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红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整个香港乐坛的黄金时代

1985年红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整个香港乐坛的黄金时代

首页角色扮演幻影英雄谭更新时间:2024-10-06

文 | 淘漉音乐签约作者浥轻尘

1985年的红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香港乐坛的黄金时代。

2002年,刘伟强拍摄《无间道》时,找来了尚未成名的庄文强和麦兆辉做编剧。

电影无间道经典片段

凭借这部香港电影史上极具坐标意义的电影,庄文强、麦兆辉真正进入了影迷视野。

庄文强与麦兆辉

几年后,兄弟齐心拍完《伤城》,刘伟强与庄、麦二人各奔前程。

后来,“庄麦组合”导演的《窃听风云》在内地大受欢迎,由此拉开了“窃听系列”的序幕,一连拍了四部。

再后来,电影《无双》的宣传海报上,“导演”一栏只剩下庄文强的名字。

电影《无双》海报

庄文强一直尝试在商业化大电影与港式情怀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无双》中,他请来了周润发:

“我要让现在的观众知道,周润发意味着什么。”

穿风衣,带墨镜,钞票点烟,观众们似乎又看到了“小马哥”的影子。

电影《无双》致敬《英雄本色》片段

回到1985年,周润发的《英雄本色》还未上映。

他在这一年的“香港十大影视明星”选举中,位列第三,前两位是洪金宝、成龙师兄弟。

这三位日后地位不可撼动的大咖,在这年的一场音乐颁奖礼中,共同担任嘉宾。

周润发给吕方颁奖,洪金宝给苏芮颁奖,成龙更是把获奖的梅艳芳“公主抱”上了领奖台。

成龙和梅艳芳

青春,喧嚣,热烈,动人。这就是当年香港娱乐圈的精神与情义。而这场群星闪耀的音乐盛典也注定载入华语流行音乐史。

它,就是在红磡体育馆举行的TVB“1985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

在这场颁奖礼上,“歌隐”林子祥炸裂般的十分钟升调串烧《十分十二寸》,引领了“歌曲串烧”的风潮。

在1985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林子祥一气呵成的演唱9分多钟的《十分十二寸》,这首由20首歌曲连在一起的超级串烧演绎,堪称最经典的现场之一。

周润发后来也考虑过“演而优则唱”,并翻唱了林子祥的《十分十二寸》,预感到张学友可能会成为“歌神”,认为拍电影的竞争压力比唱歌要小一些,也就作罢。

而当时只有24岁的张学友,也是那届“十大金曲”的获奖者之一。

那个年代,四大天王还未崛起,天下仍是谭咏麟的天下,张国荣听到嘉宾宣布校长的《爱情陷阱》获得“金曲金奖”,高兴得像个孩子。

不过在一年之后,获此殊荣的变成了张国荣的《有谁共鸣》。

年轻时的张国荣和谭咏麟

歌坛这个江湖,活得通透的人,终有欣赏,不见恩怨。

为了消除粉丝的敌对,谭咏麟后来退出所有奖项角逐,张国荣干脆息唱拍戏,一口气把《霸王别姬》送上全球电影排行榜第二名的位置。

林子祥要比谭、张大几岁,当林子祥在台下互动,谭、张都在自己的歌曲部分与林子祥激情对唱,这也是整场颁奖礼的最高潮时刻。

林子祥与张国荣一起飙歌

张学友担心谭咏麟高音飚不到位,还在一旁偷笑,画面很是有爱。

林子祥唱完这首歌后,继续做了几年金曲奖的常客。

“祥嫂”叶倩文,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拿奖拿到手软,成为当之无愧的“香港乐坛一姐”。

林子祥与叶倩文

而1985年,梅艳芳才是女歌手群体中真正的翘楚,这已经是她连续三次获得“金曲奖”。

不过,叶倩文、陈慧娴也已经有了与之一争高低的气势。

一首《十分十二寸》含金量极高,它整合了当时香港最脍炙人口的20首歌。

原唱歌手中有的成名已久,有的锐不可当,其中大部分原唱也正是当晚“金曲奖”的候选得主,更有“歌神”“教父”“校长”等头衔。

从左至右依次是:谭咏麟、林子祥、梅艳芳、张国荣

正是这批代表了当时香港乐坛最高水平的歌手,纵跨三十余年。

他们勤奋耕耘,拼搏进取,为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整部华语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这个意义上讲,《十分十二寸》既是致敬,又是序曲。它宣告了香港流行音乐真正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终将逝去

许冠杰、罗文、林子祥都是“40后”,和李小龙生在同个时代。三人都是“金针奖”得主,音乐风格各有千秋。

许冠杰,香港第一代“歌神”。 许氏兄弟,“文武英杰”。

老大冠文,是“前周星驰时代”最著名的喜剧导演加演员,老二冠武,一直专心幕后工作,知名度不高。

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3兄弟合演电影《新半斤八两》

老三冠英,扮演了僵尸片中的不少“中二少年”。

许冠杰年纪最小,成就却最高。

他与大哥、三哥开公司,拍电影,演技没得说,三兄弟的电影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许冠文更令人称道的还是他的歌手身份。

曾经一个时期,香港音乐界极力推崇英文歌曲,感觉英文歌曲代表高级,而粤语歌曲则很不入流,只能在社会底层口口相传,难登大雅之堂。

许冠文

许冠文的粤语歌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如同一股清风,吹进了香港歌迷的生活。

他尝试把小市民、打工仔的生活与欧美音乐元素结合起来,轻轻吟唱,游刃有余。

许冠杰

1976年,28岁的许冠杰推出极具个人风格的专辑《半斤八两》,引领了那个时代的听歌风尚。

唱片店大发感慨:“半斤八两,卖到要抢。”

《半斤八两》专辑封面

渴望发财、渴望出头,许冠杰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时代痛点,告诉世界:“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让彷徨中的歌迷痛并快乐着。

许冠杰的音色低沉而富有磁性,具有极高的可辨识度,让人越听越有滋味。

从那时开始,许冠杰的专辑张张大卖,随着名气空前暴涨。

他于1983年成为第一个在香港红磡开演唱会的歌手。

《打工皇帝》剧照,从左至右一次为徐克、许冠杰、泰迪罗宾

后来,许冠杰推出了专辑《要紧最好玩》,同名主打歌是电影《打工皇帝》主题曲,许冠杰还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打工仔,可见其“打工仔情结”不减当年。

而专辑中另一首欢快俏皮的《日本娃娃》也正是85年金曲奖的获奖作品。

同年,许冠杰获得香港分量最重的“金针奖”,彼时,他还不满四十岁。

1990年,许冠杰出演鬼才徐克导演电影《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并亲自演唱插曲《沧海一声笑》。

《沧海一声笑》由黄霑作词,顾嘉辉作曲,是武侠片音乐史中的皇冠。

出自片中令狐冲带着师妹岳灵珊在途中遇到魔教长老老曲阳和衡山派刘正风的段落,“高山流水遇知音”,唱尽了江湖人士的豪气。

《笑傲江湖》中,许冠杰饰演的令狐冲

1992年,许冠杰宣布退出歌坛,在红勘举行了41场“告别乐坛演唱会”,打破香港歌手在红磡的个唱场次纪录。

2004年,许冠杰复出歌坛,归来仍是一往情深。而他众多的粤语歌曲,成为香港音乐不灭的印记。

罗文,人称“教父”。

他最为内地所熟知的作品非《铁血丹心》莫属。

这首83版《射雕英雄传》主题曲,罗文与甄妮巅峰对唱,高山流水,大气磅礴,成为几代人的“心头好”。

网友“洛洛懒婆娘”这样回忆当年看《射雕》的场景:

“一听当当当就自动脑补靖哥哥在大月亮下拉弓,依稀一出便是我精灵翁美玲姐姐的镜头……”

《铁血丹心》是罗文传播度最高的歌曲,然而,他的成就绝非一首《铁血丹心》可以概括,其整个音乐生涯在华语音乐史熠熠生辉。

1967年,罗文组建“罗文四步合唱团”,当时这样玩音乐的香港年轻人并不多,他们可以吹一辈子的代表作是李小龙《死亡游戏》主题曲。

罗文参加“全日本歌谣选手比赛”,连续十周排名第一,并最终成为首个非日本国籍的冠军得主。

罗文在香港“利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一连唱了15场,香港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演唱会。

他获准在美国纽约麦迪逊花园开个唱,在当时的华人世界,这也是独一份的殊荣。

罗文受邀在广州市连唱七场,成为第一个在内地开个唱的香港艺人。

1999年,他又把全交响乐演唱会的形式带到了香港,可谓老当益壮,历久弥新。

罗文既是潮流的引领者,又有做音乐的匠心。

他音域宽广,可以唱武侠,也可以唱情歌,一曲《明日天涯》让多少天王级歌手自叹不如。

罗文被歌迷奉为“声音最干净的歌者”,他的音色高昂而不是柔美,雅俗共赏,自成一派。

2002年,罹患肝癌的“教父”不幸离世,令人悲痛遗憾。

林子祥,配得上“歌隐”之名。

1985年的红磡之夜,林子祥面不改色气不喘地唱了十分钟,浑厚的男高音,香港乐坛找不出第二个。

张国荣曾说自己出道时不怎么会唱歌,经常听林子祥的磁带。

红磡之夜,两人玩嗨了《Monica》,张国荣像拥抱大哥一样拥抱林子祥。

林子祥、张国荣、谭咏麟

刘德华也是在同林子祥拍摄《投奔怒海》的时候,向他取经学习唱歌方法,才有信心进入歌坛发展。

张学友在林子祥面前,不敢称“歌神”,这不仅仅是自谦。

《敢爱敢做》作为代表作,唱出了林子祥的实力。低音区已经很高,饱含深情,高音区高到无人敢战。

有人笑称“别人唱歌,都是一首歌放一段大招,林子祥唱歌,整首歌都在放大招”。

他的音色不同于声带偏窄的张雨生、孙楠,更具男人浑厚气质,而且极少使用假音。

一首《男儿当自强》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一度成为某音乐学院的面试曲目,唱得好,直接录取。

其实,除了耳熟能详有限数量的歌曲,林子祥还有很多歌曲没有被发掘,他潜心研究英国音乐和香港音乐多年,隐于乐坛,安静创作,高声合唱,低调做人。

不久前,林子祥登上内地娱乐节目《金曲捞》的舞台献唱,心未老,歌未老。

“最好时代”的序曲

多年后,张国荣曾在《东邪西毒》中说出过这样的台词:

“很多人想知道沙漠的那边是什么,其实沙漠的那边是另外一个沙漠。”

《东邪西毒》张国荣剧照

1985年的香港乐坛,男歌手阵营中,许、罗、林三位乐坛天王正在老去。

靠《偏偏喜欢你》打出一片天的偶像胚子陈百强深陷“毒媒漩涡”,还未来得及蒸蒸日上,就举步维艰。

陈百强

而外形阳光、以“爱情三部曲”造势的谭咏麟却趁势而为,凭借十几年的音乐沉淀迅速占据市场,一时之间,无人可同日而语。

这时候,来了个张国荣。

如果说歌迷们听多了的音乐就变成了干涸的沙漠,张国荣早已经知道,包括自己在内,任何歌手最终都会成为沙漠,所以他不争。

然而,从1983年张国荣发行《风继续吹》开始,谭咏麟和张国荣的才华较量却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

谭咏麟,万千歌迷口中的“谭校长”。

他出道很早,1973年就是“香港宠儿”温拿乐队的主唱,还曾在台湾发展多年,八十年代初迎来个人事业爆发期,唱片大卖,成为绝对的销量担当。

温拿乐队

据统计,极具权威的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歌单中,谭咏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独占28首,遥遥领先其他歌手。

校长曲风多变,声音明亮而略带沧桑,善于鼻音共鸣,歌曲多有情感处理,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爱在深秋》《一生中最爱》《朋友》《讲不出再见》现在仍然是内地歌迷在KTV的怀旧曲目。

“爱情三部曲”明显脱离了此前香港主流音乐风格,另辟天地,把香港音乐带入了“都市情歌”的新时代。

听来没有许冠杰、徐小凤等老一辈歌星那样久远的年代感,更显百转千回的细腻情绪。

从时间上来看,张国荣的蹿红,只比谭咏麟晚了短短几年,但由于此前谭咏麟“碾压一切”的统治力,张国荣一直被当做“搅局者”。

1983年,张国荣推出专辑《风继续吹》,风头虽不及谭咏麟,却靠着深情的唱腔为自己拉来了不计其数的歌迷。

从这时候开始,歌迷发现,在校长之外,还有另一种深情。

紧接着,张国荣又推出了传唱大街小巷的快歌《Monica》,多年后,这首歌入选“港台20世纪百年十大金曲”。

回想起来,张国荣能在谭咏麟巅峰时期与其分庭抗礼,绝非浪得虚名。

他注重咬字和气息,尤其擅长低音域,每首歌都像是在贴耳讲故事,听来如痴如醉。

树欲静而风不止,1986年,站在同一个颁奖台上,张国荣的《与谁共鸣》获得“金曲金奖”,谭咏麟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

歌迷与媒体口中的“谭张争霸”正式开始。

1987年,竞争愈演愈烈,谭咏麟依然是“最受欢迎”的那个人,而张国荣登上唱片销量冠军宝座,一张专辑就打败了谭咏麟的两张。

这一年,张国荣与王祖贤共同主演的经典电影《倩女幽魂》中,王祖贤饰演的聂小倩经常喊张国荣饰演的宁采臣“哥哥”。

于是张国荣有了“哥哥”的称号,这个亲切的称谓,他一直听到2003年4月1日。

可以说这一年,谭、张二人已经完全平起平坐,甚至张国荣已经开始稍占上风。

但凡有奖项、荣誉的角逐,两位巨星的歌迷就会站在对立面,口水仗从来不断,有时甚至拳脚相加,这也更反衬出二人的地位争夺之激烈。

在这种情形下,感觉彼此无冤无仇的谭咏麟在颁奖礼里唱着《无言感激》,宣布放弃一切奖项争夺。

于是压力又一下子到了张国荣这里,甚至现场就有歌迷情绪激动地指责张国荣。

此后几年,虽然张国荣取代了谭咏麟成为新的“得奖魔王”,但谭咏麟的歌迷始终认为,是张国荣伤害了自己的偶像,张国荣获奖名不副实。

1989年,张国荣宣布退出歌坛,“谭张争霸”时代正式结束。

待到1995年张国荣复出,“四大天王”已经成为新宠,谭咏麟、张国荣再也不是舆论焦点。

其实私下里,由于“谭张争霸”的影响,两人关系比较微妙,见面多是尴尬,但绝不存在敌对与怨恨,谭咏麟还曾盛情邀请张国荣去家里吃饭。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999年,谭咏麟、张国荣合作了此生唯一的绝唱《幻影/雾之恋》,自愿互当绿叶,衬托对方的唱功。往事随风,十几年前的故事无人再提。

如今,年届七旬的校长还是二十五岁的样子,意气风发地唱歌。

而“哥哥”张国荣已经永远离开乐坛已经十五年。

在出席内地某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小心翼翼地问谭咏麟,能不能唱一首张国荣的歌。

谭咏麟想了一下,轻轻的说了一句:

“有没有歌词可以打出来,我想唱《风继续吹》!”

音乐响起,坐在场下的嘉宾、同时代的影星曾志伟眼含泪花,歌迷又重回那段永远不会再有的光辉岁月。

谭咏麟唱着《风继续吹》怀念张国荣

“好女儿 坏女孩”

徐小凤、邓丽君之后,梅艳芳无人可比。

这句话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乐坛的真实写照。

梅艳芳年少成名,二十几岁已经成为天后级别的实力女歌手。

1982年,梅艳芳一曲《风的季节》翻唱技惊四座,夺得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冠军。

评委中,挑剔的黄霑打出100分,顾嘉辉出于“音乐永无止境”,给了99分。

梅艳芳如愿签约华星唱片公司,随后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正式在歌坛出道。

这一年,梅艳芳19岁。

成名之后的梅姐虽然打扮得很有个性很有范,感觉依旧是娇羞小姑娘

有人说,梅艳芳是天生的歌者。她高冷的气质和独特的声线,迅速为香港歌迷所追捧。

梅艳芳的低音,初听不觉惊艳,再听则似品一壶浓茶,饱含着沧桑、忧伤,有些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厚重感。

这与梅艳芳的童年经历有关。

1963年,梅艳芳出生在香港的一个普通家庭。

从四岁多开始,梅艳芳为了生计,就开始在戏园演出,提着很大的水壶给客人斟茶。

幼时卖唱的小梅艳芳

遇到有客人点唱,就用稚嫩的嗓音唱歌。

多年后,她在《歌之女》中唱出了早年的心酸。

我记起当天的一个小歌女她身躯很瘦小我记起她于不高档那一区共戏班唱些古老调旧戏院永都不满座她照演以歌止肚饿旧戏衫远观不错纵近观穿破多

带着这样一份与众不同的经历,早熟的梅艳芳一入歌坛就尽显“大姐大”的风范。

她的演唱不甜美,却让人欲罢不能。她的面容不俊秀,却看来精致高级。

《坏女孩》专辑

唱片公司大手笔打造这位明日之星,1985年重磅推出专辑《坏女孩》,单周销量40万张,创了记录。

《坏女孩》这首歌,大胆前卫,热情似火,唱出了当年香港女性的放荡不羁、自我解放的心声,引起了强烈共鸣。

“金曲奖”颁奖礼上,梅艳芳冷艳大气,一点也不像刚步入歌坛的新人,绝非后来各路徒有虚名的“小花旦”能比。

1987年,没有任何“花旦”头衔的梅艳芳与张国荣合作,出演电影《胭脂扣》,凭借对“如花”一角的精准演绎。

一举夺得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这也是梅艳芳电影生涯的最高光时刻。

梅艳芳演唱的主题曲《胭脂扣》收录于专辑《烈焰红唇》,听来如泣如诉,别有风味。

《胭脂扣》里梅艳芳饰演的如花

1988年跨年之际,梅艳芳在香港红馆创下连开28场演唱会的纪录,赢得“梅廿八”的称号。

1990年,她又开30场演唱会,称号变为霸气的“梅三十”。

梅艳芳被称为“香港的女儿”,因为她一生干净、执着、敬业、乐群,为香港流行音乐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好地诠释了“香港精神”的实质。

她在香港红馆举行的人生最后一场演唱会

她从不吝啬把技艺传给晚辈,带出来的徒弟有草蜢、许志安、谭耀文等人,谢霆锋也曾备受梅艳芳提携。

1997年,梅艳芳推出新专辑《女人花》,这首歌被内地观众熟知,是从一部电视剧开始。

由香港影星张敏主演的电视剧《东方母亲》在挑选剧中音乐时,制片人找到了梅艳芳,把剧集给她看。

梅艳芳看完《东方母亲》,潸然泪下。

作为女性,母亲的无私与伟大让这个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女人感同身受。

她痛快地和盘托出自己整张专辑《女人花》,供剧组使用。

《女人花》专辑中还有一首《一生爱你千百回》,加上《亲密爱人》,这三首歌成为内地歌迷最喜欢挑战的歌曲,一直广为传唱。

梅艳芳与张国荣,有着20年的交情,在哥哥离世半年之后,梅艳芳也因为乳腺癌去世,让无数歌迷唏嘘不已。

一年之内痛失两大巨星,2003年对于香港歌坛来说,是一场灾难。

初战封王

1992年,香港金曲奖颁奖礼的最后,商业电台董事、香港著名“金牌司仪”俞琤在宣布年度金曲金奖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他应该知道,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他的影响是会大过那些老师、社工甚至是父母。希望他能够继续做个好的榜样,继续支持本地创作的作品,让他不单只是众望所归。而且能够无愧无悔地成为九十年代歌神的接班人——张学友!”

听完这席话,张学友还没有做好准备,他不知道自己就这样成为了“歌神”,那一届的金曲金奖是《分手总要在雨天》。

他顶着“歌神”的光环,在包括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梅艳芳、叶倩文、林忆莲和王菲的众歌星身前,无比用心地演唱了这首歌。

从那之后,张学友很少再翻唱别人歌曲,将“歌神”的称号牢牢抓在了手心。

回到1985年,张学友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在他面前是许冠杰、林子祥、谭咏麟等几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彼时,是张学友踏入乐坛的第二年,他出了自己歌手生涯的首张专辑《Smlie》。

一首《情已逝》获得当年“十大金曲”。

这一届颁奖礼的主持人也是俞琤。

张学友的音色不是华语乐坛最出众的,他却善于用技巧来唱歌,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低沉的嗓子充满磁性之美,听来特别安稳舒适。

时间再往前推,1984年,张学友还是一家航空公司的文员,领着微薄的薪水,朋友知道张学友唱歌好听,就自作主张帮他报名参加了“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比赛”。

张学友思前想后,选择了关正杰的《大地恩情》作为参赛曲目,原因竟然是“足够短”。

张学友的天赋在比赛中展露无遗,一路顺利过关斩将,夺得冠军。

他很快与家大业大的无线电视台和宝丽金唱片公司签约,并且继续在航空公司供职,直到他第一张专辑大卖,他才放心地辞去了这份无趣的工作。

从1985年开始,张学友一步一个脚印,在“谭张争霸”的时代不断学习沉淀,最终走上神坛。

1985年,对于张学友来说还有另一层意义。这一年,罗美薇主演了黄百鸣的《开心鬼放暑假》,步入影坛。

第二年,张学友与罗美薇合作主演电影《痴心的我》,两人一见钟情,张学友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痴心的我》张学友与罗美薇

两人结婚后,罗美薇退出演艺圈,专心做起张学友的贤内助,这不禁让人想起发嫂陈荟莲。

1993年,蜕变的张学友发行了个人第四张国语专辑《吻别》。

这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辑至今仍保持着华语专辑的最高销量记录,在此之前,这项记录是由邓丽君的《甜蜜蜜》保持的。

张学友《吻别》专辑

可以说,《吻别》在销量上而言,是张学友的巅峰之作,但他的唱功却与日俱增。

张学友说自己唱歌是“无师自通”,他也在不断地进步,尤其是对于颤音的处理,在《吻别》之后更为成熟。

边缘歌者

有些明星,曾经璀璨一时,却最终没能在香港音乐史上长久保鲜。

这些歌手的作品有的曾出现在林子祥的串烧中,或者本身就是“十大金曲”获奖者。

关正杰, 以兼职身份步入乐坛的建筑师。

关正杰是个很清高的人,这不是暗讽。

关正杰

他以业余身份进军歌坛,迅速为歌迷所喜爱,一度与许冠杰并称“二杰”。

他有多首歌曲堪称经典,张学友就曾多次翻唱,却在即将成为领军人物时急流勇退。

他崇尚君子之风,歌手生涯几乎零绯闻。

1973年,关正杰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是不折不扣的高材生。他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而参加业余歌手比赛,由此步入歌坛。

1979年到1984年的六年间,关正杰连续六年荣获与“十大劲歌金曲”齐名的另一重要奖项——“十大中文金曲”,《万水千山纵横》《两忘烟水里》广受好评,并因为良好的个人修为被表彰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关正杰唱歌底气十足,温和中正,几乎挑不出音色的瑕疵,尤其是将鼻腔共鸣发挥到极致,让人感受到他的用心。

1985年之后,关正杰看清香港歌坛日趋商业化的潮流,心生倦意,志不在此,逐渐淡出了歌迷视野,前往美国继续自己的建筑事业。

2006年,香港音乐最高荣誉“金针奖”本打算授予关正杰,关正杰开玩笑说:“要上台领奖,我不想减肥。”以这种轻描淡写地方式婉言谢绝。

卢冠廷,代表作是后来的《一生所爱》。

林子祥的《十分十二寸》中收录了卢冠廷的《天鸟》片段。

歌曲婉转幽怨,有卢冠廷鲜明的个人特征。

卢冠廷首先是个作曲家,然后才是歌手,他为人低调,除去做了少有的几张专辑,更多的时间是在幕后工作。

卢冠廷

创作《一生所爱》前,《大话西游》导演刘镇伟对卢冠廷说:“这段感情五百年没有结果。”

带着这样一份悲怆,卢冠廷把自己关在家里,在台灯的光亮里想象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前世今生,只用两个小时,就写成了《一生所爱》。

有人说:“当你真正看懂了《大话西游》,你就真的懂了爱情。当你听懂了《一生所爱》,你就真的懂了什么是哀伤和无奈。”

卢冠廷还创作了《少林足球》《赌神》等电影中多首经典插曲,香港乐坛理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谈及“吕方”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感觉陌生。

他是《一眉道人》中的胆小鬼,他和红极一时的郑裕玲有过16年的姐弟恋,他曾与早期的张学友被并称为“双星”。

吕方

吕方也是从歌唱比赛中成名,几乎与张学友同时进入宝丽金。

1985年,一首《听不到的说话》为初出茅庐的吕方赢得了多项荣誉。红磡之夜,周润发正是因为这首歌为吕方颁奖。

专辑《听不到的说话》

1986年,张学友与吕方在红磡举行“86双星演唱会”,两颗新星冉冉升起。

吕方 张学友

尽管吕方唱歌好听,声音澄澈,但他的外形比不过张国荣、谭咏麟,特点又不如张学友鲜明,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逐渐湮灭在“谭张争霸”的光芒里。

1992年,吕方曾对刘欢的《弯弯的月亮》进行了重新演绎,唱出别样风味,并精心打造同名专辑。

专辑《弯弯的月亮》

奈何,彼时的江湖已是四大天王的江湖,专辑没有让吕方迎来第二春。

如今还在传唱的歌曲,吕方只有一首《朋友别哭》。

这首质朴的友情歌当年一经推出,就火遍了两岸三地,成为吕方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

2007年,张学友再度在红磡举办演唱会,他与到场的吕方深情合唱了《李香兰》,梦回八五,当时少年,一切尽在不言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林子祥做《十分十二寸》单纯为了好玩,甚至有些搞噱头的成分。

然而,现在回头再看,就是这样一首“好玩”的串烧,在1985年这个承接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尾的特殊年份,带我们步入了香港乐坛的黄金时代。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从孤芳自赏中走来,在某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汇聚到一起,争奇斗艳,岁岁年年,给旁观者留下此生难以释怀的满园清香。

而这样的情景,往后余生,不可复制,不会重来。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