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2年末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要早一些。
近段时间,游戏行业的从业人员感觉日子有些不好过。在自然季节步入深秋之前,游戏行业似乎先行一步暗示将提前“立冬”。
多款游戏接连停服、停运,还有一些项目撤销的聊天截图在坊间传阅。甚至是,整个项目的员工都突然被“毕业”了。
究其原因,或许是近年来的疫情加版号的双重夹击,导致项目挤压,让资金链断裂。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裁员信息从年初传到年尾,但临近年末,问题似乎集中爆发了,甚至公司已经顾不上是否颜面好看。大公司选择“降本增效”,小作坊则已经发不起工资。还有的公司甚至还未来得及过冬,就已倒在半路上。
在这个蓄势已久的冬季前,毫无疑问,游戏厂商和从业者都准备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在此,茶馆列举了四个迹象,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知名游戏接连停服?
最近逛论坛和看朋友圈,大家或许有种疑惑:10月游戏停运的信息突然扎堆袭来,甚至远超过去几月的数量?
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从2021年起,《QQ堂》《幻术启示录》等多款游戏宣布停运,类似信息也愈加醒目和挑拨神经。而在2022年,为玩家所熟知或媒体报道的国内手游又有20余款宣告即将画上句点,腾讯、网易、西山居、B站等厂牌身影在列。
停运原因多种多样。部分表示“代理合同到期”,如《糖果缤纷乐》《我的起源》国服,以及B站代理的《魔法纪录:魔法少女小圆外传》等。更多的为“运营策略调整”。有的运营时长已有五年,如网易联合北美工作室开发的MMO手游《光明大陆》,曾在开服及美韩地区出海都获得不错成绩。让人感叹,手游停运是否按了加速键?
不仅国内手游殃及一片,国外也有IP 热门游戏品类的衍生作宣布停运。比如吃鸡类游戏,《最终幻想7:第一战士》上线不足一年,宣布2023年1月11日停服;今年4月育碧旗下科幻系吃鸡游戏《超猎都市》停运。另外如偶像大师三消手游《poplinks》上线不足1年半,今年7月停运。野蛮生长的IP作降热从凯撒文化2022半年报可见一斑,其IP运营为主营业务,上半年游戏产品授权收入就同比下降91.75%。
游戏停运的背后,其实被专注到的只是少数。此前,茶馆统计,腾讯仅上半年就关服了20余款产品,还有企鹅电竞及掌上WeGame两个平台。更重要的是,厂商的版号储备数似乎“趋于见底”。据媒体统计,33家游戏厂商2022年半年报提及储备的游戏中,只有不到1/5获得版号。而在今年释放的版号中,直到9月,腾讯网易才终于“中标"。另外,上市游戏厂商2022年上半年营收也多呈现下滑。
腾讯网易版号图片
与此同时,游戏市场收入开始缩水。根据伽马数据,中国游戏市场8月收入200亿元,环比下降3.8%;手游收入140亿元,同比下降27.5%,已连续6月下滑。此外从现象级游戏的首月流水来看,2022年的新游也与《原神》《哈利波特》《王者荣耀》等呈现差距。
整体说来,在切身的寒意下,尽管伴随产品生命周期和运营策略等的调整,游戏选择停运无可奈何也属理性商业选择,但仍让人不胜唏嘘。于是有的游戏奇迹复活。因制作人、玩家不愿意放弃游戏,或通过向消费者协会申诉,或者制作人自费开发运营,运营主体改为研发公司,《战争2061》《云裳羽衣》《灵猫传》的故事还将继续。
02
公司说没就没了?
三七游戏成都分公司解散,网易花火事业部解散、龙图裁员……2022年过半,厂商内部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游戏行业纷纷“降本增效”,从业人员人人自危。
对于大公司,或许还能缩减成本,争取保证有余粮过冬。不少中小公司以及独立游戏初创团队可能是退无可退。
一家负责承接美术项目的公司已感受到寒意。其负责人A告诉茶馆——
“我们有两笔外包款都结算不到了,客户*了。“
据A所说,类似情况今年有明显上升。随着今年研发商的项目减少,他明显感觉外包业务量减少,实际制作难度也增加了。他还看见做了三年多的同行,虽然仍有客户,裁人、清算,今年说关就关。而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厂商需要与时间和市场赛跑,争取活下去。各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有的厂商甚至还得面临疫情的考验。比如二次元游戏《琥珀效应》的开发商衍光网络,就因为5月上海疫情加上投资商撤资,不得不发布停工公告。前些日子成都疫情封控加高温,独立游戏开发商凯旋科技因无法进办公楼搭建服务器,游戏开发只能停摆,“一个月15-18万的成本实打实地砸进去了”。
此外,更难的是今年无论是创业还是拉投资,都四处碰壁。一位独立游戏制作人说,“去年有发行和投资问,他们没有理睬,而今年想拉投资都找不到人“。而另一位知名战棋游戏的策划想要创业,去年没有下决决心创业,“今年出来肠子都悔青了”。
“各方厂商已经没有战略投资了”。其实,腾讯投资数的缩减也显露了这一现象。根据DataEye,腾讯2021年投资游戏公司超100家,而在2022年截至9月投资数缩减至20余条记录,甚至海外投资数首次超过国内,是国内的3倍以上。
游戏难拉投资,更要命的是游戏赛道正在加速,在“精品化”的路上狂奔,通过内卷提升“开发成本”。比如近些年大热的SLG赛道,此前肆呈科技的负责人告诉茶馆说,要做一款面向海外市场的SLG,在北京、上海的初创团队没有5000万研发资金,要分得一杯羹机会已经很小。相应的,海外获客成本也增长至15-20美元。
研发成本太高、过热的赛道卷不进,一家原本正在研发二次元游戏的厂商,已转做VR游戏了。据一位VR游戏开发商所说,“一般半年就能做一个游戏,音游则1到2个月就能看到成品,相对于端游来说,对小团队更友好”。
央视财经曾在2020年报道,2018年,全国注销、吊销的游戏公司数量仅为9705家。而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达到18710家。但根据企查查,以“游戏公司”为关键词,成立时间一年内的游戏公司,多达7万余家,超过去年成立的数目。
03
降薪、应聘更难了?
唇齿相依,伴随着行业低落,从业者找工作也变得更难了。
近些日子有清华研究生应聘,讲述投了16家却没拿到offer的经历。
茶馆在最近采访了商务、应届生、制作人找工作的困局。这样的声音在微博、知乎上四处都是。
对于应届生来说,或许还有青春能消耗,有机会转行。而对于一位30 的游戏从业人员,被毕业后面临降薪是他们的困境。
一位负责游戏活动管理的从业人员就观察到自己的岗位挂在网上的薪资区间,相较去年降了1000。
而另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游戏文案负责人小P则在两月前,当公司准备对项目“降本增效”时,竟因自己工资最高被其项目制作人开掉,理由让他费解。在两月的空窗期里,他面试了十家左右,最大的感受是:今年上海工作不好找,整体需求比往年更低。
面试数家后,最终没谈妥的原因是“对方已经有更好的人选”。这个更好或许意味着薪资更低,对于小A来说,因为“自己已经有出彩的工作经验”,所以打算坚决不放低薪资标准。
体现应聘困境还有个明显的迹象是,游戏行业群内,一句“有人想找工作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也有群友小声回应,“请大家不要制造恐慌情绪,市场会慢慢回暖”。
04
Q3财报发布股票下跌?
近日,完美世界和三七互娱发布2022年Q3财报。发布之后,两者股票均下跌,三七互娱甚至一度跌停。
其中完美世界Q3预计净利润2.9亿~3.1亿元,同比约下降46%;三七互娱Q3则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6亿元,同比下降30.83%~42.36%。完美世界则表示Q3业绩变动,是因为《梦幻新诛仙》业绩相较上线初期同比下降。而三七互娱则因为产品上线进度等因素,上线新游减少,存量产品已步入成熟期或产品生命周期的中后期。
三七互娱Q3预报
完美世界营收
还有,更多的Q3预报仍在路上。
在此之前,今年的已有多项数据对此预兆:
其实从整体来看,其实全球游戏厂商甚至科技企业都不好过。
近日,科技巨头微软也步入过冬行列,将裁掉不超过1000人,涉及Xbox、技术等多部门。但整体来看,其实全球游戏厂商甚至科技企业都不好过。
说到底,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加上疫情的反复,游戏行业深处寒冬也是必然的。
结语
其实本无意唱衰行业,但身在其中,各种裁员新闻洗礼下倍感寒冷。
而因为关注,则会有更多类似的新闻充斥在耳边。这种感知或许有主观元素,在主观影响下,更容易关注到负面信息。
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玩家有需求,仍然会有更多的游戏从业人员加入,等过了冬天,会有新叶在暖意中绽开。
比起游戏行业的寒冬,有时看着喜欢游戏、忠于目标的爱好者投身在其中,仍能感受到满腔热血。
如正在制作一款唯美向恶魔城游戏《微光之镜》的踢踢,他目前正在忙于游戏的封闭开发,匆忙地简单说了几句,“我作为独立开发者不太关心行业冷不冷的问题,因为我是为了做自己想要的游戏,主要考虑的不是赚钱。想这些,我不如想想游戏怎么做得更好”。
而最近采访的海龟汤游戏制作人仓薯也是如此,抱着想做一款教育类游戏的想法,潜心在处女作的开发上线中,希望学到更多有用的经验。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因为工资过高“无厘头式”失业的小P,最近也得偿所愿找到了理想工作。
似乎,有了目标,一切都会好起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