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八·一四”笕桥空战祭:历史隐痛,至今铭心

橡树 | “八·一四”笕桥空战祭:历史隐痛,至今铭心

首页角色扮演空中勇士飞行更新时间:2024-05-11

抗战初期我军的Hawk II驱逐机。

正在修理的Hawk II驱逐机。

淞沪会战期间,整装待发的抗战空军。

前言:

太多的我民族的青年精英陨落抗战,实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彻骨之痛。

记住历史,不是记住仇恨。

愿和平永驻中国。

1937年8月13日,张治中奉命指挥第87师、第88师、独立第20旅等部,向驻上海日军开战,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八一三事变爆发。

国军此举,旨在突然暴起,一扫盘踞长江下游的日军。

淞沪会战拉开帷幕。

可惜,因为内奸投敌,情报泄露,日军早做预备,使得原本散布京沪杭地区及上海周边的零星日军,闻讯脱逃。

等到国军总攻之时,日军已经全部躲进了上海原东江湾路1号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基地。

日军据守这座钢筋水泥建筑,虽然弹丸之地,但是日军自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后开始深耕经营,五年之间,建有炮塔、工事、储粮、储水等等作战设施,使得这个四层城市堡垒,犹如陆上战舰。

就此,夺取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基地,即为中国军队发起淞沪会战的主要攻击目标。

可惜,当时中国军队是以步兵为主的近乎近代化军队,火力单薄,再受制日军基地深藏闹市等地理状况限制,猛攻之下,伤亡惨重,却始终没有进展。

血战至下午2点,上海原东江湾路1号四周早已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中国军队速战决胜计划已成泡影,淞沪会战的局面渐转危机。

就此,中国空军指挥部接受国民政府军委会紧急命令,正式参战,下达了《空军作战第一号令》,急调驻防河南信阳、周家口、许昌的第2、第4、第9飞行大队,紧急转场至安徽广德、浙江笕桥、曹娥等军用机场,准备参战淞沪会战。

深夜,驻在句容基地的中国空军第5大队率先出击,向长江及黄浦江附近日军目标发起轰炸。

是役,中国空军炸沉日军炮舰一艘,首战告捷。

在淞沪会战的第一天,新建不过三年的年轻的中国空军,即傲然翱翔抗日战场。

8月14日,上海战区正逢台风过境,狂风暴雨。

早晨2时,中国空军指挥部再下《空军作战第二号令》,向紧急完成备战的各参战部队、基地及相关后勤部门提出明确要求:

参战空军在14日傍晚完成备战,在15日全面参战淞沪会战”。

命令紧急,当时受通讯技术、天象气候影响,尚无全天候飞行经验的中国空军官兵们无视危险,冒雨转场,分队、分批由不同驻地基地飞往安徽广德、浙江笕桥、曹娥等前敌机场。

与此同时,日军也正是向淞沪战场派出援军。

淞沪会战陡然升级。

其实,早在七七事变之后,日军第三舰队即奉命开往上海外海。


当时,司令官长谷川清在东江湾路1号基地亲自指挥日军作战,以电报通联引导第三舰队炮火支援作战。

中国空军第5大队在8月13日轰炸日本海军相关目标,夜间,长谷川清急欲报复,即电请驻日本本土的日本海军航空队对上海战区越洋轰炸。

然而,受14日夜间、15日拂晓大雨影响,日军航空部队无法冒险升空,被迫暂停越洋轰炸计划。

就在同时,中国空军冒险升空,以三架为一组,九架为一批,每隔五分钟起飞一个批次,紧锣密鼓地进行转场。

到了8月14日拂晓前后,中国空军转场前敌机场,基本形成战力。

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的“中山”号战斗机。

8月14日,上午7时,天色昏暗,大雨,大风。

中国空军第2、第11大队等10余架斯罗普2EC轻型轰炸机升空,向位于原上海原东江湾路1号日军基地发起袭击。

机枪扫射,航弹落下,日军表面工事遭到重创。

远处中国军队欢呼不已,士气大振,在空军掩护下发起冲锋,一度扫清了日军基地外围阵地。

这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三月期间唯一的地空协同作战。

可惜,中国空军仅有轻型轰炸机,仅载6颗轻型航弹。对钢筋水泥目标根本无法造成实质性破坏。

当时,日军骄横,将中国空军轰炸视作耻辱。

长谷川清中将因此数次致电本土,要求日军海军战机立刻实施渡洋爆击行动,袭击、毁灭临近淞沪战场的中国空军基地。

渡洋爆击,是日本海军方面在一二九淞沪抗战以后,即开始策划准备的袭击中国京沪杭地区的作战计划。

所谓越洋暴击,即日本海军集中分布在本土、朝鲜、台湾及相关舰队的航空兵,越洋轰炸袭击中国淞沪、南京等重要目标。

日军为此预备数年,一旦实战,驾轻就熟。

午后二时,日军第1联合航空队鹿屋航空队的18架96陆攻战机,已经从台北基地起飞,预备空袭杭州笕桥机场、安徽广德机场。

淞沪外海,波涛汹涌,雾霭沉重。

中、日战机的空中对决帷幕拉开。

1937年的日本,几乎是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尤其航空方面,日本基本形成设计、创新、生产的体系化的航空产业,同时,日本对相关军事航空予以高效培训,可谓世界一流航空强国。

二十世纪之初,日本实施军改,其陆、海军方面即以参照国际,组建了配合自己军种作战的陆航、海航两大航空作战部队。

到了淞沪会战前夜,日本海军在本土、朝鲜、中国台湾及日海军舰队,已经组建了20余个基本战术单位的航空队。

日军海航、陆航,均是世界顶级数量、质量的优质空军。

七七事变爆发,在日本陆军扩大了华北事态,引发淞沪局势日趋紧张情况下,为分配陆、海航空兵的800架各式战机,日本海、陆军高层商议协定:

陆军主导的第2联合航空队承担华北航空作战,辖第12、13航空队

海军主导的第1联合航空队之鹿屋航空队、木更津航空队,则负责淞沪、华中、华南方面的航空作战

然而,随着淞沪会战爆发,日军重心南移,其航空兵主力也就随之转移淞沪战场。

淞沪会战期间的刘粹刚,后来在1937年10月25日殉国,是年24岁。

面对当时世界一流的空军大国,中国空军压力极大。

抗战军兴之时,中国算上民航机、运输机、教练机,飞机总数不过260多架。

其中,中国军队编制内的各型战机,仅120架。

双方实力对比悬殊,中国空军无畏出征,使得那场活剧上演,即为十分的悲壮、悲伤。

空军,是文化门槛极高的技术兵种。

发展空军,既需要工业、装备等物资基础,同时,空军不比步兵,简单训练即可扛枪上阵。空军人员既对文化有着相对苛刻的要求,日常空地培训还得花费重资。

这一切,对于当时内战延绵不息,积贫积弱的中国,何其遥远、渺茫。

在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东北沦陷,位于东北的中国唯一体系化的航空工业沦入敌手。此消彼长,中日航空工业对比更是日益悬殊。

长城抗战期间,日军即以缴获东北军的战机肆虐长空,为当时冯钦哉等爱国将领指天叫骂,引为国恨。

忧患重重,发展空军,即为中国朝野有识之士的共识。

就此,在教育普遍极为落后,家国意识普遍极为淡漠的时代,为数不多的、觉醒的、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民族精英,纷纷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从军空军。

当时,中国空军建军不久,装备机型陈旧落后,机械故障频繁、后勤保障简陋。在中国空军服役,升空与强大的日军航空兵对战,九死一生,战场凶险远超陆军……

如此现状,他们当然清楚。

他们几乎都是来自政商世家、名门望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的聪明人,他们自然非常清楚知道,他们如今的选择,将在战争爆发后,将给他们带来如何凶险的明天。

事实上中国抗战爆发第一批上阵的中国空军,正是他们。

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的校训至今清晰可辨,恍如他们升空迎敌的无声誓言: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在中国刚刚开始觉醒的时代,他们是本该背负中国未来的一代青年俊杰。

然而,他们却以花季之年,为着中国的未来,为着中国的人们,走上了战争的祭坛……

8月14日天明,淞沪地区及海域继续暴雨、大风,天气恶劣使得日军在本土、朝鲜等地的战机无法起飞。

中午,长谷川清中将严令日军鹿屋航空队出征,就此,日军18架96陆攻战机作为日军首批参战淞沪会战的战机,在12时55分升空,兵分两路,袭击淞沪战场。

其一,率先出发的鹿屋航空队新田第1编队的9架战机攻击笕桥机场。

其二,稍后出发的鹿屋航空队浅野第2编队9架战机,飞往袭击广德机场。

于淞沪会战殉国的阎海文。

96陆攻战机为日本自行研发、生产、服役不久的新式远程轰炸机。其载弹量、航程及其他参数,均为当时世界顶级水平。

服役之后,日本海军即以96陆攻战机为越洋爆击主要作战力量,专设鹿屋与木更津2个航空基地,长期针对袭击中国京沪杭地区进行训练、演习。

经过长期针对性训练,到1937年春季,日本海军凭借台湾部署的96陆攻战机,可以远程威胁中国华中、华南及京沪杭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

96陆攻战机成为了日本海军的王牌战略打击力量。

不过,这种战机虽然为当时世界一流轰炸机,如要升空作战,轰炸机毕竟是轰炸机,机动迟钝,自卫能力更是有限,当然不会是身手矫健的驱逐机的对手。

日军素来骄横,在这天开始越洋爆击行动,原计划担任护航的战机受制台海气象原因,无法起飞……就此,长谷川清一声令下,日军96陆攻战机在无护航条件下升空,悍然发起越洋爆击行动。

日本海军航空部队如此颟顸,绝没想到,他们闯进淞沪战场,会遭到新建的、弱小的中国空军迎头痛击。

大约下午3点,笕桥基地依旧细雨纷纷,天空阴沉。

这时,中国空军驱逐机第4大队大队长高志航正在指挥下属第21、22、23等三个中队进行转场。

就在这时,警报响起,零散日机出现笕桥机场天际。

原来,日机于恶劣气象环境冒险穿越台湾海峡,自西向东飞到笕桥上空,受制飞行、通讯、气候条件等等,原来的飞行编队早已散乱。

率先赶到笕桥机场的日机骄横轻敌,急于抢功,未及等到后续同伴整顿队形,即自行向笕桥机场发起攻击。

日机轰炸淞沪战场。

此刻的情况,非常紧急。

当时国军战机冒雨转场,经过数小时长途飞行,燃料消耗极大,如要参战,即有油料不足的后顾之虞。

高志航熟悉战机,更富有空战经验,眼见情况紧急,日军轰炸机凌乱扑来却没有驱逐机护航,因而认为中国空军的驱逐机编队可以凭借剩余燃料,在短时间内击退日机。

就此,高志航果断命令地勤发出信号,要求第21中队战机不必降落,直接转向迎战日机。

命令下达完毕,高志航也迅速登上刚刚落地的战机,升空参战。

8月14日的空战英雄高志航(左)和李桂丹。

当笕桥上空阴云重重,能见度极低,空中作战,发现对手踪迹极为不便。

很快,一架日机轰炸油罐车后,旋即为高志航发现,他与中央航校第三期飞行员谭文联手,配合截击,击落了首架日机。

随后,与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并誉为抗战空军四大天王之一的第21中队队长,中央航校第二期李桂丹与笕桥中央航校第五期柳哲生、王文骅联手截击,共同击中一架日机,日机摇摇欲坠挣扎至钱塘江口,最终落地。

——后来,柳哲生打完抗战八年,击落日机9架,是中国空军抗战史上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纪录保持者。

笕桥中央航校第五期生,八一四空战英雄柳哲生。

就在笕桥上空激战的同时,转场至广德基地的第22驱逐机中队也奉命向日军发起攻击。

初战之下,中队队长,笕桥五期学员、中共党员郑少愚驾机袭击日军浅野第2编队一架掉队轰炸机。

日机猛烈反抗,慌忙逃窜,郑少愚则单机追击,直至曹娥江,连续攻击六七次,日机最终重伤逃窜迫降基隆,战机报废。

这时,在笕桥机场上空,高志航架机连续攻击,重创了一架日机,却因战机燃料不足,被迫脱离战场。

这架日机得以幸免,挣扎逃回台北机场。

8月14日笕桥空战被击毁的日机残骸。

至此,日机被击落2架,被重创2架。

中国空军方面,无被击伤、击落,却有2架战机因燃料告罄,熄火迫降,两位飞行员一死一伤。

牺牲者为出身辽宁开源富商家庭的刘树藩。

刘树藩于九一八事变后愤然投军,于中央航空学校第五期一班驱逐兵科毕业,服役中国空军。

当时,刘树藩驾机数次起落,经2个多小时转场飞行,于刚刚降落未及加油之际,再次升空作战,却在鏖战油罄之时,迫降触树,重伤殉国。

刘树藩为中国抗战空军殉国之第一人,时年二十一岁。

中日空军首战,日军指挥失误,被弱小的中国空军奋勇出击,一举击落日机2架,重创日机2架,轻伤日机数架。

中国空军首战告捷。

中国空军以机型陈旧落后,机械故障频繁、后勤保障简陋的条件下,却在仓促、激烈的首战里,一举重创日军在空中的大举进犯。

八一四空战大捷的消息传来,中国军民为之振奋。

空军,为军中娇子。

中国空军首战即打破日军空中神话,更是鼓舞淞沪战场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抗战军队。

8月14日笕桥空战,中国空中勇士胜在应变迅速,不畏燃料告罄,奋勇作战,终于大胜日军。

不过,中国空军以弱敌强取得这次大胜,实有很多偶然性因素。

日军因为大风、暴雨影响,没有护航,被中国空军痛殴,实属日军骄狂轻敌之必然。

8月14日的空战英雄乐以琴

中日空军战力悬殊,现实依旧如此。

中国空军在取得8月14日空战大捷的同时,也将部署在淞沪战场的空军实力暴露在日军面前。

自8月15日开始,日军迅速调集驱逐战机投入淞沪战场。

随着日军第1联合航空队、第2联合航空队、航母第1航空战队、第2航空战队、水上航母第12战队、第22航空队等战机投入战场……

就此,不过数日之间,日军在淞沪战场投入战机飙升至约390架。

其中,日军陆航210架,日军海航180架。

至此,日军凭借其强大的航空部队,毫无悬疑地控制了淞沪战区的制空权。如此一来,弱小的中国空军再战淞沪,每一次升空,都是一场毫无胜利希望的以弱敌强、有去无回的死亡出击。

8月14日,就在笕桥空战之后,第5大队第24中队副队长梁鸿云驾轻型轰炸机奉命轰炸日舰,在重创日舰后,遭到蜂拥赶来的日机围攻。

梁鸿云最终突围,带伤驾机返回机场,保全了飞机,却因伤重殉国,时年仅26岁。

8月16日,阎海文驾机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飞机中弹后跳伞,不幸落入敌阵。

阎海文宁死不降,拔枪击毙日军5人,击伤数人,高呼中国无被俘空军,随后以最后一颗子弹自戕殉国,时年21岁。

8月19日,沈崇诲、陈锡纯奉命驾机袭击日军第三舰队,飞临日舰上空,机身突然故障,在危急关头,他们驾机撞向日军旗舰出云号,双双殉国。

当时,沈崇诲26岁,陈锡纯21岁。

多年以后,相传国产电影《无问西东》还原了这一悲壮时刻。


电影里,就在王力宏饰演的沈崇海驾机撞击出云号航母时,随着背景音乐Amazing Grace响起,放映厅里,一片哭声……

日军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是当时先进的远距离岸基轰炸机,在淞沪会战首次投入实战,在太平洋战争空袭击沉英军王牌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名噪一时。

9月3日,在8月14日笕桥空战联手高志航,一起击落首架日机的谭文再次出战,在浏河上空,遭遇日机围攻。

一番激战,谭文战机油箱中弹,浴火长空。

谭文殉国之时,时年仅25岁。

……

自淞沪会战开始投身抗战,以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等四大天王为首的中国空军的精英们,由此竞相踏上为家国献身的不归征途。

战至1938年秋冬武汉会战结束,中国空军前仆后继,几乎伤亡殆尽,全军覆灭。

抗日战场,终究变成了那个时代的最杰出的中国青年精英们的集体坟场。

无尽潸然。

无尽懊恼。

人格不分贵贱,人性与教养确有高低。

卑贱的人性,生来就习惯以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姿势,麻木俯首,迎合强权、暴力。

高贵的人性,天然沐浴文明、独立、自由、平等之光辉,对强权、暴力天然反感,绝不兼容,努力抗争,不惜牺牲。

梁鸿云、阎海文、沈崇诲、陈锡纯……

在国人尚未普遍受到现代文化启蒙,普遍尚无现代国家意识的抗战早期,太多的数不胜数的年轻的中国空军英雄们,他们实则都是当时中国最为珍稀的高贵人群。

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精英,都在含苞欲放的花季,纷纷于惨烈、悲壮的战火中陨落、凋零,让人读史至此,无不掩卷长叹。

陨落的中国少年精英。

抗战前赴美学习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合影,标注十字架者,即为空战殉国。

至今远望历史,这番凄苍,浑如长江波涛,滚滚东去,都是无限的悲凉: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他们本该好好活着,去生活、去工作,去生儿育女……

然而,在陡然遭遇外敌入侵,打乱中国文明进程之时,他们却选择挺身殉国,决绝而去。如此一来,太多的他们如此匆忙走了,也使得中国因此失去了太多的青年精英,几乎失去了整整一个时代。

现在再看,抗战八年,损我少年精英无数,怅望苍天对我中国,无情至极!

历史隐痛,至今铭心……

多谢诸君阅后转群、朋友圈支持。

谨致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