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四维人生》:乾坤与天地、时空之间关系的探讨

《易经与四维人生》:乾坤与天地、时空之间关系的探讨

首页角色扮演乾坤天地更新时间:2024-05-08

乾为天,坤为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中的乾坤二卦分别代表着天地,这是一个基本共识,没有人为此做出解读,没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这几乎成为了一个定理,文化的基本框架。

尼采说:“没有真理,只有解释。”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没有经历过质疑和否定的结论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对事物的发展而言,没有经历过质疑和否定的事物就没有进步;对于《易经》而言,自古以来,乾坤二卦代表天地的传统是否值得质疑?

1

问题一,乾坤二卦来代表天地是《易经》有生以来的,还是后人的解读?

前文《孔子与十翼》一文中介绍了《周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王推演八卦形成六十四卦并撰写卦爻辞;第二阶段是周公补充完善卦爻辞;第三阶段是孔子重新修正卦爻辞及撰写《彖》、《象》、《文言》,其弟子及后人撰写了《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从而形成了《易经》系列。

文王及周公版的《周易》是《易经》的核心内容,其卦辞就是卦的核心思想,爻辞就是爻的核心思想。孔子及弟子、后人撰写的《十翼》是《易经》的辅助内容,是对《周易》卦辞、爻辞的解读。

在文王及周公版的《周易》中,乾卦的卦辞并没有代表天的意思,坤卦的卦辞也没有代表地的意思。

乾卦的卦辞在前文《如何解读元亨利贞?》一文中已做了解读,其核心内容是对时间周期性规律的描述。乾卦的爻辞中出现了“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爻中的“天”是作为“飞龙”背景的客观存在,并不是代表乾卦就是“天”。

坤卦的卦辞中包括了时间性和空间性两大主题,时间性的主题讲:“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空间性的主题讲:“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其卦辞中的空间对古人而言是大地,但对现代人而言不一定就是大地。

相对于《道德经》中有《道经》和《德经》,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周易》就是《道经》,而《象》就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德经》。

乾卦和坤卦的《象》是孔子对乾坤二卦的研究心得,是孔子从乾坤二卦中领悟到的人生信条。

乾卦的《象》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的《象》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把乾、坤二卦和天、地直接联系起来,并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要求,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是《易经》中最为著名的两句话,也许正是因为这两句,天、地就成为了乾、坤二卦的代表。

《说卦》明确地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2

问题二,中国文化中天、地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百度百科说:天的概念本义是人的头顶,又表示人头顶上方的无边苍穹,引申出天空、太空等义,与“地”相对。

《说文》说:颠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

由此可见,传统天的内涵是一个从人的头顶延伸至无限太空的客观存在。按照现代科学来解读,无限的太空的客观存在就是宇宙。

百度百科说:地的概念与“天”相对,本义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等。

《说文》说: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萬物所陈也。

由此可见,传统地的内涵是物质,这个物质在古人概念中一定是大地上的物质,而在今人的概念中就是宇宙中的所有物质。

百度百科说天与地是相对,但从概念上,天代表宇宙,地代表物质,这两者之间是从属的,而不是相对的关系。

《说文》所说天与地的概念更接近于“无”和“有”的概念,天是无,地是有,它们之间首先是从属的关系,然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用《易经》的理论表达就是:天既是太极,又是两仪之一;用老子的理论表达就是:天既是一,又是二的其中之一。

3

问题三,孔子思想中天、地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从《论语》中可以发现,孔子的“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既是物质的宇宙,也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万物命运的主宰。

物质的宇宙是可以讨论的问题,这是孔子谈论的部分,而万物的创造者和万物命运的主宰是不可以言说或者是难以言说的部分,这是孔子拒绝谈论的部分。

孔子的“地”和传统的概念应无差别,代表着物质,但古人所说的物质范畴是不会超越地球的物质的范畴,而且不会是完整的地球,仅是地球的局部。

按照孔子对天、地概念的理解,他所说的天、地的概念应该是创造者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万物主宰与万物命运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既是从属,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和老子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系辞》是儒家关于《易经》理论的著作,其中部分内容是孔子的语录,部分内容是孔子弟子的总结。《系辞》的开篇就说明了“天”与“地”之间关系既是一种主次关系,又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地位上的尊卑从属,空间上的贵贱对立,特性上的刚柔统一。

4

问题四,现代科学如何理解天、地之间的关系?

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天”的概念就是宇宙,包括了已知的宇宙和未知的宇宙;“地”这个字本身的概念是地球,如果指物质,那就是宇宙中所有的物质。

如果“天”的概念是宇宙,“地”的概念是地球或物质,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天”和“地”之间的关系就是从属关系,不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可知的宇宙早期是一大片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气体,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胀。气体的绝热膨胀使温度降低,使得原子核、原子乃至恒星系统得以相继出现。由此可见,物质和宇宙之间只存在从属关系,而不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统一定律是阴阳学说的基础,是一直以来用于解读乾坤之间关系的学说,如果天、地之间不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用天、地来表达乾坤之间的关系是错误的表达方式,也意味着二千多年来的一个共识其实是不符合科学的表达方式,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但更需要的是质疑和否定,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符合现代科学的解读体系。

5

一般来说,提出质疑和否定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在质疑和否定之后重建一套新的体系才是真正困难的。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是精深的,另一方面是不成熟的,精深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深度,不成熟是中国文化缺乏理性体系。因为缺乏理性体系,精深最终走向了神秘,不成熟走向了愚昧。宇宙的概念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既精深又缺乏理性体系的特征。

战国时期政治家尸佼说:“上下四方曰宇,古今往来曰宙。”也就是说,宇宙是由上下四方的空间和古今往来的时间所组成。

现代宇宙的概念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其内涵包括物质、暗物质、光、波等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以及影响物质和能量的物理定律。

中国传统文化宇宙的概念和现代科学宇宙的概念虽然解读方式不一,但其内涵却是高度统一的,都包含了可知的和未知的、主宰的和被主宰的部分以及它们的创作者。

古今宇宙概念的统一为解读乾坤之间关系的问题提供了基础,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来代替天和地的概念重新解读《易经》的乾、坤二卦,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

6

用时间和恐惧来重新架构乾坤之间关系的表达体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用时间、空间来解读能否既符合《易经》的原理又不违背现代科学?

《系辞》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易经》创世学说,用现代语言可以将太极表达为宇宙,在宇宙诞生的那一刻产生了两仪,两仪可以是传统的阴阳,也可以表达为时间和空间。

根据大爆炸理论,大爆炸之前的奇点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而在大爆炸发生的那一瞬间,时间和空间一同出现。

如果用《易经》来描述大爆炸理论,大爆炸之前的太极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稳定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而在大爆炸发生的那一瞬间,两仪一同出现。

可此可见,大爆炸理论和《易经》的理论在创世学说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7

重新架构乾坤之间关系的表达体系,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用时间和空间来解读是否符合乾坤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从大爆炸理论来说,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时间和空间是在大爆炸的一瞬间同时产生的,它们统一在宇宙之中的,超越了宇宙,也就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其次,时间和空间从人的认识角度来讲是相互对立的。从大爆炸理论来讲,随着时间的变化,宇宙的空间也在不断地变化,膨胀期是一致的,塌陷期则是对立的;从人的角度来讲,人都希望随着年龄的增加拥有更大的空间,在发展期是一致的,而在衰老期却是对立的。

第三,时间和空间具有主次关系。从大爆炸理论来讲,空间的不断扩大是在时间不断增长之下发生的;从人的角度来讲,人拥有的空间在时间周期性的规律作用最终都将清零。在时间和空间之间,是时间主导着空间,这种关系就是《系辞》所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是主,地是次,同样,时间是主,空间是次。

第四,在无限的空间之中,时间无处不在,没有任何事物不受到时间的主宰,更没有任何事物能逃出时间的控制。对于空间中的万物而言,时间的概念和宗教中神与上帝的概念具有相似的特性。

8

重新架构乾坤之间关系的表达体系,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用时间和空间来解读是否符合孔子在《彖》、《文言》中对乾坤二卦的解读?

众所周知,《周易》的卦辞和爻辞是周文王及周公所著,《十翼》是孔子及其弟子、后人所著,《彖》就是孔子对卦辞所做的解读,《文言》是对乾坤二卦所做的解读,孔子的彖辞和文言其解读全面而深刻,充满了哲理,文字洗练而精确,为中国古文字的经典中的经典。

首先,《文言》对于“元亨利贞”的解读就是站在时间的角度,解读了生命周期的规律,有所不同的是,孔子站在了道德哲学的角度,解读的是道德发展的规律。其具体解读参见前文《如何解读元亨利贞?》

其次,乾卦的《彖辞》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就是说:伟大的乾,它是万物的创造者,它主宰统治着天。

第三,《彖辞》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统天。”这就是说宇宙从诞生到结束,在时间周期上形成了六个阶段,时间驾驭着六条龙控制着宇宙的运行。

由《彖辞》和《文言》可见,孔子虽然用“天”来解读乾,但他的“天”概念具有 “时间”的概念,因此,用时间代替“天”完全可以解读乾。

对于坤卦的解读,首先,《卦辞》既包括了时间性又包括了空间性,时间贯穿于空间,并控制着空间,这符合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其次,《彖》说:坤是万物生长的依靠和根本,是顺承天意。这就是说空间是万物形成的依靠和根本,但万物的形成是在时间主导之下完成的。

最后,《文言》说:“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这就是说空间是根据时间而运行的。

由此可见,用时间和空间代替天和地来解读乾、坤二卦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

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间和空间一直是内在的核心,散布于各家学说中。

《论语》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论语》的时空是一个客观的时空,如同古典物理学中的时空,空间就是舞台,而时间就是正在上演的人生。

庄子《齐物论》篇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的时空是相对的,如同现代物理学中的时空,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佛经的时空观是多样的,既有六道轮回的神秘主义之说,也有“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的相对时空之说,而中国禅宗则是从修行上去超越时空。

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关于野鸭子飞到哪里去的公案,就是从潜意识上抹除时间的烙印,得到了顿悟。

香严智闲禅师所说:“去年贫,未足为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就是突破了空间,得到了顿悟。

10

无论东方和西方,传统的时空概念都认为,失去时间的空间都没有意义。人总希望有更长时间去拥有空间,如希望长命百岁,希望一直掌握权力,希望名垂千古。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的时空概念相似,现代哲学、科学都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人的概念,需要超越时空和空间概念的束缚。圣人、神秘主义者、开悟者就是完全从逻辑思维的时空中跳脱出来,集中自己全部的直觉,清晰地看见自然。

康德说:“我们必须摆脱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因为它们不是物质本身固有的真实属性。与空间相伴随的所有物体必须被认为仅仅是在我们身体上的呈现,只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

爱因斯坦说:“对于我们这些忠于信仰的物理学家而言,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分别不过是一种冥顽不化、挥之不去的错觉罢了。”

量子纠缠现象更是证明了生物中心主义的主张:“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不是存在于动物感知之外的独立实体。”

11

虽然对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有着各种各样的争论,但时间和空间在本质上是我们的思维工具,是人类思想的框架和秩序。《易经》作为一本人类思想精华的著作,讨论这样一本经典,如果把框架建立在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可以将《易经》的空间定义在人的思维所能达到的四维时空边界。

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都是理性的,而《易经》在历史的解读中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因此,四维时空的限定可以保障解读的理性,避免遇到问题就用神话、传说来附会的传统弊病,从而和西方哲学、科学达到互通互融,从而将一本古老的经典与西方哲学、现代科学放在同样一个层次上,更完整地、全面地、深刻地揭示出其意义。

——这就是《易经与四维人生》一书将乾、坤二卦解读为时间和空间的出发点。

【原创文字,盗用必究!欢迎阅读、点赞、转发、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