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在陇南(三十三)

昆仑山在陇南(三十三)

首页角色扮演九域人皇更新时间:2024-07-29

中华神山昆仑山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着“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的道场所在地。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

一、昆仑山就是不周山

《路史·后纪》卷之二《女皇氏》:“太昊氏衰,共工惟始作乱,振滔洪水,以祸天下,隳天纲,绝地纪,覆中冀,人不堪命。女娲氏役其神力,以与共工较,灭共工氏而迁之。然后四极正,冀州宁,地平天成,万物复生。”

据《太平御览》引《遁甲严山图》载:“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陇南市西和县有仇池山。仇池山现有伏羲出生的伏羲崖,出生的崖洞,还有伏羲母亲华胥氏踩过的脚印,有伏羲神庙。

大禹治水从陇南市礼县开始。根据《史记·禹本纪》记载:“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灭冀戎,置冀县。”冀州就是秦国设置最早的冀县,治所在地在天水市甘谷县南,管理着陇南市礼县大部分地方。“治梁及岐。”即甘肃陇南市、陕西汉中市古为梁州,岐:陕西省凤县为南岐州。岐或祁山(祁山,秦人西垂宮大堡子山),这里的“治”不是治理,而是设置,即“冀州”在梁山和岐山之间。“梁山,古人把西秦岭山峯叫梁、或梁山、大梁上。”“岐山即诸葛亮伐蜀六出祁山,西汉水就是发源西秦岭大梁上的嶓冢山,发源后从天水齐寿山(嶓冢山)流入礼县一直沿祁山流的。”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殷本纪》引《汤诰》:“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周书·吕刑》:“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逸周书·尝麦解》:“昔天之初,囗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囗囗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

伏羲、蚩尤都诞生在仇池、漾水、西汉水。相传蚩尤是九黎之君,九黎即九夷,属东夷集团。还传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漾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之于青丘。伏羲生于仇池、仇夷。蚩尤九黎部落即九夷。蚩尤出自羊水,仇池山下有漾水,黄帝*之于青丘。蚩尤(赤犬)秦人、周人都犬丘。

据《归藏经》与《路史》记载:蚩尤产乱出漾水,登九淖以伐空桑,逐帝而居“濁廘”。濁、浊、涿相通。《孙兵兵法》记载:神农战釜逐,黄帝战蜀禄。《竹书王会篇》记载:蜀山者,涿鹿之山,即涿鹿之国,蜀山氏女,盖蚩尤之女。

据《郡县志》记载:六(鹿)汉水在县西北六十里。源出西和县境(古上禄县),鹿台山,流经县之六(鹿)汉堡,又西入西汉水

终上所述:漾水即西汉水、洛河、浊水、白水,西汉(前111年)在漾水之阿,仇池山(昆仑山)下置武都郡,置武都郡上禄县(今西和县六(鹿)巷(台)乡)有廘台山。蜀山即仇池山。据《太平御览》引《遁甲严山图》载:“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涿鹿之战是炎黄部落在在漾水、浊水、涿水之阿鹿台(禄、六)与蚩尤领导的九黎、九夷部落展开的战斗。

漾水发源于仇池山(仇夷)西和县河口乡铁古坪。是否于蚩尤出漾水,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有关?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原道训》:“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列子·汤问》:“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淮南子?本经训》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

二、昆仑山就是岷山

1601年罗马人利马窦绘制的《堪舆万国图》中。昆仑山就在岷山附近。仇池山,古称昆仑山、武都山。地处东称秦岭,南据大巴山、西领岷山,北涉陇山。也是秦岭、大巴山、岷山、陇山的交汇点。

岷山流域产生了巴蜀文化。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伏羲),与巴同囿(方四十里为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巴山),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曰华阳。故其精灵则井络垂耀,江汉遵流。”蜀与巴同囿(方四十里为囿),蜀山在陇南岷峩山,巴应在大巴山北端陇南市徽县境内,巴人是中国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区的一个部落。据专家学者考证,“巴”的地域范围大体界定在重庆全境、北起汉水、南至鄂西清江流域、东至宜昌、西达川东的地区,。

传说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巴人有著名的“巴渝舞”,“歌舞以凌殷人”。武王克殷后,曾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国在汉水中游。巴在春秋时和邻近的鄾﹑邓﹑申﹑楚等国都有交往,和楚还有婚姻关系。但后来也被楚所并,为楚汉中郡。在今重庆东部涪陵地区当时还有一个枳巴,战国后期灭于楚。秦在灭蜀国之后,随后也灭掉建都江州(今重庆)的巴国。后又从楚夺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秦灭巴蜀,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

据《史记·禹本纪》记载:江、汉朝宗于海。九江甚中,沱、涔已道。仇池山所处的西秦岭、岷山(《禹贡》中的西倾山、朱圉(音yǔ,羽)山、鸟鼠同穴)发源了三江,即岷江、嘉陵江、汉江。又发源了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洮河。大禹治水的所有河流在《山海经》中围绕昆仑山都可以在陇南找到。我认为陇南有四海,古河池位于今徽成盆地之中,是东海,也称渤海。礼县西的潭水,也称西海。武都就是武都海,也称北海。文县天池,也称南海,

大禹治水 岷山导江在宕昌县

(一)宕昌县是大禹的故里。孟子说:“禹生石纽,西夷人也。”所谓“西夷”,其实就是指“西羌。”《史记》记载:“禹兴于西羌。”西汉陆贾的《新语》也说:“大禹出于西羌。” 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初学记》二十二,《路史。後纪》十二。)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自灭西羌,定陇西郡。二十八年(前279)置陇西郡后,始置有羌道。陇西郡(治岷县狄道)羌道,治所地在宕昌县南河镇路固村。《遁甲开山图》荣氏解曰: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所以这个石纽,大致范围应该就是在“西羌”的地境之内。根据字意,石纽和宕是一个意思,都是指石洞。《吕氏春秋》曰:帝颛顼生自若水,宕处空桑,乃登帝位。根据考古发现,专家考证,宕昌羌民族在宕昌这片土地上已经繁衍生息了上万年,在商代就有了族名,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国在宕昌设置羌道。许慎《说文解字》对“宕”的释义是:洞穴;洞屋。宕昌羌人都聚居在依山而凿、排列整齐的洞屋。至今宕昌县城西边还保留着很多氐羌人居住过的洞穴。

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意思是说:黄帝生了骆明,骆明生了白马,白马就是鲧。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广汉西部白马氐羌人居住地置武都郡(陇南市的前身)。

(二)、大禹岷山导江,导的是白龙江,是江水,是羌水

据《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据《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涔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

据《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曰华阳。故其精灵则井络垂耀,江汉遵流。《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夏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泉源深盛,为四渎之首,缎拗为九江。

以上可以看出:岷山导江,一是,在梁州,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曰华阳。故《晋地道记》曰:梁州南至桓水(白龙江),西抵黑水(白水江上游),东限扞关。自桓水(白龙江)以南为夷。二是故其精灵则井络垂耀,江汉遵流。《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岷山为井络意思是岷山在天为井宿。江汉遵流意思是江水和汉水都在这里流过。三是,“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要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只有陇南市。陇南市境内的白龙江上游的岷江。又名宕昌河,羌水,白龙江,乾江、垫江。因北宋时上游(今宕昌县阿坞镇)置岷州,故名。属嘉陵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宕昌县北部南北秦岭分水岭(也属岷山北地)的红岩沟及别竜沟。宕昌县西北为洮河流域和定西市岷县相连,洮河南岸属迭山山脉(岷山),洮河至岷县城东,由东西走向,突然转为南北走向,横切山岭而过,形成很不自然弯曲。据调查,古洮河很可能原循岷县城东的迭藏河南流入白龙江上游的岷江,后因地面掀升,东面自南北流的迭藏河溯源侵蚀强烈,切割分水岭,劫夺迭藏河水源,使其改向北流,至今迭藏河与小岷江(宕昌河)之间的分水岭仍有古河床的痕迹。可见小岷江是被袭夺河(或称断头河)。洮河自岷县以下为袭夺河,迭藏河则为袭夺后的倒流河。这是不是大禹治水后的痕迹。

这里是大禹治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地方,就是江水的源头。重庆古称江州,武汉古称江夏,古江水应是白龙江上游的岷江,经白龙江,经嘉陵江,注入长江的水。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这说明巴国的都城是江都,但设置垫江,平都,阆中,重庆。都在嘉陵江流域,可以肯定的说古时的江水,就是嘉陵江。白龙江上游的岷*是江源。据《读史方與纪要·秦州》说:“江左又于氐池立北秦州。氐池即仇池。今陇南市西和县有仇池山,有仇池城。”是伏羲、女娃出生地。

(三)、羌水源头就是江水源头。

江水、羌水、姜水发音相近,不同的发音就会读混。大禹治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地方,就是江水的源头和羌水的源头一致。都在岷山所在地发源于宕昌县北部南北秦岭分水岭(也属岷山北地)的红岩沟及别(鼈)竜沟。

羌水、江水又名垫江。《沙州记》曰:洮水出强(音姜)台山。又曰:山东即洮水源,山南即垫江源。垫江(崔鸿《西京记》曰:吐谷浑观垫江源,问鲁和曰:“此水经仇池而过晋寿山沱渠,始号垫江,至巴郡入大江。”垫音叠。)。据调查,古洮河很可能原循岷县城东的迭藏河南流入白龙江上游的岷江,后因地面掀升,东面自南北流的迭藏河溯源侵蚀强烈,切割分水岭,劫夺迭藏河水源,使其改向北流,至今迭藏河与小岷江(宕昌河)之间的分水岭仍有古河床的痕迹。可见小岷江是被袭夺河(或称断头河)。洮河自岷县以下为袭夺河,迭藏河则为袭夺后的倒流河。晋《太康地记》曰:李雄乱,复于阳阙更置垫江县,亦属巴郡。按:今州即古巴郡。从上可以看出:羌水、江水又名垫江,发源于宕昌县强(音姜)台山,宕昌县还有将台乡,将台乡红水沟就是羌水、江水又名垫江的西源。李雄是成汉政权的皇帝,宕昌县人,在成都称帝后,就把阳阙更置垫江县,流经的江水更名垫江水(垫音叠)

羌水、江水又名强水(姜水)。《沙州记》曰:洮水出强(音姜)台山。又曰:山东即洮水源,山南即垫江源。因羌水、江水、垫江发源于强(音姜)台山。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这与《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曰华阳。故其精灵则井络垂耀,江汉遵流。”的一致。巴子时虽都江州,治垫江(宕昌县)。“成都”系氐羌语,“成”为蜀人自称,意为高原人;“都”意为地区,地方,即“成”人的地方之意。蜀国开国王蚕从治在瞿(读di氐)堆、瞿上即仇池山。在成县。

羌水又称白水、白龙江。《山海经》曰:白水(白龙江)出蜀,郭景纯注云:从临洮之西倾山东南流入汉(西汉水、嘉陵江)而至垫江,故段国以为垫江水也洮水同出一山,故知嵹台西倾之异名也(见第二卷河水)。史记》“华阳黑水惟梁州:汶、嶓既艺,沱、涔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其土青骊。田下上,赋下中三错。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貍、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江水、羌水也称乾江(读干)。据记载古时羌水、江水也称乾江,现在宕昌县还有甘江头乡。故名乾江头。“乾”通“干”。乾*是江水的主流,乾江头就是长江的主流的源头。“乾”通“天”。如乾坤,乾*是天江。

江神就是帝鸿。帝鸿即帝江,因为那个江他读hōng。又有一种传统说法,古音“江”与“鸿”通,帝鸿就是帝江。浑沌名帝江。黄帝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山海经·西山经》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帝俊就是黄帝,帝鸿就是玄嚣,就是黄帝的长子玄嚣。《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帝鸿就是少昊,伏羲是太昊。伏羲诞生于陇南。《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意感而生少昊,是为玄嚣。降居江水,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在位百年而崩。

古语中“江”同“鸿”,帝鸿也就是帝江,《山海经》中记述的帝江是一只形状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的神鸟。

三、昆仑山就是秦岭、就是华山、就是太白山

陇南地处中国地理中心,西靠岷山与青藏高原为伴,北枕秦岭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相邻,东依秦巴山地与关中平原、汉中平原相临,南据嘉陵江上游与长江、成都平原相接。《禹贡》将天下山势按南北走向,分为北龙、中龙和南龙构成的“三条”,而中龙又分为北中龙和南中龙,又称为“四列”。秦岭既是中龙,遂分南北。山南诞生了长江,山北流淌着黄河。《黄帝内经》认为:“夫脉者,血之府包。”从地理角度看,河流就是山川的血脉。脉有强弱,水亦分阴阳。长江在南,属阳,此乃动脉,黄河在北,属阴,是为静脉。这座分隔长江和黄河的山,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提到:“秦岭,天下之大阻”。秦岭逶迤挺拔,险绝飘逸,山河环绕,叹为观止,先秦典籍《周易》将其视作龙脉,秦岭因此声名大噪。时至明初,名儒刘基深入研究山川地理,他有文云:“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以此对应,秦岭“龙脉”一说并非空穴来风。狭义的秦岭,位于陕南渭河和甘肃东南的山地,东起灞河与丹江河谷,西止于嘉陵江上游白龙江,绵延约500公里。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终年积雪,是“关中八景”之一。广义的秦岭,西自昆仑,横贯陕南,延及大别山,东止张八岭,长约1600多公里。秦岭不但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还与淮河共同组成中国南北地理分割线。

秦岭以秦人、秦国为名,秦人、秦国的发祥地就在陇南市礼县。在秦岭南北,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古代社会为感谢土地的厚爱,以崇尚“社稷”为荣。这种以土神和谷神为代表的崇拜物,在南北两地演化出不同的风土人情。相对于秦岭的骨,它的水更为特别。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诞生了以夏、商、周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先民们组成族群,临水而居,创立宗教,祭祀神灵,占卜吉凶。文明的火种在黄河中下游生息繁衍。《汉书·沟洫志》记载:“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黄河确立了百川之首的地位,称其为“母亲河”也不过分。

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的三星堆、河姆渡、马家浜、良渚等文化。它们遍及长江全流域,彼此之间既碰撞冲突,保持个性,又交流渗透,相互影响,同时,还和黄河文化互有交集,进而产生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南方文化复合体。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两种源流不同、特征各异的文化在大一统的帝国版图上,不断沟通、吸纳和融合,进行了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归趋性革新,形成了崭新的“中华文明”。秦岭见证了两种文明殊途同归,汇流迸发,为民族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大巴山产生了巴楚文化巴山楚水是指大巴山和汉水,这两个地名在古诗词、文学作品中有很高的使用率。巴山楚水作为一个词语概念,常常被用来形容景物优美、人文胜景等具有艺术性的地方。在古时候,巴山楚水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南北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当时的文化和商贸中心。很多古代文人墨客在巴山楚水流连忘返,留下了众多不朽的作品。因此,巴山楚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地名,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观念,蕴含着对人们情感与审美的柔和情调,是文化古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四、昆仑山就是大巴山、荆山

1601年罗马人利马窦绘制的《堪舆万国图》中。昆仑山就在岷山附近。仇池山,古称昆仑山、武都山。地处东称秦岭,南据大巴山、西领岷山,北涉陇山。也是秦岭、大巴山、岷山、陇山的交汇点

《书·禹贡》曰: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孔安国注曰:此谓梁山龙门也。)壸口雷首,至於太岳,(三山在冀州南河之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西倾朱圉在积石以东,鸟鼠谓所出,在陇西,三者雍州之南。都在西秦岭)至于太华,(相首尾而东也。)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导嶓冢至于荆山,(漾水嶓冢山梁州,经荆山,荆山在荆州也。)内方,至于大别,(内方大别二山名,在荆州,汉所出。)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岷山,江所出,在梁州。衡山,江所经,在荆州。)《九域志》云:大潭县(陇南市礼县)有朱圉山,大潭故城在今西和县西南三百里,本汉陇西西县地,蔡《传》谓冀县即大潭《图经》曰:岐山亦名天柱山。《禹贡》曰:导岍及岐。

《玄元记》曰:昆仑西南山,周回三万里,巨蛇绕之三周,蛇长九万里。

《河图》曰:嶓冢山,上为狼星。武关山为地门,上为天高星,主囹圄。荆山为地雌,上为轩辕星。大别山为地理,天以合地以通。三危山在鸟鼠之西南,上为天苑星。岐山在昆仑东南,为地乳,上为天糜星。汶山之地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上为天井星。桐柏山为地穴,鸟鼠同穴山之干也,上为掩毕星。熊耳山,地门也,精上为毕附耳星。

据《淮南子·地形训》曰:河出积石。睢出荆山。淮出桐柏山。睢出羽山。清漳出曷戾,浊漳出发包。 济出王屋。时、泗、沂、出?11、台、术。洛出猎山,汶出弗其,西流合于济。汉 出れ冢。泾出薄落之山。渭出鸟鼠同穴。伊出上魏。雒出熊耳。浚出华窍。维出 覆舟。汾出燕京。衽出熊。淄出目饴。丹水出高褚。股出焦山。镐出鲜于。 凉出茅庐、石梁,汝出猛山。淇出大号。晋出龙山结结,合出封羊。辽出砥石, 釜出景,岐出石桥,呼沱出鲁平,泥涂渊出山,维湿北流出于燕。

巴国应在大巴山北端陇南市徽县境内,巴人是中国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区的一个部落。据专家学者考证,“巴”的地域范围大体界定在重庆全境、北起汉水、南至鄂西清江流域、东至宜昌、西达川东的地区,。

传说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巴人有著名的“巴渝舞”,“歌舞以凌殷人”。武王克殷后,曾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国在汉水中游。巴在春秋时和邻近的鄾﹑邓﹑申﹑楚等国都有交往,和楚还有婚姻关系。但后来也被楚所并,为楚汉中郡。在今重庆东部涪陵地区当时还有一个枳巴,战国后期灭于楚。秦在灭蜀国之后,随后也灭掉建都江州(今重庆)的巴国。后又从楚夺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秦灭巴蜀,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

公元前12世纪开始,巴地的族人从陇南开始,经过汉中,再到湖北的襄阳,随后又折回巴东、鱼复(今奉节),溯江而上,抵上丹山(今四川叙永)。国三间大夫屈原《楚辞》中也提到昆仑山。屈原自称为“帝高阳之后裔”,高阳在哪里?姜亮夫先生主张“高阳氏来自西方”,即“西羌”,也就是从昆仑山来的。我们及汉族发源于西方的昆仑,这说法是对的,也只有昆仑山才当得起高阳氏的发祥之地(姜亮夫《楚辞今译讲录》)。楚是夏人的后裔,夏起于西北,“屈子心中所想象的‘旧乡’即老家是在昆仑”,也说明屈子有一定的材料来源(姜亮夫《楚辞今译讲录》),这说明巴、楚、蜀、秦文化一脉相承。

据《淮南子》记载:“峣山崩,薄洛之水涸”,“泾出薄洛之山”“洛出猎山,汶出弗其,西流合于济。汉 出れ冢。泾出薄落之山。渭出鸟鼠同穴。伊出上魏。雒出熊耳”。峣山就是徽县的青泥岭,就是李白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方。”

漾水出昆仑山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

漾水即汉水、洋水。大禹治的是汉水从字源学角度看,所谓“汉”字,其本义乃“国之大水”。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汉)“域中大水也”。汉水是古人心目中的大水,汉水之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书中云:“大禹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尚书·禹贡》还称:“江、汉朝宗于海。”据说成书于先秦的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神话之集大成著作《山海经·西山经》中对汉水也有记载:“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左传》记载:“汉,水之祥也。”《孟子·滕文公下》说:“水由地下行,江、淮、河、汉是也。”《山海经》中称河水、赤水、弱水、漾水为上帝的四条“神泉”。上述表明,世界上本无汉水,大禹从嶓冢山导漾水东南流注于沔水才有汉水。大禹治水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是创造了人类奇迹,人们认为这是天上银河流到了人间、是上天对人的恩赐,故自古就有“天汉”、“云汉”之称。“天汉”、“云汉”原意是指天上的银河。古人仰望神秘浩瀚的夜空,看见那横亘天际,烛照六合的银河星辉,不由产生奇妙的联想。汉水横卧九州大地之正中,正好与天河相配。即现在的嘉陵江上游——西汉水,南北朝以前,现在的嘉陵江和汉江为同一条江,南北朝时一场大地震以后,汉水分为西汉水和东汉水,即现在的嘉陵江和汉江,史称“嘉陵江夺汉”。据考证,西汉水,曾经是汉江的源头。《汉书》以西汉水某一支流为漾水。《水经》汉水上源为漾水,《辞海》也说:“漾水,古水名。古人说,以西汉水为汉水之源”。陇南市西和县政府所在地叫汉源镇,流经县城的河是漾水河。

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楚辞》中也提到昆仑山。屈原自称为“帝高阳之后裔”,高阳在哪里?姜亮夫先生主张“高阳氏来自西方”,即“西羌”,也就是从昆仑山来的。我们及汉族发源于西方的昆仑,这说法是对的,也只有昆仑山才当得起高阳氏的发祥之地(姜亮夫《楚辞今译讲录》)。楚是夏人的后裔,夏起于西北,“屈子心中所想象的‘旧乡’即老家是在昆仑”,也说明屈子有一定的材料来源(姜亮夫《楚辞今译讲录》),这说明巴、楚、蜀、秦文化一脉相承。

巴人是伏羲的后裔。据《山海经、海内经》载:“西南有巴国,太皞(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

五、穆天子昆仑山祭祖过祁山

“在《诗》,文王之化,被乎江汉之域;秦豳同咏,故有夏声也。”

禹带领后稷、益完成江河湖泊、五岳山川治理后,江河水顺地势由东向西流淌,他命令益组织起百姓在低洼的地方种植稻田或者卑谷。命令后稷在百姓青黄不接时免费提供粮米,根据诸侯粮米储备情况进行调节,以保障百姓度过难关。后稷的子孙建立了周。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刘(周先人)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

根据《史记·禹本纪》记载:“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至於衡漳。其土白壤。赋上上错,田中中,常、卫既从,大陆既为。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海。”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灭冀戎,置冀县。”冀州就是秦国设置最早的冀县,治所在地在天水市甘谷县南,管理着陇南市礼县大部分地方。“治梁及岐。”即甘肃陇南市、陕西汉中市古为梁州,岐:陕西省凤县为南岐州。岐或祁山(祁山,秦人西垂宮大堡子山),这里的“治”不是治理,而是设置,即“冀州”在梁山和岐山之间。“梁山,古人把西秦岭山峯叫梁、或梁山、大梁上。”“岐山即诸葛亮伐蜀六出祁山,西汉水就是发源西秦岭大梁上的嶓冢山,发源后从天水齐寿山(嶓冢山)流入礼县一直沿祁山流的。”古冀州就在西秦岭和祁山之间。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从冀州开始,我认为冀州就在天水市甘谷县南,陇南市礼县北,陇南是秦人发祥地,冀县也是武都海(雷泽)最北边,也是最高处。“壶口”据《三秦记》曰:“仇池县界,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在仓洛二谷之间,常为水冲击,故下石而上土,形似复壶。”壶口正对冀州。

禹治水从冀州始,治梁及岐,古公亶父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带领家众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到岐山脚下居住。秦人就居住在古冀州,今礼县;古梁山,今西秦岭(大梁)的祁山大堡子山即西犬丘。祁山即岐山(弃山),由南岈和北岈组成。大禹治水的九河即西汉水从天水云光山(属西秦岭、梁山)发源后,由东向西流经祁山(岐山)南北二岈之间,同为“逆河”。二山为岐。现礼县祁山堡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祁山二岈之间建的司令部。武侯《表》云:祁山去沮五百里,有人万户,瞻其丘墟,信为殷矣。今山西南有南北二岈。古语:南岈北岈,万有余家。武侯出祁山,祁山万户出租五百石供军,是也。

《博物志》曰:降朝鲜岷山,东治可西也,陇川以南及北海之国,此是尧舜。

【尧帝】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其上,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舜帝】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瞍,其弟名象。蒲亦赤翟之属,西有虞、虢、晋、隗或曰:隗,即白狄也。白狄,隗姓。据《史记》记载:“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淦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意思是说:舜,是冀州人。舜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河水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跑过买卖。

历山:据《水经注·漾水》记载:“建安水又东径兰坑城北,建安城甫,其地故西县之历城也。杨定自陇右徙治历城,即此处也,去仇池百二十里,后改为建安城”。唐同谷郡治上禄也,本名历城。

《金匮》曰:武王伐纣,都洛邑,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于是纣乃重刑辟②,有炮格之法③。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④。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⑤,纣怒,*之,而醢九侯⑥。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⑦。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上述说明纣王的三公,西伯昌为周文王,西伯的西不是方位,而是地方,指陇西郡西县,在秦人陵宮西犬丘礼县大堡山附近。纣囚西伯羑里,羑里在文县,也叫天牢山,唐朝在文县建文庙,设文坛,祭文王。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说明文王拥有洛地,并将洛西献纣王。纣王之地在洛西。九侯即仇,九地方的侯,仇池山伏羲出生地。鄂侯,现湖北简称鄂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世据陇南。周孝王时期(公元前897——前888),中潏的苗裔造父堂玄孙大骆的庶子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秦邑”为附庸,在汧水(潜水在徽县、两当之间,嘉陵江之故道)、渭水(渭源至天水段)养马,复续赢氏祀,承祀赢姓,号曰秦赢。又以大骆妻申侯女所生嫡子成为大骆继承人,今礼县大堡子山(祁山,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此地),是秦非子的封地秦。造父堂玄孙大骆,大骆妻申侯女所生嫡子成的封地应在成(成县),在这里修建了城邑,应是骆峪(雒峪)

成县古时叫炎成,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伏羲、炎帝的都城在成、陈。周、商也叫成汤、成周。

又《西羌传》:洛有大荔之戎,即洛戎矣。盖以洛水为名、陈都即伏羲所都。故《春秋传》云:陈,太皞之墟也,春秋哀十七年,为楚所灭。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天水有大坂名曰陇坻,故秦置陇西郡。武州福津县(治武都区桔柑乡大岸庙)北四十五里有陇东山。据《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上》记载: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天水为陇西郡,汉武帝元鼎三年,分陇西置天水郡。郡前有湖水,冬夏无境减,取天水名,由此湖也。《开山图》:陇西神马山有渊池,龙马所生,一名龙渊水。秦时,天水、武都(陇南)都归陇西管。西汉水就是天河、河水、天水仇池山也是昆仑山,本名围山,仇维山(北斗维昆仑,斗维之野)。仇池山即丹陵。《开山》为山仇夷,上有池,古号仇池。界于苍洛二谷之间,有首有尾,其形如鼍,丹岩四面,壁立万仞,天然楼橹,周围九千十四步,地百顷,泉九十九。

伏羲生于仇池、仇夷。蚩尤九黎部落即九夷。蚩尤出自羊水,仇池山下有漾水,黄帝*之于青丘。蚩尤(赤犬)秦人、周人都犬丘。《逸周书·尝麦》:"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之于中冀。

据《史记·禹本纪》记载: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所同。荆、岐已旅,终南、敦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都野。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其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贡璆、琳、琅玕。浮于积石(这个积石山就是仇池山下积石山),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

据《禹贡锥指》说:雍州为奥区神臯后稷始封于邰【一作骀又作斄】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及扈崇密须之封皆在焉春秋时可考者虢【文王弟所封曰西虢】周召毕丰郑【初封咸林之地汉为郑县属京兆今华州是】秦芮梁崇密骊戎白狄晋【西境是】凡十四国战国时属秦而魏赵亦兼得其地秦并天下置内史上郡北地九原陇西云中,汉以其地之西偏置凉州【领郡十汉志云改雍曰凉】而三辅则领于司后汉并因之魏分置秦州晋又分置雍州【领郡国七治京兆凉州领郡国八治武威秦州领郡六治上邽】唐为亰畿之亰兆府【雍州】华隂【华】冯翊【同】扶风【岐】新平【邠】等郡关内道之汧阳【陇】。 西倾积石西逾三危北抵沙漠皆古雍州域也。 左传闵公二年虢公败犬戎于渭汭杜预曰水之隈曲曰汭周礼雍州其川泾汭诗大雅曰淠彼泾舟烝徒楫之邶风曰泾以渭。以上说明,荆、岐已旅,岐山、荆山、黑水、沣水在禹贡雍州。《山海经》曰:三危在敦煌南,与岷山相接,山南带黑水。据《禹贡锥指》曰:白水出临洮县西南西倾山水色白浊东南流与黒水合【水出今巩昌府文县西素岭山】又东迳洛和城南又东南迳邓至城南【城在文县西南邓至者羌之别种也】又东南迳隂平故城南【城在文县南四里】又东迳偃城北又东北迳桥头【今文县城东南冇桥跨白水上即所谓隂平桥头也蜀景曜五年姜维在沓中闻有魏师请防隂平桥头以防未然即此沓中在今洮州卫西南】又东与羌水合自下得其通称【羌水出羌中参谷彼俗谓之天池白水东南流迳葭芦城又东南至桥头合白水】这里说的白水即现在的白水江,白水江上游九寨沟县(古南坪)内白水江即黑水,古时白水江即黑水,黑水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的弓岗岭,黑水和白龙江合流后白龙江称黑水江。下图清朝齐召南《水道提纲》白龙江水道源流中,把陇南市武都区和文县境内的白龙江称为黑水江。黑水出文县西素岭山,就是现在的白水江

沮水。阚骃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县亦受名焉。漾水(汉水)导源南流,泉街水注之。水出河池县(陇南市徽县)东南流入沮县,沮水所出端闱谷也。会于沔。沔水又东南,迳沮水戍而东南流,注汉,曰沮口。武都郡沮县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的。治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茶店镇。漾水经沮水戌与沔水合为汉,曰沮口,沮口即现在的沮口村。沮水戌就是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茶店镇。

《国语》: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全唐诗》第二十四卷八百陆拾页载有张果《题登真洞》诗一首,并附小传“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鸑鷟(yuè zhuó)山登真洞往来,天后召之不起,明皇以礼致之,肩舆入宫,擢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未几还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九域志》中都有“鸑鷟山在甘肃两当县”的记载,《图经》中介绍鸑鷟山时还提到“昔张果先生夏居豆积,冬居此山”。时至今日,在当地老百姓当中还流传着很多张果老的传说。通过这些历史记载,人们看到张果老,真名张果,老字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大神仙加上的尊称。数百年来有关八仙的神话故事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甚至在东南亚、日本、朝鲜以及西方各过都广为流传。这些记载和传说充分证实了张果老是一个真实的神话人物,他并非是人们争论的陕西、山西或者河北人,而是甘肃两当人。

鸑鷟是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的五凤之一,身为黑色或紫色,鸑鷟象征着较为坚贞不屈的品质。《小学绀珠》卷十,五凤谓:“五色为赤者凤、黄者鵷鶵、青者鸾、紫为鸑鷟,白名鸿鹄。”

人们之所以把鸑鷟与凤凰等同起来,是因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鸑鷟解释为凤凰的一种。更有甚者,陕西的凤县就是由于其境内的鸑鷟山而得名,并且以凤为城标。

鸑鷟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古时,由于鸑鷟多被认为是一种瑞鸟,故常见于许多古籍或诗词中,有时也会出现于小说中。“鸑”“鷟”二字有时也会被分开使用,但仍表示凤属神鸟,如“凤鷟”“鸾鷟鹓鸑”,仍多象征明臣贤士。 鸑鷟作为一般水鸟的意义,有时也会出现于古代诗词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