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继续和各位翻书人讨论。
在骊珠洞天坠落大郦之后,陈平安护送李宝瓶、李槐、林守一等一批读书种子去大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候的陈平安,其实已经进入到各方大佬的视野中。在剑妈考验的时候,各方出声之人皆是强者,司风之神、杨老头等,甚至,最后一位出声“事不过三”的那位,极有可能是道祖,一步登山,二步登天,第三步,意义非凡!老剑条,真正明白之人,知道其中内幕,一个剑灵,不足为惧,但是持剑者,那便是一举一动皆引入注目。
而这时候的陈平安,其实已经在走上了齐静春安排的道路。
小平安那时候比李宝瓶、李槐等大不到哪里去,第一场问心开始,他是否会保持少年心性,坚持护送他们去大隋?路途艰难,危险重重,每一步,其实都在考验,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少年郎。而齐静春是愿意相信他们的,所以他一缕残魂,却分别见了白泽、白也。他们因为他齐静春,选择了再看看,看的是天下,但是何尝看的不是陈平安,所以,白泽离开雄镇楼,来到了儒家文庙,白也仗剑远游,人间最得意却难掩失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秀才认徒弟,小徒弟认先生,这是第二次问心局,
如果因为他是文圣,陈平安便赶紧认先生,那么齐静春会失望,老秀才会失望,左右也会失望。身份地位一事,在文圣一脉,从来不重要,文圣一脉也不需要有功利之心的人。老先生坐而论道,少年郎起而行之,每一次与老秀才的相遇,是陈平安心境的变化,更是文圣一脉对于这个小师弟的逐渐接受。
剑气长城,是陈平安的一个转折点,他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方强者。
第一次到剑气长城,陈平安进入了剑气长城的圈子中,认识一众剑仙,甚至,进入到老大剑仙陈清都的视野。陈清都提到过,他后悔,后悔万年之前人族与剑修、兵家老祖之战?后悔问剑托月山?这里,便已经为后面的剧情留下了伏笔。他之所愿,不过是剑修一脉的传承,后来,只想要剑气长城中的孩子出生不再只是等死。而剑妈认主的陈平安,让他决定了某些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书简湖中,崔瀺设置的问心局,是对陈平安的考验,但是更多的还是对陈平安的授业。可别忘记,崔瀺,文圣首徒,见过老秀才三教辩论的意气风发,更是对师弟们代师授业。
顾璨一事,提早爆发,更容易稳固陈平安的心境,这个小师弟,他崔瀺何尝不是满意的?哪怕是他齐静春选出来的小师弟!
这场问心局,怎么都是输。如果陈平安*顾璨,心中只有大义却无私情之人,最后只会逐渐成为所谓的神灵;如果陈平安保顾璨,而枉顾那些亡魂,那么陈平安心中只有私情,文圣一脉,不需要这样的人,他们的视野,在于天下苍生。
当陈平安运用老秀才的顺序学说进行破局时,其实,崔瀺心中已经有了结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顾璨一事,首先在于书简湖的风气,人性中的恶,陈平安做账房先生,在书简湖中记账,踏出了整顿书简湖的第一步,而顾璨被安排各处行走,是在对顾璨的教育,将他限制在规矩中,对亡魂的超度,祈求原谅,是陈平安作为哥哥的赎罪。他不能*顾璨,顾璨是他的弟弟,可是他不能容忍顾璨的行为,和他心中的道义产生冲突。文胆的破碎,是他自我赎罪。
经过书简湖问心后,陈平安的心性,已经被塑造的让很多大佬满意。
在翻书人嘴中,总是喜欢说陈平安的一大特点便是非常的有长辈缘,这便是原因。心性的塑造,非简单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方大佬为何会感到失望,是他们能看到未来的一角,而陈平安,在骊珠洞天那个“水浅王八多”的地方,太多大佬的目光注视,当看到那一角未来后,杨老头、姚老头、齐静春等人便开始了自己的布局,或许没有为陈平安留下什么东西,但是对于陈平安心性的塑造却是从未间断。
儒释道三家的共同点之一,在于修心,这便是在为陈平安的三教合一打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