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七夕啦
快把手上的剧停一停,
准备好怎么过七夕了吗?
这个夏天和热播剧《延禧攻略》一样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后者也成为近日茶余饭后讨论度最高的宫斗剧。剧中各组CP的花样秀恩爱让观众甜到发慌~
正值七夕佳节,小北在这里跟大家一起重温一下剧中过七夕的情节
丝音
玉帝和王母最疼爱的女儿
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表彰女子巧慧,女子在这一天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绝活,并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在古代是属于女子的节日,故又称女儿节。年轻的女子们在这一天结伴而行,一起过一年当中最快乐的一天。
七夕的到来,古人比我们更加期待。
在《延禧攻略》中她们便在我们之前就已经过了七夕喽~ 你说急不急
刘小牛
刘老儿家的二儿子
还记得剧中宫女们围在一起“投针验巧”吗?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投针验巧
就是提前一晚取“鸳鸯水”(白天和夜晚取得水混合或者河水和井水混合)倒在盆里,水面就会依稀生成薄膜状物质。这时候拿缝衣针轻轻放在水面,针浮在膜状物质上,观察针在盆底的倒影。针影如果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如果针影形成各种形状,便是“得巧”。
除了剧中的投针验巧之外,还有这几种乞巧方式了解一下?
穿针
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女子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
喜蛛
应巧
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喜子”是指一种小型蜘蛛。《东京梦华录》则说:“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还记得剧中送香囊的情节吧?
剧中七夕之日,傅恒一直暗示魏璎珞女儿节也就是七夕节,该给他送礼物以表心意。但魏璎珞一直装傻充愣,假装没有会意!不过最终魏璎珞还是送给傅恒一个精致的香囊。
当魏璎珞把香囊放在傅恒的手里的时候真是羡煞小北啊!大家有木有被甜到呢?
忙着追剧还没想好怎么过七夕的亲,
是不是开始方了呢?
七夕,不得无礼!
可是......
香囊
?
荷包
?
现在准备礼物太晚啦!
小北觉得,七夕攻略还是要以女生为主
又要过属于我们女生的节日啦~好开心喔~
有小哥哥借此机会想对心仪的女神
说些“古味情话”告白的
小北这里有,拿去用!
小姐姐也用的上哦
平生不会相思 ,才会相思,
便害相思。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山有木兮木有枝 ,
心悦君兮君不知。
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
天有牛郞织女,地上金童玉女,
唯吾与尔。
愿爱长相依,月儿永无缺。
我欲银河逝,予两星永洁!
小姐姐们也可以和闺蜜
一起拍组闺蜜照
可以在家相约好友二三
吃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
亲爱的女生
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别忘了爱自己喔~
七夕,有什么话想对TA说的吗?
快来给小北留言吧~
本期小编:奇什么怪吖
往期回顾
亲,小北需要你点个赞哦!
拜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