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年间,长安城内,有家姓叶的屠户,专门宰*猪羊贩卖,叶屠户有个儿子,名叫叶斌。
叶斌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猪时,就在一边帮忙,到了七八岁时,他已经能独自干活了,剥离一头整猪,最多需要半个时辰。
叶斌娴熟的技艺,经常引起很多人围观,他们赞叹着说道,“古人说的庖丁解牛,是真的存在呀。叶屠户,你后继有人了!”
叶屠户却并不高兴,他对儿子说道,“给你取名叶斌,是希望你文武双全,你跟我一样做屠夫,有什么前途呢?”
叶斌说道,“做屠夫能让我快乐,还能赚到银子,有什么不好呢?”
叶屠户无奈地摇头,叹口气,说道,“叶家老祖叶孤城,是何等的英雄,为何从我开始,就代代做了屠夫呢?”
有人笑着说道,“叶屠户,你不要给自己贴金了,一剑西来叶孤城,传说擅长使用天外飞仙的剑术,能够千里之外,御剑*人,你怎会有那样的祖先?”
叶屠户涨红了脸,说道,“我家的族谱上,写得明明白白的,怎么会错?”
那人笑着说道,“也许只是同名同姓而已,你要我们相信,便使一招天外飞仙剑法,我们就信了。”叶屠户看了看手里的屠刀,叹了口气。
叶斌对父亲说道,“祖上做剑仙,是他喜欢的事,我们做屠夫,是我们喜欢的事,这有什么不好呢?祖上见到我们快乐地做事,心里也应该为我们高兴。”
叶屠户叹了口气,觉得儿子说得很有道理。
过了好久,他说道,“做屠夫也不丢人,如果剑法也能继续练下去,就更好了。”
叶斌点了点头,“儿子懂了,从今晚起,我练剑就是。”叶屠户这才高兴起来。
叶斌就地取材,竹棍木棒,树枝屠刀,都可以当做宝剑,但他用得最多的,还是屠刀。叶斌解猪时,会突然左手持剑诀,大喊一句,天外飞仙!右手屠刀,干净利落,砍下一大块猪肉。
人们面面相觑,不知其所以然。
叶屠户摇头叹息着说道,“用屠刀练剑法,若是老祖泉下有知,只怕会气得死而复生吧。”
叶斌的母亲,此时只是笑笑,看看丈夫,再看看儿子,满眼幸福。
临近年关,是叶屠户最忙碌的时候,今年有了叶斌帮忙,叶屠户可以忙里偷闲,休息一下,他笑着对妻子说道,“如此看来,儿子会*猪解猪,也不是坏事。”
妻子笑着说道,“你只看到儿子*猪,却没看到儿子那件衣服,如今已经短了。你去把欠债催一催,我买点布料,为儿子做几件新衣服。”
叶屠户这才恍然,天天与儿子在一起,却没注意到,儿子已经差不多与他同高了,岁月压弯了叶屠户的腰,也催高了儿子的身体。
岁月无情,也最有情。
城西杜家,每月至少吃一头猪,如今已经欠了三头猪钱。那些钱,除了还债之外,叶屠户已经有了用处,给儿子买几件像样的新衣服,再去打一把宝剑。
隔壁铺子的铜镜,妻子相中很久,却始终舍不得,这次一定要买下来。城西烧锅的神仙醉,自己馋了好久,一定要买一壶。
叶屠户横穿整个都城,从城东去城西杜家要债。
杜家除了肉钱之外,还多给了一串钱,“你的肉不错,这是你的赏钱,明年记着早点送肉。”叶屠户兴高采烈回来,路过酒铺时,准备把酒买了。
酒铺门前,人们正在围观两人打架,其中一个,正是叶屠户的邻居沈三。他以卖艺为生,身体强健,此时追打一名壮汉,那名壮汉边跑边抽剑。
叶屠户赶紧上去劝架,壮汉以为沈三儿来了帮手,一剑刺中了叶屠户肚子。叶屠户一声不吭,倒在身亡。那人见闯了祸,扔下剑跑了。
沈三儿大呼小叫,把叶屠户送回家里时,他身体已经凉了。
叶斌的母亲,哭得昏天黑地,叶斌说道,“人死不能复生,母亲大人节哀才是。孩儿如今想的,是如何找出凶手,为父亲报仇,让他死而瞑目。”
他反复打量那把剑,发现上面刻着一个李字。
除夕那天,叶家发丧。叶斌全身重孝,左手摔瓦,为父亲起灵。
他的右手还握紧了那把剑。叶斌眼中有泪,心里有恨,他默念道,“爹,如今瓦虽然摔了,您在天之灵别散,看儿子为你报仇。”
叶斌去官府报了官,又拿着那把剑,到处寻找主人。
有明白人对叶斌说道:“李姓是国姓,能在剑上刻字的,都是大有身份之人,你这仇,只怕是报不了了。”叶斌冷笑着说道,“国姓更应该遵守国家王法,怎么能胡作为非呢,*人之后,隐而不出。这是大丈夫的作为吗?我只要一日不死,便要追查到底。”
忽然有一天,有个老者上门,说是为了叶屠户的事情而来,他说道,“人已经死了,愿意出一千两银子,了结此事。这些银子,足够你们母子安身立命了。”叶屠户妻子便想答应。
叶斌冷笑着说道,“*人偿命,欠债还钱。哪有*人了,用钱偿还的道理?”
老者也冷笑着说道:“给你一千两银子,是敬你一片孝心,若是一文不给,你们能怎样?整座长安,整个大唐,都是姓李家的。你一个小小叶姓,还能翻了天吗?”转身走了。
叶斌哭着对母亲说道,“我如今非常后悔,如果当初好好练习武功,就可以逼问出凶手是谁,为父亲报仇了!”叶母流着泪说道,“我是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事,你可以去找沈伯伯商量。”
叶斌找到沈家,发现大门紧闭,沈三儿不知何时,已经搬家了。
叶斌不甘心,挨个去李姓大户人家蹲守,还是毫无收获。有人劝他道,“你就算找到,又能怎样呢?当初收了那一千两银子,也许更好一些。”
叶斌瞪起眼睛,说道,“我要是收下银子,就是卖了父亲。这样的话,你不要再说了。”那人叹息着说道,“你就是片小小的叶子,为何要跟狂风暴雨抗衡呢?李姓的人,随便吹口气,也能把你吹没了。”
他经常去官府询问案情进展,开始还有人搭理,到了后来,直接不让他进门了。
半年后,他终于发现了那老者的踪迹,他偷偷跟随,发现他进了骠骑将军将军府。第二次老者外出时,叶斌拦住了老者。
老者生气地说道,“你拦住我要干什么?”
叶斌笑着说道,“之前是我不懂事,老先生不要见怪,如今我想清楚了,人已经死了,我苦苦追究,也没有意义,如今找到老先生,只想知道,那一千两银子,还能不能给我呢。”
老者嘿嘿笑道,“你如今明白,也不算太晚,明天这时候,你来这里见我。”
第二天,老者如约来到,给了叶斌一百两金子,说道,“这一百两金子,可以换一千两银子。”叶斌拿出五十两金子,送给老者,说道,“没有老丈从中斡旋,只怕我一两金子子都拿不到,这些就作为酬谢,送给先生。”
老者笑着说道,“这是你父亲卖命的钱,我如何能收?”
叶斌很真诚的说道,“我给你这些金子,只想要一句实话。如今我不想报仇,只想知道,是谁*了我爹?”
老者想了好久,这才收下金子,说道:“这事你早晚都会知道,*你父亲的,是骠骑大将军的侄子,名叫李启厚,一直在大将军身边做侍从,他喝酒之后,失手*人,被大将军骂了一通,关了禁闭。”
叶斌点了点头。
老者接着说道,“这些话,我本不该说,我是看你是个孝子,才告诉你的。”
叶斌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老丈请放心,我绝不会出卖你。”
他去官府,撤了案子。
叶斌在父亲坟上,大哭一场,说道,“孩儿没本事,不能为您报仇了。我们只是小老百姓,如何跟官府抗争呢?”
过了些日子,他雇了辆车,拉着父亲的灵柩,带着母亲,离开了长安,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李启厚听说案子撤了,这才长出了一口气。紧忙禀告叔叔李思行。李思行哼了一声,说道,“事情虽然过去,你也不能在我身边了,我为你在军中,谋了份差事,你可以去立些军功,有我帮忙,将来也好升迁。”
李启厚感激的说道,“还是叔叔照顾我!”
李思行哼了一声,说道,“将来不给我惹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李启厚后来一路高升。他经常收到同样的一封信,上面只有四个字,我必*你。他非常生气,让手下追查写信人,都毫无结果。
到了后来,李启厚做了刺史。,这时他已经收到了几十封一模一样的信。
他隐隐猜到,这信是叶斌所写,但苦于没有根据,又找不到人,只能作罢,他冷笑着说道,“当初我只是大将军身边一个侍从,你都毫无办法,如今我已经是刺史,身边层层保护,你一个*猪的小子,只能痛快下嘴巴而已,怎么能*的了我?”
就在他春风得意之时,朝廷突然降旨,罢免了他的官职。
李启厚彷徨不可终日,去向李思行打听情况,发现李思行也一脸苦涩。原来他是齐王一党,如今齐王在朝廷势力衰败,李思行担心受到牵连,根本无心管李启厚的事情。
他对李启厚说道,“做官这么多年,足可保你后半生衣食无忧了。你深居简出,可保平安。”
李启厚听从他的话,回到长安之后,深居简出,大门一年也开不了几次。前几年果然平安无事,唯一让他胆战心惊的,就是那封四字书信,总是不期而至。
最后一封,竟然是鲜血写成,吓得李启厚扔到了地上。
那年冬天,长安分外寒冷。有一种好吃的猪血糕,开始风靡长安。
李启厚尝过一次之后,味道深入骨髓,再难忘记。他听下人们说起,这种猪血糕最好热吃,凉了味道就变得极差,听说有个南方小贩,做猪血糕手艺极好,便决定上门品尝。
小贩单身居住,三间泥屋,一间小院。收拾得非常整齐。李启厚环视之后,非常满意。
当时天阴欲雪。
小贩身材佝偻,满头白发,他用南方口音,笑着说道,“老爷好会享受,下雪天吃糕,才是最好的。”他人虽苍老,但*猪取血,非常熟练。
他对李启厚说道,“品尝猪血糕,要专心致志,不能有人打扰。”请李启厚进了最西边的屋子,放下了窗帘。
小贩勤快地跑进跑出,把刚出锅的猪血糕,送给李启厚品尝,李启厚的称赞声,不住从屋子里传出来。
小贩非常贴心,送了几块猪血糕,给护卫品尝,他们本想不吃,但扛不住香气扑鼻,每人吃了几口,便昏倒在地。
此时雪突然大了起来,小贩看了一眼大雪,关上院门,大步走出去。北风裹着雪花,几乎能把人吹走。
居住在长安城几十年的老人,都不曾见过如此大雪。
护卫们醒来,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
他们察觉不妙,赶紧冲进西屋,只见满堂鲜血,地面上,一堆皮肉,一架尸骨。李启厚骨肉,被剥离得干干净净。
骨肉旁边,插着一把长剑,上面刻着一个李字,那个字光亮异常,显然被经常摩挲。
忽然有人想起,当年长安城东,有个挥刀解猪的叶姓少年。
壶中残酒,还有丝丝余温,但李启厚的尸身,已冰凉如铁。
窗外大雪还在纷纷落下,形如刚出生的小孩儿拳头,护卫们一脚踏上去,雪没过脚踝。
天地一色,万物潜行。
江湖人物,很忌讳雪夜*人,但如此大雪除外。
李思行得到消息,非常震惊,却也无可奈何,就在刚刚,他受齐王牵连,已经被贬为庶民,如今自保无暇,更没精力照顾别人。
过了几天,有人半夜扔进一个包袱,里面有五十两金子,还有一张字条,”纹银一千两,买命李启厚,叶斌五百两,方先生五百两。”笔迹与四字书信上的,一模一样。
那方先生,正是当初那个老者。此时他已经死去多年。
李思行一声叹气,“我明明出价两千两,为何变成了一千?这个混账的方先生,骗了我这么多年!过了这么多年,报应还是来了。”
这件事,随着漫天大雪,轰动了长安。
很多年后,有人在岭南,看到一个老人*猪,手法极其利落,他向老人说道,“当初长安城,有个叫叶斌的少年,*猪剔骨,手法跟你一样神奇。先生知道吗?”
老人摇摇头,说道,“我家祖居岭南,从未去过长安。”
有剑术高手,曾经见过老人解猪,说他的手法中,似乎有叶孤城的影子,很像他的成名剑法,天外飞仙。
原创不易,请关注小酒馆。
您看得好,可以转发,评论,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