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说西游」(十九)《西游记》与“我命在我不在天”

「法说西游」(十九)《西游记》与“我命在我不在天”

首页角色扮演天剑奇侠妖仙降世更新时间:2024-05-03

点击上方“法治周末报”可订阅哦!

原文首发于481期《法治周末》15版

资料图 图/网络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半个月有余,热度依旧未减,大有成为“史上最强国漫”之势。电影也带红了“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豪言。这句话和“逆天改命”的精神其实与《西游记》也有重要关联。《西游记》的精髓很大程度也在于这样一种敢于奋斗、绝不服输的自主精神。

这部电影中的哪吒本命是一颗魔丸,注定三年后要受天劫魂飞魄散。但是哪吒不认命,他救人、斗妖,喊出这句摄人心魄的台词:“去你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最终成为救世的英雄。相对于其他版本中懦弱虚伪的李靖,这一版的李靖同样也不认命,一心求天尊解除天劫,在得知天劫无法化解时,依旧不认命,甚至要得替身符,欲与哪吒换命。

当灵珠转世的龙宫太子敖丙说:“我是龙,是妖,就只能是妖。”哪吒则反驳说:“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魔童降世》最大的成功,就是彰显了这一种自我奋斗、自我抉择的精神。

“我命在我不在天”本出自道家典籍。晋代道长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写道:“龟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紫阳真人张伯端《悟真·绝句六十四首》则言:“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虚无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西游记》与这种丹道学本有关联,历来《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西游原旨》之类的解读著作在所不少,《西游记》回目中也充斥着“灵根”“木母“黄婆”等丹道术语,但本文并非是想讨论这种金丹妙道的神秘之学,而是取其最常见的抗争命运的精神意义。而且道士们痴迷的炼丹练功之术,其实在他们看来也是改命改运的术法。

《西游记》之所以脍炙人口,同样在于这种敢于反抗的精神。哪吒故事原来依托的《封神演义》动辄将一切归于神秘的“天数”,而《西游记》则极大挑战了这种“命定”“天数”,张扬了自由意识。

悟空不但是《西游记》中自由的象征,也堪称民族精神中的“自由之神”。孙悟空横空出世,破石而生,一生下来就“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玉帝,可谓“搅得周天寒彻”。悟空发现水帘洞,高呼“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他在花果山的生活更是任性纵横、自由自在的。“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

但是,这猴王有天突然想到,“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为了打破命定死亡的束缚,他决定放弃美猴王的宝座,扎个木筏子漂洋过海,去学习“长生不老”的仙术。这一路颠沛流离,本专栏曾经说过,他这场“少年悟空的奇幻漂流”经过的路线正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他在菩提老祖那里学习“长生之妙道”,本身就是打破自然和身体的束缚,追求绝对自由的体现。

悟空回到花果山,上天入地,闹龙宫、地府,销了生死簿。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大闹天宫”。森严的天庭,对于他这种下界小妖仙,只安排卑微的“弼马温”职位。得知真相的孙悟空大怒,大骂那“玉帝不会用人”,掏出金箍棒,推倒公案,打出天宫而去。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的旗号,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旗号,写尽了不屈服、不认命的抗争。全书第四回便是“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孙悟空不承认天之独尊,在玉皇大帝面前,孙悟空也只是“唱个大诺”,动辄叫嚣“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大闹天宫正是反抗暴政、追求平等的体现,最能体现《西游记》倡导的自由精神和造命意识。以凌霄宝殿为代表的天命秩序,被孙悟空的金箍棒打得粉碎。悟空通过大胆反抗,弃绝了弼马温的卑微,成就了齐天大圣的荣耀。在西天路上,无惧妖魔鬼怪,一路斩妖除魔,奋斗到底,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看起来懦弱温顺的唐僧,对于命运其实也是绝不甘心认同的。唐僧因轻慢佛法,贬下凡尘,但他绝没有放弃,而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自己也重新修成正果。而现实中的玄奘法师更是大智大勇、冲破千山万水的自然束缚和边境禁行的政治封锁,一往无前,西行求法,谱写了命运的赞歌。

从思想传承而言,《西游记》与阳明心学以及后来的泰州学派有重要关联。王阳明所创立的注重思想解放的阳明心学,是吴承恩生活的时期最流行的社会思潮。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创立了泰州学派,他主张“我命虽在天,造命却由我”,并系统论证了所谓“造命论”。王艮生于泰州,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同时期人,地域也接近。泰州学派是公认的明代最张扬自由解放的学派。王艮有言:“孔子之不遇于春秋之君,亦命也;而周流天下,明道以淑斯人,不谓命也;若夫民,则听命矣。故曰:‘大人造命’。”他主张在困难和天命绝不甘心顺从,而只有主观努力对命运的反抗才实现自我价值。

吴承恩家乡淮安府是泰州学派的重要讲学场所。王艮曾于嘉靖二年北上入京,沿途讲学,受到各方重视而轰动一时。当时的吴承恩已有二十几岁,有一些《西游记》专家考证他极有可能现场听过王艮的演讲。吴承恩与泰州学派的人有较多交往,如他与崇拜王艮学说的明朝内阁首辅李春芳是终身好友。除了这些现实交往,更重要的是,《西游记》的自由精神与泰州学派一脉相承,知音相契。

“每个人心中都住个一个齐天大圣”,这就是逆天改命、永不屈服的奋斗精神,这也是千百年来,《西游记》一纸风行的重要原因。

—END—

责编 | 吴昊 王京仔

法治周末报

与你携手同行法治路

法治周末报社出品 ID:fzzmb01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