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阶地是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通常表现为在河谷谷坡上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根据组成物质及其结构,河流阶地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阶地面上很少保留冲积物,一般发育在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
堆积阶地:完全由河流冲积物构成,又称沉积阶地,在河流中下游最为常见。
基座阶地: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是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的阶地,是由于构造抬升,河流下切深度超过原冲积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埋藏阶地:即早期的阶地被新阶地所埋藏。
分析原因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以及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在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蚀为主,塑造河漫滩;后地壳抬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抬升,则可以形成多级阶地.
内容延伸
河流阶地不仅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而且在农业发展、聚落选址、建筑布局、寻找沉积矿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阶地通常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此外,阶地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地质活动,如褶皱、断层等,以及河流地貌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