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友谊县东南48公里处,有一个100年左右的凤林村。在凤林村西边大约300米,穿过一片耕地,可以看到那里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在树林中间我们依稀可以看见重重叠叠的土墙,蜿蜒曲折,这一片建筑遗迹这就是凤林古城。凤林古城是黑龙江“亘古荒原第一都”。古城由何人所建?落成于什么年代?古城有过怎样的辉煌与不幸?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凤林古城遗址的石碑
凤林古城遗址
1980年前考古学家们在七星河流域考古发掘,陆续发现了几座古城遗址。1984年,考古学家再次认定这些古城不是辽金时期的建筑,而是比辽金还早,至今已有2200-1700年的遗址,这个时期的古城对应的则是中原地区的汉魏时期。从黑龙江考古发现来看,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城市中,凤林古城的规模排在渤海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境内)和金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境内)之后,名列第三。然而,从时间上看,它比后两者分别早了至少800年和1200年。是黑龙江地区历史上最早的城址。
凤林古城传说
凤林古城遗址
1999年,考古学家在古城遗址中清理了房址9座,出土大量器物、其中陶猪、陶马等陶器的发现,证明了当时古城的畜牧业已十分发达。而从清理出的房址中,明显可以看出有曲尺形火炕。这也是已有资料中东北地区最早有火炕的佐证。
友谊县行政图
凤林古城遗址
关于这两座古城,在著名民族学研究专家凌纯声先生所著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亦有记载,如“巴如古苏霍通,在富锦县南七星河的两岸,南北对崎,土人称以南北对城”。 在赫哲语里,“巴如古苏”是“对面”的意思,“霍通”既是“城堡”。在传说中,巴如古苏霍通城城主叫本竹林,他的母亲是那丹格,父亲是木尔哈勤汗,木竹林在三位德斗(小姐、夫人之意)的协助下,骑着大鳇鱼沿松花江一路西征,攻关夺寨,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两座城址是满族祖先挹娄人国都的两个部分。
汉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情况
凤林古城遗址
凤林古城与宝清县炮台山古城隔七星河相望,当地人俗称“对面城”。古城呈不规则形,外城墙周长6.13公里。古城的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完好的只有第六城区。古城内由内城墙分隔成九个城区,各区之间还有壕沟来区分。一、二、四、八城区已辟为耕地多年,但其城墙痕迹尚可辨认;三、五、七、九城区部分被辟为耕地,部分在柞树林中。六城区因在柞树林中,保存完整。九城区北城墙中段有一城门,宽14米,保存完整。大部分城区有互相联系的道路和城门。
当年挖掘的情景
东北地区最早有火炕的佐证
七城区在古城地理位置上称“中心方城”呈方形,周长490米。正南正北向,说明当时建城时已经运用了天文测绘法。南城墙偏东部有一城门,宽4米。四面城墙中部各有一座马面(现存三座),高出城墙0.5~1.2米,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转角楼,高出城墙1.8-2.5米。七城区城墙高大、宽厚,为掘土堆砌,墙高4米,基宽15米,顶宽3米,墙外有护城壕,深3米,上口宽15米,底口宽3.5米。凤林古城大部分面积被辟为耕地,文物裸露较多,历经风雨已被破坏。采集到石斧、石磨盘、穿孔石刀、石户、玉斧、玛瑙石珠、陶罐、陶碗、陶纺轮、陶网坠、陶豆、陶钵、双耳铜斧、铜铃等文物。1994年秋季,黑龙江省文博处在此城发掘约280平方米,出土了石器、玉器、骨器、铁器、铜器、陶器等文物280余件。凤林古城是汉魏时期遗址中最大的一座,也是黑龙江古代历史上的第三大城。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