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嵕夜话之读史巜资治通鉴》之周纪(连载5)

九嵕夜话之读史巜资治通鉴》之周纪(连载5)

首页角色扮演九域人皇更新时间:2024-07-27

原文:王崩,子安王骄立。

盗*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姓芈氏,居丹阳,今枝江县故丹阳城是也。括地志曰:归州秭归县丹阳城,熊绎之始国。其后强大,北封畛于汝,南并吴、越,地方五千里。自熊绎至声王三十世。索隐曰:声王,名当。悼王,名疑。諡法:不生其国曰声。注云:生于外家。年中早夭曰悼。注云:年不称志。又云:恐惧从处曰悼。注云:从处,言险圮也。〕

安王〔諡法,好和不争曰安。〕

元年(庚辰、前四○一)

秦伐魏,至阳孤。〔周孝王邑非子于秦。徐广曰:今陇西县秦亭是也。括地志曰:秦州清水县本名秦。十三州志曰:秦亭,秦谷是也。至襄公取周地,穆公霸西戎,日以强大。是年,秦简公之十四年也。自非子至简公二十八世。"阳孤",史记作"阳狐"。【章:乙十一行本正作"狐"。】正义引括地志曰:阳狐郭在魏州元城县东北三十里。余按此时西河之外皆为魏境,若秦兵至元城,则是越魏都安邑而东矣。水经注:河东垣县有阳壶城。九域志:绛州有阳壶城。九域志:绛州有阳壶城识之以广异闻,且俟知者。〕

二年(辛巳,公元前四零零年)

魏、韩、赵伐楚,至桑丘。〔水经注:澺水自葛陂东南迳新蔡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汝水;又东南迳下桑里,左迤为横塘陂。史记作"乘丘"。正义:地理志,乘丘故城在兖州瑕丘县西北三十五里。当从之。〕

郑围韩阳翟。〔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杜预世族谱曰:封于咸 林,今京兆郑邑是也。幽王无道,友徙其人于虢、郐间,遂有其地,今河南新郑是也。友,諡桓公。是年,郑繻公骀之二十三年。自桓公至繻公二十二世。班志,阳翟县属颍川郡。索隐曰:翟,音狄,温公类篇音苌伯切。繻,询趋翻。骀,堂来翻。〕

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

秦简公薨,子惠公立。〔諡法:爱民好与曰惠。〕

三年(壬午,公元前三九九年)

王子定奔晋。

虢山崩,壅河。〔徐广曰:虢山在陕。裴駰曰:弘农陕县,故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括地志曰:虢山在陜州陕县,西临黄河;今临河有冈阜,似是颓山之余。水经注曰:陜城西北带河,水涌起方数十丈。父老云:石虎载铜翁仲至此沈没,水所以涌。洪河巨渎,宜不为金狄梗流,盖魏文侯时虢山崩壅河所致耳。陕,失冉翻。〕

四年(癸未,公元前三九八年)

楚围郑。郑人*其相驷子阳。〔郑穆公之子騑,字子驷;古者以王父之字为氏,子阳其后也。相,息亮翻。騑,芳菲翻。〕

五年(甲申,公元前三九七年)

日有食之。〔杜预曰: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速,一月一周天;一岁凡十二交会。然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赢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孔颖达曰:日月交会,谓朔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一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二十九日日有余,而月行天一周,追及于日而与之会。交会而日月同道则食;月或在日道表,或在日道里,则不食矣。又历家为交食之法,大率以一百七十有三日有奇为限。然月先在里,则依限而食者多;若月在表,则依限而食者少。杜预见其参差,乃云"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赢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此得之矣。苏氏曰:交当朔则日食,然亦有交而不食者。交而食,阳微而阴乘之也;交而不食,阳盛而阴不能揜也。朱元晦曰:此则系乎人事之感。盖臣子背君父,妾妇乘其夫,小人陵君子,夷狄侵中国,所感如是,则阴盛阳微而日为之食矣。是以圣人于春秋,每食必书,而诗人亦以为丑也。今此书年而不书月与晦、朔,史失之也。释名曰:日、月亏曰食;稍小侵亏,如虫食草木之叶也。亦作"蚀"。〕

三月,盗*韩相侠累。侠累与濮阳严仲子有恶。仲子闻轵人聂政之勇,以黄金百溢为政母寿,欲因以报仇。〔相,息亮翻。侠,户颊翻。累,力追翻。濮阳,春秋之帝丘,汉为濮阳县,属东郡。应劭曰:濮水南入巨野。水北为 阳。濮,博木翻。恶,如字,不善也;康乌故切,非。轵,春秋原邑,晋文公所围者;汉为轵县,属河内郡;音只。姓谱曰:楚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聂,尼辄 翻。溢,夷质翻。二十四两为溢。〕政不受,曰:"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及母卒,仲子乃使政刺侠累。〔卒,子恤翻。刺,七亦翻,又如字。〕侠累方坐 府上,兵卫甚众,聂政直入上阶,〔上,时掌翻。〕刺*侠累,因自皮面决【章:乙十一行本作扶】。眼,自屠出肠。韩人暴其尸于市,〔暴,步木翻,又音如字,露也。〕购问,莫能识。其姊嫈闻而往,哭之曰:"是轵深井里聂政也!〔史记正义曰:深井里在怀州济源县南三十里。〕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遂死于政尸之旁。〔皮面,以刀剺面而去其皮。悬赏以募告者曰购。购,古侯翻。嫈,乌茎翻。绝从之从,读曰踪,谓自绝其踪迹。或曰:从,读如字,谓绝其从坐之罪也。〕

六年(乙酉,公元前三九六年)

郑驷子阳之党弑繻公,〔繻者,諡法所不载。史记注:"繻",或作"缭"。繻,询趋翻。〕而立其弟乙,〔白虎通曰:弟,悌也,心顺、行笃也。行,下孟翻。〕是为康公。

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武王封微子启于宋,唐宋州之脽阳县是也。自微子二十七世至悼公,名购由。休,亦諡法所不载。〕

八年(丁亥,公元前三九四年)

齐伐鲁,取最。【章:十二行本"最"下有"韩救鲁"三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张校同;退斋校同。】〔武王封太公于齐,唐青州之临淄是也。括地志曰:天齐水在临淄东南十五里。封禅书曰: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是年,康公贷之十一年。自太公至康公二十九世。成王封伯禽于鲁,唐兖州之曲阜是也。是年,穆公之十六年。自伯禽至穆公凡二十八世。〕

郑负黍叛,复归韩。〔据史记,繻公之十六年,败韩于负黍,盖以此时取之,而今复叛归韩也。刘昭郡国志:颖川郡阳城县有负黍聚。古今地名云;负黍山在阳城县西南二十七里,或云在西南三十五里。〕

九年(戊子,公元前三九三年)

魏伐郑。

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括地志曰: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尧所筑也。都城记曰:唐叔 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旁,今并州理故唐城,即燮父初徙之处;其城南半入州城中。毛诗谱曰: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自唐叔至烈公三十七世。烈公,名 止。諡法:慈惠爱亲曰孝。〕

十一年(庚寅,公元前三九一年)

秦伐韩宜阳,取六邑。〔班志,宜阳县属弘农郡。史记正义曰:宜阳县故城,在河南府福昌县东十四里,故韩城是也。此邑即周礼"四井为邑"之邑。〕

初,田常生襄子盘,盘生庄子白,白生太公和。〔此序齐田氏之世也。田常,即左传陈成子恒也。温公避仁庙讳,改"恒"曰"常"。自陈公子完奔齐,五世至常得政。諡法:胜敌志强曰庄。〕是岁,齐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十二年(辛卯,公元前三九零年)

秦、晋战于武城。〔此非鲁之武城。左传: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杜预曰:冯翊临晋县东有王城,今名武乡。括地志: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华州郑县东北十三里。〕

齐伐魏,取襄阳。〔"阳",当作"陵"。徐广曰:今之南平阳也。余据晋志,南平阳县属山阳郡。班志,陈留郡有襄邑县。师古曰:圈称云:襄邑,宋地,本承匡襄陵乡也,宋襄公所葬,故曰襄陵。秦始皇以承匡卑湿,徙县襄陵,因曰襄邑。〕

鲁败齐师于平陆。〔班志,东平国有东平陆县,战国时之平陆也。史记正义曰:平陆,兖州县,即古厥国。宋白曰:郓州中都县,汉为平陆县,史记"鲁败齐师于平陆"是也。败,补迈翻。〕

十三年(壬辰,公元前三八九年)

秦侵晋。

齐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康曰,浊,水名;汉志:浊水出齐郡广县妫山。余谓康说误矣。徐广史记注曰:长社有浊泽。水经注曰:皇陂水出胡城西北。胡城,颍阴之狐人亭也。皇陂,古长社之浊泽也。记:诸侯相见于郤地曰会。孔颖达曰:诸侯未及期而相见曰遇。会者,谓及期之礼,既及期,又至所期之地。〕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为之之为,于伪翻。〕

十五年(甲午,前三八七年)

秦伐蜀,取南郑。〔谱记普〔疑衍〕云:蜀之先,肇自人皇之际。黄帝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俈。既立,封其支庶于蜀,历虞、夏、商、周。周衰,先称王者蚕丛。余据武王伐纣,庸、蜀诸国皆会于牧野。孔安国曰:蜀,叟也,春秋之时不与中国通。班志,南郑县属汉中郡,唐为梁州治所。"俈",通作"喾",音括沃翻。〕

魏文侯薨,太子击立,〔王者以嫡长子为太子,谓之国储副君。诸侯曰世子。周衰,率上僭。孔颖达曰:太者,大中之大也。上,时掌翻。长,知两翻。〕是为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西河,即禹贡之"龙门西河"。〕中流顾谓吴起曰: "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武陵、长沙、零、桂之水,汇为洞庭,周七百里。彭蠡泽在汉豫章郡彭泽县西。书:有苗弗率,汝徂征。三苗所居,盖今江南西道之地。蠡,里弟翻。〕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济水出河东垣县王屋山,南流贯河而南,合于荥渎。禹贡所谓"导沇水,东流为济,溢为荥"者也。自汉筑荥阳石门,而济与河合流而注于海,不入荥渎。禹贡所谓"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桀都安邑,盖恃以为险。泰华山在京兆华阴县南。水经:伊水出南阳县西荀渠山,东北流至河南新城县,又东南过伊阙中,大禹所凿也。两山相对,望之若阙。左传"女宽守阙塞",即其地。括地志:伊阙山在洛州南十九里。班志,上党壶关县有羊肠阪。此安邑四履所凭,山河之固也。书曰:成汤放桀于南巢。济,子礼翻。华,户化翻。〕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之。〔水经注:孟门在河东北屈县西,即龙门上口也。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溢而逆流,无有丘陵,名曰洪水。太行山在河内野王县西北。常山在常山郡上曲阳县西北。河水自孟门南抵华阴,屈而东流;纣都朝歌,河经其南。北屈之孟门在朝歌西北,恐不可言"左"。索隐曰:孟门别一山,在朝歌东边。此特左、右二字之差而误耳。春秋说题辞:河之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度也。释名: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书曰:武王胜殷,*纣。太行之行,户刚翻。北屈,陆求忽翻,颜居勿翻。〕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

魏置相,相田文。〔相,息亮翻。此田文非齐之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将,即亮翻。乐,音洛。〕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治,直之翻。〕起曰:"守西河,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 "不如子。"〔乡,读曰向。宾从,犹言宾服也。〕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少,诗照翻。属,子〔之〕欲翻。〕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久之,魏相公叔尚【章:十二行本"尚"下有"魏公"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张校同:退斋校同。】主而害吴起。〔如淳曰: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帝姊妹曰长公主,诸王女曰翁主。师古曰:如说得之。天子不亲主婚,故谓之公主;诸王则自主婚,故其女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自主其婚也。扬雄方言云:周、晋、秦、陇谓父曰翁。而臣瓒,王茂,或云"公者比于上爵",或云"主者妇人尊称",皆失之。刘贡父曰:予谓公主之称本出秦旧,男为公子,女为公主。古者大夫妻称主,故以公配之。若谓同姓主之,故谓之公主,则周之事,秦不知用也。古之嫁女,礼当如周使大夫主之,何不谓之夫主乎?然则谓之王主者,犹言王子也;谓之公主者,缘公而生耳。毛晃曰:尚,崇也,高也,贵也,饰也,加也,尊也。娶公主谓之尚,言帝王之女尊而尚之,不敢言娶也。相,息亮翻。〕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易,以豉翻。去,起吕翻。师古曰:喜,许吏翻。〕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中,竹仲翻。〕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

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起明灋审令,〔相,息亮翻。灋,古法字。〕捐不急之官,癈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捐,余专翻,弃也,除去也。汉书音义曰:以利合曰从,以威力相胁曰横。或曰:南北曰从,从者,连南北为一,西乡以摈秦。东西曰横,横者,离山东之交,使之西乡以事秦。说,式芮翻。从,即容翻。"横",亦作"衡",音同〕。于是南平百越,〔韦昭曰:越有百邑。〕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

秦惠公薨,子出公立。〔出,非諡也;以其失国出死,故曰出公。〕

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諡法:夙夜警戒曰敬。〕

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大意:

周威烈王驾崩,其子姬骄即位,是为周安王。

盗匪*死楚国楚声王,国中贵族拥立其子楚悼王即位。

周安王元年(庚辰,公元前401年)

秦国攻打魏国,直至阳孤。

二年(辛巳,公元前400年)

魏国、韩国、赵国联合攻打楚国,直至桑丘。

郑国围攻韩国阳翟城。

韩国韩景侯去世,其子韩取即位,是为韩烈侯。

赵国赵烈侯去世,国中贵族拥立其弟即位,是为赵武侯。

秦国秦简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惠公。

三年(壬午,公元前399年)

周朝王子姬定出奔晋国。

虢山崩塌,泥石壅塞黄河。

四年(癸未,公元前398年)

楚国围攻郑国。郑国人*死国相驷子阳。

五年(甲申,公元前397年)

出现日食。

三月,盗匪*死韩国国相侠累。侠累与濮阳人严仲子有仇,严仲子听说轵地人聂政很勇敢,便拿出一百镒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想让聂政为他报仇。聂政却不接受,说:“我的老母亲还健在,我不敢为别人去献身!”等到他的母亲去世,严仲子便派聂政去行刺侠累。侠累正端坐府中,有许多护卫兵丁,聂政一直冲上厅阶,把侠累刺死。然后划破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割出肚肠而死。韩国人把聂政的尸体放在集市中暴尸。并悬赏查找,但无人知晓。聂政的姐姐聂听说此事前往,哭着说:“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他因为我还在,就自毁面容不使连累。我怎么能怕*身之祸,最终埋没我弟弟的英名呢!”于是自尽死在聂政的尸体旁边。

六年(乙酉,公元前396年)

郑国宰相驷子阳的余党*死国君郑公,改立他的弟弟姬乙,是为郑康公。

宋国宋悼公去世,其子宋田即位,是为宋休公。

八年(丁亥,公元前394年)

齐国攻打鲁国,攻占最地。

郑国的负黍地方反叛,复归顺韩国。

九年(戊子,公元前393年)

魏国攻打郑国。

晋国晋烈公去世,其子姬倾即位,是为晋孝公。

十一年(庚寅,公元前391年)

秦国攻打韩国宜阳地方,夺取六个城邑。

起初,齐国田常生襄子田盘,田盘生庄子田白,田白再生太公田和。这年,田和把国君齐康公流放到海边,让他保有一个城的赋税收入,以承继祖先祭祀。

十二年(辛卯,公元前390年)

秦国与晋国大战于武城。

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襄阳。

鲁国在平陆击败齐国军队。

十三年(壬辰,公元前389年)

秦国入侵晋国。

齐国田和在浊泽约会魏文侯及楚国、卫国贵族,要求作诸侯。魏文侯替他向周安王及各国诸侯申请,周安王准许。

十五年(甲午,公元前387年)

秦国攻打蜀地,夺取南郑。

魏国魏文侯去世,太子魏击即位,是为魏武侯。

魏武侯顺黄河而下,在中游对吴起说:“稳固的山河真美啊!这是魏国的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当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们不修德义,被禹消灭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其南面,羊肠阪在其北面,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汤王驱逐了。商朝纣王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黄河经过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了。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这条船上的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魏武侯听罢说道:“对。”

魏国设置国相,任命田文为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我和你比较功劳如何?”田文说:“可以。”吴起便说:“统率三军,使士兵乐于战死,敌国不敢谋算,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问:“整治百官,亲善百姓,使仓库充实,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再问:“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依附听命,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还是说:“我不如你。”吴起质问道:“这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田文说:“如今国君年幼,国多疑难,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这个时候,是嘱托给你呢,还是嘱托给我呢?”吴起默默不语想了一会儿,说:“嘱托给你啊!”

过了很久,魏国国相公叔娶公主为妻而以吴起为忌。他的仆人献计说:“吴起容易去掉,吴起为人刚劲而沾沾自喜。您可以先对国君说:‘吴起是个杰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国家小,我担心他没有长留的心思。国君您何不试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一定会辞谢的。’主人您再与吴起一起回去,让公主羞辱您,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您,一定会辞谢国君的婚事,这样您的计谋就实现了。”公叔照此去做,吴起果然辞谢了与公主的婚事。魏武侯疑忌他,不敢信任,吴起害怕被诛*,于是投奔了楚国。

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是个人才,到了便任命他为国相。吴起严明法纪号令,裁减一些不重要的闲官,废除了王族中远亲疏戚,用来安抚奖励征战之士,大力增强军队、破除合纵连横游说言论。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国的扩张,向西征讨秦国,各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而楚国的王亲贵戚、权臣显要中却有很多人怨恨吴起。

秦国秦惠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出公。

赵国赵武侯去世,国中贵族又拥立赵烈侯的太子赵章即位,是为赵敬侯。

韩国韩烈侯去世,其子即位,是为韩文侯。

读后感(一)史论聂政刺韩

《广陵散》,又名《刺韩》,是古代一套非常大的叙事曲。曲子的内容,讲的就是聂政刺韩的故事。

聂政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刺客,严仲子和聂政的相交从现在来看或许很是平常,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等级分明、阶级差别巨大,作为贵族阶层的严仲子能够在聂政穷困潦倒的时候结交他,完全不顾身份上的差距,可以说是大大的恩情。聂政也是为了报答这份知遇之恩,替严仲子这个知己报仇,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徐钧(宋代诗人):"为母辞金义且仁,却甘为盗忍轻生。若非有姊扬风烈,千古谁知壮士名。"

司马迁:"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曹沫盟柯,返鲁侵地。专诸进炙,定吴篡位。彰弟哭市,报主涂厕。刎颈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夺魄,懦夫增气。"

蒲松龄:"余读刺客传,而独服膺于轵深井里也。其锐身而报知己也,有豫之义;白昼而屠卿相,有鱄之勇;皮面自刑,不累骨肉,有曹之智。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轻借樊将军之头,何日可能还也?此千古之所恨,而聂政之所嗤者矣。闻之野史:其坟见掘于羊、左之鬼。果尔,则生不成名,死犹丧义,其视聂之抱义愤而惩荒淫者,为人之贤不肖何如哉!噫!聂之贤,于此益信。"

到了蔡邕笔下,聂政刺*的对象从韩相变成了韩王,刺*的原因和过程也变为“聂父为韩王铸剑被*,聂政学琴替父报仇”。到了鲁迅先生手中,糅合《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列异传》《搜神记》等书的相关故事,把它改写为《铸剑》(原名《眉间尺》),收录在《故事新编》中。

明代诗人曹学佺说的“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让贫僧心里舒服一些。

读后感(二)吴起论政

《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在宋朝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

《吴子兵法》也对后世兵家也有很大影响。吴起不仅在军事上有伟大成就,在政治上也是战国著名的变法家。兵家尊吴起为亚圣,仅次于兵圣孙武。后世以孙吴并称。

他有一个重要的政治观点——修政在德。魏武侯顺黄河而下,在中游对吴起说:“稳固的山河真美呀!这是魏国的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当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们不修德义,被禹消灭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其南面,羊肠阪在其北面,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汤王驱逐了。商朝纣王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黄河经过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了。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这条船上的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这就是孟子说的:“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文中名言名句:

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

葫芦僧于九嵕山下《木石居》

二O一八年一月二十五日

(编辑:上官云飞)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