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夕
喜欢莎拉·布莱曼,是因为她的声音像是寂静的夜里的溪水,流淌在质朴美丽的小镇。她的歌声如同月光洒在青石板上,充满诗意。潺潺的乐符,慰藉心灵。
或许是从《斯卡布罗集市》开始,莎拉的声音开始萦绕耳旁。亦或许是那一首《月光》,让我们开始对月亮充满向往,追逐月光。总之,莎拉的歌声如同天籁,游走在我们的心房。
如果你听过她的歌,你会将自己置身于一种场景,月光、迷迭香、鼠尾草布满山丘,离别时方知情至深。你也会被她的美声和在古典与流行之间自由切换的歌唱,动人的演绎吸引,当旋律响起的时候,我们都会忍不住深陷其中。
1
1960年,莎拉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家庭。父母育有6个子女,莎拉是长女。她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艺术家,3岁便开始学习芭蕾,12岁的时候被发现具有歌唱天赋。13岁的时候莎拉便在伦敦参加了音乐剧《我和阿伯特》的表演。
莎拉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1977年,她加入了一个少女组合,每周在电视上跳舞,用性感和美貌来吸引观众。遗憾的是,莎拉并没有因此成为明星。反而是在她18岁那年发布的一首《我的心迷失在星河里》让她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小高峰。
动感的节奏加上莎拉的性感舞姿,使这首歌很快成为了当年的全英畅销单曲,莎拉也因此成为流行明星。
然而,命运似乎想要给这位歌唱精灵更多的考验。由于受到朋克风潮的侵袭,她随后出版的5张迪斯科曲风的单曲并没有流行开来。幸运之神似乎就这样弃她而去,流行音乐为她关上了大门,莎拉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2
命运就是这样,当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1981年,对于莎拉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那一年,著名音乐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正在为他创作的音乐剧《猫》招聘演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莎拉参加了应聘。
年轻的莎拉站在舞台上,大眼睛里充满了天真和勇气,她成了韦伯作品中当仁不让的女主角。这部更受儿童们喜爱的音乐剧一炮而红,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莎拉也因此在音乐剧的舞台上绽放光芒,莎拉再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她曾在采访中笑言,由于自己曾经学习过芭蕾,所以才被选为安德鲁·韦伯的音乐剧《猫》的主角,也开始了她与韦伯的爱情。
1984年,莎拉与韦伯结为伴侣,她开始在韦伯的多部音乐剧中担任主角。而真正让莎拉成为舞台剧天后的便是韦伯为她量身打造的传世经典《歌剧魅影》。该剧凭借精彩的音乐、浪漫的剧情、完美的舞蹈,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佳作。《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作为《歌剧魅影》的同名主题曲早已成为音乐剧中的经典名曲。
在《歌剧魅影》中,男主人公魅影为克里斯汀铺垫了通往成功的道路,而在现实中,韦伯则是莎拉成功背后的好丈夫。他们的爱情是浪漫的,被称为才子佳人的典范。
与韦伯结婚后,莎拉成为了别人眼中最幸运的女歌手。然而她自己却用被吓坏了来形容她的感受。短短几年的时间,莎拉从小歌星变身为舞台名角。这里面有她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韦伯的支持。
3
只是,这一切太引人瞩目,作为一位音乐巨匠的妻子,莎拉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流言蜚语始终在她的耳旁飘荡。有人说莎拉的成功仅仅是因为她是韦伯的妻子,莎拉感到心力交瘁。然而,更多的是她不能承受一个音乐巨匠给她带来的压力。他们的婚姻由此出现了裂痕。于是,在1990年莎拉与韦伯离了婚。他们从夫妻变成了朋友。
她曾在采访中说道:“作为一个女演员,特别是我,你可能要等到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多岁才能真正找到自我。这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你要在公众的注视下完成这个过程。你的私生活也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真的很难。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希望自己的声音是完美的,然而在那个年龄,你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对我来说很困难。而且我很害怕。我知道安德鲁的要求是什么,但是当时我没有办法达到他的标准。所以老实讲对我来说,真的很难。”
当被问起她和韦伯的过往时,莎拉拒绝了。曾经的那份感情,埋在心底,不再愿意被提及。放下意味着解脱,或许多年以后,我们都会感谢曾经陪我们一起走过人生的某一段路的那个人。一起编制的浪漫,让我们在往后的人生中静静品味。
一段婚姻的结束也标志着莎拉与音乐剧的缘分走到尽头。那时的她正是在音乐剧里大放异彩的时候。1985年的《安魂曲》中的单曲《Pie Jesu》更是让莎拉得到了格莱美奖古典最佳新艺人的提名。
她选择了离开,就像当年升起的时候那样突然。有人为莎拉感到惋惜,也有人佩服她的勇气。而对于莎拉自己来说,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她已不再是韦伯光环下被人羡慕的目标,而是一个渴望独立、自由的精灵。
4
离开了音乐剧的莎拉又重新返回流行乐坛。
1991年,莎拉结识了德国音乐人弗兰克·彼得森。她的音乐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彼得森用电子音乐为莎拉的美声创造了一个华美浪漫、充满奇幻色彩的音乐背景。他们共同创作了专辑《潜》、《月光女神》、《重返伊甸园》。莎拉也多次在德国获得“最佳女艺人”奖。
《斯卡布罗集市》,这首收录在专辑《月光女神》的歌曲,虽然翻唱自英国的传统民谣,却经过莎拉的演绎后传遍全球。她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去向往那里的世界。“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芜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给我捎个口信给一位居住在那里的人,他曾经是我的真爱的恋人。”
总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听着这首歌,思绪在心间缠绕。被莎拉那游走于古典与流行之间的空灵歌声打动,被莎拉那深情的演绎吸引,深深沉迷。我们都曾爱过,都渴求能够彼此感动。爱情是纯真的,我们却在纯真的世界里迷失了彼此。
请给那里的一个人捎一个口信,我依然爱你,只是这份爱转换了形式。我们寄情于物,一件麻布衣,一曲思念无不在告诉你,我深深爱着你。歌声会将这份感情传递,于是我们都变得安静,安静地等待那捎口信的人儿能够有回音。
5
《La Luna》(月光)的发行让莎拉·布莱曼的名字横扫世界乐坛。斑斓绚丽的天幕,气氛是那么的神秘。在如水似幻的月光中,她的歌声在天空盘旋,仿佛是伊甸园中的仙女走向凡尘,那如同精灵般的歌声使人们送给她一个优美的称呼:“月光女神”。她外表美丽、性感、看似平静,内心却充满激情。歌声时而婉约,时而力量十足。她是第一个把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并通过歌声表现的女歌手。
如果说韦伯是莎拉的伯乐,那么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则是莎拉音乐道路上的蓝颜知己。1997年,一首英文版的《告别的时刻》风靡全球。它打败了所有唱片业的记录,在音乐排行榜的前十名停留达半年之久。而它的演唱者正是莎拉·布莱曼和安德烈·波切利。这首是德国著名拳王亨利·马斯克邀请莎拉在他的告别拳赛上演唱的歌曲。
歌曲以动人心魄、感人至深的旋律,加上莎拉与波切利的倾情演唱而被深深印入人们的心中。莎拉开始成为横跨古典与流行音乐界的女神。媒体甚至将其形容为:“一个拳王传奇的告别造就了另一个音乐传奇”。该曲一举夺得“德国最佳音乐”以及“德国史上最畅销单曲”。
甚至在一些体育赛事和电影中,莎拉演唱的《告别的时刻》的版本也被引用。莎拉再一次用事实向世人证明她的才华,这一次与他人无关。
6
莎拉一直在践行着儿时的梦想。她是一个真正的灵魂歌者,世界上唯一两次演唱奥运会主题曲的歌唱家。从流行音乐到古典乐再到舞台剧,她用独一无二的美妙歌声在三大领域里游刃有余。听莎拉的歌,不仅是一种听觉享受,更是一场视觉盛宴。绚烂多彩的美丽造型带领人们进入如痴如醉的梦幻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想象。她的那些柔美声线成为我们温暖的港湾。
她喜欢在一些特别的演唱会上演唱《歌剧魅影》中的那一首《希望你曾降临》。在《歌剧魅影》中,克里斯汀站在父亲的坟前唱的正是这一首歌。像是在和父亲对话,更像是通过这一段如诗歌般美丽的音乐释放源于个人经历而产生的情绪。
而那一年,莎拉的父亲自*身亡。
多年以后,当被问起她是否从父亲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莎拉平静地说道:“我不认为我恢复过来了,在你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后,我不认为任何人能从父母离世中平复。但同时,其实你可以获得一种内心的平静,那是很重要的,并且将贯穿着余生。“
人生经历改变了我们,让我们在时间的路上,安然前行。从进入流行音乐到成为舞台剧天后,再到被称之为“月光女神“。莎拉一直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着她关于生命的思考。如同天籁的声音,传递着动人的旋律。她所创造的辉煌,演绎的奇幻梦境成为永恒。
然而依旧有批评家批评她的演唱功底不行,只是她也毫不在意。她曾在采访中说道:“我只有一种声音,那只是不同的演唱风格而已。唱歌时,我从来不会用流行乐的方式去唱古典音乐作品。我都是用一名古典歌手应该有的,我所学到的,适合于歌曲风格的方式去唱。但是,使它与众不同的也是让批评家乐此不疲的是最后出来的效果却与众不同。”
这就是莎拉,一个一直坚持梦想,创造传奇的灵魂歌者。她是音乐殿堂里常青树,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女高音歌手。然而在音乐之外,我们却对她了解甚少。莎拉才华横溢,低调到连音乐颁奖典礼都很少参加。她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不屑于世俗的眼光,在歌唱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END—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