改革了——这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一晚清时期存在了40年的机构得以成立,这一机构名义上是负责处理与各国的外交事务,实际上这也的确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但除此之外还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等一切洋务事业。这一时期奕䜣积极推进对外开放通商、加强海军海防建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引入电报等新兴事物......尽管这一时期的最高权力掌握在两宫太后手中,但实际总揽朝政的其实是奕䜣,然而这是权力欲极大的慈禧所不能接受的。

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初五编修蔡寿祺弹劾奕訢揽权纳贿、徇私骄盈,两宫太后命人查办,初七奕䜣就被以目无君上的罪名免去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后经朝中大臣求情才被允许在内廷行走并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免去了议政王职务。这仅仅只是奕䜣遭受的第一次打击。同治八年(1869年)奕訢支持*掉慈禧太后的亲信太监安德海,于是又引起慈禧的仇视。同治十三年(1874年)七月十八日奕訢等十位重臣当面劝谏同治皇帝不要修治圆明园,同治帝大怒道:“我这皇位让你如何?”二十九日奕䜣再次力谏同治帝,同治帝将其革除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八月初一在两宫太后干预下奕䜣被赏还亲王爵位。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慈禧利用战争初期的失败指责奕䜣因循萎靡,撤销其一切职务,减去恩加双俸,令其回家养病,从此奕䜣又变回了当初那个不管事的闲散王爷。1898年65岁的奕䜣在家中闲居十余年后病逝。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