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黄老道对于修行是如何引导

看看黄老道对于修行是如何引导

首页角色扮演量子仙道更新时间:2024-05-09

黄老道开始于两汉之际的新莽时期,谶纬神学人兴,神仙思想有较大发展,主要特点是信奉黄帝、老子之学,黄老之学和神仙养生之学融为一体,成为方仙道的理论支柱。东汉时方仙道以黄老之学为宗,将黄帝、老子及其学说宗教化和方术化,一变而为黄老道。汉明帝时楚王英已奉事黄老道,他“诵黄老之微言”,“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桓帝时曾在皇宫中建祠祭祀黄老君,仅延熹八年桓帝就三次遣使去苦县祠老子,黄老道成了朝廷推崇的宗教信仰。黄老道从而提出老子为太上老君,祭祀中黄太一、形成了“道”的信仰,具备了道教的雏型。后汉时于吉假托神人降授的《太平青领书》,在黄老道中流传。张陵、张角便以黄老道为基础创立了早期道教。

黄老道的含义

黄老道成型于华夏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黄老道开始于战国盛于西汉,依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形成了独自的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

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

从上述可以看出,黄老道的主要由来。也就是我们所知的“太平道”于“五斗米道”等的原型由来。

黄老道中有哪些

据《抱朴子内篇·释滞》所记载:“今若按仙经,飞九丹,水金玉,则天下皆可令不死,其惠非但活动一人之功也,黄老之德,固无量矣。而莫之克识,谓为荒诞之言,可叹者也。”这里所说的“黄老之德“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黄老之术“

又据《抱朴子内篇·释滞》中记载:”道书之出于黄、老者,盖少许耳,率多后世之好事者,各以所知见而滋长,遂令篇卷至于山积“这里可以很明确的看出真正由黄帝、老子所著的书是极少的,而当时所见如山积的黄老书,则大多是后世好事者据自己的知见而”滋长“起来的。

其中黄老道内部也有着不同的见解与分歧。从《抱朴子内篇·道意》中所述:”曩者有张角、柳根、王歆、李申之徒,或称千岁,假托小术,坐在立亡,变形易貌,诳惑黎庶,纠合群愚,进不以延年益寿为务,退不以消灾治病为业,遂以招集奸党,称合逆乱······“虽然同称为黄老道,但因为各自的目标与处事行事不一样,而产生了观念上的区别。

黄老道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以法断之。虚精谨听,以法为符”。

其中吕氏春秋和淮南子都是黄老道的代表作品。以淮南子为例,在道德太上地位基础上,又将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空间与时间、宇宙与人类的对应、天地人关系、社会问题等等作为道在自然、社会、人类德呈现加以论述。在华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给与了相当大的影响力,现代哲学、心理学、养生学、医学等等创造了许多直接的价值。

黄老道部分功法

主要有两部作品为基础,及《黄帝内经》和《道德经》。在着两部作品上加以学习与延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寻找原文查看,就不多说。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讲哲学思想的,有说它是将智慧之术的,有说它是讲行兵作战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道德经》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黄老道能到何种程度

黄老道在动乱不堪的时代,通过积极探索,追求”大道“,最终将”道“作为现实世界秩序的可行性依据。并通过”道“”法“关系的探索,将社会规则的合理性论证纳入哲学领域。执道者保持自身的清静无为,体察大道,通过”名“”欲“”思“来讲述道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关系以及我们该有的处事方式,以及不同行为的法则限定。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律、懂法、明法的体系。将华夏人们的道德观提升到一个后世无法比拟的地步。

黄老道的科学对比

自192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威纳·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原理”一样,从科学上证实了,越是精微的物质能量是“不可察、不可测”的。也正如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所说的:“人们不可能将粒子的位置确定到比光的两个波峰之间距离更小的程度,所以必须用短波长的光来测量粒子的位置。”“而且,位置测量得越准确,所需的波长就越短,单独量子的能量就越大,这样粒子的速度就被扰动得越厉害。换言之,你对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准确,你对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

而老子在《德道经》中也说:“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亥,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其中也说明了天地之始,万物无名的理论。

其中《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述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从自身身体上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