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程回顾(9)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程回顾(9)

首页角色扮演莱姆尼斯之门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7-30

俄军在东线的败北

一九一五年初,在东普鲁士一线,俄德双方兵力大量集结,剑拔弩张,伺机进攻。

德国首先选择了俄国设防薄弱的马祖尔湖东一带,并在不利于开战的冬季发起进攻。马祖尔湖地区,是湖沼水网地带,人口稀少,交通非常不便,加上冬季寒风凛烈,降雪常至一米厚,行军困难。

二月初,德国第八、十两个集团军分南、北两路向马祖尔湖以东挺进。时正降雪,寒冷异常,士兵在深雪中行进困难,车辆行动更加艰难,联络和指挥相当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德军急袭俄军的计划几成泡影。然而,德军指挥部门并不改变计划,督令部队昼夜兼程前进。俄军麻痹松懈,不知在平静的雪野中有大兵将至。

二月八日,德军向俄国第十集团军两翼发起猛攻,俄军仓促应战,一退再退。德军连续追击,每到村庄城镇都要发生激烈巷战。俄军两翼溃不成军,右翼向东,左翼向格罗德诺,仓皇逃遁。俄军遗弃的辎重车辆、枪枝弹药、砂糖、面包沿途到处都是。

德军急行追击,携带粮秣很少,然而俄军溃逃时丢弃的物资却补充了德军的给养。二月十五日,德军将俄军中路部队包围于奥古斯托夫森林中,二十一日全歼该部。俄国残兵败将退守格罗德诺和鲍勃尔河一线。这次战役称为奥古斯托夫战役。

二月中旬,德、俄双方的部队在华沙以北、东普鲁士南部边建的普夏斯尼希展开争夺战,德军在俄军优势兵力压迫下退守边境。

在加里西亚战线上,俄奥双方从一月份进入战斗。俄军试图打通喀尔巴阡山重要隘口,进入匈牙利平原;奥匈军队试图解除俄军对普热来什尔的包围,进而迂回包围俄军。

一月到四月初,喀尔巴阡山战火连绵,但无论那一方都没有取得重大进展。三月二十二日,被围六个月的普热米什尔的奥匈守军投降。俄国俘虏奥匈军十二万人,缴获大炮九百门及其他大量战利品。

经过年初的战斗,俄军虽然受挫,但也获得一些胜利,仍有强大兵力。德军在格罗德诺一线受阻,在中部波兰也未能推进。这时奥匈军在喀尔巴阡山受到连续进攻,告急求援。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决定部分改变东线的作战计划,集中兵力于俄军防卫较弱的西部加里西亚地区,发动一次猛烈的突破战,企图以此引开喀尔巴阡山进攻的俄军,援助奥匈,并牵制俄国整个战线。

从军事观点来看,这个地区北有维斯瓦河的天然屏障,便于防御俄军侧而袭。在南边,喀尔巴阡山虽然离这里不远,但地形复杂,俄军回旋困难。德军如果在这里突破成功,不但可以迅速扩大战果,而且有助于改善德国外交的困难处境,使意大利和罗马尼亚暂时不会加入协约国,也能为处境不利的土耳其壮胆。

德国对这次突破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它从西线调来四个军的精锐部队,连同奥匈两个军,组成了新的强大的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委任德将麦根逊统一指挥。整个战役的准备严加保密。

为了迷惑俄国间谍,德军先开到德国北部,然后才转赴加里西亚,一般官兵直到跳下火车才知道到了哪里。各部队直到临战前才进入阵地。在军队集结地,邮局实行严格控制,空中侦察按常规进行。为了转移俄国统帅部的视线,四月下旬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动了佯攻。

五月二日,德军以优势兵力,用强大的炮火开路,在西加里西亚的果尔利策镇西发起了楔形突破攻击。俄军平静的阵地上,突然炮火粉飞,硝烟弥浸,堑壕和拖蔽部大部被毁,德军尾随炮轰,发起冲锋,当天即突破俄军战线。

俄军指挥部门根本没有料到这样强大的突袭,匆忙应战,军队的指挥、调动和军需供应等一片混乱。弹药严重缺乏,出现了"炮弹荒"。受到正面攻击的第三集团军每门炮每天只能摊到一两发炮弹。前线部头不断要求"紧急供应",但得到的答复是:"最大限度的节约"。

尽管如此,俄国政府担心失败将对争取中立国的斗争产生不良影响,硬是逼迫部队进行无益的血战,不许退却。在这种情况下,俄军虽然也匆忙组织了阻截与增援,但俱被击溃,士气沮丧。而德军则乘胜猛攻。

五月十四日,德军进抵桑河,与俄军大战。十七日,德军拿下雅罗斯瓦夫,大举渡河东进。二十三日,意大利向奥匈宣战,迫奥匈分兵拒敌;德奥联军进攻势头暂时削弱。六月十五日,德奥恢复进攻,二十二日拿下莱姆堡,占领加里西亚大部地区。

入夏,战斗达到高潮。战线从波罗的海沿岸沿涅曼河、维斯瓦河、德涅斯特河一直延伸到罗马尼亚边境。俄国投入了十一个集团军,德奥投入了十二个集团军。俄国西北战线和西南战线以散多梅希为界,分别由姆·弗·阿列克谢耶夫和恩·伊·伊万诺夫指挥。德奥将战线分成东部战线和加里西亚战线。前者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指挥,后者形式上由奥匈的弗里德里希大公和孔拉德指挥,实际受德国所控制。

六月下旬,德奥在加里西亚战线和东部战线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以南北的钳形攻势包围波兰地区的俄军。七月一日,加利西亚一线的德奥联军拿下克拉希尼克。七月中旬至八月初,东晋鲁士南部边境的德军以第十二集团军为主力,向东南方向进攻,在那累夫河畔击败俄军,朝华沙以东进逼。

与那累夫河战役同时,德军北翼,波罗的海沿岸新建的涅曼集团军共十二万人向里加和维尔诺(今维尔纽斯)方面同时大举进攻。八月下旬,德军占领西德维纳河以西大片土地,前锋抵达维尔诺城西,对俄军的侧翼造成严重威胁。

在德奥南北两面大规模的进击下,俄国在波兰地区的军队渐渐处于被包围的态势。为保存实力,八月四日俄军撒离华沙,并让出了维斯瓦河两岸。

八月中旬,俄国为了应付前线复杂而艰巨的局面,将西北战线分为北部战线和西部战线,分别担任护卫通往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道路。这期间,俄国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推卸战争失败的责任,宫廷内部互相倾轧。结果,恩·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于八月二十三日被撤销最高统帅的职务。九月五日,毫无军事才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最高统帅,姆·弗·阿历克谢耶夫被任命为总参谋长,掌握实际军权。

一九一五年春、夏,德奥在东线取得了大幅度的进展。但他们看到,要彻底击溃俄军则不可能。于是,又渐渐把注意力转向西线。可是,德国仍然抓住了俄国统帅部变动和战线调整的时机,于九月中、下旬,向俄国北部战线和西部战线的接合部发动了一次突击,占领了维尔诺。这时,德奥和俄国战线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基本上形成了一条直线,趋于稳定。

一九一五年,德奥把战略重心放在东线,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展开了全面的进攻,相继占领了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万哥罗德、华沙、诺夫乔治耶夫斯克、布列斯特、格罗德诺和维尔诺。

俄军节节败退,望风而逃,先后放弃了波兰、立陶宛、里加以西的土地和沃伦地区。战线大幅度东移,俄军伤亡、被俘等达一百七十多万人。这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大败仗。

亚洲的土耳其战场

在高加索战线,俄军由于一九一四年底至一九一五年初撒勒卡默什战役的胜利,处于有利地位。二月,英法联合舰队开始达达尼尔战役,土耳其忙于应付海峡危机,不得不在高加索战线完全转入防御,俄军乘机加强攻,右翼部队逐渐占领巴统地区。

同时,俄国肆意破坏波斯的中立,令其左翼部队继续向波斯境内推进。到六月,占领了凡湖与乌姆尼亚湖之间的地带。俄国又借口迁回包围土耳其的需要,组织了另一支由巴拉托夫率领的骑兵远征军,于十月三十日在里海南岸波斯的埃泽尔港登陆。这支部队迅速向波斯城市哈马丹前进,其中一部抵达波斯首都德黑兰以南。俄国趁与土耳其交战之机,入侵波斯,占领大片领土,充分暴露了沙皇俄国的扩张野心。

一九一四年土耳其参加同盟国之后,英国为了阻挠德国势力的扩张,牵制土耳其兵力,以保卫它在中东的殖民利益,派遣少量部队在海湾北岸登陆。一九一五年,俄军在波斯的迅速进军引起了英国的不安。英国担心俄国继续南进危及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持它在盛产石油的波斯南部、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的势力范围,又派遣了远征军两万余人在海湾北岸登陆。

十一月,英军分东西两路分别沿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向巴格达推进。土耳其急忙调兵迎击。十二月七日,土耳其的伊拉克集团军的六个师将英军东路包围于库特。英国派遣两个师前去增援,但恰值雨期,河川泛滥,长期耽搁,不得已又请求俄军进攻牵制土军。

俄国乘机提出和英国共同进攻巴格达,经摩苏尔进入土耳其本土的建议。英国害怕俄国借此向它的势力范围渗透而拒绝了这个建议。英军长期被围,至一九一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残部一万三千人投降。

在叙利亚一巴勒斯坦战线,英国陆军和海军于一九一五年二月打退了企图强渡苏伊士运河的土耳其远征军两万人的进攻,并陆续充实在这个地区的兵力。土耳其在非洲掀起"圣战"的企图 落空了。

一九一五年的西线战况

一九一五年,西线德军处于战略防御,部署了二百万军队。法英联军方面有三百万大军,仍以法军为主。

德军战线的努瓦荣突出部离巴黎不到一百公里,严重威胁着法国首都。联军企图削平这个突出部,迫使德军撤退。一九一五年春、法英军队先后在香槟和阿杜瓦地区发动进攻,死伤很多,收效甚微。

德军为了反击法英军队的进攻,并掩护军队向东线调动,于四月二十二日发动了第二次伊普尔战役。这是德国在西线实施积极防御的一次重要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德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使用毒气,即所谓毒气罐进攻。德国选择了伊普尔以北英法军队的接合部。这里地形平坦,常刮西北风。德军在夜间于六公里长的战线上筑造一百五十个毒气罐台,安放了六千个毒气罐。

四月二十二日,德军施放了五分钟氯气,放出毒气达十八万公斤。一人来高的黄绿色雾团,趁着风势,滚滚压向英军阵地。德军头上裹着防毒纱罩跟着前进。英军猝不及防,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一万五千人中毒,其中五千人死亡。十公里长的防线无人守备,被德军趁势占领。英法迅速用卡车运来援军,才堵住缺口。

伊普尔战役后,双方开始较大规模地使用化学武器,但都没有取得多大成效。此后,军队便使用防毒面具。

一九一五年下半年,俄国的处境越来越坏。德国试图同俄国进行单独媾和谈判,俄国单独退出战争的可能性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使英法十分不安。英法为了牵制德国兵力东调,稳住俄国,再次选择在阿杜瓦和香槟发动进攻。

香槟的进攻由法军第四、二两个集团军共三十七个师担任主攻,配备有两千多门炮;第三集团军在马恩河右岸策应。九月二十一一二十五日,法军连续炮轰六天,向德军阵地倾泻三百万发左右的炮弹。二十五日,步兵发起突击。头两天,占领德军第一道防线,俘虏两万五千人,但以后连续进攻被阻,伤亡达十五万人,被迫于十一月六日停止进攻。

阿杜瓦的进攻方式与香槟的进攻一样。英法军队连续炮轰六天后。九月二十五日,法军第十集团军共十九个师,英军第一集团军共十八个师,在法国将领福煦统一指挥下,向德军阵地发起冲锋。进攻时,英军施放了毒气和烟幕。但英法军队几次冲锋仅推进二﹣﹣四公里,损失达十万人左右,被迫停止进攻。德军在香槟和阿杜瓦战役中损失也达十四万人。从十一月开始,西线战场逐渐沉寂下来,双方依旧凭阵地对峙。

一九一五年,由于联军多次无效的进攻,徒使军队损失达一百五十七万人。 德军也损失了六十一万人。十二月, 英国远征军司令弗朗奇被调回国,由原第一集团军司令道格拉斯·海格继任。

意大利的参战和意奥战线的开辟

大战初期,意大利就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争夺的重要对象。英法为了把意大利拉向协约国一边,同德奥集团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斗争。因为意大利地处地中海,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拥有同法国不相上下的人力,有一支较大的陆海军。意大利的直接参哉,将对西欧战场发生一定的影响。

意大利原是德奥的同盟国。但法国曾对它施加财政经济上的压力,于一九○○年和一九○二年同意大利签订两个协定。意大利实际上已从三国同盟分化出来。在一九一二年的意土战争后,意大利脱离三国同盟的傾向表现得更明显。

所以,在一九一四年大战爆发后第三天(八月三日),意大利即宣布中立。意大利认为,奥匈的行动,事前未与意大利商榷,并与三国盟约有关参战条文不相符合。因此,意大利宣布不能履行三国同盟条约所规定的义务,不能站在德奥方面去同协约国作战,但是,也没有立即站到协约国方面去。

德国对意大利脱离三国同盟和宣布中立,表示非常不满。所以当威廉二世在八月三日接到意大利国王微克忒·爱麦尼厄尔的电报时,咒骂他是"坏蛋!"和"无耻!"

意大利在大战初期之所以宣布"中立",事实上是出于另外一些原因:大战刚爆发,交战双方胜负未定,不能预测最终胜利属于何方,所以不愿贸然宣布站在那一方。这样,可以不冒参战失败的危险,而在"中立"的幌子下向交战双方讨价还价,以索取更多的领土补偿。

其次,奥意早在边界问题上发生争执,矛盾很大;意大利正在寻找机会,想方设法得到意奥之间的边界争执地区。同时,意大利统治者也想掠夺巴尔干一些地区,不愿支持奥匈。

再次,在一九一四年秋意大利尚未做好参战的准备工作,因为意土战争中,意大利损耗很大,尚未得到弥补。而且当时在意大利不仅广大劳动群众反对参战,就是大部分中、小资产阶级,甚至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反对参战,主张中立。

中、小资产阶级害怕战争将会使他们的企业所需原料供应中断,并加重他们的税务负担,而有些大资产阶级担心战争将会引起罢工和革命运动的兴起,从而给他们带来损失和动摇他们的统治。

但是,同协约国垄断资本有着利害关系的另一部分意大利资产阶级,却主张站在协约国一边对奥匈宣战。他们想通过战时的加工订货大发横财,同时利用战争机会取得意奥之间的争执地区,并向巴尔干、北非等地区扩张。

自由党的右翼分子和一些激进党人就是这部分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言人。他们是民族沙文主义者,因力主参战而获得"干涉派"的称号。意大利首相萨兰德拉和后来上任的外交部长桑理诺是干涉派的领袖。

大战初期,干涉派在意大利国会占少数,还不能左右战时童大利的对外政策。以自由党党魁乔利蒂为代表的中立派,开始由于获得较为广泛的社会阶层的支持,并且在国会中处于多数,所以对意大利的政治倾向起着重大的影响。但不管是干涉派还是中立派,都想乘机为意大利扩张领土,力图在世界大混战中为本国捞点油水。因此,他们是一丘之貉。

意政府虽然冠冕堂皇地发表《中立宣言》,但就在发布这个宣言的同时,外长迪·朱良诺就秘密通知德国驻罗马大使,说什么意大利如能获得相当的领土,它将准备"帮助同盟国"。

另一方面,意大利当局又即刻向协约国方面献媚。在意大利宣布中立的第二天,它的驻俄大使对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说,意大利很难"从德奥方面获得所期望的东西",因而"可以与协约国政府谈判",共同对付奥匈帝国。其条件是,意大利要能得到特兰提诺、的里雅斯特、阿尔巴尼亚的发罗拉等地区,并保证它在亚得里亚海的优势地位。

为了迅速把意大利拉上战车,八月十二日协约国就很快答复意政府,同意满足它的要求。因为意大利所提出的领土要求,大都是德奥集团的属地或中立国的领土。意大利除了同奥匈的矛盾外,为了向北非扩张,它同德国也有矛盾。但因大战初期,德军在东、西两线的军事行动处于优势,增强了意大利中立派的威望,动摇了干涉派的地位,使萨兰德拉政府暂时停止了同协约国方面的谈判。

在争夺意大利的外交斗争中,德奥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这是因为德奥很难拿领土同意大利做交易;意大利最渴望的领土,正是奥地利所占据的土地和势力范围。德国妄图以法国的科西嘉岛、尼斯、萨伏依和北非的突尼斯等地区,作为投向意大利的诱饵,也未能奏效。相反,随着德国在马恩河战役的失利,军事形势向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化,意大利乘机对德奥进行敲诈,要求奥地利割让领土。

一九一五年三月,意大利政府同时与两交战国集团谈判。在德国压力下,奥匈帝国不惜忍痛割爱,表示愿意交出一部分王室领地,作为意大利继续信守"中立"的报酬。但这些领地为数不多,又不能马上兑现,当然不能满足意大利统治阶级的奢望。

这时,意大利资产阶级的胃口越来越大,除了要求获得特兰提诺、提罗尔、的里雅斯特、整个伊斯特利亚和达尔马戚亚沿岸等地区外,还主张在阿尔巴尼亚中部成立一个由意大利控制的自治公国,并要求获得非洲一些殖民地和某些土耳其领地。

英国首先答应了意大利的要求,法、俄也只得勉强同意。当协约国几乎全部满足意大利的要求之后,意政府于一九一五年四月二十六日终于同英、法、俄签订了伦敦秘密条约。根据此条约,俄国必须保持一定的兵力用以对付奥匈,阻止奥匈"集中全力来反对意大利"。"法英舰队应给予积极而又经常的帮助"。而"意大利必须运用其全力,和英法俄共同作战,反对它们所有的敌人",并同意在该条约签字一个月后向奥匈宣战。英国还答应给意大利五千万英镑的贷款。几天之后,意大利正式退出德、奥、意三国同盟。

为了阻挠伦敦条约的实现,德奥两国驻罗马大使于五月九日共同起草一个外交文件,声明奥匈帝国愿将提罗尔、特兰提诺的意大利人集居地区以及纯属意大利人聚居的格拉迪斯加和伊崇佐河西岸让与意大利。将的里雅斯特开辟为帝国自由城,意大利可以在此设立大学和市政府。奥地利承认意大利对发罗拉的主权,并表示对阿尔巴尼亚没有政治野心。

德国大使马上将此文件内容容告诉意大利中立派首领乔利蒂,要他采取行动。在意大利国会的许多议员支持下,乔利蒂立即向意大利国王和政府首相声明,反对英法俄意四国伦敦条约,不同意意大利参战。

但到一九一五年春,意政府的参战已准备就绪。以萨兰德拉为首的主战派在意大利垄断资本家的支持下,拥有一切宣传机构,影响日益增强,并掌握了内政外交方面的实权,使中立派的外交主张不能占上风。

而当伦敦条约签订后,意大利主战派更加得势。法西斯鼻祖墨索里尼、作家邓南遮等极端的民族沙文主义者还组织了要求对德宣战的示威游行。中立派首领逃离罗马。德国阻止意大利参加协约国的企图遭到了*。五月二十三日,意大利正式向奥匈宣战,次日宣布与德国断交。

意大利的参战,使欧洲战场又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意奥战线。为了配合俄军在东线作战和英法联军在西线作战,意军在一九一五年六月开始向奥匈军队发动进攻。意军统帅部把主要兵力部署在伊崇佐河沿岸,在阿尔卑斯山的卡尔尼和卡多尔地区、特兰提诺一带展开进攻。意大利投入前线作战的军队,数量不少,但战斗力不强,所以在阿尔卑斯山区和伊崇佐河 沿 岸的战斗,均未获得显著胜利。

自七月至十一月间,意大利军队在伊崇佐河和戈里查一带连续发动几次进攻,不但未获得什么重大战果,反而损失了近三十万人。意大利参战后,即投入了三十九个步兵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协约国的压力,但并没有使东、西战线发生重大变化。

至一九一五年底,意军既未能向前沿阵地大踏步前进,又未能给奥军以重大打击。正如这一年的欧洲其他战场一样,意奥战线也转入了阵地战。意大利倒向协约国,对整个战局来说,固然未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但还是拖住了奥匈帝国的四、五十 个师的兵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