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主峰海拔247.4米,似乎很普通,但典型的丹霞地貌给了它辩识度和审美度极高的模样。龙虎山因此成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龙虎山为道教发祥地,正一派“祖庭”就坐落在龙虎山下。东汉末年,天师张道陵在山中炼制“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从此,山得龙虎之名。
几千年来,这里沉淀了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有“道教第一山”美誉。《水浒传》开篇讲的就是:洪太尉有眼不识张天师,执意打开伏魔殿镇妖井的封印,放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其实,这仍然不是重点,重点应该在泸溪河,正是这条不大不小,蜿蜒穿梭,清澈碧透的河流,把两岸99奇峰,24异岩映照成册,成就了“道教第一仙境”。
天朗气清之日,煮一壶茶,坐着竹筏缓缓漂流而下,在水墨丹青般的山水里悠然穿行。观奇峰叠映、烟云朦胧,沐好风如水、明月如霜,听水流筏行、渔歌偶起;叹天地之神工,发今古之幽思,纵悲欢之诗情。此趣当与王羲之兰亭曲水流觞同妙,何其乐哉!
然而,泸溪河的重点也不在奇峰碧水,而在那一壁天书。天书初看只是风雨剥蚀的崖壁,但细看又似乎意象丛生,玄机无限,神鬼莫测。
书体应该是甲骨文或篆书,只是年代久远,岁月风化,模糊难辨。内容到底是什么?也许是九天神丹的秘方,也许是修道成仙的心法,也许是伏魔镇妖的封印,也许是天师的一阙相思词……
天师不知何处去,留下天书谁人识?