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旅》贵州黔东南:古老歌谣唱出侗族的美好生活

《大地之旅》贵州黔东南:古老歌谣唱出侗族的美好生活

首页角色扮演天姬聊天群手游更新时间:2024-06-01

最近由今日头条联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乐山市市中区、《风尚志》等行业知名杂志,联合推出的旅游纪实类节目《大地之旅》来到了素有“生态之州、歌舞之州、人文之州”美誉的贵州黔东南。黔东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47个民族,多民族的文化在此交汇互融形成了绚丽多姿的人文历史,境内有镇远古镇、黄平旧州古城、雷山西江镇等超过千年的历史名城、古镇,更有1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

袁姗姗感受苗族服饰

在《大地之旅》节目中,嘉宾袁姗姗带领大家在短短15分钟内快速介绍了侗族大歌和苗族迎宾习俗、嫁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时间限制,只能是粗略的了解了一下侗族大歌。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讲述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

侗族大歌不是一种学术上的音乐流派,它是侗族人用歌声记录历史、讴歌生活的一种方式。侗族大歌在侗语中被称为“嘎老”,“嘎”的意思是歌曲,“老”的意思有多重,第一层意思是古老、宏大;第二层意思是多,即人多歌多。侗族人聚集在田间地头或者鼓楼、桥边,不用指挥,不用伴奏,如果对生活有感而发,就能现场即兴发挥编词,按照一定的曲调歌唱出来。侗族大歌的历史非常悠久,它起源于2500多年前生活在楚国南部的百越人的民歌。《诗经》中就收录了当时的一首这样的民歌《越人歌》。西汉刘向在《说苑·善说》中根据楚大夫庄辛之口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

春秋时期( 大约公元前529 年),楚灵王的弟弟子皙被封为令尹去湖北上任,因此他也被称为“鄂君”。有一天鄂君驾着船去河中游玩,当时游船“张翠盖而检犀尾”装饰的非常华丽,并且有钟鼓手为他演奏乐曲。有个为鄂君架船的“榜枻(yì)越人”非常爱慕鄂君,他趁着一曲演奏完毕的空档,抱着船楫为鄂君唱了一首委婉动听的情歌,即《越人歌》。刘向用汉语记载了当时的古越语歌词:“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后世学者研究、翻译它时都用了侗台语族的语言,也就是说后世的侗族大歌就是在《越人歌》一类的百越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17年湖北《编钟乐舞》在德国柏林G20峰会上演出时,其中的《越人歌》片段剧照

《诗经》中收录的《越人歌》是懂汉语的越人将它翻译成《楚辞》的形式说给鄂君听的: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歌词大意为:夜啊,欢乐会晤的夜晚!我多么害羞啊,但是我善于摇船。慢悠悠地摇船横渡啊,使我满怀喜欢!卑贱的我啊,有幸结识了王子殿下。您知道吗?我心里对您是非常的敬慕和眷恋。对于“榜枻越人”的性别没有明确记载,这就为后世三观不正的人留下了故意歪曲、调侃的机会,在此我们不做讨论。我认为“榜枻越人”就是个女郎,枻女演奏的《越人歌》是对楚王子子皙的大胆表白,就像现在的侗族青年男女,如果喜欢对方,就率性而为,用歌声表达爱慕。

2017年湖北《编钟乐舞》在德国柏林G20峰会上演出时,其中的《越人歌》片段剧照

侗族没有文字,所以世代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他们的历史、生活和爱情,歌声就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越人歌》的民歌声韵和格调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南朝时期是侗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语言开始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中分离出来,民歌也有了自己的特点,侗族大歌开始形成。到了宋代,侗族从僚人中完全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侗族大歌也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出现多人集体合唱的宏大场面。著名诗人陆游曾经担任过夔州(重庆以及四川东部)通判,他应该游览或听说过贵州黔东南的风俗,在晚年的著作《老学庵笔记》中就有“仡伶”集体唱歌的记载,“仡伶”就是对侗族的古称,原文中说:“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可见这时的侗族大歌已经司空见惯,农闲时间参加演唱的就有一二百人。

明末出生于南海(广州)的文学家邝露和瑶族女将云亸(duǒ)娘相爱,和云亸娘在广西生活了一段时间,对南方各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习惯多有了解,写下著名的《赤雅》。《赤雅》在记载狪人(侗族)时说道:“不喜*,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并且还特意描写了侗族的节日“浪花歌”:峒(通侗)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

袁姗姗在贵州黎平县感受侗族大歌的魅力

邝露笔下的浪花歌就是三月三侗族青年男女唱侗族大歌,谈情说爱的场景。侗族的女孩们带着亲手绣制的“五丝同心结”、“百纽鸳鸯囊”、花果、笙箫来到名山,一边采花嬉水,一边歌唱侗歌。小伙子们也成群结队的唱着侗歌来到名山,双方在此合唱侗族大歌,一唱就是一天。如果有姑娘看上哪个小伙子了,就会给他赠送衣带、同心结、鸳鸯囊等定情信物。而这样的盛会,一年中有三次,分别是正月初一、三月三和中秋节。这样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侗族的姑娘到了出嫁的年纪,就会花几个月功夫,为未来的心上人编织一条精美的衣带,在侗族大歌时赠送给他。

在明代至解放前,侗族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谁掌握的歌越多,预示着他的知识越渊博。歌师、歌手在民间受到的尊敬不亚于部族的头人,人们认为“读不读书没有关系,但“嘎老”必须要学会”,因而侗族有“用歌替书”之说。尽管侗族大歌的历史非常悠久,但由于文化和地理上的封闭,使这朵文化奇葩长期以来不为外人所知。

鼓楼下的侗族大歌

1952年,贵州的音乐家萧家驹和郭可诹(zōu)被派往贵州黎平县岩洞乡的侗族山寨协助土改工作,当他们在侗寨中听到侗族大歌时,不禁被这天籁之音惊呆了!敏锐的他们从侗族人习以为常的歌声中听到了柳树绽绿、清泉叮咚、鸟雀啾啾的声音。这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歌声分明就是多声部的复调音乐,但是以往的教科书中告诉人们:中国民歌音乐是单声部的,没有复调音乐。

这一重大发现使两人欣喜若狂,从此将终身精力用于研究侗族大歌。两人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发现侗族大歌曲目众多,内容极为丰富,歌词押韵,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旋律优美动听,是不可多得的宝贵音乐财富。按照内容、风格、旋律以及演唱方式,侗族大歌可分为四类:嘎所(嘎获)、嘎嘛、嘎想、嘎吉。

小伙子们在演唱侗族大歌

嘎所也被称为“声音大歌”,歌词和旋律大多是模仿大自然的流水、鸟鸣、蝉声等声音,强调旋律的跌宕起伏,突出歌词之间和结尾部分衬字曲调的拉长,演唱时由几个歌手轮换唱拉长的高音;低音则由其他歌手合唱一个长音。高音与低音交相辉映,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嘎嘛又称柔声大歌,是青年男女抒发恋情或者在鼓楼迎接贵宾时所唱,旋律缓慢而柔媚,就好像柔情蜜语的恋人在互诉相思。嘎想是伦理大歌,是侗族老人教育后代的重要手段,其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的内容为主。嘎吉也叫叙事大歌,可以看做是侗族简史,歌词以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演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人高音领唱,众人以低音合唱相衬;另一种是众人以多个分声部合唱。其歌词一般较长,要求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侗族大歌被发现后受到了文化部的高度重视,黎平县岩洞村的吴培信和她的伙伴吴山花等4个姑娘多次参加省城、首都的文艺会演,优美动听的侗族大歌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欢迎,博得了中国音乐协会“幕落音犹在,回味有余音”的高度评价。1953年9月初,吴培信她们加入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用一曲曲侗歌,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敬佩和对美帝国主义的极大愤慨,优美的歌声首次在异国他乡的上空飘荡、回响,抚慰了无数最可爱的人思乡之情。1957年6月吴培信前往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用贵州黔东南的侗族大歌唱出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友谊的心声,从此侗族大歌被国际社会所认识。

侗族姑娘为心上人戴上亲手编织的衣带

从2001年开始,黔东南州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致力于将侗族大歌申报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期间工作人员充分发掘原始资料,开展了许多场侗歌比赛,挑选出胡官美、贾福英等多位优秀人才。为了进一步扩大侗族大歌的影响力,工作人员组织优秀的歌手远赴新加坡、日本、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俄罗斯、挪威、比利时、美国等国家演出。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在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贵州侗族大歌”正式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遗的成功,无疑给古老的侗族大歌注入新的希望,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娱乐生活的丰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侗族大歌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为此国家在侗族聚居的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以及广西的三江县,挑选出吴品仙、吴光祖、覃奶号、吴仁和、潘萨银花、胡官美、贾福英等多位优秀的歌手作为侗族大歌的传承人。在他们的培养教育下,已经涌现出三四千名侗歌歌手。2018年侗族聚居的地区更是将侗族大歌搬到初级中学的音乐课堂上,让孩子们从小学习演唱侗族大歌,后继无人的状况终于有所缓解,希望能够长久坚持下去,别让她成为历史。

侗族在桥头迎接贵宾时演唱侗族大歌

随着西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侗族大歌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也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在各个旅游景点,侗族大歌的表演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靓丽的青年男女身着传统的侗族服饰,在传统的侗族鼓楼、风雨桥等建筑旁以优美的歌声和独特的舞蹈诠释着侗族的美好生活。游客们被这种古老的音乐形式所吸引,纷纷驻足欣赏,身临其境的感受侗族村寨的宁静与美丽,用相机和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侗寨人家也因为侗族大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愿这“最美的天籁之音”永留人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