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觉得没人在意这篇2022年度总结但还是写一下吧

虽然我觉得没人在意这篇2022年度总结但还是写一下吧

首页角色扮演口袋妖怪血风录更新时间:2024-07-29

2022年是我近十多年来出远门最少的一年,除了偶尔到澳门吃喝之外,一整年都没出过广东省。因封控和密接而居家的日子,加起来也已近两个月,好在家中还有书籍、电影、游戏和酒打发时光。

今年读书总数88本,断断续续看完了三岛由纪夫全集和不少司马辽太郎历史小说,其中满分五星好评有18本,超过总数的1/5,以下书目按阅读顺序排列:

J. Kenji López-Alt《料理实验室:科学创造美味》

虽然做菜水平不怎么样,但这并不妨碍我爱看各种烹饪原理的读物。这本厚到可以用来当作凶器的精装版图书,作者功底非常扎实,且书中的理论和技巧浅显易懂,看完之后连我这样的菜鸡也产生了可以自己开一家bistro的错觉。

伊恩·布鲁玛《东京绮梦》

日本通伊恩·布鲁玛上世纪70年代在日本求学,以外来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当时日本地下文化光怪陆离的一面。了解日本最适合的视角,就是这种若即若离、外人身份的窥探视角吧。印象深刻的一处细节是,作者原本痴迷中国文化,抱着来中国求学的心态翻阅了一些当时中国的新闻和出版物,心想这些文章写的都是什么鬼东西还是算了吧,于是转头去了日本……

畑中三应子《FASHION FOOD!日本流行美食文化史》

完整、细碎而不枯燥地盘点了70年代至今日本流行美食文化的变迁,出乎意料地有趣。三十年前泡沫经济时代流行于日本的风潮,或许此刻正在我们身边上演。所谓流行美食文化,不过只是相互借鉴,周而复始。

以下是摘录书中的一段:店里要静寂如禅寺,要有种仿佛在说“给老子专心吃面”的氛围,让顾客过度紧张……还有店主那不由分说的威慑感——如果客人夸了一句“真好吃”,那店主则会用严肃表情回应说:”好吃是理所应当的。”在这种环境下,店主自然成为了S,而顾客则成为了M,而且顾客们也都积极主动地享受这种关系。

如今看起来,似乎这段话也在映射着国内的某些名店呢。

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潮*》《奔马》

今年陆陆续续补完了三岛由纪夫全集,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评论三岛的《三岛由纪夫,或空的幻景》,以及纪录片《三岛由纪夫vs东大全共斗》。全集中最为喜欢的是以上三本。三岛的叙事笔触是极为复杂的,暴戾而细腻,丰饶而贫瘠。回想三岛的结局与《奔马》主角饭沼勋竟如此相似,大概是在动笔的时候就已想好了自己命运的归途吧。

真嶋亚有《“肤色”的忧郁:近代日本的人种体验》

一段对日本人来说颇为扭曲而困惑的近代历史,日本人种的“脱亚入欧”。摘录书中一针见血的一句话:为了让日本继续是日本,就必须对日本进行否定。近代日本的心性是在西方的权威化下形成的,只要日本还是日本,无论日本人多么崇拜西方或白人,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司马辽太郎《新选组血风录》《马上少年过》《丰臣家的人们》

冲着补习日本战国史的目的,读了不少司马辽太郎的作品。然而最喜欢的还是司马氏的短篇。《马上少年过》中的人物除伊达政宗之外,其余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故事篇幅虽短,却道尽大时代下的人生百相与命运无常。《丰臣家的人们》更是让人看得唏嘘不已。

徐成《香港談食錄——中餐百味》《香港談食錄——環宇美食》

关注作者已久,得知此书出版后,第一时间拿到了签名版本。书中细数香港多家知名餐厅,不仅对餐厅理念、菜品做法及味道分析得头头是道,对餐厅的历史演变、厨师经历乃至各类趣闻轶事都下了不少考证功夫。饮食本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行业,尤其在近期疫情影响下,能长期坚持的餐饮店更是不易。一旦结业后,踪迹便再难寻觅,要找寻当时记录亦十分艰难。如今写探店食评者不少,如作者一般考究认真的却并不多。或许再过五十年乃至百年以后,后人再看本书,也正如我们看待特级校对《食经》一般也说不定呢。

安东尼·加卢佐《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

看着20世纪上半叶的商品推销手段和广告心理学,正想着“这不是和现在差别也不大吗”的时候,最后一章的第一段赫然写着:“在1960年之后,一切新的发展都只是在重复和放大已经发生的现象。”在如今处处都是所谓高科技产品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变得更加无法掌控商品的内容,无形中强化了人们对商品的崇拜,从而更加强了营销话语为商品带来的符号联想。消费市场上流通着的除了商品本身,还有商品的象征。

苏科图·梅塔《孟买:*丛林》

异常生猛的一本城市纪实作品。舞女、黑帮、宝莱坞……作者近距离地接触孟买城市阴暗面的众多边缘人物,在书中展现出一幅常人难以深入了解的*都市画卷。即便只看序章对印度生活和风土人情入木三分的描写,也是我所读过关于印度的书籍中写得最为精彩的一章。翻译文字非常流畅,大大加分。

摘录关于作者谈这本书写作动机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极限。我们当中的多数人过着中规中矩的生活,不愿过于冒险。我们看着其他人挑战极限,跟着他们走一小段,直到我们被对家人的牵挂和对未知的恐惧拉回正轨。我在孟买见到活得极端自我又极端洒脱的人,他们怒放的生命是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曾看到的——他们极端且肆意地活着。正因我无法如此书写我的人生,所以我追寻别样的他人的生活,他们也邀我见证。我坐在最前排,我打赏他们的是一页页我亲手写下的文稿。因为追随和见证了他们的人生,我正前所未有地接近我自己的极限。

清水洁《桶川跟踪狂*人事件》

书名冠上了*人事件的名头,内容其实和推理小说无关,而是一部调查记者对一桩*人案件的记者手记。书的文笔一般,甚至显得有些啰嗦,但作者在抽丝剥茧、追寻真相的过程中流露的那股倔劲和朴素的正义感,却让人感动不已。在受害者有罪论盛行的当下,书中将受害者称为“毫无过失的年轻女性被害人”一段,读来更是发人深省。

葛亮《燕食记》

明线是写饮食和厨子,暗线是写旧时代消失的风骨、气节,是写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执着,是写食物中藏着的人情与智慧。若是熟悉粤港两地和广府菜的读者,读来更增乐趣。太史蛇羹、金钱蟹盒之类的传统菜式放到如今,若非是喜爱传统菜的老派食客,可能已鲜有人知,而像禾虫、礼云子这类盛行于南番顺一带的特色食材,在书中的出现更是让人倍感亲切。爱群大厦在小说中被写成了慕众大厦也太逗了。

陈浩基《13 67》

今年读了不少推理小说,给出五星好评的只有这一本。这是只有香港作家才能写出来的推理小说,堪称社会派和本格派的完美结合。港片和TVB电视剧爱好者读起来更觉过瘾。

维克多·雨果《九三年》

“要发生的事情总要发生的,要爆发的风暴总要爆发的。永远晴朗的天空是不会受这些北风的影响的。在革命之上存在着真理和正义,正如暴风雨之上仍然有布满繁星的天空一样。”

电影电视剧一共加起来看了71部。今年大概是近期进电影院次数最少的一年,家附近已*电影院门口的杂草都快半人高了。

最佳电影:《背靠背,脸对脸》

大概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拍出来,以及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刻体会其中妙处的一部官场电影。小小的一处市文化馆,从上到下充满了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近三十年前的各种桥段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存在。闫馆长在被处分又官复原职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群众是水,干部是鱼。可这水是死的,而鱼却是活的。”放到今天根本无法过审吧。讽刺的是,当年能拍出这样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的导演,后来去拍了《建国大业》……

最佳电视剧:《风*律师 Better Call Saul》

没什么可多说的,再见了,Slipping Jimmy。

作为一个魂系老ass,今年游戏的快乐都是老头环和仁王2给的,好吧还可以再加上战神诸神黄昏和如龙7。只是从测试服就开始玩的炉石传说明年1月要关服了,不免有些伤感。

最佳游戏:《艾尔登法环 Elden Ring》

62小时通关,78小时白金。让各位魂系老ass们流连忘返的主题乐园,宫崎英高再上神坛。

最近开始重玩《巫师3》次世代版,这款充满了“两害相权取其轻”道德困境的游戏,似乎正映射着当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荒诞不经。

不知不觉三年已经过去,2023还会好吗?

-End-

旅行美食专栏作者,不定期写些旅行觅食日记和酒后胡言乱语。

半路痴,在拉丁美洲不会迷路在广州却会迷路。

喜美食,吃过一百多家米其林餐厅但(基本)不长胖。

原创文章分类标签

食游广东 | 食游港澳 | 食游中国

食游日本 | 食游亚洲

食游欧洲 | 食游美洲

食游随笔 | 吃喝闲谈

所有文章索引链接(不定期更新)

关于我吃喝玩乐的记录都在这里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