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探秘》之 寻找一座山-正说昆仑(五)

《山海经探秘》之 寻找一座山-正说昆仑(五)

首页角色扮演山海经之昆仑传更新时间:2024-07-28

先夏历史 孔 森 /   #先夏历史研究与评论#

五、王者之屋帝之下都的昆仑之虚(下)

确认王屋山为"海内昆仑之虚",既有较为充分的历史文献支撑,又有现实客观地理形势的支持,并且,更能为历史逻辑所解释。《淮南子》称昆仑山"天地之中也",何为天地之中?

在《淮南子》产生的汉代,中国人的世界观里,"天地之中"必在中国,"中国之中"必在中部,王屋山地处中原,称"天地之中"并非谬说,较之其它所谓昆仑之说,诸如"雪山昆仑"、"于阗昆仑"、"喀喇昆仑"、"桌子山昆仑"、"祁连山昆仑",甚至黄河之源青海湖畔的昆仑之丘等,仅就"天地之中"这一点而言,就具有明显的合理性。

王屋山名曰"王屋",原本因为其主峰天坛顶山顶方形而悬崖壁立酷似房屋,后又相传黄帝大战蚩尤时,开始屡战屡败,曾在此祭天求助,终于打败并擒*了蚩尤,从此名声大起,真的成了王者之屋了。

黄帝在山西涿鹿大败蚩尤后,又与炎帝部族在阪泉进行了三次大决战,最终击败炎帝部族。但炎帝部族势力仍在晋东南豫西北地区长期存在,他们占山为王雄据一方,与黄帝部族对峙,不断发生局部战争。

《大荒西经》里记载的这个地区出现的共工因与频频争帝而"怒触"的不周山、禹攻共工国山,《海外北经》记载的"禹*相柳(《大荒北经》里叫相繇 )等就是证据。

《海外北经》: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以为泽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

共工乃炎帝后裔,相柳乃共工之臣,是九个山头的霸主,大禹领兵围剿,*了相柳。仗打得很惨烈,以致血污山川,腥臭难闻,连庄稼都不能种了。于是大禹就在昆仑山下多次动工掘地筑台,在高台上祭祀黄帝部族的领袖人物。

《海内北经》说得更具体: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上面说了,"凉风之山"昆仑山在"帝之下都"即析城山西南,现在又说众帝之台在昆仑山东北,这不但准确地印证了析城山和昆仑山的相对位置,而且证明了析城山的确就是帝之下都。

析城山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尧是帝喾的次子,舜是黄帝的九世孙,都名列五帝,唯有丹朱是尧的长子,对尧禅位给舜不满,相传被尧所*,庄子因此说"尧不慈"、"尧*长子",大禹在在此为丹朱筑台祭祀,不知是何道理。

相反,颛顼乃黄帝曾孙,就五帝排名,位在黄帝之后,相传又是大禹的祖父,大禹为何不给他筑台祭祀呢?这两件事里可能大有文章,因为大禹可不是个做事随便的人,要么就是《山海经》作者或后世《山海经》编者故意错记。

至于黄帝,有轩辕之丘,上有轩辕之台,专为黄帝一人所建,位置就在《海外西经》里女子国北,上面说到阿耨达山即昆仑山在女子国北,可见轩辕之台也距离昆仑山、帝之下都不远,就在昆仑山的西面。除了颛顼,黄帝这一大家子,算是聚在一起了。

"海内昆仑之虚"的准确位置长久以来难以确定的原因,除了因观象台的位置难以确定导致对"海内"、"海外"、"西北"三个l方位词的错误理解外,还与对"昆仑之虚"描述中三个词语的错误认知有关:

第一个就是"河"。

第二个是"积石山"。

第三个是"帝之下都"。

这个"河"和这个"积石山"又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把二者合并一起来说。

《海内西经》在描述了"海内昆仑之虚"后,紧接着就描述了发源于昆仑之虚的几条河流,即赤水、河水、洋水、黑水、青水、弱水的出处和流向(见本文第三部分),其中对"河水"的描述对于确认"昆仑之虚"的位置起关键作用:

1、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另外,在《大荒北经》、《海外北经》和《西山经》里也有关于"河"(或"河水")和积石山的记载: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此处"济"应读四声,为动词,意谓"此处是河水(即济水)下潜穿行的地方"),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大荒北经》)

3、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入焉。(《海外北经》)

4、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河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西次三经》)

《海内西经》的北端与《海外北经》《大荒北经》的西端,基本上是同一个地区,都在观象台即王屋山天坛顶的西北方向,《西次三经》里出现的不周山,也正是前面提到的《大荒西经》第1条也就是处于西经最北端的那个不周山,也是在天坛顶的西北方向。所以,上面1、3、4句中的"河水"和2句中的"河"指的是同一条河流,这条河从昆仑之虚也就是王屋山的东北角发源后,一路西北,在不周山下潜,在舜帝故里垣曲县同善村冒出后,再西北流至山西阳城县横河镇锁泉岭,即大禹治水时为"导沇入济"而堆的"禹所积石"之山,再次潜入地下。

《尚书.禹贡》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明朝贤相张居正对此有较详细的解释:

"济水性既沈下,而力又劲疾,常从地中穿穴而行,故其出入无常,伏见不一。禹顺其性而导之,其发源在垣曲县王屋山顶崖下,叫做沇水。这是初见的时节,由是伏流地中,东至济源县,涌出二泉,合而为一,叫做济水。"

由此可见,《山海经》记载的发源于"昆仑之虚"东北隅的"河水"绝不是黄河,而是济水的"上游"或前身;它所潜入的"积石山"也绝对不是黄河上游的"大积石山"或"小积石山",而是"禹所积石"或"禹所导积石"之山。

但由于大禹治水后,定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为"天下四渎","河"遂为"黄河"所专用,而《山海经》里的"河"(或"河水")也被"济水"取代。这样,后代学者不明就里,把《山海经》里的"河"(或"河水")误认为"黄河"似也在所难免,但把"禹所积石"(或"禹所导积石")之山等同于黄河上游的大、小积石山,就很不应该,因为在积石前加"禹所"或"禹所导",明明是《山海经》作者害怕混淆而特意加以区别的,就像称"昆仑之虚"为"海内昆仑之虚"以明示与"海外"昆仑相区别一样

由于把《山海经》里的"河"(或"河水")认作是黄河,把《海内西经》、《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里的"禹所积石"(或"禹所导积石")认作是黄河上游的大、小积石山,又没注意"海内"、"海外"之别,自然就把"海内昆仑之虚"认作是《西次三经》里记述的那个黄河源头青海湖畔的"昆仑之丘",以至于晋人荀勋在为《穆天子传》中发源于这个"昆仑之丘的赤水、洋水、黑水作注时,竟引用的是《海内西经》里描述发源于"海内昆仑之虚"的赤水、洋水和黑水的句子,说明他把《海内西经》里的"海内昆仑之虚"与《西次三经》里约"昆仑之丘"完全视为一物。

当然,犯这个错误的不是他一个,清人郝懿行在注"海内昆仑之虚"时也说:"海内昆仑即西次三经昆仑之丘也,禹贡昆仑亦当指此。"这话说对了一半,《禹贡》里昆仑的确是指"海内昆仑之虚",因为这里正是大禹"导沇入济"的区域,而《西次三经》里的昆仑之丘则远在几千里之外了。

把"海内昆仑之虚"当成是《西次三经》里的昆仑之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这二者都被称为"帝之下都"。

"帝之下都",难道会有两个吗?

怎么不会呢?本文第三部分讲了,《穆天子传》卷二记载:"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并注云:"《新书》云‘黄帝巡游四海,登昆仑之丘,遂建宫室于其上。’"说明《西次三经》里的"昆仑之丘"上的"帝之下都"为黄帝所建。

黄帝带领他的部族由西部进入中部地区,并打败蚩尤、炎帝最终基本上一统天下之后,便在自己的发祥之地,为自己树碑立传,称昆仑之丘为"帝之下都"其实就是自命天帝,声明自己不但是地上的最高统治者,而且也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黄帝乘龙飞天的神话大概也由此而来。

天坛极顶

阳台古建

周穆王在昆仑之丘上除了瞻仰黄帝所建宫室,就只是给雷神丰隆的坟头上培了培土,说明这个"帝之下都"并不祭祀其他帝王的神灵。

"海内昆仑之虚"的"帝之下都"却是由大禹所建。

经过黄帝一族近十代人的努力,到大禹终于把黄帝的事业推到了顶峰。

当大禹*了相柳,在豫西北晋东南地区最后荡尽炎帝残余后,便在昆仑山脚下"禹厥(掘)之,三仞三沮,为众帝之台",为帝喾、帝尧、帝丹朱、帝舜各筑二台,以示纪念。

那么,两处"帝之下都"既然不是同一个,为什么有如此类似的描写呢?比如都有五色水流出,都有神兽把守并且神兽的模样也相类,会那么巧合吗?

那只能说是作为"帝之下都"特殊的"威仪"的需要。"五色水"、"神兽"还有"凤鸟"都体现着这种威仪,所以,《西次三经》里的"昆仑之丘帝之下都"里有五色水流出,有神兽:凤鸟,《海内西经》里的"昆仑之虚帝之下都"里就不能没有。但如果我们细看,这两处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先看五色水,《西次三经》里只说河水、赤水、洋水、黑水由昆仑之丘流出但并没有写发源的方位,只有流向。而《海内西经》里则是分赤水,河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四组,并分别写出发源于"昆仑之虚"的方位和较详细的流向。并且,两处各自的流向也是不一样的:

很难想象,由《西次三经》里"昆仑之丘"流出的这几条河流就是由《海内西经》里"昆仑之虚"流出的那几条河流。

再看神兽。《西㳄三经》的神兽陆吾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海内西经》里的"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单从形象上看颇为相似,所以点校《山海经》的近人袁珂就说:"‘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之陆吾神即此经(指海内西经》)‘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之开明兽也。"

但《西次三经》里的陆吾神"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是个负责管理天上九个部界以及天帝的园囿和节令的官员,而《海内西经》里"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的开明兽却只是一群门卫而已,怎么能只根据外表相似就判定《西次三经》里的陆吾神就是《海内西经》里的开明兽呢?

总之,从《西次三经》里的昆仑之丘到《海内西经》里的昆仑之虚,体现了从黄帝到大禹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这也是中华民族逐渐融合、凝聚的艰难而伟大的历程。

行文至此,我不禁突发隐忧——会不会有人拿我的这篇《昆仑》跟黄帝说事?因为网上就有愤青声言"华夏先祖是蚩尤大帝",而"黄帝只是个异族侵略者"、"毒如蛇蝎","黄帝先袓说是汉儒编造的谎言"云云。

黄帝带领西部游牧民族成功进取中部地区,接受并发展了中部农耕文明,这是历史的客观也是历史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民族融合也就是历史的必然。

何谓汉人?就是泛指所谓汉朝人,其中就包括了黄帝部族后裔、炎帝部族后裔及所谓"黎民百姓",黎民"就是蚩尤麾下"九黎"的后裔。所以,所谓"汉人"、"汉族"本身就是在这块中华大地上民族大融合的结果。

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汉民族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最智慧最具包容性的民族。当然,有人会污蔑这是懦弱甚至奴性,但历史早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他们是彻底的错了!汉民族的这种智慧和包容性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学说之中。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末尾说"百家言黄帝,其言不雅训","不雅"是说有诋辱之辞,"不训"是说这些诋辱黄帝的破事不可考当属无稽之谈。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贡献就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也确立了黄帝作为中华始祖的历史地位,从而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感情,成就了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大汉帝国。

当今之世,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比什么都重要,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政治思想基础只能是*思想。因为只有*思想继承了儒学思想精华——大同思想因而富于中国特色,同时又吸取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因而具有巨大的世界影响力。任何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都是世界的大敌也是中国的大敌。

昆仑,浑圆,古老,凝天地之正气,巍然屹立,不可撼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