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阐述了“她face ”在腾讯收回核心技术支持时,面临的窘境,以及从这里出发,探讨关于美颜产品的困境。
网络上一篇《我如何成了腾讯架构调整的炮灰》,让腾讯再次站在道德层面被大众声讨唾骂,主要源于文中“她face ”王宏达的自述,腾讯由于在内部架构调整后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强迫客户承担损失并且毁约的商业底线行为。这让我们看到了腾讯在To B底层技术方面的部分实力,但技术实力之外的To B用户服务能力,腾讯却令人非常怀疑甚至可能令人发指。
非常巧合,关于底层功能核心部分需要购买技术引擎来完成,笔者此前有搭建过同类产品的创业经历;并且在“她face ”这个小程序上线的同期时间,2018年7月份前后,笔者也正在开发一款定位雷同但技术不同的小程序产品。所以,无论是AI技术引擎还是“她face ”类型的小程序产品,笔者都深刻了解其中痛楚与经历,这也促成了创作本文的动因。
详细内容请参看《我如何成了腾讯架构调整的炮灰》,本文只简单概述,在笔者看来,虽然一面之词还有一定悬念,但起码价值每月500万的“人脸融合”技术服务被腾讯解约是既成事实,而导致“她face ”必须45天内寻求另外的“人脸融合”技术引擎提供商合作,恐怕也是事实。
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在真相还有悬念时不便过多声讨腾讯的道德问题,但作为经历过同类产品创业的老衬,想因此讨论两个话题:
事件的核心为一个叫做“人脸融合”的技术,这个作为“她face ”产品的核心技术,建构在腾讯云提供的引擎上,是否本身就是创始人的考虑不周,创业者在这个事件中的责任到底有多大?
在笔者看来,创始人的责任几乎可以忽略,这么评价并非为弱者开脱,而是有多方面原因。
“人脸融合”核心是人脸识别技术,是领先的图片处理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研发出来的AI算法,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很多,是目前世界上最顶端的技术之一。人脸识别技术所衍生出来的技术引擎,也正在广泛应用于当下互联网的很多热门App,短视频、直播平台、在线教育以及美图工具均有植入,很多独角兽级别的产品,也都是购买植入技术引擎,而不是自己研发。
在笔者了解的广州公司中就有欢聚时代、酷狗旗下产品购买植入了人脸识别技术引擎,激萌、B612咔叽等知名图片产品中也植入有人脸识别引擎。
除了娱乐领域,人脸识别技术还在金融、手机、物联网等领域也都均有深度应用,如银行认证系统的身份证和摄像头核查,手机上的人脸解锁等,各大银行以及小米、OV等大手机厂商也同样是采购人脸识别技术引擎,而非自己研发。
由此看来,“她face ”和腾讯云采购“人脸融合”技术引擎的模式并非个案,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应用使用过,其中也不乏作为产品的底层核心技术,所以创始人在设计产品前,应该很难预料到技术引擎供应商的毁约问题,况且对方是腾讯。
“天天P图”背后的研发团队叫做腾讯优图,是腾讯最早做人工智能研发的团队,2016年这个团队正式成为公司级的实验室,腾讯优图除了服务腾讯系的大量产品之外,同时也提供技术开放平台,为外部产品和公司提供技术引擎服务,本次事件所涉及到的“人脸融合”引擎便在腾讯优图开放平台的服务列表之中。
另外除腾讯优图外,能够提供人脸识别技术引擎的公司和团队不多,包括另外两个巨头百度和阿里的技术开放平台,此外比较知名的便是商汤科技和旷世科技。据笔者了解,互联网娱乐类产品的技术引擎,使用商汤科技旗下人脸识别引擎的产品居多。对于这两家公司,“她face ”的创始人王宏达在自述中也有提及。
作为创始人来说,如果不属于技术型创业者,产品方向也是To C,那么肯定是优先购买技术引擎,而非自己研发。第一是购买现成引擎会为产品抢来时间差;第二是购买成本相比较难以预估的研发成本,更加可衡量和控制。
即便技术创始人,如果产品方向是To C,那么也需要评估核心团队的架构比例,C端产品团队占比,基本是以产品和运营人员占比较大,其次才是技术。如果团队遍及高端技术人才,也不符合创业团队的架构配置。
核心功能通过购买技术引擎实现,在App应用市场中已经很多类似模式,有多个成功案例,再说技术引擎研发以及人才招聘也都不是创业团队能够承受起的。“她face ”作为一个To C的小程序产品,而且也不是团队的核心产品,“她拍”App才是。既不是技术型团队,又不是核心产品,尤其还是在崇尚“轻”的微信小程序生态,购买腾讯云技术引擎的这个决策,没毛病。
刚好和“她face ”几乎是同期时间,笔者也上线过定位类似的小程序,并且产品数据也类似“她face ”的极速增长态势,并且留存情况还高于同行几倍。老衬产品相比“她face ”,技术还是自己的,但结果很悲剧,资金就断裂而死。
从这个角度来看,“她face ”还是幸运的,起码迎来了海量用户使用,证明了团队成员的付出价值。
基于同样产品定位,同样小程序生态,在同样时间点,以及用户增长同样迅猛的经历,接下来老衬试着总结“她face ”类小程序工具极速增长背后的相同逻辑。
7月份创立“她face ”,团队母产品为“她拍”App,一个短视频社区,这个App在2018年的年初创立。这些时间点的产品路径,和包括老衬在内的很多公司都非常雷同,总结一句话就是始于短视频,终于小程序。
2018年初,短视频的风口最劲时,几乎所有To C类型的互联网公司都立项了短视频产品。那时抖音势能还没有很强,还能看到很多机会。
春节期间,抖音加大了宣传力度,到了5月份,已经成长为独角兽,此时各公司的短视频产品刚上线没多久,马上迎来腾讯微视的复活,以及百度全民小视频的跟进,开始打响短视频的内容补贴战,头部公司补贴意味着行业清场,此时应该对于“她拍”在内各个中小型短视频产品来说就是梦魇,必须寻求突破口。
7月份前后,短视频领域所有通道全部被封死,成为了只有独角兽和巨头才玩得起的游戏,创业公司只能寻求其他突破口,小程序进入视线。但是如果复制短视频产品到小程序,微信的规则限制,只有拥有视听许可牌照的公司才允许开发视频类目的小程序产品,因此创业公司只能另谋他路。
短视频工具和图片工具非常雷同,很容易短视频团队的视线就转移到了图片产品领域,而这个领域中的“黑咔相机”、“小年糕”等工具也饱尝小程序红利,很短时间就获得了千万以上日活,讲出了很丰满的成功故事。所以拥有同类经验的创业者便很容易注意到这个领域,王宏达如是,笔者亦如是。
小程序生态先天对工具产品友好,即用即走以及去中心化的场景,尤其当时正值低频类目向高频类目转换,小游戏以及社交电商开始成为热门。所以用户高频使用的图片工具也率先成为了宠儿,“她face ”8月份日均用户增长超过100万,笔者的产品增长数据也非常突出,都有类似因素。
小程序延续了微信的理念,或者延续了张小龙的产品性格,复杂的技术能力建设在极简的体验上,所以在小程序生态中,能够契合小程序调性是成功产品第一步。“她face ”除了“人脸融合”技术以外有很多极简的创新,如放弃用户授权的步骤,点开即用,点击即活跃;还有运营规则,极简的积分规则设计,让产品瞬间拥有迅速裂变能力。
极简产品优化难度同样极大,这是无法抄袭的产品能力,每一丝细微变化,都源自海量推演后的慎重决策。类似下棋落子时对于未来棋局变化的预判能力,这只有对用户有绝对热爱和理解才能达到的境界。
这可能也是“她face ”团队的核心能力,笔者产品主张也类似,但这种能力无法套用某个理论解释。仅从表面来看,“她face ”的策略是产品矩阵,3款产品相辅相成,工具加社区布局。
微信小程序生态成功的产品都有一个相同特性,用户全部是针对下沉市场,拼多多、享物说、黑咔相机、小年糕都是如此,这也许是小程序能够区别App成为新趋势的主要原因,一二线城市用户的市场已经很成熟,而针对5环外的小镇用户,是2018年很多成功产品的主要逻辑之一。
短视频工具团队背景,以及短视频工具和图片工具的功能相似性,吻合轻型调性的小程序产品极简设计,以及下沉市场的用户定位,是笔者认为“她face ”类小程序获得用户极速增长的底层逻辑。
当然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前提,是小程序在2018年的巨大增量用户,而随着小程序数量的饱和以及增量用户的递减,用户红利也在迅速消失,同样逻辑的产品,在不同时间点不一定还能获得同样的增长能力,但不管怎样,直到目前为止,这些逻辑还适用小程序。
作为工具,尤其是小程序工具,虽说获取用户相对容易,但留存和变现依然困难,包括工具产品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要么门槛太低容易抄袭,要么就成本很高,甚至被技术引擎绑架核心能力。假如不是在早期就能拿到大额融资的明星创业者,还是会和笔者一样,难以回答商业变现问题,因此遇到2018这样的寒冬之年,卒于资金断裂。
最后要鼓励“她face ”产品团队,以及被多次蹂躏还依然无法解决问题的创始人,同时更加鼓励那些与笔者一样,同样内心破碎后还无法与人言说的无名产品人。
老衬,*fengqitalk。多款百万级用户产品缔造人,擅长互联网产品运营,关注新兴科技产业。
本文独家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